民族音乐演唱的发声特点研究
2019-02-22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8)
0.引言
民族文化中,声乐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声乐可承载民族发展历史、民族的精神文化以及弘扬民族异域风情。因此各民族的声乐艺术在发展中常会因历史背景不同和民族种族的不同而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这种特征既可成为民族极具代表性的艺术特点,也可构成国家声乐领域的艺术文化多样性。为了在更深层次中了解民族声乐的艺术美感,需要各民族成员对不同民族的发声特点进行研究,如此才能扩大民族音乐演唱的广度,真正做到将民族艺术“国家化”。故针对此,本文所选取的研究方向,便极具宏观性的艺术研究价值。
1.民族音乐演唱研究——以演唱声型的特征为主
1.1 民族音乐演唱的声型特点研究
1.1.1 声型的概念定义以及介绍
声型实际上就是指一种声音上的组合形态,多为人声和发声特色之间的组合形态。从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背景可知,音乐演唱的本源多在于社会活动和生活状态,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生长的民族同胞们,其个人的音色和歌曲风格就必然会与其他同胞有一定差别。而这种声音形态上的差异,就是声型的差异。例如陕北民族民风淳朴,故其音乐演唱的特征也极为浑厚,苍劲有力。而蒙古族同胞为游牧民族出身,他们的声型则舒展辽阔,悠扬绵长。这些都是因历史背景和民族常驻地理位置而影响成型的特殊声型,下文将对具体的声型特点进行简单研究。
1.1.2 以真声为主的声型研究
真声多指人在发声时使用自己的本音和发声习惯,即“真嗓”。但使用以真声为主的声型并不代表演唱者无需修饰声音,相反,演唱者必须要保证可以在保留自身发声特征的前提下,利用部分发声以及声乐艺术的修饰技巧将真嗓加以“艺术化”后,真声型方能具有切实的艺术价值。真声型的特征在于,其仅依靠生态震动这一普通形式来发声。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真声型民族如壮族,其民族音乐演唱中的“对歌”就是仅用声带发声,歌曲特征多可展现出浓烈的“真情实感”,极具壮族人民的历史发展特征。
1.1.3 以假声为主的声型研究
假声型的特征即为不使用真声,这种发声特征虽然也需要通过声带的震动来达成,但其主要的发声部位是声带边缘。当演唱者使用假声技能时,其需要调整气息来引发声带震动,震动的主体在于声带间气流的流动,这种发声方式比较复杂,且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部分人即使具有民族发声特征,其也需要在后天进行特殊的发声训练,才能够稳定的使用假声型。目前完全以假声型为主的民族音乐为东畲族的民歌[1]。
1.1.4 以混合形态为主的声型研究
这种混合形态的声型实际上比较常见,一般高原民族会经常使用混合声型。如青海地区的各个民族以及新疆维吾尔族。这是因为在高原地区各个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空气状态也有别于平原地区,因此该地区少数民族的声音大多都比较清亮且音域较广,因此这种嗓音状态使用混合形态为主的声型,在不同的歌曲递进特征中转变真嗓或假嗓,能够将民族音乐的艺术特征最大化。
1.2 民族音乐演唱的润腔特点研究
润腔归属于民族音乐,属于特色声乐技法中的一种。润腔的技术特征在于对音色和技巧的润色,多数情况下都能够令民族音乐演唱的表现特征更加柔和。但具体的润色结果仍以民族音乐的基本特征为主。例如在西藏地区,各个民族在演唱音乐时会使用较多的装饰音,这既是该民族的声乐特征,也是使用润腔后所展现出的独特艺术特征。除尾音润腔外,国内各个民族还常会在民乐基础上加入类似于花腔的行腔技巧。具有代表性的润腔声乐有内蒙古民歌《赞歌》,以及藏族的《北京的金山上》。但润腔与真假嗓不同,润腔基本不会整场连贯出现,而仅在各个民族不同的声乐特征出现在不同的位置即可。这是因为润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当民歌中应用过多的润腔时,就会令民族音乐本身的特色被抑制。故润腔仅能作为从属技巧出现在民族音乐的演唱中。
2.民族音乐演唱中的发声特征分析
2.1 气口的转换必须具有合理特征
在民族音乐演唱过程中,所有需要换气的部分都可以被称为“气口”。气口会随着歌曲的节奏和音调而形成不同的状态。例如节奏比较轻快的民族歌曲,其气孔则可分为小气口和中期口,而慢气口则多出现在节奏和音色均比较舒缓的民族音乐中。因此具体的气口应用方法需要依照民族音乐的基本特征来调节。调节原则既包含和谐,也包括合理。所有的运气、偷气以及换气等技法都要均匀的布置在音乐演唱中,气口的转换属于一种二次创作,表演者必须做到气声转换但气断情不断,这样才能保证民族音乐的演唱效果能够展现出预期内的艺术特征[2]。
2.2 气息的转换需做到完全灵活
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相比,民族音乐具有绝对的难度特征。且以藏族和蒙古族为主的民族音乐,都具有气息转换这一特性。演唱者只有在演唱过程中能够稳定掌控自身的气息,可以在不同的节奏转换中调整自身的嗓音状态,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表演过程是完整的。但完整与正确都不能令声乐表演具有艺术性,因此演唱者需在能熟练控制自身声带的状况中,再适当将自身的音质调整到更加适应歌曲的状态。同时在民族音乐中,声音和语言也要达到一种高度和谐的状态,故表演者的“咬文嚼字”能力也需要相对熟练。气息需要着重考虑民族语言的发音特征,提气、抽气、颤气需要对应不同的地方语言。如此才能在呈现民族音乐艺术特征的同时,将其赋予完全的民族音乐色彩。
2.3 需将适度性特征运用到共鸣腔体中
民族音乐大多都具有严格的故事背景,例如在《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中,其故事背景就是一位女子在葡萄架前思念她的爱人。因此这类具有故事特征的音乐需要演唱者高度突出声音与情感的转换特征。例如演唱者需要使用类似于美声唱法的发声技法,但在表演的进程中要尽可能缩小整体的共鸣型号。在使用咽腔时,其幅度要尽量控制在较窄的范围内,要将整体音色呈现出一种亲切如诉的特征。同时,表演者也需要调整自己的发音,无论是使用普通话或民族方言都要达到标准装填,进而充分突出以情带声、星神兼备的民族音乐演唱特点。
3.民族音乐演唱歌手的培养特点研究
3.1 以真声型为主的训练方式
对于嗓音较为粗犷的歌手而言,他们比较擅长的音域多为重低音,因此在高音音域中这些歌手通常所使用的技法便无法尽数应用。对于这类选手,一般推荐他们使用真假音融合的方式。该方式一方面可以突出他们在低音以及中音音域中的发声优势,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假音技巧来稳定歌手在高音音域中的发挥。只要歌手自身的声乐演唱功底能够达到一般的专业水准,那么在气息的稳定作用下,多真声少假声这种混合形态的发声方式便会大幅度提升民族音乐演唱的整体艺术感。同时表演者的表演限度也会适当得到提升。但该种训练方式存在一定技巧上的难度,即歌手若要稳定假音演唱的质量,就必须要重点联系自身对假音和气口的控制。同时原音与假音需要具有和谐感,原音真实、假音艺术才是最完美的民族音乐演唱的标准。
3.2 以混合形态为主的训练方式
混合形态的基本形态与上文中所描述的音乐演唱技巧类似,但在混合形态中假音的占比几乎能够与真音持平。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以混合形态为主的发声训练中,其音域必然比较偏向于中高音。该训练形态同样具有一定难点,即真声具有浑厚和结实的特征,而假音则具有空虚和较为细致的音色特征。故在训练歌手时,重难点即在于需要将两种差异较大音区结合时产生的“换声区”加以清除。但清除只是一个代名词,歌手需要做到是将换声区对整体表演的影响降到最低。因此歌手可以先选择在低音区融入一些较为平和的假声,两种音色的音调差距不要过大。而后再根据音乐节奏的基本状态和音调的变动来适时调整假音音调即可。进入换声区时,演唱者不需要过度刻意处理,要做到气息平稳不增不减,喉咙和音量也要与之前的状态保持平行。当演唱者的声音可以逐渐放宽或集中时,其再转换到高音区就会令整体状态呈现的较为稳定。一般在练习的初期阶段,歌者在拓展高音音域时,可以尽量的使用假音。而当歌者的能力不断提升后,其可以适当的在高音区释放自己的真声,进而加大高低音之间的糅合力度,从而形成更具艺术特征的混合声[3]。
4.结语
综上,本文以民族音乐演唱的发声特点为主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歌者若想要唱好民族音乐,充分突出民族音乐在发声方面的艺术特征,除了要深入的了解具体的发生特点外,也需要意识到自身在演唱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而再调整自身,不断适应各种对声带和气息的控制方法,从而令自身所参与的民族音乐演出整体效果能够更具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