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颅脑外伤术后持续性昏迷患者的体位护理
2019-02-22陈日玉
陈日玉,吴 艳,林 琼
作者单位:570311海口,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ICU
颅脑外伤是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之一,尤其是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往往病情危重,进展快、病死率高,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处于持续昏迷状态。术后持续昏迷状态的患者往往容易并发压疮[1]、吸入性肺炎[2]、下肢深静脉血栓[3]等并发症,加重病情,影响患者预后。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往往与患者的体位有关,因此,重度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的体位护理非常重要。目前,有关重度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的体位护理研究报道少见,经验不足。近年来笔者科室重症监护室(ICU)收治重度颅脑外伤术后持续性昏迷患者128例,在体位护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现总结如下,为该类患者的体位护理提供参考。
1 病例资料
2016年1月~2018年2月笔者科室ICU共收治重度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128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42例,年龄 46~84(65.2±18.6)岁。 所有患者术后昏迷持续时间均>72 h,ICU 入住时间 7~22(13.8±6.2)d。其中鼻饲患者126例,气管切开68例,合并脑脊液鼻漏32例,合并颈椎损伤28例,术后合并脑干或小脑水肿18例;去骨瓣减压术82例,钻颅引流术32例,骨折复位术14例。所有患者术后给予抗感染、降颅压、补液、营养支持等治疗。本组128例中,在入住ICU期间清醒82例,死亡12例,其余34例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所有患者在ICU期间无压疮、吸入性肺炎、误吸、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
2 体位护理
2.1 一般体位护理 所有患者术后入住ICU,给予特级护理,术后根据患者病情逐渐改为一级护理,常规给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持续低流量吸氧。对术后血压平稳患者,在不影响手术区域和引流的前提下,一般采取平卧位,床头抬高30°,避免仅垫高头部,每2~4 h翻身1次[4];对于鼻饲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止误吸,并且在喂食后30 min内避免翻身;对舌根后坠、打鼾严重者,头偏向一侧,并且托起下颌,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每日观察有无压疮发生。双下肢给予气压波治疗,1次/d,30 min/次。
2.2 术后气管切开体位护理 气管切开后去枕平卧8 h,严密观察呼吸道分泌物情况,避免气道受阻,尽量减少搬动。每2 h翻身拍背1次,翻身时注意头部与气管插管平行移动,以避免插管移位或脱落。严密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如患者呼吸急促伴有痰鸣,应及时吸痰,并调整体位以利于痰排出。
2.3 合并脑脊液鼻漏的体位护理 患者取仰卧位,床头抬高30°,避免偏向一侧,注意观察,及时清除鼻腔内异物,防止误吸至气管导致窒息。
2.4 合并颈椎损伤的体位护理 颈部制动,去枕平卧,于颈部两侧加软垫固定头颈部,避免头偏向一侧或颈部屈曲。翻身时应两人协助,保持头颈部、脊柱呈一直线翻动,并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防止出现呼吸抑制或突然停止[4]。
2.5 合并小脑或脑干水肿的体位护理 术后去枕侧卧位,防止脑干和枕部受压引起枕骨大孔疝。
3 讨论
重度颅脑外伤术后出现持续性昏迷不仅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同时护理的难度也大大提高,往往需要专科化综合护理才能保证治疗的效果和预后[5-6]。虽然以往对此类患者的护理研究报道较多,但多是从整体护理的角度出发,对于体位护理往往一带而过。而体位护理对于此类患者却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引起重视,提高专业护理水平和质量,才能更有效地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重度颅脑外伤术后持续性昏迷患者的体位一般采取床头抬高30°平卧位,因为床头抬高30°最有利于脑灌注,并且防止颅内压升高[7]。但是,本研究通过对128例重度颅脑外伤术后持续性昏迷患者的体位护理经验发现,该类患者的体位护理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时机采取合适的体位,以最大的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应采取术后平卧位,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减少呼吸系统的感染[8];对合并脑脊液鼻漏的患者,重点是保证鼻漏顺利排出,预防误吸入气道导致窒息[9],因此,应保持头高位;对于合并颈椎损伤的患者,应保持颈部制动,重点避免颈部屈曲,以防止呼吸骤停[10];对重度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水肿患者容易出现颅内压升高而导致脑疝的发生,应采取去枕侧卧位,有助于防止脑干和枕部受压引起枕骨大孔疝的发生[4]。另外,对颅脑外伤术后持续昏迷的患者,还应注意压疮和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应定时翻身、活动双下肢[3,11]。本组护理过程中均未出现压疮、吸入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等体位相关性并发症。
总之,重度颅脑外伤术后持续性昏迷患者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体位,以保证患者的疗效和预后,预防和减少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