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国际形式下警务英语教师工作的新定位与新探索

2019-02-22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警务国际化维度

董 燕

(安徽公安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1)

1.当前警务英语教学中容易出现的普遍问题

1.1 教学观念保守

在当前警务英语教学中,仍然发现了诸多教师对于英语教学的职业应用存在模糊界定。并未真正理解警务英语在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价值取向,故而降低了对于警务英语作为职业范畴的标准化要求。 诸如例文翻译环节,学生仅需要从主观理解角度做出英汉翻译即可。 但这样的教学标准本身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并未深度开发学生的创新力与跨文化交际解读能力。 由于警务英语教学最终多面向涉外警务工作,简单的文化交际障碍虽能克服,但深层的交际水平及职业素养更有待发掘。 故而,教学观念保守的形式并不利于警务英语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1.2 教学内容滞后

警务英语的教学内容中,必须融入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在国际化发展的大前提下,警务英语与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国际政治等方面的跨学科互动逐步增强。假设教学内容设置仍然停留于当前的教材范围之列,实则很难渗透全新的知识点或碎片化知识体系。 部分教师故步自封,很难认知教材中的知识点匮乏现象。 而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与编排,导致后续教学质量无法产生较强的对接性。故此,教学内容的时间滞后性,是严重影响警务英语教学质量的弊端,且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障碍,对警务英语教学规划适应国际化发展的全新形势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2.新国际形式下警务英语教师工作的全新定位

2.1 时效性

国际形式并非一成不变的客体环境,而是随国际经济和政治变化的形势而产生的动态化演进。 警务英语主要涉及到涉外警务工作,其教学方向需要始终契合最新的国际形式,否则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必然受到时间滞后性的阻碍, 无法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涉外警务人员。因此,新国际形式下,警务英语教师的全新定位首先需要在时间维度上建立主体共识,以国际形式为依托完善教学质量及授课方式的时效性。

2.2 实践性

警务英语本身是一项实训课程,公安院校培养涉外警务人员的专业必修课程。 学生警务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是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中及涉及到跨文化交际的语言沟通能力,也涉及到警务英语的书面交流层面。 那么在新国际形式的发展中,警务英语教师仍然需要秉承实践维度的具体职务要求,辅导学生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方能在日后的涉外警务工作中发挥出学以致用的效果。 故此,实践性也是新国际形式下警务英语教师工作的全新定位之一。

2.3 国际化

国际化发展的要求是令警务英语教学更加符合职务需要,在职位功能划分中能够发现,警务英语需要国际化的经验为依托,强调专业度的同时秉承经验导向的价值。 在其教育维度中,引导学生掌握专业警务英语的知识点时,必须引入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多重层面的知识体系补充,方能体现出警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因而,警务英语的国际化发展是以全球警务英语教育为标准,而并非国内单一的教学评价体系。 需要从国际化发展轨迹中寻求更高的评价体系指标,验证当前的警务英语教学质量与水平。 演化为英语教师的评估指标,从而分析教学难点与重点,对警务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国际化的全新定位。

2.4 效果化

培养涉外警务人员的英语能力,必须达到效果化的教育水平。 此处提到的效果化特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是否了解国际文化的交流形式,是否感知到英语国家的深层文化底蕴,是否通晓涉外警务工作中的英语交流重点及方法等等。 同时需要全面评估学生的自学能力,由于国际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本质上警务英语的应用要求更高。 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 同样也要求学生具备国际交流的基本语言能力。故此,效果化的教学目标决定了警务英语教师的职能定位,是基于警务英语语言应用要求的教学要求,也是在新国际形式下补充和完善警务英语教师工作的主要倾向和基本定位。

3.警务英语教师工作在全新国际形式下的探索路径

3.1 与时俱进拓展知识维度

培养民警涉外职业意识是提高涉外民警警务职业技能,加速涉外警务人员走向职业化发展的前提。这种职业能力本身与国际化发展的形式直接挂钩,警务英语教师需要从实践工作需求中提炼教学任务及方向。 在国际化形势中寻找最为前沿的警务英语知识维度,将目前尚未形成理论框架的碎片化知识内容深度开发, 补充到常规警务英语教学内容之中。 进而消解教学时效性较低的薄弱环节,让教学内容与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相互对接,扩增知识维度的适应力。当警务人员在了解到不断更新的国际趋势之后,方能总结出职业需要的警务英语应用维度,不断探索自学警务英语的解读能力,产生与时俱进的适应性。

3.2 与君共勉强化知识对接

依据涉外警务工作的实际要求,国际发展的课程培养目标,已经成为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 警务人员是否具备了这样的综合文化素养,也是鉴证警务英语教学质量的宏观指标。在此基础之上,警务英语的实际工作需时刻保持国际化标准的对接。尽量以英语国家的通用文书和会务案例为课程资料,详细讲解其中的英语文化衍生机制。 让学生能够在适应国际化警务工作的前提下, 先行了解工作性质及方向,学会运用多种学科的交叉互补强化警务英语的应用维度。诸如信息技术中对于警务英语的翻译能力要求,便需要信息技术与警务英语在应用层面产生较强的关联度,需要培养警务英语教师对跨知识层面的解读能力,才能辅导学生真正了解国际形式,掌握警务英语交流的基本范式。 故此,警务英语技能的职业适应性需要以知识对接的层面作为考量维度,紧密联系国际形式,打造共同学习强化警务英语认知的深层理解与感受,提高警务英语教师工作质量的同时强化教学国际化与效果化。可定期组织从事涉外警务工作的民警在新技能培训中传授经验,实时拓展民警行业知识和行业技能的新素养,令警务英语的国际化发展水平更强,无缝对接涉外警务工作的实际要求。

3.3 与众不同反馈教学效果

并非所有碎片化知识在形成理论体系之前,都受用于警务英语教学,学生的反馈信息成为第一评价标准。警务英语教学时效性的评价,需要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具体学情,方能了解全新知识点是否符合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优化教学内容,或补充教学元素的过程中,必须对警务英语的知识结构进行深层次设计,让补充性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加适应学生职业发展需要。 但是教学方法的改良,或者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并不会在第一时间充分反映出不足或缺陷。 故而,需要涉外英语教师在不断时间段、学习进程、教学讲授环节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比此前的涉外英语教学成效。从而深度发掘可优化的警务英语完善方向,不断强化国际形式新知识点与教材案例知识点的对接性, 达到整合教学资源及优化教学质量的目标。

3.4 与课同步延展实践干预

警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性,这种实践性是支持教学维度适应国际警务工作的实际要求。实践模式可分为两重教育维度架构,分别为:模拟形式、实践形式。 模拟训练可将警务英语的应用环境设置为近似于国际化标准的解读方式,由英语应用、交流交际、信息处理、自我提高、数字应用、团队合作、创新革新等多种教学模块组合。 在实战阶段,警务英语需要进一步与公安一线局所开展实习合作,让商务英语真正步入定岗实习的实践环节。 在涉外警务的工作氛围中感受应用英语的实践技能, 及学生自身的不足与知识欠缺层面。警务英语实训课程的阶段性开展,可通过情景模拟、分组演练、角色设置等方式进行,在针对学生警务英语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英语应用能力进行绩效评分后, 真正验证教学质量的突破性与时效性。这是对学生涉外警务职业适应性能力的有效测评,也是突出警务英语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支持警务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达到与课同步强化延展实践性的干预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公安民警作为人民群众的守护者,应当聚集各项才能于一身。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国际间的交流和沟通与日俱增,涉外的人员和外国入境人员数量也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涉外警务交流愈加紧密、涉外警务合作日益增强。 所以探究公安院校英语教师定位和警务英语重要性对加强公安院校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效果活动中,需注重与时俱进拓展知识维度,同时强化多种学科知识的对接性。 并且需要对教学反馈信息加以分析,与实践课程同步,达到警务英语教学的预期质量与水平。

猜你喜欢

警务国际化维度
聚焦港口国际化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环球警务专访
浅谈港航公安网上警务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