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的使命与任务研究
2019-02-22王莉莉
王莉莉
(大连财经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00)
人类社会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至今,地域国界分割、合并不断上演,但是唯有文化得以亘古永传,四大文明屹立于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播演变。 西方经济学把国家实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即为物质财富、军事力量等等,纵览历史,经济发达可以抢占一个地域或者国家的市场,掠夺财富,军事强大可以攻占一个国家的领土,但两者皆无法征服人心。 软实力虽为思想、文化、教育等精神领域,无法短时间迅速提升国力,但是相较于硬实力的短暂效用,文化的力量是永恒的无法磨灭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是国家的灵魂。
中国是坐拥数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文化资源丰富,面对全球化这一历史潮流,推动中国优秀和先进的文化走出地域限制,走向国际舞台是提高国际影响力,实现中外人文交流,世界和平发展的必然选择。
1.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意义
数千年积淀的中华文化给予中国人无比的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在历史长河中,在多元共存的世界文化中,有其顽强的生命力,总是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 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得以保存与延续的文明。 截至2017 年7 月9 日,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2 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 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 项、世界自然遗产12 项,在世界遗产名录国家里排名第二,这一项项有力的数据无一不在彰显中华文明的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①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核心价值观.《中外文化交流》.这也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基调与必要性。
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世界紧密相连,是可以与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推动作为精神价值载体的中国文化走出去,让国外民众触摸中国文化强有力的脉搏,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与活力,推动彼此文化在多方位进行交流、深层次互通互鉴和发展,实现世界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与建设,从企业走出去的贸易合作带动人才交流,以及教育走出去等多种领域的密切合作,有效促进沿线其他国家对中国教育、中国文化的了解与接受,形成良好的人才互通的交流氛围,夯实了双方的合作基础,实现多国共赢。“一带一路”的建设为中国后续的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中国文化更大范围的对外传播奠定稳定基础。
现如今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但是由于近现代中国经济的落后,以及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谦虚、低调等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不善于推销自己的文化资源,形成中国形象对外传播的“缺位”和“失语”现象。 有鉴于此,弘扬中华文化,加快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走出去步伐,掌握世界话语权,消除陈旧偏见,让世界人民看到真正的现代化和谐文明中国,构建世界文化新格局,是我们当下急需面对与解决的使命与责任。
2.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现状
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自2004 年全球首家孔子学院的创办已然开启,十多年过去了效果显著,但与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以及国际地位不相称,外国友人对中国形象仍停留在功夫、京剧、瓷器、旗袍、唐装、美食等几种表现形式上,缺乏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关注与理解。 一个有魅力的人离不开血肉的支撑,更离不开有趣的灵魂,对国家亦如此,仅了解中国的几种文化形态,并不是真正了解中国,国家形象过于简化与偏颇。 但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地方,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已然成为我们的责任与迫切需求。 鉴于此况,分析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为首要,为后续找到相对应的有效措施提供可能。
2.1 传播渠道狭窄,缺乏系统化与多元化
中华文化走出去中以语言传播为基础, 以海外孔子学院建设为主, 中国已在140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11 所孔子学院和1073 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海外中国文化中心35 个,成为国外人民了解中国的主要窗口。相较于文化输出强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中国被打上“世界工厂”的标签,文化软实力却不为外人所深知,以语言教育传播文化,较难为众人所接受,传播范围有限,并需大量人力物力投资建设。
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文化的对外输出需扩大范围,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元化的传播渠道,无论是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近现代的文化作品、民族习俗、、文物展览还是戏剧影视作品,全面发力,将中国数千年的自身文化资源转化为多种文化形式,结合技术创新,传播中国智慧结晶,增加对国外人民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但目前各领域的文化输出尚处于起步阶段,文化精品零星散落,缺乏持续力与系统化,例如莫言、刘慈欣、郝景芳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学大家,《琅琊榜》、《白夜追凶》等影视作品,中国文物的国外巡展,……这些展现中华文化的优秀作品,在用自己的形式讲述中国故事,有效激发国外人民进一步了解中国,丰富了文化外交,但是优秀作家与作品缺乏产业链,后续力薄弱,形成青黄不接的境况。
2.2 传播模式片面,缺乏互动与沟通
对外输出中华价值观仅靠政府的推动与宣传,力量过于薄弱且弊端丛生。政府的对外传播手段,宣传模式较为明显,易让国外人民联系到政治意图与功利性,忽视此行为背后的文化共享性。 且国家层面的对外传播,比较重视宏观性和目的性,而忽视了民众内心的真实需要,例如2011 年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 “国家形象宣传片” 人物篇,2017 年十九大召开期间, 创作最新国家形象宣传片 《中国进入新时代》,彰显中国新世纪的各项发展成果,令国外民众对中国刮目相看,但是此震撼流于表面缺少内心与精神征服,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依然浅显,没有触达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和基本价值。
官方式文化对外宣传语言使用多为“官话”、“套话”,缺乏普通大众的心理贴切,引发国外民众抵触,传播效果微弱,加重中国与国外民众之间的隔阂, 有碍于文化与文化之间互通有无良好氛围的构建,使本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同频共振。
2.3 传播内容单调,缺乏现代化与创新
中华文化是数千年历史和文化积淀以及与时俱进的现当代文化互融互鉴的综合结果,文化走出去中不能片面强调东方文明古国神秘的传统文化,提起中国文化,国外民众脱口而出“中国功夫”、“丝绸”、“美食”、“兵乓球”……这种刻板印象是三四十年前甚至半个世纪前的中国,现如今,中国的文化经历了传承与创新,不断融入时代元素,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蕴含中国文化价值观的文化符号多种多样,需要我们进行不断挖掘与革新,根据国外民众的地域特点、心理接受能力改变传播形式,不断调整传播内容, 使之成为推动文明互鉴的有力臂膀。 但现如今,在“一带一路” 文化走出去中对沿线国家和地区传播内容较为同质与单调,传播的重点皆停留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输,对中国近现代文化领域的成果介绍甚少,易使国外民众对中国的了解有所偏差,产生悠久古国形象,缺少现代化创新性与时代活力。
2.4 传播主体薄弱,缺乏全民化与品牌化
文化传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项目,需政府、企业、民众三方共同发力,才会走得稳,走得久,走得远。但现在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格局中,缺乏科学性与合理化,政府占据主导以及主体地位,文化传媒企业暂时没有国际化传媒集团诞生,国际竞争力极弱,全民缺乏文化对外宣传的意识和积极性。
强有力的企业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企业历经国际化市场的竞争与洗礼,深谙不同国家民众的审美趣味,以产品为载体,在思想与市场之间寻找平衡点,向用户传递中国价值观与文化元素,外国用户易于接受,容易被教化。 例如美国漫威电影系列、DC电影系列,营业收入多为国际化、多元化,电影多产生的票房不过十几亿,但周边衍生产品却达到数百亿,受众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接受其思想文化影响而浑然不知。
同样的文化强国——英国,它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世界上传统的制造业大国,大不列颠民族亦是保守和谨慎的,但英国却是全世界公认的文化创意产业大国,20 世纪90 年代到现在,花费短短几十年,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对本国经济的贡献在发达国家中名列第一。
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在文化走出去中企业是中流砥柱,全民具有文化自信,肩负起文化使者的职责,全国形成一种积极的自觉的对外宣传模式。再观中国,全民多被他国文化所侵蚀,向往崇拜外国的环境、美食、奢侈品牌……,文化极度不自信。 中华文化走出去中需仅以政府为导向,企业为主导,全民参与的良好宣传氛围,提升国家软实力,为中国改变世界文化格局做出重要贡献。
3.地方高校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策略与建议
新时代中国是接受过等教育的80 年代、90 年代、00 年代的主场,中华文化走出去是这代人的责任与使命,面对如此重任,高校教育尤其是分散在祖国各地区的地方高校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地。 文化对外输出不仅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精英人群,更需要大量具有爱国情怀、扎实学科基础的实践人才,地方高校对此类人群的培养占据主体地位。 时代不同,传播理念在变,接受心理亦在变动,地方高校需与时俱进对校内的进行全方位、立体化革新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走出地域界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3.1 人才培养
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是简单的文化拼接,产品粗加工,它是一项知识密集型对外文化输出实践,对高素质人才迫切渴求,但现下人才缺乏已成为阻碍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因素。
人才培养需要包含三个层面即为,教师团队中高水准的专业研究人才,在校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地域内政府外事官员以及对外贸易企业。地方高校在理论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自身优势,文化强国目标的达成,需要由地方高校牵头,高校教师团队联合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组建成文化产业智库,资源沟通交流,携手创新,为地域文化走出去提供更多更好的指导与服务。
专业领域学术创新是中国科研文化领域的薄弱环节,鲜在国际上具有话语权,地方高校可以结合本地区、本校、本专业特征,进行资源深度整合创新,既可以将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价值,亦可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具有指导性意义。
大学生是中国社会未来的希望与支柱,承担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责任,这对在校大学生的精神价值培养与塑造提出必要性。 然优秀毕业生频频出国就业,缺乏民族自信与认同感现象频发,如厦门大学女研究生洁洁良频频在网络上发布辱华言论,使用敏感词汇侮辱同胞。 有鉴于此,需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爱国情怀教育,传递中华民族英雄伟岸形象,将文化深深的烙印在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心中,拥有了文化价值认同,大学生再进行国际间文化交流时,自然将中华文化传遍世界各个角落。
地方高校同时还兼具对国家、企事业单位对外交往的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对此类人员进行中华文化系统化、深度化教育,世界他国多元化国情、民俗、思维模式培训,有效开展中国与世界各国政府和经济交往过程中的友好往来,点滴间提升中华文化新形象。
3.2 学科建设
地方高校重塑学科建设成为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有效途径,现下高校大学生信仰缺失,注意力沉浸在手机、电脑等互联网世界中,主观色彩严重,对知识的学习缺乏主动性。 鉴于此况,地方高校需结合地域民俗等传统文化,增开中国特色文化课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对中国太极、戏曲、民歌、文学等领域的感受,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
其次改革与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教学设计,将中华文化与学科相融合, 充分采用各种新颖手段展示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魅力,积极响应落实十九大报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例如用流行音乐形式传唱传统经典诗词,用表演与戏剧演绎经典剧目,再现古代服饰、礼仪……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成为中华文化的受益者,毕业后身体力行的成为文化宣传的一份子。 地方蕴藏着众多尚未开放与传播的民族文化资源, 高校是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篮,二者融合,向社会各界、祖国各地、世界各国输送中华文化传播者,有效弘扬中华。
3.3 校园活动
高校内大学生的校园活动纷繁多样,中华文化走进地方高校可着手于各种特色社团的创办,既传承中国文化精粹,又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例如诗社、古乐社、书法协会、戏曲社等等。 定期邀请文化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传统文化的研究人员在校园内举办讲座或展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了解地域民俗与文化,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也有利于校园文化气息的营造。
根据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规定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传统文化代表性的传统节日。 地方高校不仅对学生实行假期,更应该围绕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挖掘传统节日背后的内涵,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加强中华文化对学生思想的渗透,修复学生已被各种国外洋节所侵蚀的价值观,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树立文化自信。
加强学生仪式感和责任感教育。 新时代现代化的快节奏环境中,人们被生活、被工作占据了太多时间,凡事追求高效与简洁,视礼仪规程为繁琐、做作,忽视仪式感带给我们的敬畏与诚恳。大学生的急于求成,需要用责任与传统平复其躁动的内心,让心灵深处恢复仁、义、礼、智、信的思想认同。
4.以影视传媒专业为例的教学改革研究
中华文化对外输出离不开影视传媒的助力,对外文化贸易主要涉及新闻出版类、广播影视类、文化艺术类三大门类,作为中华文化走出的主要力量影视传媒专业未来的人才在大学期间的培养与实践尤为重要。
新媒体传播时代,工作在第一线的媒体从业者担负起舆论引导的重要职责,在迅速及时公开信息的同时,更应关注有效减少社会恐慌,树立公众民族自豪感。熟练掌握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的作品创新和表达技巧,赢得广大公众的口碑,着力营造颂扬社会正能量,让中华文化内化为社会各阶层广大民众自觉践的言行,有利于全民推进文化走出去的战略部署。
针对掌握传播手段的影视传播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急需提升其中华思想文化以及爱国情怀教育,同时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理念,多研习如何借助新形式解读中华文化价值, 例如 《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等电视栏目,《了不起的匠人》、《摇摇晃晃的人间》等“网生类”纪录片,《鸡毛飞上天》、《芈月传》 等电视剧……这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在注重时代化表达的同时, 又符合国内外观众的对中华文化审美需求,并形成的一定的话题性,传播效果较以前明显提高。
地方高校以实践应用型为主,在传授思想文化以及专业理论的基础上需加强学生的校园专业实践,为踏入社会提供专业技能保障。 高校中的校园广播电台、网站、校报、微博、微信公总号皆为影视传媒学生展示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的平台。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成本低,各学校、各国高校间联系频繁,作为信息发布者的大学生们可以通过校园各种网络载体介绍宣传本地区文化资源,本国家的文化魅力,在网络群共享中将中华文化推出地域,走向国际平台,成为国外大学生了解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体,向新媒体的庞大受众群传递出中华文化充满活力、充满激情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