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致知到格物:改进美育教学的实践之思

2019-02-22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美育美学艺术

姜 约

(四川文理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四川 达州 635000)

中国自先秦起便不乏美育思想。但美育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却直到上世纪初才正式诞生。1912年,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的意见》一文,明确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相统一的主张,使得“美育”首次成为中国政府的教育方针。1917年4月,时任北大校长蔡元培在北京神州学会发表《以美育代宗教》的演讲,正式展开了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的研究;次年,他又在北京大学开设了《美学》、《美术史》等美育课程,甚至亲自授课,[1]并发起成立了“音乐研究会”“画法研究会”等研究机构,开始实施美育教学与研究的实践。1920年,他又撰文提出了体、智、德、美四育并重的观点,认为四育对于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2]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在北京大学的实践为现代中国的美育研究与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基本确立了此后中国美育重理论研究和知识传授的传统。

由于种种原因,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在解放前并未得到广泛的响应,他所开创的美育实践也未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得以普遍的推行。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美学问题曾经得到过较大规模的讨论,但直到1978年,美育却要么依附于德智体三育得到有限的重视,要么被视为“封资修”的糟粕而遭到抛弃。在新时期,特别是在八十年代的思想大解放中,美育问题逐步引起思想家们的重视,得到了广泛的讨论,通过众多美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美育受到了最高权力机关的重视,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从此,美育正式在意识形态层面取得了与德育、智育、体育同等的地位。[3]

近二十年的教育实践表明,尽管美育在各级领导的正式讲话中被频频提及,但是,由于发展市场经济在精神领域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以及高考指挥棒的现实作用,虽然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堂堂正正地进入了学校课堂,并且在课程表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却并没有在根本上受到绝大多数师生和社会公众的重视,艺术课程在两个向度上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待——大部分师生和家长将艺术课程视为可有可无的“豆芽科”予以忽视,而少部分师生和家长则将艺术当成了升学、出名、获利的法宝加以追捧。细致分析起来,对艺术的这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态度,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功利主义思想——前者认为艺术是无益于升学、就业、人生的无用之学,后者则将艺术当成了升学、就业和获取名利的捷径。在这种功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前者培养出了大批缺乏生活情趣的“书呆子”和“死脑筋”,后者则培养出了为数不少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艺匠”。这样的教育状况表明,美育教学的现状堪忧,仅有的那些被功利目的所包裹的美育课程也基本可以等同于重视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艺术教育。换句话说,目前的美育尚无法起到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作用。

美育教学的这种状况引起了党和国家的注意,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美育工作“十七字方针”,其中的“改进”一词显然是针对当前美育工作重知识传授,轻审美实践的弊病而言的。同样的判断还可从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诸如“加强学校美育实践基地建设”,“围绕美育目标,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的育人合力”等表述中见出。

深刻分析中共中央“改进美育教学”的“十七字方针”和国务院办公厅《意见》中的要求,就会发现,除了字面上的意思以外,它还隐含着对我国美育研究者提出的一个转型要求,即由原来“为何要实施美育”的研究转向“如何更加有效地实施美育”的研究。借用中国哲学的知行概念,这一转向也就是从对于美育的“知”的研究,转为对于美育的“行”的研究。换句话说,也就是要研究美育教学如何从当前的重审美知识传授向重审美体验和审美实践转变或“改进”。如何让高等学校的美育教学率先实现这种转变或“改进”,正是本文打算进行的思考。

一、扫除障碍以确保美育正常开展

《周礼·保氏》说:“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4]要求皇家子弟不仅要学习五经等理论知识,而且要练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中,除了实用性很强的“射”“御”“数”等技艺外,“礼”和“书”是兼具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技艺,“乐”则是纯粹陶冶情操的美育课程。可见,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人即非常重视审美教育,并且将审美教育纳入了皇家子弟的培养方案。若依据余英时先生的观点将中国传统社会分为“官、士、民”三级的话,[5]这样的培养方案后来又在经过演变之后逐渐扩大到了“士”的阶层。而今天的审美教育则是要打破传统社会占少数的“官”和“士”阶层独享审美教育的格局,将审美教育推广到全体社会成员中去。要想这一宏愿得到切实有效的施行,问题的关键在于,无论是在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层面,还是在具体的单位层面,领导的重视程度在美育事业的推行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6]目前,国家层面的重视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在具体实施美育教学任务的学校层面,还有诸多限制美育教学有效开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这是当前需要急切予以扫除的。

首先,缺乏专门的美育教学机构。没有专门机构负责美育教学具体工作,这是美育难以取得实际效果的根本原因之一。这一点,只需稍作比较就可看出:负责德育工作的,教育部有专门机构思想政治工作司、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教委)有思想政治工作处或名称稍异而功能实同的机构、各高校有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负责体育和美育工作的教育部有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各省教育厅有体卫艺处,但是各高校一般却只有体育学院(体育教学工作部)负责全校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而没有负责全校美育教学的机构(虽然很多高校都有所谓的艺术学院,但这个机构基本只负责培养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因此,仅就高校而言,当务之急是要成立一个具体负责美育教学的工作机构。为了强化美育教学工作机构的话语权,可以成立一个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平行的实体机构,负责人由学校党委发文任命,同时指派一名副校长分管和指导。

其次,缺乏开展美育教学活动的必要师资。改进美育教学,重点在学校,关键在师资。没有能够从事美育教学的师资,美育工作就只能望洋兴叹、画饼充饥。因此,改进美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学校要在美育教学专门机构的主导下,通过人才引进和送培校内相关专业教师等多种方式,建设起一支愿意从事美育教学,又具有一定的教学和研究能力的师资队伍。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组织校内美学、文学、音乐学、美术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研究力量,成立“美育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为改进学校的美育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其三,缺乏开展美育工作的相关活动经费。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7],既有实施美育教学的良好基础设施,又拥有相当实力的美育师资队伍,但却没能在美育方面做出令人瞩目的成绩,究其原因,就是学校为开展美育工作所划拨的经费不足,有些学校甚至从不划拨美育工作专项经费,因而,即使个别教师有心在美育工作方面做出成绩,也常常是有心无力。其具体表现一是师生没有经费去组织编排节目,创作书法、绘画、摄影、DV作品去参加每三年一届的全国、全省大学生艺术节,同时以参赛为依托,举办学校大学生艺术节,一方面为参加上一级比赛选拔优秀节目;另一方面也使尽可能多的本校学生参与到节目表演、艺术创作中来,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审美素养。二是那些打算从事美育工作的研究人员,因为没有经费去参加美育学术会议和国内外相关培训,他们的研究和实践很容易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三是在开设全校性美育选修课程方面,既要受到教务管理部门的限制,又难以保障任课教师的合理待遇。此外,校内学生也因不能得到学校从设备、场地等方面给予的经费支持而减少审美实践活动的组织,或者因此降低审美实践活动的审美价值。

正是这些障碍和限制,导致了目前美育教学工作效率低下、效果欠佳的结果,因此,学校必须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和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美育教学以必要的支持,以便扫除这些阻碍美育工作正常开展的障碍。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才能进一步讨论如何改进美育教学的问题。

二、完善课程体系以培养鉴赏能力

马克思曾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7]马克思的话形象地说明了鉴赏能力的重要性,同时也从侧面阐述了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如果不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出审美主体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他们就永远不会具有欣赏优美音乐的耳朵和欣赏各种形式美的眼睛,从而,各种各样美的事物也无法发挥其相应的灵魂净华和境界提升作用。其结果就只能是,人们日日夜夜在“名利场”中奔走,永无止息,他们可能创造或获得了难以穷尽的物质财富,最终却不幸沦为像葛朗台或者严监生之类物质财富的奴仆而不自知,成天生活在物质生活所带来的感官刺激之中却从来不曾感受到生活本身的乐趣,更别说超越物质世界获得精神的愉悦和自足了。这样,所谓的培养健全人格也就只能变成一句空话。

审美教育该怎样开展呢?在席勒时代,美育还是旧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事情,与一般老百姓无关,所以他可以以书信的形式对别人进行审美教育。[8]作为教育家的蔡元培先生则希望更多的普通人能够接受美的熏陶,因此,他采取了授课和创办书法、音乐、文学研究会的方式,使得一批北大学生获得了审美教育。今天,在精英阶层的积极参与下,美育成为国家教育方针的一部分,它不再仅以一小部分贵族或社会精英为教育对象,而是将全体受教育者纳入了一个宏大的审美提升计划之中,因此,如何有效地设置课程就成为了决定美育成败的关键。

首先,开设美学理论基础必修课程。正确的美育要从普及美学基本知识做起,要给学生传授一些被广为接受的美学知识,包括美的本质、优美、壮美、崇高、丑、滑稽、悲剧、喜剧、空灵等等重要的美学范畴,以及审美距离、审美心理、移情等等审美基本常识,同时教给学生正确的审美方式,培养一种“人生艺术化”的超越情操。为达到这一目标,各学校至少应当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一门基础必修课,以此传授给他们一定的美学基础知识,只是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情况,设置或深或浅的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开设艺术修养选修课程。在西方美学史上,艺术曾经长期居于一枝独秀的地位,自然美和社会美进入美学研究视野都大大晚于艺术,以致西方美学长期被冠以“艺术哲学”的雅名。对于西方人来说,审美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等同于艺术教育。对于中国人来说,虽然艺术在美学中所占的比重小于西方美学,但是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西方美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代表了一个审美主体整个的审美水平。因此,艺术教育在审美能力的培育中起着核心和关键的作用。基于此,各类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除艺术类学生专业课程以外,一是在校级选修课程中设置《音乐基础》《国画基础》《油画基础》《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中外音乐史》等众多公选课程;二是有限度地开放艺术类专业课程,允许部分有艺术天赋的非艺术专业学生选修艺术专业课程;三是定期举办向全校开放的美育讲座,由校内美育研究所的老师和聘请的校外专家担任主讲,通过这些课程和讲座,教会学生按照各类艺术作品自身的艺术准则去判断和欣赏。

其三,开设审美鉴赏选修课程。艺术作品一旦完成,就是一个自足的世界。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必须具有整体的审美眼光。学会一定的艺术技法并不保证审美主体能够懂得艺术作品的整体意蕴;同样,仅仅拥有美学知识也不能保证审美主体能够欣赏艺术作品的美。在懂得一定的艺术技法和美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必须在对具体艺术作品的观看或聆听中去体悟艺术家应用艺术技法的精妙,尤其是艺术作品整体意蕴的美。为此,各类学校还可以开设适当的《名作赏析》《名曲鉴赏》、《中外名画鉴赏》、《电影佳作赏析》《优秀微视频赏析》等审美鉴赏课程,通过对具体艺术作品的鉴赏分析,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去欣赏艺术作品。

其四,开设审美与人生讲座课程。人类世界是一个善良与邪恶、崇高与猥琐、美与丑、真与假并存共生的混杂体,如何看待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决定一个人生活品质的关键,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健全人格的标尺。美育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教育学生既不要像乐观主义者那样只看到生活中的和乐与美好,也不要像悲观主义者那样只看到其中的腐朽与堕落,而应该在对世界的审视中判断事物的美丑,进而欣赏并弘扬美的事物和行为,批判并远离丑的事物和行为。为此,各类学校还可以讲座的形式开设《美与人生》课程,以人的生活为线索,分门别类地讲授人生的各大领域中美的现象及判断标准,教会学生在纷纭复杂的人生际遇中去判别各种人物和事物的真善美与假丑恶,进而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世界,活出精彩而正确的人生。

三、借助美育社团以搭建审美实践平台

在当今泛审美时代,林林总总打着审美旗号的对象充斥人们的视野,美与非美、假美常常难分彼此,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对事物的美、假美、非美乃至似美实丑等复杂的现象作出正确的判断,尤其需要审美主体具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当学生学到一定美学和艺术基本技法的知识,并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鉴赏培养了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之后,如果不能在大量的审美实践中加以巩固,他们的审美能力将会发生退步,甚至有丧失的可能。因此,必须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锻炼其审美判断力的机会。

基于此种考虑,各类学校应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群体自身所具有的丰富潜能。在美育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将学校的美育研究力量与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各种美育社团如文学社、剧社、论辩协会、书法协会、舞蹈协会、乐队、健美操表演队、平面设计协会等等进行结合,为每一个能够起到美育作用的社团分派至少一位美学、文学或艺术教师,为该社团的各种活动提供美学或艺术方面的指导,支持这些社团积极开展诸如“辩论赛”“朗诵赛”“原创剧本大赛”“征文比赛”“歌手大赛”“器乐演奏会”“绘画展”“主持人风采大赛”等各种活动,使这些赛事具有更高的美学品味和艺术水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升这些社团吸纳新鲜血液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社团的审美实践中来,进而提高自身审美判断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提升这些社团所开展活动的美学品味和审美价值,也可以为他们争取更多的审美主体——观众,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参与“看”和“听”的审美实践,并在实际的鉴赏判断中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

通过这些努力,在校生参加各种与审美实践相关社团的人数就会大量增加,只要学校能够恰当引导,学生社团将在整个学校美育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举办美育活动以培育敏锐感性

美是感性物象与内心情感交融的意象,对美的鉴赏必须以丰富的感性为基础。因此,美育的一大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丰富而敏锐的感性。这一任务的完成离不开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传授,但知识和技能传授只是为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养成打下了一定的理性基础,面对丰富的感性世界,他们能否感受其中生命的流动,唤起内心情感的呼应,从而产生既不同于物,又不等于心的审美意象,获得精神的愉悦,关键在于其感官敏锐性的培养。

感官敏锐性的养成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的说教,而应该在恰当的理论指导下,在审美的感性实践中去逐步形成。在前述课程设置和社团平台的基础上,各类学校还应充分利用校内外可用资源,举办各种各样的审美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培养审美感受力的机会。

其一,发挥美术专业师生的专业优势及其他校内师生的艺术特长,定期在学生流动相对集中的图书观、教学大楼、广场等地举办书画展、平面设计作品展、摄影艺术展等展览,每次展览均尽可能安排一些懂得鉴赏的老师或学生负责为观众进行解说和答疑解难,以此培养参观者对色彩、线条、光影等的感受力,进而提高对书法、绘画、摄影、设计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其二,发挥音乐、舞蹈等专业师生的专业优势及其他校内师生的音乐特长,定期举办向全校师生开放的毕业汇报演出、个人演唱(演奏)会、专场演唱会、交响音乐会、话剧演出等,为全校学生提供欣赏声乐、器乐等听觉艺术,舞蹈等造型艺术和表演唱、戏剧、小品等综合艺术的机会,提高学生对声音、旋律、语言、造型、舞台效果等方面的感受力,提升他们对音乐、舞蹈、综合表演等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

其三,定期举办美育专项活动。举办美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因而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这方面已有较为成功的案例,比如:四川文理学院就从2014年3月1日开始,以举办专场文艺演出地方式,正式启动了“美乐星期六”专项美育活动。该活动在每个星期六定期举行,每周一个主题,面向全校学生组织审美创造或审美鉴赏活动。这项活动为培养学生绘画、文学、摄影、运动等多方面审美感受能力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审美活动的举办在整个美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有效带动最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包括审美创造和审美鉴赏的审美实践活动之中,并在一次次审美实践中不断提升审美感受和鉴赏的能力。

结 语

中国儒家一向都比较重视审美教育,但相比之下,似乎更加重视事功之学和伦理教化: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9]

传统儒家教育走的是一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所谓“立功”“立德”之路。它的起点虽然是“格物”这样的感性实践,但其目的却不在感性能力的培养,而是为了获得“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0]的关于物的知识,因而是一种重结果轻过程的理性活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生物性的人的丰富感性被社会性所扼杀,人成为了被社会理性严重束缚的道德和功利机器,故而,除了个别天赋极高的大儒之外,大部分人都被培养成了思想僵化、缺乏感性的“腐儒”。

众所周知,现代教育的目的是要成就一个个能够进行理性思考、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而且具有较高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但时至今日,尽管形式上有过不少的变化乃至改革,总体而言,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中国教育实践仍然是一种事功之学和道德之学。

因而,要真正使当前的美育教学现状得以改进,使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真正得以提高,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只重事功和道德的教育理念,而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之下,对传统儒家的教育理念予以适当的调整和改造,给予“格物”这一被长期忽视的条目以更多的重视,在学生“致审美之知”——学习必要的美学和艺术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到无比丰富的审美实践当中去格音乐之物、格绘画之物、格自然之物、格人情之物、格社会之物……总之,在“格审美之物”的过程中培养出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感受力,进而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有教育家说过:“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11]诚哉斯言。不过我以为,在这句话后面还应再加上一句——“缺乏充分审美实践的美育注定是残缺的美育”。

猜你喜欢

美育美学艺术
论公民美育
盘中的意式美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外婆的美学
纸的艺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纯白美学
美育教师
“妆”饰美学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