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内涵
2019-02-22姜裕富
姜裕富
(中共衢州市委党校,浙江 衢州 324002)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管党治党一贯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个拥有近9000万党员的超大规模党组织,在近14亿人口的大国执政,担负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更加需要探索自己的道路。围绕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实践、新经验,探索党的建设规律、全面从严治党规律,服务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一、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研究的现状
自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在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总结大会提出从严治党规律以来,理论界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视角:
一是内容视角。解释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内涵是理论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因规律内涵的丰富性形成了对具体内容的不同认识。有的从执政党建设历史的角度来揭示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理想信念、治本、作风、作势等方面内容,[1]认为党的建设在革命和执政阶段应该存在不同的建设规律。[2]有的从全面从严治党特点的角度来解释从严治党规律的内容,如季明提出了针对性、、时代性、人民性、科学性、政治性五个方面的内涵。[3]也有认为“三严三实”就是新形势下从严治党规律的体现,[4]而绝大多数的学者都是根据习总书记在十九届中纪委二次全会议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六个统一”的经验来阐释的,把全面从严治党规律与全面从严治党经验等同起来。
二是路径视角。张伯里最早以从严治党具体实践视角解释从严治党规律,[5]这种思路很快得到效仿,之后很多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研究的论文都从实践路径的视角展开,以致于把全面从严治党实践路径等同于全面从严治党规律。如有学者从政治变迁、发展动力、执纪、制约监督、治吏、整肃党员队伍等方面来阐释全面从严治党规律;[6]黄苇町从坚定理想信、党群关系、领导干部、党内民主等方面落实要求来阐述从严治党规律的。[7]
三是关系视角。姚桓认为,从严治党是系统工程,要在改善党内政治生态、党群关系的互动关系中认识从严治党规律。[8]有学者从全面从严治党的理念、主体、制度、纪律等要素的关系与作用视角来考察规律的,具体包括自律是基本前提、制度是根本保障、监督关键环节、法治是基本方式、改革重要动力、全面是基本要求、严格是精髓和灵魂、特色是的根本遵循等内容。[9]徐晨光、唐国战则从主体、路径、经验、功能相互关系来解释从严治党的内在规律。[10]
四是价值视角。刘红凛提出要立足党的性质、宗旨与历史使命,从党的自身建设、党的领导、党领导的伟大事业,要结合“三大规律”,要在世界政党治理比较中来认识全面从严治党规律。[11]季明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使命、党的事业、党的建设经验、世界政党兴衰存亡经验教训等方面阐释认识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意义。[3]
以上从不同视角对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不同角度诠释,一定意义上揭示了其本质内涵,有助于加深对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规律是客观存在,人们是可以发现和证明规律的。从不同角度总能得到不同的结论,但认识规律的目的不在于过度诠释其内涵,否则导致内容的宽泛而失去其应有的整体性和科学性,重点在于把握规律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规律的作用机制和发展趋势,自觉地按照规律指导行动。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无疑是体现了治党的一些规律,但实践与经验等不能等同于全面从严治党规律。
全面从严治党包括三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党的建设实践层面,从严治党是我党的一贯要求,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严治党的要求各有侧重,但始终坚持“严”的原则。十八大以来的党中央,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勇气,推进从严治党的深入实践,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二是党的建设经验层面,从十三大提出从严治党要求到十八大以后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是长期以来党的建设经验的总结。基于对一党长期执政下的“管党治党”实践,面对国内外、党内外复杂形势考验与存在能力不足、精神懈怠的危险,深刻地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在长期实践中得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若干经验。三是党的建设规律层面。任何一个政党,想要获取政权并巩固执政地位,都必须按照规律全面从严治党。一个组织缺乏先进性、纯洁性和内部缺乏凝聚力、战斗力的政党,是不可能实现执政目标的。从严治党是任何一个政党的必然选择,这是执政规律的要求。对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认识,关键不是在阐释规律的内涵,而是在于研究规律是如何作用的,如何自觉地按照规律引导执政行为。作为实践层面的全面从严治党是工具性的,而经验和规律层面则是价值性的体现。作为价值性的行动指向是与某种终极价值相联系的,超越了政党治理的具体情境,从而具有规律性的价值。理解三个层面的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在执政活动的每个环节中,三个层面的内涵同时以自己的形式表现出来,共同引导着执政党的建设,为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断奋斗。
二、科学认识和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内涵
党的十三大提出“从严治党”以后,大多是在党的建设实践层面的运作,很少吸引理论界的关注。江泽民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讲话中提出了认识“三大规律”问题,重点在于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会水平”要求、十八大报告中又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之时,作为学术问题的从严治党规律并没有引起学术界很大关注,从严治党一直被视为党建科学化研究中的一个议题。但有学者认为,研究党建科学重大命题思想时,就认为其核心精神还是集中在认识和把握规律根本点上。[12]王长江也认为党建科学化核心问题是把握党的建设规律。[13]蔡长水认为:党的建设就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自觉地认识和运用规律是党的建设科学化命题内涵的科学化。[14]所以,既然党建科学化核心就是党建规律化,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研究包括从实践到经验的总结、从经验到规律的升华,本身就是党建科学化的过程。
在认识和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规律时,必须理清三组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执政党——执政——执政规律、执政党建设——党建——党建规律、从严治党——治党——治党规律。很明显,要考察一个执政党,关键看其执政行为,就必须研究执政规律;考察一个执政党建设,关键是执政党自身建设,就必须研究党建规律;从严治党是政党治理的必然要求,必须研究治党规律问题。在新时代,必须在这个纵横交错的网络中,确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在执政实践与党建中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规律。
规律是认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线索。科学的党建必然是符合规律的,符合客观规律的党建必然是遵循科学法则的。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的科学性特征表现在:一是规律的可证明性。规律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只要认识到社会行动的条件,就可以解释行动背后隐藏的规律,证明规律的存在。透过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认识到从严治党的背景、体制机制、运作过程,就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存在。二是符合规律行动的可推广性。既然规律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只要符合条件,从严治党实践就可以全面推广。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15]反映了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提升过程,正是对全面从严治党规律认识深化的过程。三是规律作用的潜在性。规律虽然是客观存在,其作用却是潜在的。即使没有认识到规律的存在,规律的作用却是一次次地表现出来。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在十八大之前,总存在“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就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规律,没有自觉地用规律来指导管党治党实践,但不能否认规律的存在。全面从严治党,无论作为一种实践还是经验或理论,都是处在不断发展进程中,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认识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认识与总结全面从严治党规律必须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规律来自实践,但规律不等于实践。毛泽东强调,“建设也是有客观规律的。”[16]是否认识到执政党建设规律和全面从严治党规律,是否有意识的按照规律来指导执政党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这是衡量党的建设科学与否的判断标准。思想满足社会需求,理论与实践构成一种供求关系。理论应该符合实践的需要,否则,就没有生长基础和生存空间。对于从严治党规律的认识,不是仅仅来自理论的推演,而是一个执政党在治国理政中实践的问题,规律来自于实践,来自于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的总结。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实践中认识和把握规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自觉的、持续的实践活动会不断接近规律。在执政规律、党的建设规律和从严治党规律的层级关系中,全面从严治党规律是下位阶的规律,是执政规律的具体化,是一定程度上接近于执政实践的活动,是执政实践的直接转化。把作为执政实践的全面从严治党等同于全面从严治党规律,是缺乏对实践与规律之间的全面辨析。
二是规律是经验的提升,但规律不等于经验,不能用经验来代替规律。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就是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经验来自于人在实践活动、认知活动中对外界的不断抽象,从而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知识。经验超越了具体的实践,经验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如何认识客观世界、如何行动等方面的成果。经验具有一般性与特殊性,特殊性的经验指的是在处理具体问题上可以直接借鉴的行动策略,一般性经验是在处理同类问题上可资借鉴的思维方式。理论与实践循环促进,需要经验作为中间环节,实践要经过经验的总结才能上升到理论,然后发展为规律。在认识和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规律时,首先要坚持发扬我们党在历史上和现实中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然后才能在思想认识上的提升,为深化对管党治党规律认识奠定基础,又在规律的指引下,经过新的实践、创造新的经验,最后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卓著成效。
三是规律是理论的深化,但规律不是停留在一般的理论阐述。理论的产生是针对实践问题,结合实践的理论是正确有益的,扭曲实践的理论是错误有害的,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无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基于这个道理。从理论向实践转换,是理论的功能属性。[17]同样,从实践到经验,是一个理论提升的过程。但经验本身只是一个过程,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才是理论发展的一个结果,理论的形成总是沿着实践——经验——理论——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轨迹交错进行的。一个阶段形成的经验即使上升到理论的层次,还只是适用于特定阶段的理论,当周边的环境变化时,理论也必须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否则,理论就不能指导实践。但理论的内核,即规律,却始终在发挥作用。
三、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研究的基本要求
善于认识和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从严治党经验,逐渐认识并掌握了治党规律,并在实践中自觉地按照规律办事。在新时代,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规律办事,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原则。
第一,正确认识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价值。如何加强对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认识?一是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党是通过长期斗争才实现在全国范围内执政的。但这种执政的历史资源是容易消耗的,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执政危机,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就是要永续执政资源。二是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党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是为了民族、国家、人民的利益,执政党的历史使命需要党处理好与国家政权、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拒腐防变,还是实现历史使命,全面从严治党都是根本保障。三是要自觉地以规律引导实践。习近平指出:“要应对好各种复杂的局面,关键是要提高对规律的认识,善于运用规律来出来问题。”政党的产生与发展反映政党能顺应社会发展潮流,不断调整战略和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在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18]新时代认识和运用规律,更需要掌握科学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自觉地按规律办事。
第二,大党治理与认识和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规律性的要求。作为一个超过9000万党员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大党”,领导着中国特色主主义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组织结构日趋完善、执政能力稳步提升、政治认同高度一致。但超大规模政党治理带来的问题:党员规模判断导致内部的科层化,党情上传下达出现了障碍,权力高度集中现象;党员空间分布广泛,出现委托代理的现象,党员政治参与意愿淡化;内部权力分配复杂化,权力趋于集中。这种问题可能会带来大党治理绩效衰退的危险。面对大党治理中的困境,培育党员的政治忠诚,以“退出”来保持肌体健康,提高“呼吁”的效果,是政党治理绩效提高的保障。要防止组织绩效衰减,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目标,关键要在促成一个充满活力和积极向上的党内政治生态机制。[19]
第三,认识和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中国特色。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执政党的最大的区别是执政地位与领导地位的统一,兼具执政党与领导党的双重身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共产党,这种选择是近代以来不断选择的继续,是一种现实的选择,既不能回避,也不能逾越。这种选择是努力结合中国国情的选择,是在前人经验基础上的创造性的选择。[20]选择不是一次性的行为,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也不是一选定终生的,选择以后可能放弃。选择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深化对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认识,就必须研究中国特色的执政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常说:“人心向背是决定党的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强调的是,一个政党夺取和巩固执政地位,都必须赢得民心。研究全面从严治党规律,就是在继续历史与现实的选择中,自觉地把共产党与群众的“鱼水关系”“血肉关系”转化为中国特色执政党自身建设的理论和制度。
第四,认识和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目的在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效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一党长期执政之下,如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工程。十八大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就告诫全党,“新形势下,我们党自身建设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21]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不是局限于党的自身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国家未来、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这是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规律办事的意义所在。
第五,科学认识和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内涵。研究全面从严治党规律,需要认识规律的具体内容,更要在超越具体内容,从党建科学化高度把它与共产党执政规律联系起来,从深层次上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规律。从执政与治党过程与要素关系上看,全面从严治党规律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党的权力配置规律,超大型政党组织行政化趋势不可避免,政党权力在组织内部科学配置至关重要,主要内容包括党的组织建设、职能设置、党和国家、社会、市场关系等,重点在于建成职能清晰、分工明确、相互协同的组织体系。二是党的权力运行规律,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着重在程序上设计政党权力运行机制,要注意政党权力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区别。党的权力运行要更注重开放性,每个环节有应该要有广泛的参与机制,把党内民主与社会民主结合起来,优化党内政治生态。三是党的权力监督与制约规律。强化权力制约,必须合理分解权力、科学配置权力,不同性质的权力由不同部门、单位、个人行使,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党的权力配置要实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两大目标,必须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权力分解不是权力分隔,大党治理中如何发挥党代会、党委会、党支部、党员的整体功能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四是党员教育管理规律,主要包括党员的教育机制、能力提升机制、管理机制等内容。研究党员干部的修身、用权、律己以及谋事、创业、做人之间的品格与准则,深刻总结实践中教育与惩戒相结合、关爱与管理相结合等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能够找到发现干部成长中的教育管理规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