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高校青年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的重要性
2019-02-21李和万王瑞斌解书华
李和万 王瑞斌 解书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阜新 123000)
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突出的历史性成就,尤其在青年学生的创新理念培养、创新实践能力锻炼方面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青年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又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青年思想引领和课外育人等诸多因素偶和联动,相辅相成。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青年学生的教育事业面临着教学硬件设施落后,教师软件素质匮乏等现实,一批钱学森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家、科研工作者回到祖国,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和科研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要看到仍有一批优秀的青年科研人才走出国门,永远离开了祖国的科研工作战线,即是客观创新实践条件的限制,更是思想信念不够坚定。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国家对于创新日渐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1]。可见青年创新人才培养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作用,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高校青年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高等教育发展对高校青年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形成的突出作用
教育性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恢复高考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分水岭,揭开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篇章。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211工程”“985工程”“2011协同创新计划”“双一流”建设相继问世,中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量和质的飞跃[2]。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转变,并逐步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一)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和“大而不强”现象突显。初期教育资源分配引起的“马太效应”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对高校青年学生创新实践空间造成挤压,影响了教育协调发展。首先,高等教育资源在区域城市配置上差异较大。在一二线城市的教育资源数量和质量占有优势。其次,高等教育学校发展不平衡。“985”“211”工程学校虽然对高等教育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国力提升作用明显,但是身份固化,缺乏竞争动力,而其他学校获取资源的机会相对较少。2016年国家启动的“双一流”建设,既肯定了之前高等教育建设取得的成果,也回避了重点固化。通过动态绩效调整机制,促进了高等教育公平竞争[3]。这将有效调配教育资源,对高校青年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覆盖面和深度将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等教育是青年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新动能。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加工型经济向自主研发型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选择。要实现这个关键目标,首先就是对高等教育体系下的青年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锻炼。其次是提供优质的政策资源对创新者进行经济、政策方面的扶持。再次创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对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展开精准评价。高校创新能力是高校所有创新要素和青年学生耦合联动的总体能力,是创造新知识、新技术,并转化成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综合能力[4]。高等教育逐渐由知识传播向创新思维引导过渡,各高校的创新实践学院、大学科技园、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创新创业类课程也有选修课向必修课转换,鼓励青年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并设计了“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课外科研训练等,使青年学生有更多的载体参与创新。
(三)高等教育有效促进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的完善。高等教育政策对青年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影响较大。影响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主要政策有三种:专门学校向综合类学校演化、重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工程、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办学。随着改革开放逐渐走进深水区,教育结构也有传统服务某单一行业发展的学校向全科高校过渡,出现了学院向学校转化的普遍现象。多学科协调发展使的青年学生的学科交叉研究与统筹规划发展变为现实,催进了人才市场的多元化和竞争力。我国从1954年启动了重点大学建设工程,先后经过了四次重点大学建设阶段,虽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教育结构非均衡发展,一家或几家教育独大现象,但从整体结构来看,却突出了国家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起到了教育试水的作用。高等教育的适应制度推动高校青年学生创新实践培养的机制形成。新制度主义经济学认为,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要素,有了制度才能得以发挥功能,制度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5]。经过改革开放初期的不断调整,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转变为中央和地方二级共管,极大的调动了地方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积极投入,促进了创新教育的发展。
二、思想引领对高校青年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形成的突出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对高校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养成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负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改革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改革与建设,出台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政策文件,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成效显著。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全面推进其“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首要任务[6]。新时期,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用改革开放伟大成就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让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以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的变化为生动课程,进一步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成就[7]。穿着已不局限于保暖,个性、时尚已经成为主流;食品已不局限于吃饱,更注重健康和口味;住房已不局限于安身,舒适温馨已经成为首选;交通已不局限于到达,快捷方便已经惠及每一个区域的人民。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让大学生坚定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助力民族复兴的实现。
(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激发青年学生爱国奉献思想养成。坚持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是我国高校最鲜明的特色。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抓住时代特点,又要丰富内容挖掘内涵,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思想文化建设成就卓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充分弘扬;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在全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中作出巨大贡献。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启迪高等教育事业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激发青年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8]。
(三)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高校青年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形成。思想引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高校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理论建设的主要形式。思想引领不仅成为新时期青年学生思想建设的关键词,更是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平衡政治宣传与青年“话语权”的有效途径[9]。党的十九大是宣告开启新时代的重要里程碑会议,高校要深刻学习会议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以青春梦增辉中国梦,增强大学生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要将高校的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定力,让高校青年学生成为党放心的战斗堡垒[10]。同时,高校在青年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要通过加强自身建设,以思想引领为重点,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第二课堂育人对高校青年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形成的突出作用
(一)第二课堂建设助力高校青年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养成。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11]。全球化、城镇化、市场化、网络化高度融合,社会成员利益边界日趋明显,围绕经济资源公平合理分配的竞争与博弈日益激烈。国家发展离不开创新,更离不开创新载体的创新人才,正因为创新人才的缺少,国家之间、区域之间都在争夺创新人才,作为高校青年学生是创新人才最好的胚体,经过雕琢和培养将成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高校优先建立系统化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依托第二课堂的教育载体,充分利用创新理论教育、创新实践训练、创新实践竞赛、创新实践成果转化等步骤和模式,推动青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青年组织建设服务青年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青年组织是指高校共青团、青年联合会、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等组织,加强高校青年组织建设,首先要创新体系[12]。青年组织体系的创新,是在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上全面适应新时代要求,服务青年学生创新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思维,并形成一整套工作体系。工作内容创新,要更加符合新时代需求、经济发展规律和青年学生成长特点;工作手段创新,主要引导青年学生如何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技能,开展新实践。工作方法创新,主要是尝试新的工作方式,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创新和资源共享解决新的问题。其次,加强青年组织自身素质培养[13]。为适应青年学生培养需要,高校更应该不断认识和提升自我认知结构,向素质全面的通才教育和尖精端的专才协调发展,只有具备知识面广和创新实践能力强的青年人才才是当今经济时代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高校青年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构建。建立和完善的高校青年学生创新实践工作机制,可以有效提升高校青年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建立科学的创新实践培养机制,重点在评价体系、载体搭建、资源保障、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创新,拓宽工作覆盖,夯实工作依托。形成横向多元化互相协作,纵向多结构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首先,建立评价体系,即在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手段。恰当合理地运用激励性评价手段,可以避免使教育成为束缚创造的力量,相反而成为培养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其次,合理搭建培养载体,通过项目化设计和运行,可以使青年学生系统化、严格化的创新实践能力养成。再次提供有效的保障资源,如,创新实践场地、器材等硬件设备与教学内容、项目课题等软件条件。最后是建立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充分肯定教师在创新实践教育方面的主体作用,并对其进行合理与连贯的培训,将对青年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