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2019-02-21吴秀芳

新农民 2019年1期
关键词:黄萎病棉田定苗

吴秀芳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农业农村局,山东滨州 256800)

棉花是一种喜温、好光、耐旱、怕冷的双子叶植物,具有极强的抗性,棉花的栽培技术简单地讲就是“早、密、矮”加“地膜”,其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1 选择优良品种

因地制宜,选用增产潜力大,生长势强,后发性强,抗病,纤维品质优良品种,播前晒种、硫酸脱绒、药剂拌种、浸种:硫酸脱绒能消灭种子外的病菌,控制枯、黄萎病的传播,并有利于种子精选,提高发芽率。

2 选地、整地施肥、灌水

(1)选地。棉花对土地茬口要求不严,我区绝大多数耕地均能种植,棉花不怕重茬,可多年连作,但必须增施肥料。

(2)整地施肥。施肥量按计算:施农家肥50t/hm2,二铵200kg/hm2,尿素200kg/hm2,也可以使用硫酸钾复合肥(15:15:15)30kg/hm2。

(3)灌水。灌水是抓全苗的重要基础,有条件的要秋灌和冬灌,也可以播前灌造墒,机播地最好提前灌。

3 适时播种

(1)播种时期。最佳播种期是在四月中旬,最迟不过四月下旬,即不播5月棉。实践证明,早种长棉不长秧,晚种长秧不长棉。棉花适时早种增产显著,晚种减产减收。

(2)化控除草。棉田除草剂一般用“乙草胺”、“仲丁灵”、“甲草胺”、“氟乐灵”;氟乐灵需要在播前喷洒后耙实耙严,由于等防禾本科杂草除草剂搞苗前封闷。48%氟乐灵适用于播前混土,用量150g/667m2,兑水30~50kg;播后覆膜前可用50%乙草胺80~100g/667m2,兑水30~50kg,也可用72%都尔乳油100~180ml或43%拉索(甲草胺)乳油200~300ml/667m2兑水50kg后喷雾。不可随意加大药量,打药后垄面不得踩踏,否则破坏药膜。

(3)覆膜。打药后马上覆膜不可脱节,基本要求是膜平如镜,有风无波,大风刮不坏,掀不开。

4 加强田间管理

(1)棉花苗床管理。播种到齐苗阶段,管理重心是保温、保湿促齐苗。随时检查薄膜四周是否压紧,防止“走气”。

(2)适时移栽棉苗三叶一心时,是移栽适期。应根据天气、前作成熟情况而定,一般在月中、下旬要做到不栽6月苗。

(3)疏苗、定苗、补苗。1~2片真叶时疏苗,每埯留1~2株,2~3片真叶时定苗,每埯留一株,定苗时每埯在膜内留2株备用不拔掉,如整埯无苗,邻埯又没有借用苗,就需移苗补栽。

(4)撸底叶。在6月20日左右,当2/3以上棉株出现果枝,即可把果枝以下的枝杈叶片及腋芽全部撸掉。

(5)灌水、追肥、中耕。一切管理措施都要相应提早,特别是要迅速施足花铃肥,追施尿素10kg/667m2或施三元复合肥10~15kg/667m2。对缺钾棉田还要增施钾肥5~10kg/667m2。促使植株平衡生长。地膜棉由于发育快,容易疯长,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使其平衡生长。采取的措施一是在进入盛蕾期后每亩用缩节胺2~3g,或助壮素8~12ml,对水40kg喷雾;二是注意在喷施调节剂后及时追肥。喷施调节剂后,棉花叶色很快转为浓绿,但这时不能忽略潜伏的脱肥问题,该追肥的仍要追肥。用深松钩或小铁铧中耕1~2次。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6)掐顶尖。整枝打顶摘旁心整枝打顶摘旁心,能改善棉株营养运输分配方向,有利于多结铃和增加铃重。预留的叶枝长出3~4个果枝时,将顺枝的顶摘除,以利果枝的生长。立秋前后,将主茎顶心摘去一叶一心,以利于上部果枝伸展。空枝可结合打顶除去,以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打顶后,应用缩节胺45~75g/hm2对水750kg/hm2封顶,以控制上部果枝过分伸长,引起田间荫蔽。

(7)化控。用“缩节胺”控制棉花个体长势,使每个植株既矮又壮,化控一般进行3~5次。主要是看天看地看长势,第一次化控在4~5片叶时进行,7.5g~15g/hm2加水375kg;第二次现蕾期30~45g/hm2加水450kg;第三次在初花期45~60g/hm2加水500~600kg。第四次在盛花期60~75g/hm2加水650kg,在化控时可掺叶面肥一起喷施,如硫酸二氢钾、喷施宝、尿素等。注意:在掐尖时不要化控。

5 病虫害的防治

(1)棉花苗期主要害虫是蚜虫、蓟马、地老虎,前期进行点片涂抹,当益害比超出防治指标时立即施药。

(2)枯萎病或黄萎病。在7月中下旬应抓紧防治,用25%溴菌腈WP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7~10d再喷一次,可有效防治黄萎病的发生。

(3)棉红叶枯病。缺钾引起,属生理性病害。一般在8、9月份发生,应增施钾肥,前期多喷几次磷酸二氢钾或小灰水等钾肥。

(4)棉蚜和红蜘蛛。用吡虫啉、氧乐果、啶虫脒、烯啶虫胺、虫螨克、三氯杀螨醇等进行防治。

(5)棉叶螨1年发生18~20代,从苗期到吐絮期均造成危害,可采用虫螨克、三氯杀螨醇、螨园清等喷雾进行化学防治。

6 收获

(1)采收时间。最佳收获期是棉铃开裂1周左右。但为了提高采收效益,可采取分期采收的方式,即霜前花统一采摘,霜后花统一采摘。僵瓣棉最后收。

(2)采收办法:要做到“四分、三找、四不带”。“四分”即分收、分晒、分存、分卖;“三找”即找净眼睫毛棉、找净僵瓣棉、找净落地棉;“四不带”即不带草叶、不带草籽、不带铃壳、不带棉叶。注意宁收雨前不收雨后,早晨有露水时不能收;要用布袋采摘和包装销售。

猜你喜欢

黄萎病棉田定苗
全球首个作物黄萎病菌资源和基因组数据库正式上线
更 正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棉田播种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中科院微生物所棉花黄萎病防治研究获突破性进展
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盐分累积效应模拟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或可防治棉花黄萎病
棉田打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