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大棚平菇栽培技术
2019-02-21李建亚
李建亚
(辽宁省昌图县十八家子镇人民政府,辽宁昌图 112525)
我镇有多年平菇栽培历史,原来都是庭院小型温室栽培,随着栽培方式、人工、规模等发展,原来零散经营,已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我镇引入高标准大棚生产平菇,机械拌料、装捆,全程机械化,优点省工、省料、产量高。
1 高标准大棚建设
采用工厂化设计,棚高5m、宽11m、长100m。自动卷帘、自动开闭放风、自动喷水,机械拌料、机械装捆,节省人工。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选用高抗品种
6150、黑平16-1等。
2.2 栽培种的制作
菌种分为母钟、原种和栽培种,我们只负责制作栽培种,栽培种都用乙烯朔料袋。
培养基制作:培养基主要以玉米芯为主。玉米芯100kg、麸皮10kg、玉米面8kg、磷肥1kg、白糖0.5kg、50%多菌灵0.2kg,玉米芯粉碎成大豆粒大小颗粒,再用1%石灰水浸泡,拌均堆闷24h后反复混拌均匀。
2.3 装小捆、接种
栽培种拌料水分不可过多,用手攥成团,指缝有水溢出,放下迅速散开为好。机械装捆,压实做到料袋四周紧实无空隙,两头用线扎活接。蒸捆灭菌,蒸锅达100℃时,保持100℃10~12h,降温到50~60℃时,打开蒸锅待料捆温度到25℃左右时即可接种。把待接小捆和菌种放入接菌箱,接菌箱用气雾消毒剂,0.2g/m3熏蒸,消毒30min可接种,把原种搅碎,把捆两头打开,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接种后扎线不要过紧,以防菌种不透气,不发菌,过松又会进入杂菌。接好小捆放在搭好的菌架上发菌,要求发菌室先消毒,摆4~5层,保持温度25~30℃,相对湿度60%,暗光。
2.4 大捆配料及发料
玉米芯80%、玉米面8%、麦麸4%、过磷酸钙2%~3%、尿素0.5%、石膏2%、石灰3%。玉米芯粉成玉米粒大小,按上比例混均,水料比1:1.8,选向阳、地势高、干燥地方。拌好大料堆成1.5m宽,高1.2~1.5m,长度不限,堆好发酵。料面喷洒氯氰菊酯,打孔。待料温达62℃时保持48h翻料,边翻边加麦麸,拌均堆成原来形状,打孔,料温再次升到60℃时,维持36h,进行第二次翻料,调节水分,以后每天翻一次,第三次翻料时加尿素及过磷酸钙,直到培养料成棕褐色、腐熟均匀,颜色一致、质地松软有弹性,伴有清香味,料内有一定“白线菌”时,料已发酵成功。加入0.1%克霉灵,再闷24h即可散堆降温,料温降到30℃以下时,可装大捆接种。
2.5 装大捆、发菌、出菇
大捆选用25cm*50cm的朔料袋,采用三层菌种两层料。栽培种用料15%左右,两头菌种量大,利生长。菇棚消毒后把接过种的料袋搬运进菌棚,在畦床上堆垛发菌,南北摆放,每排留出过道,可摆8~10层,温度高季节摆2~4层,随温度进行调节,要求发菌温度25℃左右,24~28℃菌丝生长最适宜。温度25℃左右,相对湿度60%左右,暗光,大捆在25d可长满菌丝,低温30d左右长满,高标准大棚可自行调节温度,当部分大捆出现子实体原基时,表明菌体已经成熟,大捆可转为出菇管理,按菌丝成熟早晚整齐摆放于畦床。堆高6~8层,然后解开大捆两头扎口,当料面有小菇蕾出现时,剪去袋两头的薄膜,露出料面,以促使菇蕾迅速生长。
2.6 病虫害防治
大捆发生少量绿霉时用0.1%绿霉净,或0.1%克霉灵按商品标量稀释涂抹或喷洒被害部位,防止蔓延,绿霉侵染多的把大捆搬出深埋处理。在出菇期,可用克霉灵800倍液,3~5d喷雾一次,可防绿霉。虫害防治,主要螨类、蝇类可用2.5%溴氰菊酯乳剂2500倍液喷雾。
2.7 采收后管理
当菌盖充分展开,菌盖边缘出现波状时及时采收,采菇时大小一次性采完,勿摘大留小。采收时要整丛收,轻拿轻放,防止损伤菇体,不要把基质带走。采收后清理;料面,剔除死菇,菇根及杂物等,喷水一次,保温、保湿,使菌丝快速恢复,经6~10d菇蕾出现,加强水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