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种子处理方法
2019-02-21李琳琳张会玲宋宇静
李琳琳,张会玲,宋宇静
(济南市章丘区农业局,山东济南 250200)
种子处理不仅能为带病的种子消毒,免受各时期病虫害的危害,而且还能提高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利用药剂浸种,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虫,我国要从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种子进行包衣处理[1]。
1 种子处理的三种方法研究现状
1.1 物理法处理
物理法处理种子旨在激活其内源物质和潜在基因,从而提高种子内部各种酶的活性,保证种子质量跟产量,提高抗逆性。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1.1 等离子体处理
该方法是可以激活种子内源物质,提高抗逆性,达到提高发芽率,最终增加作物产量的目的。等离子体处理对种子发芽率、产质量、生育时间都有较大影响,该处理方法未曾改变种质本身的遗传特性,所以其应用研究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
1.1.2 电磁场和静电处理
该处理方法可以激活种子内源物质,激活潜在基因,达到提高抗旱抗病性的目的,从而提高发芽率,植株生长健壮,最终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
1.1.3 光子辐射和低能离子照射
种子经过光子辐射后,其代谢氧化、生长调控、细胞的分裂、凋亡及病变等贯穿在种子生长发育各阶段的基本过程均发生改变。低能离子注入是离子注入生物效应原初过程,即能量的沉积、动量的传递、粒子的注入和电荷的交换四个部分。李强等[2]研究结果表明,N 离子注入小麦M1代的可以对小麦株高、结实率和成株率等产生影响;而小麦M2代的突变率随 N 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而呈现不断升高的特点。
1.2 生物学法处理
生物学方法指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处理种子。在有机作物生产中可以提倡使用。因此,利用微生物防治作物种子病虫害已经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重视,在利用生物菌剂防治植物病害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1.2.1 EM微生物菌剂在浸种上的应用
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微生物菌剂的研制现已在农业、畜牧业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了预期效果。张杰等[3]通过室内水培实验研究发现,不同稀释倍数下的液体微生物菌剂对小麦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生长速度以及根部分蘖均有影响。
1.2.2 微生物包衣剂
生物包衣是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关系,用微生物代替化学农药作为种衣剂的活性成份,利用有益菌株抑制种传和土壤传播有害菌株的生长,为种子的发芽提供健康环境。它是以植物活性菌的原菌剂为有效成分,辅以成膜剂及其他助剂而成。
1.3 化学法处理
在种子加工过程中,利用一些化学药剂处理种子的方法称为化学法处理。该方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
1.3.1 浸种法
用药剂溶液或乳剂、悬浮剂浸渍种子,药液随时间延长不断被吸收,经一定时间后,取出晾干播种,多以水为介质。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浸种法是非常适宜的。
1.3.2 拌种法
为了防治病虫害的发生,我们常将种子与粉剂在播种前充分混合搅拌均匀,保证种子表面可以均匀粘附药剂,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该方法在播种前处理种子,有利于储藏,而处理后,自然晾干无须干燥,保证低用药量,对种子安全系数高,因此,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种子处理方法。
2 种子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2.1 物理法处理
物理方法有着诸多优点,在各种处理方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比如:处理方法简单、易掌握、成本低、设备简单、效果好、污染低等特点。但是就目前研究来看,物理方法处理种子也有存在诸多问题。有些研究结果表明物理因子处理种子后,并不能明显提高发芽率更有些物理因子容易造成种子内部基因发生突变或作物形态变化[4]。因此,应找出适宜的物理处理方法,与该方法的最佳时间和剂量。
2.2 生物学方法
微生物制剂虽可以部分代替农用化学品制剂,但是,微生物制剂处理种子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可利用的微生物资源不多,田间生防效果不稳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微生物制剂的防治效果。此外,微生物种衣剂的其他辅料价格较高,且生产加工工艺要求严格,加工费用等成本较高[5]。目前,国内尚未完全形成微生物种衣剂应用的良好环境,制约着微生物种衣剂的推广应用。
2.3 化学法处理
化学法处理有利于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防治范围极广,对种传、土传等病虫害均有效果可;兼治地上部病害、虫害(内吸传导型),防治谱广。不仅如此,种子经化学处理后,可直接杀死或抑制或破坏病原物与种子之间的联系,刺激种子发芽,提高种子、幼苗抗逆性,使幼苗生长旺盛,达到提高作物产量的效果。但是农药化学法仍存在像环境污染,毒性残留等问题,不利于绿色环保农业的发展。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凭借自身的效果明显的优势,被广泛地用于农业生产,随着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深入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种子受到广泛欢迎。但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大多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属于农药类,因此必须注意毒性残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