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三步走”发展战略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

2019-02-21王成端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三步走高水平应用型

王成端

(四川文理学院 党委办公室,四川 达州 635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历史性变革。这对高校发展来说,认识自身特色优势,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尤其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1]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2016年3月,四川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提出地方高校转型“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增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2]2016年6月,我校成为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单位,开启了学校转型发展的步伐。

2018年6月21日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指出:“中西部高校也要眼睛向内,练好内功,激发内在动力、发挥区域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3]面对新时代本科教育的新要求,需要我们以新思维和新视野加强对本科教育的再认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成为了本科教育的共同关注。四川文理学院作为川东地区唯一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抓住转型发展机遇,找准定位,办出特色,释放活力,坚持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努力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就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

一、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内涵解读

(一)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版)指出,高等教育包括第5级和第6级。其中,第5级教育对应研究生教育、应用性教育、实用性教育。三种类型的教育对应的大学类型分别是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分别对应的是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我国著名的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先生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其人才培养应既有别于传统本科院校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又有别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4]学界相关理论研究也表明,与学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在能力结构上更强调具备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能力、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更强的社会能力,如语言表达力、自我表现力、团队精神、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交际能力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应用”被解释为“使用;直接用于生活或生产的”。[5]因此,我们可以把应用型大学理解为:它是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体,侧重知识与技术的应用,注重实践实训教学,专业布局与设置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行业需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大学类型。

2017年1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提出“支持省级政府根据国家建设布局,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基础条件,自主推动区域内高等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6]可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定位是从培养质量而言,以体现服务时代需求和区域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为先导。苏志刚《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一文中指出,对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来说,“要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定位、与产业的联系以及对区域经济社会的贡献等,跟当地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经济产业结构、地域特征等有机结合”。[7]

从我国现有的1200多所本科高校来看,地方本科院校占了近90%。目前,许多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纷纷将办学定位确定为“应用型”,所以我们认为,如果这些高校建设不好,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强国,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也就没有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

(二)四川文理学院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定位

潘懋元《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一文中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目标的制定,必须建立在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质量和效益之上,要紧紧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一方面要大力培育自身特色,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必须从实际出发,围绕社会需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4]结合四川文理学院发展实际,学校将发展目标定位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一是立足地方性。诚如蔡敬民《新建院校创建一流应用型大学的探索》一文中所言,“立足‘地方性’办学方向,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增长点,做好专业布局的顶层设计;及时调整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专业,培育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打造专业建设新高地;根据地方需要打造优势专业集群,强化对区域产业发展的支持和贡献。”[8]四川文理学院就是要立足川东,服务四川,面向全国,建成区域社会的人才培养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信息咨询中心和文化服务中心。

二是突出应用型。学校以“三心四能五复合”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并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加强建设应用型专业与课程体系,重视实践实训教学,深化产教融合,创建应用型师资团队,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进一步满足社会、企业、行业的发展需求,把论文写到田野上、把实验做到车间里,提高应用研究与社会服务能力,提高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聚焦特色化。所谓特色化就要立足学校办学历史与现实、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积极探索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为了避免同质化和盲目性,学校立足自身实际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建立产业学院,搭建研究平台。如组建智能制造学院和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为达州市现代制造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了服务川东北经济区政府企业,解决达州及川东北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成立了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川东分中心、油气田废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充分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组建高水平研究与技术服务团队。为弘扬川陕革命老区优秀文化、振兴老区发展,成立了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院,积极开展乡村振兴、生态文化、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咨政与对策研究,全力服务老区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

(三)四川文理学院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

2018年9月,学校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实现发展目标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6年,即建校50周年时,改革纵深推进,人才、设备、环境等资源基础得到夯实,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群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工作取得明显突破,整体转型基本完成,获得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授权,初步建成在川东北地区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第二步,到2036年,即建校60周年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核心指标显著提升,人才培养特色更加鲜明,学科专业优势更加突出,硕士研究生培养初具规模,建成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第三步,到2046年,即建校70周年时,学校办学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全面提升,进入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全面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三步走”是一项系统的、长远的战略规划,是一个相互衔接、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第一步重在夯实基础、稳定形态;第二步重在培育特色、扩大优势,第三步重在整体推动、全面提升。

二、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面临的问题分析

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处于转型发展中的地方本科院校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我们学校要从地方本科院校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转型升级,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调整,也需要各种条件的跟进和各种保障措施的完善。所以,学校在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诸如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结构、课程教学体系、教师队伍建设、应用性科研与成果转化等都需要优化和加强。就当前而言,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方面:教育价值观念、办学资源保障和人才培养机制问题。

(一)教育价值观念问题

教育价值观念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对教育的基本认识和看法。教育价值观念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对教育主体的教育教学行为起着引导、规范和调节的作用。教育价值观念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无时无地不对人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广泛影响。

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不少教师形成了“高大上”的教育价值观念,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低层次的教育”,学校应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发展,觉得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降低了学校的“档次”和教师的“身份”。事实上,“在办学观念、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和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学校管理制度等方面,应用型高校和学术型大学有着极大的区别。”[9]不转变教育价值观念,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将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一是教育教学方面,就会侧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而非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科学研究方面,教师科研自然侧重理论学术而忽视应用学术,问题探究偏重理论分析而忽视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缺乏针对性、应用性。三是服务地方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保守与被动思想,缺乏应有的主动性、积极性、融入性。因而,学校在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过程中,首要的问题就是要转变广大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念,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使广大教职工理解和认同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价值理念,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指导广大教职工教育教学新的教育价值观念,形成教育价值观念自信和理念自信。

(二)办学资源保障问题

1.人才资源总量缺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对我们学校来说,人才资源就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是决定学校发展状态和发展高度的关键问题,是立校之本、强校之基与兴校之源。目前,学校虽然培养与引进了一批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但离学校的发展需求还有较大距离。一是专任教师队伍总量不足。专任教师队伍总数离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新建专业和薄弱学科专业的专任教师短缺,与学校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更优、科技创新能力更强、开放办学水平更高、教师教育特色更加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二是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缺乏。由于学校地处秦巴山区,区位优势不明显,可调配的资源有限,政策及配套措施不够完善,对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吸引力不够,全职引进高端人才非常困难。三是教师的国际化背景偏低。学校现有专任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偏低,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较少,教师国际学术交流不多,学术视野不够开阔。四是从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较少。“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小,教师产学研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较弱。五是教师队伍稳定性不够。受制于学校远离中心城市区位因素影响,高级别和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中心和平台基地数量偏少,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转化能力不足,人才队伍的数量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发展需要,吸纳社会资源的能力较为欠缺,近几年学校教师队伍稳定性不够。如何吸引人才、如何留住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如何用好人才,这是我们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2.办学经费短缺。高校的办学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虽然目前地方高校的教育经费总投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但是依然受制于国家经费拨款机制、地方财政支持力度的制约和获得上水平的项目经费与社会捐赠的能力有限,导致学校办学经费较为紧张,办学经费短缺一直是制约学校发展的根本问题。

3.优质课程资源缺乏。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就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优质课程资源。如果在课程建设方面还是沿袭研究型、学术型大学的课程体系,忽视学科之间的整合,这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12年、2015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学校均有优质课程建设项目立项,各级各类立项累计57项。但学校至今未在国家级的各类优质课程建设项目中取得突破。虽然立项建设了一批企业课程,但是仍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4.教学条件急需改善。虽然体育馆即将竣工投入使用,理工实验大楼也即将修建,但随着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当前学校的教学条件与基础设施难以有效满足教学需要。一是教室数量相对较少,教学办公条件急需改善。二是实验实训室建设尚需提升,一些办学历史较久的专业的实验仪器设备存在老化现象,进入周期性更新阶段;新办专业的实验实训室急需加快建设。

(三)人才培养机制问题

1.合作育人机制不够健全

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产业核心部门、科研院所、国内外知名高校间的合作不够,通过合作提供技术和咨询培训服务、互聘专业技术人员、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共建共享实验实训场所、联合办学等方面,途径和形式较为单一,还需全面建立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机制。学校同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的数量较少,合作开展学生交流和人才培养的项目不多,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不够。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学习的机会还需拓展,形式也较为单一,交流学习的规模较小,参与的学生比例较低。

2.实践教学开展不够充分

学校层面虽然构建了“四化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理论实践融合化”,但通过对部分课堂教学的走访与实践实训教学的调研,发现课堂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依然存在,教师满堂灌现象较为普遍,师生之间双向、多向互动交流较少,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同时,产教融合实践实训机制建设不深入。尽管大部分二级学院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甚至与企业签订了合作育人合同,但实践交流不足,落实不够到位。部分学生自主实习存在形式主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存在重挂牌、轻建设现象,品牌实践教学基地数量不足且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3.文化育人氛围不够浓厚

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学校环境、教风、学风等有了较大改善,但是学校的基础建设仍然十分薄弱,学习、工作、生活等文化环境尚需改善,纯正的教风、学风尚未完全形成,文化育人氛围不够浓厚。第二课堂文化和第一课堂的联系不够紧密,缺乏有效的互动融合机制,开展第二课堂的资金、场所、平台、师资、制度、硬件设施等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路径

蔡敬民《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一文中指出,“地方应用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主体,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智力、技术和文化支撑”,[10]并以合肥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的实践进行了充分论证。对四川文理学院而言,将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是我们每一个文理人的使命与担当。围绕“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环境育人、社会合作”的“四圆同心”办学思路,学校确立了“三心四能五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要构建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好我们的学科专业,建构好课程教学体系,开展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考试方式改革,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大力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提供高水平的课程资源和完善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夯实基础,凝练特色,凸显优势,促进发展。

(一)立足地方,坚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定位

顾名思义,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基本属性就是地方性,这一属性决定了它的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和服务范围,就是要扎根地方、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因此,扎根地方办大学不仅是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平台和基础,更是应用型高校的责任与担当。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校走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发展之路的时代性、必然性和重要性,要正确认识学校转型发展同自身职业发展和价值实现之间的内在关联,自觉摒弃陈旧老套的教育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应用型人才观,自觉用“三心四能五复合”人才培养总目标引领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把“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和“三心四能五复合”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党委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完善转型发展的机构设置和干部配置,如在二级学院设立教学科研办公室,同时配齐配强分管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副院长,落实落地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

(二)抓住重心,打造一流应用型学科专业群

在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格局中,我校肩负着一流应用型本科建设和服务川东北经济区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时代重任。所以,我校的学科专业布局就要紧贴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脉搏,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四川省“5+1”现代产业体系和达州“6+3”产业链,培育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服务地方能力。

目前,学校本科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先后批准设置了52个本科专业,涉及文、理、工等9大学科门类,涵盖了29个一级学科。但总的来看,专业数量偏多,内涵建设滞后,并且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规模小、分布散、实力弱”等突出问题。所以,学科专业布局还需进一步优化。

1.专业结构向“需求导向”转变

结合学校专业实际与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围绕“需求导向”打造一流应用型学科专业群。学校围绕8大学科专业群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重点建设“文化创意、智能制造、化工环保、教师教育”4个优势学科专业群,加快建设“康养旅游、财经管理”2个扶持学科专业群,加快培育“政治法律、生态建筑”2个交叉学科专业群。按照“文化创意做强,智能制造做精、化工环保做特,教师教育做优,康养旅游服务健康中国新业态,财经管理服务市场经济新发展,政治法律服务基层社区治理,生态建筑服务城乡规划与建设”的建设目标,各二级学院要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实验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制定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学校也将在建设过程中提供相应人才保障、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和制度保障。

2.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2019年4月,学校出台了《本科专业动态管理实施办法》,建立了专业准入、预警与退出机制。这就是说,增设新专业必须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有相关的学科专业依托,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满足学校专业结构与布局优化需要。不盲目申报新专业,增设新专业必须进行科学论证,对社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全面分析,培育以服务产业链核心环节为主干的专业群体,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方案。而对于就业率持续偏低专业则实行预警退出机制,使过剩专业逐渐“淡出”。对生源不足和就业率不高的专业要进行置换、调整和改造。同时,学校进行的部分二级学院专业大类招生试点工作,也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以本为本,构建高水平本科教学体系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做好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本着培养“三心四能五复合”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推进“四化一体”人才模式改革,构建高水平本科教学体系。

1.课程体系向“能力导向”转变

课程体系由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方式等组成,折射的是人才培养理念,直接服务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在由传统的“知识本位课程体系”向“能力本位课程体系”转变中,需要我们合理建构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逻辑比例,强化专业、职业或行业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实训有机结合。同时,遵循“能力导向”设计相应课程体系,持续关注学生兴趣培养和探究能力提升,综合打造学生的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分析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能力素质和人文品格。因此,各专业要按照“四化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中“知识结构模块化”理念,进一步完善和实施好“模块化教学”,充分利用好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七大课程模块中的“复合培养课程”模块教学,不断完善模块化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走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发展之路的合肥学院,实施的就是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其逻辑步骤为:深入行业企业调研→确定专业核心能力→分解为若干个子能力→确定子能力的知识点→构建模块→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这对我们学校来说,也是一个案例参照。

2.教学过程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原则,落实“以学为中心”理念,系统构建教学新机制,促进“教”与“学”的统一。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这对我们思政课教学指明了方向,更是我们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引领。我校要紧紧围绕“322”大思政工作体系开展育人工作,打造“课程思政”,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心灵亮起来。

“以学为中心”需要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影响下,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多改变,学习方式已悄然从单一的、集中式的正式学习,走向网络化、分散化的碎片化学习。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应将学生作为独立的办学主体,把培养学生能力放在中心位置,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特别是要把创新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放在优先位置,改革传统的教学形态。学校在实施“文理金课”建设工程中,要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培训,推进课堂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广泛开展探究式、互动式、项目化等方式教学,融入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改革,打破课堂的沉默,碰撞思想的火花,启迪人生的智慧,让学生主动“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在实施“四年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我提升的能力,将创新创业训练与创新创业实践充分融合,同向发展。

3.考核方式向“过程评价”转变

过程评价即重视学习的过程考核,以更科学客观理性的方式评价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实现多元化评价和全程化考评。学校推行的“一科多考”改革,“在考试方式、内容、命题、评价等多个维度进行全方位改革,力求构建客观公平的多元动态考试评价体系”,[11]目的就在于解决传统课程考核的弊端,实现从传统的注重总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向多元化发展;从“为考而学”向“为学而考”转变;从重知识记忆向重知识运用与实践技术转变,使教学和考核的重心更加关注学生获取知识、实践操作、创新思维、融会贯通的能力,更加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所以,“一科多考”不能简单地看成是考试机会的增加,它触动的是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管理方式的全面革新。可以说,实行“一科多考”解放了学生,但评价方式多元却挑战了教师,推动教考分离考验了管理,倒逼教学观念更新。所以,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强试题库建设,完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

(四)整合资源,推进产学研用融合

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是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关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充分将理论与实践、校企校地合作、应用性科学研究、地方文化传承和创新等贯穿人才培养的全领域和全过程。

1.创新“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

韩宝平《以产教融合工程为契机 推进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一文中指出,“围绕区域产业集群和产业带建设,配置教育资源,部署创新要素,完善资金链,推动创新政策、资源、要素向产教融合集聚,产生集群效应”。[12]因此,我们需要充分整合人力资源,加强资源共建共享,构建“政府—产业—学校”一体化的资源整合模式。充分发挥我校智能制造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财经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等学院学科专业优势,聚力达州“6+3”重点产业,以重点项目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合力打造能源化工、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现代建筑业、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同时,创新并加强学校科研院所和平台的建设,充分发挥我校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特色植物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川东分中心、油气田废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工业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秦巴文化产业研究院、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院等一批科技研发和智库平台,以及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四川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团队”、四川省教育厅“秦巴文化研究传播创新团队”等的作用,以及面向社会开放的“秦巴讲坛”等有效资源,积极服务川东北经济区社会发展。

2.充分整合行业产业资源

加强学校同相关企业行业产业领域的合作,建立多元主体合作育人机制,建设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加强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研究中心等各类科研平台资源的共建共享力度。紧紧围绕“应用性”特征,进一步完善与企业行业产业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建立“一专业一竞赛一企业”“一课一展一演”机制。学校在政策与资金上鼓励支持二级学院每个专业在校内或校外建立生产合作企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竞赛活动,参与企业行业职业领域顶岗实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项目式教学和项目化管理等有效方式,指导学生积极投入学科专业竞赛,鼓励支持教师积极探索和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

3.加强示范性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集中力量在校内外重点打造一批质量高、影响广、示范效果强的示范性实践教育基地。示范性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坚持分工建设,资源共享,互利共赢。2019年在全面加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政策、资金、人力支持力度基础上,尤其是对2018年立项建设第一批6个教师教育类示范性实践基地,9个非教师教育类示范性实践基地进行评估检查。

(五)开放办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学校与美国、英国、韩国、捷克、马来西亚等国家的10余所高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每年选派了近百名师生出国学习交流,同时接待来自友好国家高校的师生互访。留学生从无到有,来校学习的留学生共有89人,来自亚洲和非洲地区的8个国家。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要加强构建与自身办学目标相适应的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多维度的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和借鉴世界文明成果与优秀大学办学治校经验,在交流合作中取长补短,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开放发展大局中凸显自身价值。

(六)打造人才队伍,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建设

1.构建“应用学术型”教师队伍

应用学术型相较于传统学术型而言,更强调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更看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倡导学以致用的学术观。对于应用型高校教师而言,立足地方经济发展主战场,主动融入地方文化设计教育教学,主动把脉需求寻找科研课题,提升自我科研能力,实现知识技能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持续更新,促进应用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我们要紧贴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脉搏,学用结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并逐步实现师均年科研经费不低于4万元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基本条件。

2.改革教师考核评价机制

虽然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加大了教师队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师资总量得到了增长,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但与高等教育改革目标和转型发展内涵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主要来源于研究型大学的硕博士,这些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任职等社会工作经验,在教学中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在科研中又常常重学术轻技术,实践能力明显不足。大多数教师不太关注现实需要与社会实践,也不关注教书育人与成果转化,但他们比较重视理论研究,希望通过产出理论研究成果实现职称晋升与职业地位的提升。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不少院校对外高举“应用型”大旗,对内仍然沿用传统的学术评价指标考核教师,这种偏离办学定位的考核评价制度致使教师队伍并未发生真正变化。所以我们认为,做好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前提就是要坚持学以致用学术观,改变对教师科研工作的评价导向。

3.推动实施“双挂双聘”制

双聘双挂主要针对校企合作而言,也就是学校教师挂职到企业,企业人才挂职到学校;学校根据教学科研需求聘请企业教师,企业根据技术更新需要聘请学校教授联合开展课题研究,联合解决企业难题。学校的高层次人才可作为行业企业的技术顾问,按规定获得相应报酬,规定在行业企业的年服务时间,签订工作职责,将服务地方作为工作考核内容,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地方的高层次人才可以挂靠到学校,作为学校的外聘教师,到学校从事课堂教学和实训指导,完成的教学科研任务按照学校的奖励标准给予奖励,同时设立博士讲坛,更好地发挥“双师双能型”教师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三步走高水平应用型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中国创新“三步走”令人着迷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