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大思政教育体系下校园十佳品牌育人问题研究
——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2019-02-21李波
李 波
(四川文理学院 美术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高校校园活动是激发和培养大学生励志成才的重要平台,是高校积极推进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成效体现,也是凸显高校校园文化特色、办学形象的重要名片展示。总体来说,当前高校活动开展情况有声有色,学生参与性强,逐渐呈向好发展趋势,同时伴随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及高校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实施方案工作推进,我们应积极响应学习,发现活动中的问题,探究提升品牌育人路径,不断将品牌活动育人工作扎实有力推进。
一、当前地方高校校园活动的建设与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近年来,文化建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逐渐在高校工作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当前高校校园活动的建设和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一些客观具体的不足与问题。
(一)学校管理组织能力欠缺,各职能部门协作不畅
由于不少地方高校因自身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局限,在组织管理建设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第一,学校划拨支持学生活动的经费有限,在活动筹备过程中困难重重。第二,学校的相关运行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在安排组织学生活动与教学活动时存在时间和场地等条件冲突矛盾。第三,办事效率低下,活动前各项审批签字程序繁琐,活动后报账事宜繁杂。第四,在各类活动中,学生群体还要承担主要的安全保卫职责,学校往往提供的专业安全工作人员和设备较少,保障力度缺乏和条件局限直接导致活动安全压力大、风险高。第五,相关职能部门在学生活动开展推进上存在工作相互推脱、参与意识淡薄的状况、协作沟通能力不畅。第六,因学校召开的各类会议频繁而常常导致活动策划推进会议受到排挤,时间被浪费,引发学生情绪不满,活动开展落实不利。因此,这些在组织上、制度上和物质上带来的保障问题都严重阻碍和制约校园活动的建设开展,也严重打击学生干部组织策划活动和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结合学科专业的范围较局限,育人成效不明显
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是让学生获取丰富的理论专业文化知识,提升综合能力素质。同样,活动育人的宗旨和目标就是以活动促专业提升,以专业运用指导活动实践,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但伴随社会的发展和新媒体的使用,为了激发和吸引大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一些高校校园活动推崇娱乐通俗,活动与专业特点结合不够紧密、范围较狭窄,甚至存在与学科建设发展方向偏离的状况。毫无疑问,这都非常不利于学生的专业认知和技能锻炼培育。从而失去活动价值和意义,长远来看,这还容易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偏失,学习意识淡薄,阻碍和制约学生的长远发展,同时,高校自身也逐渐失去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活动数量多而杂,质量参差不齐,主题内容不突出。
目前,各高校在学生活动的举办上都往往存在校团委、学生处、各二级学院、各学生社团“争奇斗艳”“百花齐放”的发展现状,各部门组织都希望通过自身特色活动赢得较大影响力,形成良好工作业绩。这就进而造成几个问题:第一,学生活动过多且频繁,常见同一类型、同一主题的活动反复举行,时间跨度长、涉及人员多,从而形成泛滥趋势,这不仅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会导致学生心理压力大而形成疲于应付的心理。第二,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影响不好、教育意义不够的活动反而会挤压向好发展势头,不利于学生活动的良性发展。第三,主题内容不突出,常常为了完成工作计划而举办活动,这就造成了形式大于内容的结果,形式主义之风盛行,影响校风、学风。
(四)活动内容单调不丰富,缺乏有效监管,学生参与性不强。
部分校园活动内容、形式太过单一,往往存在沿用或套用以前活动形式,缺乏突破和大胆创新,这就背离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同时,在活动策划组织过程中,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主导因素过多,留给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空间狭窄,长期以往,难免让学生们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另外,由于各类活动都缺乏时效性的监管,往往为了增加人气和满足上座率,学校硬性地将活动出勤率与学生的奖助学金、各类评优选工作挂钩进行量化,参与活动充满强迫性,这不仅会让学生丧失兴趣,反而极大地增加了厌恶反感情绪,最终就呈现出学生参与性低下、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
(五)大量引入赞助支持,活动娱乐化、社会化、功利化倾向严重
由于学生活动经费局限,加之市场经济因素的冲击,在一些活动的策划组织过程中,会引进一些市场赞助,但是为了达成和满足赞助商的合作要求形成较大的广告效应,部分活动内容因此参杂了过多的娱乐化、社会化、功利化因素,这严重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和崇高理想信念的确立。
二、校园十佳品牌活动建设背景
活动背景。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7年9月开学伊始,四川文理学院连续召开党委会议和全校思想政治工作动员部署会,讨论通过《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要着力构建“三条主线、两翼阵地、两轮驱动”的“322”大思政工作格局,把中央、省委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落细、落小到学校立德树人的全过程。
“322”分别所指的具体涵义为:“3”是指四川文理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以加强广大党员干部、教师和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三条主线,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创新和方法手段创新。“2”是指四川文理学院大力加强校内各级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构建和完善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相融合的大思政平台。“2”是指把握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新内涵、构建新模式、落实新要求,突出了工作协同创新和运行考评机制创新,以全面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形式和载体,修订《红色巴山》系列校本教材,将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地方历史文化和校史校情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的内在要求:通过“322”大思政工作格局的实施,使“三心四能五复合”成为四川文理学院全校师生的教育目标追求,全面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切实推进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2]
三、打造十佳品牌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面对当前高校校园活动的具体实际情况与问题不足,在四川文理学院提出“322”大思政工作格局大背景下,有利推动育人水平和质量,评选和打造校园十佳品牌活动就势在必行。
(一)学校本科审核评估的必要成果
2019年教育部将对四川文理学院进行本科审核式评估工作,育人成效作为审核评估工作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十佳校园品牌活动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和学校的文化建设内容,将积极发挥其特有的品牌效应和特色优势,为评估工作的顺利推进不断添砖加瓦。
(二)四川文理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
四川文理学院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环境育人、社会合作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三心四能五复合”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面对这一重大的历史使命,打造十佳品牌活动,提升育人成效就成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职责。
(三)学校和谐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四川文理学院正处于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向未来,学校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大学”的美好愿景,因此,十佳校园品牌不仅在育人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伴随品牌优势的影响不断扩大和发展也势必将极大影响并引领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和高度,推进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形成。
(四)着力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马克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面对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趋势,各行各业对全面型人才的需求和质量都在不断提高,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全面掌握基础扎实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外,还要充分把握自己的兴趣特点,以活动体验来发现自身的专长和优势,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专业指导服务实践,实践又能促专业提升,形成良性循环效应,有利于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校园品牌活动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能充分发挥其品牌价值功能和作用。
(五)有利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艺术修养
部分校园品牌活动因其具有文学类、艺术类、科技类等学科文化知识背景,在开展类似的活动时,学生不仅仅可以获取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很好地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审美认识和艺术修养融入到学生思想认识中去,有效提高学生审美艺术素养。引领学生崇尚向真、向善、向美的价值追求。
(六)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信念和理想。
打造校园品牌的基本原则是要紧扣时代脉搏,以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和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为价值引领,如:2017年紧紧围绕四川文理学院“文理青年学青年习近平”教育主题活动开展了有针对性、价值观明确的系列品牌活动,让广大学子真切直观地树立了崇高地价值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
四、四川文理学院十佳品牌活动概况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体现新时代文化自信,2017年四川文理学院评选了十佳校园品牌活动。这些活动各具特色,都蕴含着对自身、对学校、对社会积极的意义。这十大品牌也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好评和认可。
(一)摇滚音乐节
摇滚音乐节迄今已连续举办了八年,是达州乃至四川地区连续举办次数最多的自主音乐节,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校园特色的独树一帜的音乐品牌。活动旨在促进达州市摇滚爱好者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文艺交流与发展,促进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活动多次受到华西都市报、达州新闻网、达州全搜索等多家媒体的宣传报道。
(二)社团活动日
社团活动日是由学校校团委发起,建立社团联盟,常常在学校重大节日、新生迎新、毕业离校时联合进行开展系列文化体育艺术活动。主要是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增强学习技能、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形成严谨、开放、活泼、文明的校园活动氛围。加强全校同学之间的联系。
(三)创新创业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活动由学校创新创业学院主办,为响应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顶层战略,呼应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同时也是当下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政策方针的必然要求。旨在营造校园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调动全校学生对双创活动比赛的积极性。深化拓展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四川文理学院“三心四能五符合”人才建设工作的开展,为进一步打造四川省创新创业示范性高校而迈出坚定步伐。
(四)文学与传播学院“爱诗吧,文理青年”系列活动
活动主要由红色诗歌朗诵大赛、红色经典诗歌读懂志愿者招募、红色诗歌征文大赛三部分组成,通过品读红色经典,挖掘原创诗歌,营造校园文化,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课程实践相结合,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资源,培养“三心四能五复合”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五)文学与传播学院文化传媒月系列活动
“文化传媒月”活动背景是为了更好地践行学校“四圆同心”的办学思路和“四化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特色活动,繁荣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实现“三心四能五复合”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活动为契机。该活动一般持续三个月左右时间,主要开展文学创作大赛、文化项目创意大赛、校园金话筒主持人大赛、影视作品大赛、摄影作品大赛、课本剧大赛等6个项目的比赛,活动为充分展现了文理学子心系祖国、肩负使命,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的精神追求和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青春风采。
(六)美术学院服装设计大赛
服装设计大赛是由四川文理学院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主办,美术学院承办的陶冶大学生道德情操、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从2007年起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一届。举办地从南坝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到莲湖校区博文楼126教室,再到莲湖校区音乐厅。一路坎坷,一路风采。2014年开设服装设计专业以后,服装设计大赛参赛组别也分为专业组与非专业组两类。而且大赛面向全校同学,只要对服装设计有兴趣的同学均可参加,每一年的服装设计大赛活动主题都会紧紧围绕时代主题和弘扬社会主旋侓,在过程中通过对不同材质的运用、不同材料的设计以及模特的精彩展示,向观众传达出积极健康、绿色环保、创意创新、时尚潮流的思想价值理念。
(七)外国语学院“校园风采杯”英语话剧比赛
英语话剧,可谓是中国传统戏剧文化与西方语言的有机结合,既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中国文化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包容精神。通过这种创新形式能更好地发扬这种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打造文化强国。通过话剧这样一种艺术表演形式,调动演员的思想,肢体和情感来展现剧中人物的丰富特征,依次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精神,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并且,采用英语这一语言,既符合外国语学院的学科特色,也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能力和水平,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八)老挝留学生泼水节
四川文理学院自2014年招收老挝籍留学生,目前三个年级共计55名学生。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挝文化交流,自老挝留学生入校以来,学校就开始组织盛大的泼水节活动,为老挝同学庆祝新年,和他们一起祈福和祝愿,迎接吉祥新年的到来。每年一届的泼水节活动已成为学校乃至达州市的一项颇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活动由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处、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财经管理学院共同主办。
(九)星行支教社乡村夏令营
乡村夏令营是指大学生志愿者在暑假,去往乡村地区开展的一套特定时长的非常规教学活动。秉承人本和多元价值,以“教育即生长”为理念,通过多元启智、好玩等精心设计的体验式学习活动,让志愿者和乡村儿童在平等对话、同理心倾听和欣赏式提问中共同生长的暑假活动。乡村夏令营模式的乡村教育活动,是乡村中小学第二课堂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在乡村教育的教学计划外,站在学生身心均衡发展的角度,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德美体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全学生人格为目的、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
(十)大学生环保协会“共享杯”科技博览会
“共享杯”科技博览会是由四川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和大学生环境保护者协会联合举办。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对化学化工、物理机电、电子航空、建筑设计、艺术装潢等科技项目操作和成果进行展示,评委根据项目的难度系数、环保节能、市场价值、合理操作、展台布置等进行打分评选出优秀的项目进行奖励。科博会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会动脑、动手,起到加工知识,自我增长知识的作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达到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进一步激发当代大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科研热情,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科技创造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丰富校园科技文化生活,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和高水平大学建设。
五、校园品牌活动育人的总体导向
校园品牌活动因其特有的品牌优势和价值效应在推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出积极良好的带动作用。因此,高校在开展和建设这一系列活动时,一定要充分发挥其本身的价值功能,注重育人导向,真正在学生思想引领、学业发展、实践拓展、创新意识等方面树立良好风向标,起好导航作用。
(一)弘扬社会主旋律,传递时代正能量
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是思想价值的有利传播者和践行者,校园品牌发展建设一定要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弘扬社会主旋律,如:已经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和现阶段正在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在活动策划时要紧扣主题,深挖内涵,以达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其次,品牌活动要注重传递时代正能量,让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坚持大学人文精神,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的人文精神是学生在校期间收获的宝贵财富,是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精神支柱,大学丰富的知识涵养、浓厚的文化沃土和历史积淀无时无刻不浸润着学生的身心学业发展。这都有利地促使着学生励志成长。因此,要将大学精神贯穿活动始终。同时,一些活动融合了中国传统元素和内涵,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种有效的继承和发扬。
(三)树立创新探索意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品牌活动建设过程中,除了运用常规的基本要求和路线,学校还应该主动适当放权,真正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集思广益,谋划创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探究意识。
(四)强化学科专业与活动实践有机结合的育人目标
学生往往会觉得参加活动浪费时间,影响精力,甚至担忧学业落后,通过将专业融合与活动实践有机结合,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实践学习的快乐和收获,促进学生的专业提升。另一方面,伴随活动效果的凸显,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参与面扩大,良好的品牌塑造也就随之“水涨船高”。
六、着力加强四川文理学院十佳品牌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强调,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思想政治、学术科研、文体娱乐等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各种功能。[3]目前四川文理学院校园十佳品牌建设成效逐渐凸显,但在此基础上,还要继续不断完善升华,力争取得更大的成果。笔者有如下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领导,推进组织建设,完善机构保障
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学校要将品牌活动建设作为常态化工作和重点工作来抓,要加强对各活动所属机构的组织建设,落实责任制,确保各项制度和要求落实落地。另外,要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与保障,最好每年设立品牌专项活动经费,全面统筹,合理分配。学校要召开专门会议协调沟通活动存在的具体问题,同时完善和建全活动所需场地及物资设备以期为活动顺利开展排忧解难。其次,每年扎实谋划,科学安排好活动方案计划,确定相对固定的时间,避免教学与活动的过多冲突矛盾。
(二)凝练活动内容,融合本土文化,突出特色
学校位于川东重镇,地处四川达州,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张爱萍将军故里、王维舟纪念馆、万源红军文化陈列馆等都是境内优秀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同时,达州还是巴文化的发祥地和巴文明起源地之一。学校有如此优越的地理优势,因此,校园品牌的打造建设就应紧紧围绕并结合这些本土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内涵,彰显品牌优势和特色。
(三)扩大宣传推广力度,营造优良活跃的育人环境
即使学校的校园品牌建设才刚刚起步发展,大可不必“暗中羞涩”,随着活动参与人数的增加和品牌影响力的显现,学校要主动发挥新闻宣传作用,大力推广,从找重点,抓特色开始,逐步挖掘报道,形成广泛的舆论效应,带动更多的校内外人员关注,从而营造活跃积极的育人环境。
(四)主动加强交流学习,勇于不断改革探索
由于受地理环境和办学条件的制约,学校难免存在讯息相对闭塞,意识陈旧保守的状况,面对这一困境,必须要勇于革新,积极探究,“走出去,请进来”,内部保持常沟通,善交流的要求。同时,主动加强与外部的交流学习,也可邀请文化活动建设优秀高校的领导、专家到校传经送宝,不断借鉴学习,提高自身。
(五)以第二课堂建设为契机,加强运行管理建设
伴随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下发的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意见这一文件的推进与落实,学校应以此为良好契机,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化被动为主动,科学管理,正确引导学生更加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去参与各项品牌活动,以此形成浓厚、和谐的文化活动氛围,提升高校校园品牌活动育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