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分析
2019-02-21谢金霞张海全
谢金霞,张海全
(广东省四会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四会 52620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口年龄分布特点,我国基础疾病谱发生变化,冠心病已然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且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1]。在冠心病的治疗中,贝那普利是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托伐他汀钙片是常用的调血脂类药物,本文旨在探讨以上两者合用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120例纳为观察对象。观察组男30例,女性26例,年龄波动在48-80(69.41±6.11)岁;治疗前射血分数(EF)为(50.87±6.9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4.61±1.04)mmol/L。对照组中男性34例,女性30例,年龄波动在45-82(70.03±6.01)岁;治疗前EF为(51.01±6.34)%,LDL-C为(4.59±1.41)mmol/L。两组患者均有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排除其他类型心脏疾病,患者目前病情平稳,对实验用药耐受良好,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口服,初始剂量为5 mg/次-10 mg/次,1次/d;治疗效果不佳且耐受较好者,可将剂量调至20 mg/次,频次更改为早晚各1次,保证每日总剂量低于40 mg[2]。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次口服,1次/d;依据患者病情进行剂量调整,单日最大剂量控制在30 mg。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期间不使用其他影响血脂变化的药物。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及血脂水平。疗效标准:显效为相关症状完全消失,心功能改善程度在II级以上或恢复正常;有效为症状好转,心功能改善I级;无效为未达到以上标准。以彩超检查EF为指标评价患者的心功能;以实验室检查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评价患者的血脂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软件,(%)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显效38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64%(53/56);对照组显效35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2.81%(53/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4.056,P=0.044。
2.2 两组患者比较心功能及血脂水平 在用药干预后,观察组患者EF为(59.41±5.15)%,LDL-C为(2.98±0.71)mmol/L;对照组分别为(56.18±5.62)%、(3.21±0.32)mmol/L。两组患者的EF比较t=3.265,P=0.001;LDL-C比较t=2.349,P=0.021。
3 讨论
贝那普利是常用的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口服后水解为贝那普利拉,后者才能抑制血管紧张素I的转化进程,缓解血管紧张素II对血管的收缩作用,进而产生降低血压、降低心脏压力的作用,防治心室重构,对已经形成的左心室肥厚有一定的逆转效果,进而逆转患者的冠心病进程[3]。
他汀类药物的研制对心血管疾病治疗历史有重要意义,该药最早用于血脂的控制,以降低血脂水平来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与作用,同时控制炎性因子的聚集及作用,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心肌细胞肥大的概率[4]。有学者证实[5],在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贝那普利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能形成协同效果,抑制患者的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发生。
在笔者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贝那普利及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治疗后,患者因冠脉缺血性病变导致的一系列胸闷、心悸等症状逐渐得到缓解及控制,血管扩张后,心脏后负荷降低,心脏阻力减小,患者心肌缺血得到改善,心功能逐渐恢复;心肌能维持机体正常泵血需要后,抑制了渐进性发展的心室重构,病理性缩小的心室腔逐渐恢复至正常,EF出现显著增高。在阿托伐他汀钙片的作用下,患者血脂水平低于对照组,血脂的有效调控降低了沉积物对血管壁的损伤;此外,他汀类药物还有抗氧化作用及炎症抑制效果,保护患者的心肌细胞,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对心脏及血管起进一步的的保护作用。
综上,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贝那普利能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