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度的提升
2019-02-21
(上饶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1]青少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要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必须落细、落实“3·18讲话”精神,提升中学生思政课参与度,解决“抬头率”,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大多属于纯粹的经验探讨,是从中学生思政课参与度的现实发展与工作实践出发,通过总结、归纳、分析进行提升的现状描述和对策探究。尽管有的做了调研或引用了二手调查数据进行论证,但缺乏应有的理论框架和分析体系。运用康德哲学中“自律”这一独具分析性的概念对中学生思政课参与现状展开分析,可从理性的自律角度提出提升中学生思政课参与度的对策与思路,为思政课教学的“对症下药”提供理论支撑。
一、介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中学生思政课参与现状
人越是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越需要理性的自律精神。理性是道德法则的根源,也是善恶价值判断的逻辑依托。在哲学中,理性是指人类能够运用理智的能力,和感性相对,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的态度,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自律(autono-my)概念是康德对自治(self-governance)观念的反思而发明的一个新概念[2]3。康德为争取自由喊出了启蒙运动的响亮口号:“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自律因此是人类和每一个理性本性的尊严的依据。”[3]54从词源上说,自律主要强调对行为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选择,最大的特点是法由己出,是行为主体基于高度自觉基础上的自我克制,是通过内化的道德原则进行自我约束,是基于高度认同基础上的自觉行动。所谓“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4]154,自律作为康德道德哲学的核心,与道德责任相关联。自律本质上就是自身订立准则意义上的法则并加诸自身的能力,它完全是实践理性自发的产物,不受任何对象的干扰。理性通过自身找到了与自然因果性不同的理性因果性的独到之处——道德行为的逻辑起点,它明确地告诉我们什么样的行为是正当的和允许的,人们只要在行为实施时问问自己这样做是否可以成为一条普遍原则。于是,理性实现了对经验性品格及各种感性欲望的超越,通过纯粹的实践理性建立的道德律为人们找到了行为必须遵守的法则,建立了自律的根源,把握了自由的实质。理性的自律,从表现形式来看,是主体者要有理性的思想,对事物认知到位,在情绪表达以及行为活动中合法并且可控,以致事态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中学生思政课参与的理性自律是与感性自由密切相关的概念,它的内涵是人们在表达诉求时所应具备的冷静、自觉、理智的言行,在进行思想政治活动时,能够清晰、自主地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做出明智的选择,“不受外界一时的鼓噪与宣传改变自己的主张和立场”[5]22。
伴随国家、社会、学校对思政教育的重视,中学生思政课参与度呈现了上升态势,但也有不尽如人意处,总体而论,介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2017年,一场关于思政课的大调查格外引人注目。“这场被称为新中国思政理论课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调研,深入全国2 516所普通高校,建立了30 000多份学生问卷组成的全样本数据库。根据统计分析86.6%的受访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上思政理论课,91.3%的受访学生表示在思政理论课上很有收获或比较有收获。”[6]尽管中小学的思政课与高校有着明显的不同,但诸如参与度不高、获得感不强的情况却大抵相仿。为了使思政课能够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老师们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无论是在教学方法的改变,或是新教学范式的建构,还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都有触及,但效果并不明显,透露的最大缺憾是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学生参与度决定着“抬头率”,“抬头率”又是“获得感”和实效性的具体体现,因此,无论怎样,思政课学生参与度的提升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
为了叙述的方便,以下将根据中学生思政课参与度的一般含义,从参与意识中责任与功利遮蔽并存、参与意识与参与行为的脱节甚至背离两大方面进行分析。
(一)责任与功利遮蔽并存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7]2015年,在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他又强调指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8]在此,习总书记既深刻阐述了青年在时代发展中的作用,又强调了青年的责任担当。思政课的目的是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政治责任。但是,随着“微时代”的发展,手机功能的齐全,微媒体的广泛应用,学生沉迷网络虚拟世界的现象较为普遍,打游戏、发微博、玩微信、刷朋友圈、录抖音已成为生活常态,几乎所有学生的思维意识、行为模式都受着这些外界因素的干扰与牵制而呈现外向化。对老师在讲台上讲什么并不关心,闭目塞听、视而不见的多了,以致思政课失去活力。对此,我们选择了几所中学作为调研试点,发放了共2 000份问卷,下文的分析均以本次调查统计的数据为依据。
就中学生参与意愿来说,受访者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意愿比较强烈,有多达八成以上同学表示非常愿意或愿意参与课堂教学,还有九成以上同学有强烈参与课外活动意愿。参与的主要方式是与老师或同学互动。在受访过程中,只有小部分表示不愿意外,大部分表示愿意。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愿意通过互动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参与能力。而在参加课外活动方面,表示喜欢参加实践类活动的学生最多,表示愿意参加思想政治学习类活动的学生却并不多,而且带有明显的感性意图,主要是为了响应学校号召和老师要求,并非是出于自身的学习需求而参与的理性行为。这种参与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存在责任与功利遮蔽并存的局面。
(二)参与意识与参与行动的脱节与背离
一般来说,积极的态度是踊跃参与行为的前提与动力。积极的态度是指主动的参与意识,但据调查发现参与意识与参与行动存在脱节。数据显示八成以上的学生态度是好的,表现出了热情,虽然“冷漠”依然存在,但正在成为少数边缘化的现象。在对思政课的理解上,有九成多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有利于成长成才,有必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对学校组织的思政课座谈会仅有近半数的学生表示积极参与,更多的学生持观望、无所谓的态度;在最喜欢参加的社团类别中,仅有极少数的学生选择思想政治学习类社团;而且在学生日常关注和讨论的话题中,对国内外政治的关注度也不够高。这与前面高涨的参与热情存在较大反差,值得深思。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学生缺乏政治敏锐性,参与意识容易被功利遮蔽,于个人言,或许只是一次个体行为;于社会言,则可能会无限发酵,不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学生在对待思政课参与行为上,还采取了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的灵活态度,而不是完全受自身认知和观念的支配,仍缺乏理性。
二、理性自律的缺失:中学生思政课参与矛盾性的根源
对于中学生思政课参与存在的矛盾性局面,学界作了深入的探究,认为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社会现实的压力及学生自身的问题。尽管有学者试图从根源审视这种矛盾现象,认为各种理性的碰撞是参与矛盾性的根源,但只分析了理性的不同形式对参与度所具有的不同影响,对于不同影响的背后隐藏着的更为深刻的根源未作揭示,并欠缺理论上的思考。实际上,不论形式如何,理性只有一个,而之所以造成不同影响在于:理性能不能实现自律,如果自律能在理性的条件下,则可以很好的发挥作用,指导学生良性地进行参与实践,反之则会产生上述一系列矛盾现象。理性是我们实践法则的依据,也是康德伦理学的前提[9]80。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康德的自律不仅是道德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完全可以作为一种独具理论张力的有效分析工具,用来分析中学生思政课参与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现象。
(一)“出于责任”的参与
康德道德哲学中的道德律令对于具有二重性的人而言,是行为的出发点,一切责任必须“出于责任”而不能仅仅只是“合乎责任”。对中学生来说,“出于责任”是指为践行某种历史责任和历史理想而参与思政课实践。
面对当代社会的种种失范和矛盾,中学生强烈地希望按照理想化模式设计和改造社会,这固然是源于他们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和“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参与意识,在他们身上始终不同程度地体现着一种爱国情怀、民主意识和政治责任感[10]47-49。但是,随着“利益原则”逐渐被认同,功利性的参与呈现了上升态势。受个人利益驱动,部分学生的参与存在较强的务实性,为评优而参加活动的情况较普遍,某些行动并非“出于责任”,甚至连基本的“合乎责任”都没有,责任意识被淡化甚而弱化。
(二)参与的起点
理性自律本质上就是自身订立准则意义上的法则并加诸于自身的能力,它完全是实践理性自发的产物,不受任何对象的干扰,理性通过自身找到了与自然因果性不同的理性因果性的独到之处——道德行为的逻辑起点和第一因,它明确地告诉我们什么样的行为是正当的和可容许的。
当下,中国社会发展前所未有,但也遇到了难题,包括社会系统自身的完善问题等急需重构或调整,这种复杂状态使中学生思政课参与的起点受到困扰。中学生思政课参与有着求善、求真、求美的一面,这是理性自律至善的表现,是善良意志的核心内容,是理性永恒行为能力的体现,它的作用力穿越一切时空和条件的限制,成为指导学生正确参与的明灯。但由于理性自律的缺乏,中学生思政课参与只关注参与手段本身带有的价值倾向及意义,注重目的实现的结果及过程的可操作性,只选择参与手段的“效用维度”及其现实可行性。思政课参与政治参与相似,犹如美国亨廷顿所说的那样,“对大多数人来说,政治参与只是实现其他目标的手段。如果个人能够通过移居都市获得地位较高的职业或改善他们经济福利等形式实现这些目标,那么这些形式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他们参与政治的替代物”[11]56。不过,思政课参与没有政治参与那么典型而已。
(三)理性立法
人是理性和意志的承载者,理性自律在实践(道德)领域通过自身为自己订立了不可违反的行为原则和法则。人既是自己的立法者,也是自己订立法律的遵守者。中学生思政课参与知行偏差问题属于一种特殊的非常态参与,即参与中的价值判断与实际参与行为二者不能很好统一。根源在于理性自律的缺乏,一方面,他们在参与过程中订立了一系列原则和法则,另一方面却又不能成为这些法则的自觉遵守者。具体表现为:对社会丑恶现象具有较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能对某一政治价值判断作出正确的评价,有一定的参与基础,但又难以超越自我,而且“常常为实现自己的某些愿望而采取一些违背制度规范、违背政治伦理道德规范的行为”[12]9-13。例如反映强烈的“贪污腐败”问题,学生总是把“反腐败”作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轻度腐败”的潜意识,并有一定数量的学生会采取请客送礼的方式来促成评优或者对这种现象表示理解。
由于理性自律的缺乏,会导致价值取向的两重性和价值判断的矛盾性,直接影响到中学生思政课参与的实际水平和成效。特别是参与的价值两重性表明某些主导价值观念还未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真正内化,这也是目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三、强化理性自律:引导中学生正确参与
相同的理性自律行为背后可能有着极不相同的动因支撑着理性的行为主体。以下将对理性自律行为的不同支撑条件的空间普遍性和时间广延性进行分析,以寻求强化中学生思政课参与的最优路径,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的参与,预防学生因权利意识和自我中心意识过度强化、参与动机不端正、义务意识和规范意识淡化而引发的狂热参与以及因参与动机弱化、参与效能过低而引发的普遍冷漠。
与道德领域的自律行为类似,依据支撑条件不同,我们试将自律行为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法律约束和权威监督的结果;二是道德规范约束和舆论监督的结果;三是“慎独”境界,自律已成为行为主体的人格,使他超越一切监督而达到自为的境界[13]63。由此,强化学生思政课参与的理性自律也应该从这三个层次渐次着手。
(一)正式制度:完善参与渠道
培养中学生的理性自律要注重外在因素的营造,特别是良好的制度环境的创设。这种制度不仅包括正式制度还包括非正式制度(1)根据新制度主义的观点,制度是人类给自身施加的一种约束,是社会运作的规则。这些规则包括正式制度(宪法、法例、普遍法、规章)、非正式制度(惯例、规范、行为守则)以及执行这些规则的机制与方法。可以参见(美)罗纳德·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盛洪,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目前中学思政课存在老师与学生分离、教与学两张皮、课堂气氛沉闷与学生需求活跃脱节等现象,这对中学生思政课参与理性自律的形成和发挥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正式制度方面,必须深化中学思政课教学改革,促进中学生参与思政课的合理化开拓和疏通参与渠道,有效地吸引和疏导学生日益扩大的参与需求,促进学生的有效介入。按照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的观点,“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不稳定,这个公式说明,一个政府稳定不稳定,全凭它能否在完善政治制度化的速度与扩大群众参与水平二者之间求得最佳值,适时适度地调整这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14]42。意思是在参与需求和实践加大的情况下,如果不加强制度化建设,必然导致不稳定。思政课参与同理,因此完善和拓宽现有的参与渠道尤为重要。
(二)非正式制度:弘扬主流文化
中学生思政课参与的理性自律是在学校、社会、大众传媒、学生自身等多重影响下形成和发挥作用的,学校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几乎包括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因而学校一方面应通过课堂教育、课外活动、实践环节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主流文化灌输,接受国家所倡导的主流政治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引导学生自觉接受正确的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在与世界联网、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辨别力和创新能力和参与意识,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给学生参与提供好的空间。所以,在非正式制度方面,要注重弘扬主流文化,建设校园政治文化,让学校与社会的主流文化相一致,帮助学生增强学生政治效能感,认可现存政治制度,形成与主流文化相一致的理性自律,在此基础上提高参与的自觉性,完成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政课参与。
(三)内在因素:锻造政治心理
所谓政治心理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一定的政治动机、政治目的、政治态度等[15]308。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只有通过政治心理活动才能转化为人们的政治动机、政治目的、政治态度,进而影响政治行动。因此,锻造良好的政治心理能强化学生参与的理性自律,引导学生将现存政治制度与规范内化。当然,学生的政治认知结构和心理素质结构并不是一块白板,可以让教育者随意涂抹,这其中有一个认同、接受的过程。
一直以来,教育者较少以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而是单方面地灌输政治信息,这必然导致参与的盲目化和低效性。随着社会环境开放性的增强,丰富多彩的政治信息为中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凸显了学生自身的主观构建作用。由此,中学生思政课参与中一般的“知情意”心理要素细化为“体验、思考、评价、选择、践行”等新的心理要素,新心理机制并不是对以往“知情意”模式的否定,而是出现了新的变化,注重独立性与开放性,强调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趋势。教育者只有了解和遵循新的政治心理机制,才能及时把握心理动态,有效塑造理性自律,引导形成正确的政治信念、政治行为。可见,提高中学生思政课参与度,可以化解学生“内在动力不足”的问题,从导向上保证思政课“获得感”的增强和实效性的提升。
四、结论
综上,中学生思政课参与具有多重矛盾性,主要表现在政治责任与功利遮蔽并存、参与意识与参与行动脱节甚至背离上。矛盾现象的背后存在着历史、现实、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的原因,除却外在因素,归根结底是学生理性自律的缺乏。表面来看,中学生思政课参与度普遍不高的主因似乎是课程“枯燥乏味”“说教性太强”,但实际上是中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当然,老师没给学生带来新东西也是关键。“新”不一定是新知识、新理论、新概念,也可以是新表达、新解读、新视角。特别是在微媒体时代,如果师生的融合度不强,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度,造成教学实效性无法提升。为此,不仅要充分利用各种微媒体,扩大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吸引力;还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使乏味的思政课变得生动有趣;更要切实提升中学生思政课参与的理性自律,引导中学生形成有序、理性的诉求,并在理性自律的原则指导下,积极参与其中,既不狂热也不冷漠,创建高水平的参与模式,实现中学生思政课参与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