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外阅读:中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不二法门
——基于XX市8所中学的调查

2019-02-21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文学作品课外

(上饶师范学院 政治与法律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语文能力成长的重要时期。许多人在13-18岁之间,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得到杰出教师的培育榜样的示范、同伴的促进、丰富的文学作品的滋养,并且能够得到一定的写作和演说的训练,必定能够成长为一个腹有诗书、内心丰富、口吐秀章,与人应对言语得当,作文言之有物的青年才俊,他们就能够打下今后一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一个人在其人生历程中,语文素质十分重要,其语文能力如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他今后职业成就的高低。

由于目前中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庞大,科目较多,每一科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所以,不太可能安排太多的课堂时间来学习语文。同时,我们认为,语文学习光靠课堂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日积月累,不断地涵养自己的心灵,促使自己心灵内在、整体地成长,这样学生的口语能力、叙述描写能力、表情达意能力、论说能力、营造优美意境能力就都会成长起来。所以,对一个中学生来说,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较广博的课外阅读,多读、多记、多写,就十分重要。这需要学校认识到位,加以制度安排,教师引导得法,学生有兴趣有计划,家长加以协调配合。

一、中学生课外文学作品阅读现状

现在中学生升学压力大,家长的期望高,学校的竞争性强。家长的期望能否达成,学校的知名度能否提高,教师的职业成就高低,都要落实在学生中考和高考的成绩上。学生是家庭的中心,更是学校的中心,他们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就语文而言,目前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以及考试指挥棒,一个压倒一切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中考和高考语文成绩,于是针对中、高考语文试题的要求和形式,教师就更多地专注于课程内容,进行知识讲解,并进行程式化的写作训练,这成为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这样一来,中学及其语文教师对学生如何进行较广博的课外文学作品阅读就关注不够,学生既无动力,教师也难以引导,学校更是不会作硬性要求,因此,中学生的课外文学作品阅读状况不容乐观。

为了大致准确把握中学生课外文学作品阅读现状,我们对XX市8所中学(农村中学3所,城市中学5所)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926份(农村中学316份,城市中学610份),收回问卷926份,有效问卷926份。我们设计的问题有3类,分别调查以下情况:1.中学生对课外文学作品阅读的意义的认识;2.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数量,以及课外阅读的方式;3.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的以下认识。

第一,学生对课外文学作品阅读的意义认识不够清晰。绝大部分学生如果会做一些课外阅读,目的是很现实的,那就是“提高语文成绩”(农村中学占54%,城市中学占54%注以下数据均为农村中学在前,城市中学在后。)、“积累优美语言”(农村中学占54%,城市中学占64%),也就是说,大多数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考试;而把课外阅读作为休闲娱乐的也占很大比例(农村中学占66%,城市中学占比高达79%),这表明中学生对阅读的深层意义虽然有些意识,但现在升学压力大,城市中学的学生比农村中学的学生压力更大,所以认为课外阅览文学作品能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认为课外阅读能够引领心灵成长的,农村中学的占比是48%,城市中学的占比更高一些,达到63%,这表明,农村中学近一半的学生和城市中学的大部分学生都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意义,相比之下,城市中学学生接受的信息量要大一些,见识要广一些。但是,综合起来看,由于现在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中考和高考转的,所以,认为对考试有利的就会阅读一些,认为对考试没有什么好处的就会很少或者根本就不去阅读。

第二,语文学习基本上集中在教材和教辅材料上,课外阅读很少。几乎没有课外文学作品阅读的占20%(农村中学)和12%(城市中学)。一周花1-2小时进行文学作品阅读的占45%和37%,一周花2-3小时进行文学作品阅读的占23%和24%。这就是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现状,就是说,几乎没有课外阅读和一周只能阅读3小时以内的高达88%和73%!一周中能花5小时以上进行课外阅读的只占12%和17%。

调查还表明,学生认为太忙,没有时间读的分别占48%和74%;认为不能提高分数,不想读的分别占11%和22%。学校对课外阅读也没有作适当安排,所以认为找不到适合的书,没兴趣读的占52%和44%。结果造成了现在中学生一年的课外阅读数量少得可怜的局面:连1本都没有读过的分别占9%和6%,能阅读1-2本的分别占45%和36%,能阅读3-5本分别占28%和30%。也就是说,近70%的中学生一年的课外阅读少于4本,还不知道他们是泛泛浏览还是认真阅读。

阅读方式以纸质书籍居多,分别占75%和94%,但通过手机阅读的分别占62%和56%,比例也比较高。这表明,中学生会阅读纸质书籍,但是利用手机阅读也比较多。显然,手机阅读是浏览性的浅阅读,对经典作品不能进行反复的、细致的阅读。实际上,通过手机阅读的大多数只是一些猎奇性的、感想式的文章。所以,在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我们一般不太推荐手机阅读,而倡导阅读纸质书籍。

第三,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不好。由于内容太长而没有时间和耐性读完的,分别占43%和39%;认为书中内容超过生活阅历和经验而无法理解的分别占46%和45%;认为作品内涵丰富,难以把握的分别占35%和45%。也就是说,在很少的课外阅读中,泛泛阅读、一知半解的占到一半左右。但是,向老师或他人请教的学生又不多,分别只占38%和33%;通常是到网上搜索答案,这虽然有好处,但毕竟没有向老师和他人请教来得更有益处。读了一些课外书,也难以找到同学来交流,所以即使有一些课外阅读,那也只是个人兴趣。这表明现在的中学领导和教师对于课外阅读的意义认识得也不够清晰,没有进行引导和安排。

第四,调查还发现,学生平时的语文考试成绩与课外阅读状况有一定的相关度。在平时语文考试成绩在80分(按百分制折算)以上的中学生中,有较广的课外阅读习惯(每周花3小时以上进行课外文学作品阅读)的分别占35%和38%,这表明,进行较广的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一定的帮助;在几乎不做课外阅读而仅仅学习、复习课文和教辅材料并按要求进行写作练习的同学中,语文成绩能达到80分以上的也分别占32%和34%,这表明认真听讲并进行写作练习也是提高其语文成绩的一种重要方式。换句话说,现行语文考试方式更多地考察学生对语文知识点和基本的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而难以考核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但是,调查也表明,即使是为了提高语文考试成绩,较广的课外阅读也是一个较好的途径。

这样一种课外阅读现状,充分表明,各中学在语文教育教学上,没有充分认识到语文学习的本质和语文能力成长的规律,那就是中学生必须通过日常的文学作品阅读,日积月累,逐渐增长他们的学识和见识。阅读是一种能力,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这方面要有一个引导。从简单一些的、有趣的读物开始,使学生读得下去,读得有味,读了以后还想读,并且不断地扩大阅读面,从而能够潜移默化,大量吸收读物中的精神养料,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眼界、见地,不断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读得多了,他们就必然能够表达和写作,因为他们有了足够的素材储备,并且能够作创造性的应用。但目前中学的语文教学方式,至少没有把语文学习的这一本真目的的实现作为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任务来抓:一方面,学生的课外时间被各种作业大大地挤占了。我们随机调查了一些中学生,他们表示,要把每天的作业全部做完,必须到晚上11点之后才能休息,哪里还有时间进行阅读?另一方面,语文作业又只是复习已上课文,并且预习下一堂课要上的课文,做填空、造句、分析段落大意、背诵一些诗文、写作文等等,所以也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去进行较为广博的课外阅读。这种语文教育方式方法不改变,学生的课外文学作品的阅读状况不可能得到较大改善,也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大学新生是从中学过来的。我们对本校的文科新生进行过一些调查,结论是,大学新生的语文能力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已读过的文学作品很少,对许多名著也许知道书名,但是没有读过;二是古文基础较差,一般的古典文献都无法顺利读懂,必须借助译文来阅读,这妨碍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大学新生已经接受了12年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却对祖国的古典文化典籍还是感到相当隔膜,难以亲近,难以进入,这是很不应该的;三是语文知识的碎片化、片段化的情况比较严重,对许多语言文学现象都只是一知半解,这显然是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造成的。而且,由于没有足量的课外阅读的补充,所以学生对语文课上所学的知识没有机会在系统的作品阅读中加以验证、丰富、扩展,所以,其语文知识也显得单薄,不成系统;四是写作能力普遍偏弱,缺乏篇章结构的营构匠心,论述不结实,论据陈旧薄弱,说理不充分,有辞藻却不是很自然,有佳句而无佳篇,等等。总之,大学新生的语文能力偏弱反映的是其精神世界不丰富,缺少人类丰富的高级文化成果的滋养,也反映了中学生缺少足量的课外文学作品阅读。

二、课外文学作品阅读的必要性

我们认为,从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来说,过分局限在语文课本和教辅材料中,不利于构建学生由逻辑、审美、向善组成的整体的内心世界,也难以使学生浸润在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所呈现含光吐华的精神宇宙中,受到深入的濡染与陶冶。语文课本和教辅材料的阅读量是很不够的,而且它们也是一些短篇文章和一些节选的著作;在讲解中,虽有对其深邃意境和深厚思想情感的赏析,但更重视字、词、句的解释以及语法现象、修辞手法、写作方式和创作方法等等的介绍,所以,把作品弄成片段化甚至碎片化的单元,让学生无法领会到其全貌,这样,学生所学到的东西都是分立的、零碎的、不完整的。于是学生就难以理解到作者内在的整体的精神世界,也难以与作者的思想叙述和情感表达同频共振。

一般来说,当学生通过小学六年的学习,掌握了相当大的词汇量,读了一些文学作品,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力后,进入中学,他们已经可以自己去进行更广博的课外阅读了。所以,从初中开始,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进行课外阅读。实际上,这对学生学习语文课文,较准确把握课文的含义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关键在于,如果学生不做或很少课外阅读,他们在语文方面的底子就会比较薄弱,就只能凭着教师对课文的讲解来形成语文能力。我们知道,所有的理解活动都有一个前理解的结构。如果学生没有通过较广博的阅读而形成自己较好的前理解结构,那么,他们就将很难进入到课文所展示的精神世界之中,于是就只能被动地接受灌输,以此来形成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由于没有形成较好的前理解结构,所以,他们就不能以自己从对更多其他作品的阅读中所获得的理解力、想象力与课文作者对话,达到视界融合,扩展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

现在的语文课本编撰者,力图遵循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和理解能力发展的规律来组织课文,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并想通过分单元来分别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表情达意能力、领会作品的思想意境的能力和抓住作品所传达的价值观的能力,等等。这种安排的用意是好的,但是,每一个单元都只能选择几篇课文,这样的阅读量对训练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来说肯定是不够的。同时,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词汇量、生活阅历,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课文的编排一般只能考虑从小篇幅文章到较大篇幅的文章,从用语浅白一些的文章到用语复杂一些的文章,并力图使这样的安排符合逐步提升的次序。这样的安排确实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是,这只是侧重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的秩序和形式性特点,而没有真正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内容的丰富性、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如何真正点燃学生的文化生命。关键还在于,仅仅进行课文的学习,对中学生而言,一方面是阅读量太小,不足以建构丰富的精神世界,在促使学生内在精神的整体成长方面起到的作用不大;另一方面,仅仅学习课本,过于重视各种语文知识的传授,把作品这个有着完整的精神生命的存在弄得支离破碎,使学生难以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晤谈,体会到作者深层的思想情感。

美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斯蒂芬·克拉克写过一本著作,叫做《阅读的力量》,提倡一种“自由阅读”(Free Voluntary Reading),即不带任何其他目的,完全凭自己的兴趣的阅读,没有压力,没有任务,随时进行,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开卷有益”阅读法。他认为,这种阅读方式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有很大好处:“当孩子或语文能力水平较低的成人开展因乐趣而阅读时,好的事情便会接踵而来。他们的阅读理解力会增加,会发现原来难懂的、学术性的文章变得比较容易了,他们的写作风格也会改进,……他们的词汇量会增加,同时拼写和语法也会改善。”[1]序言ii

我们认为,自由阅读诚然是有益处的,但对中学生来说,在课外阅读时有规划,有要求,对所要阅读的作品有所选择,也是必要的。中学生要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在进行较为广博的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应该选择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历史上和现今的优秀作品都在选择之列。优秀的文学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洗和当下人们的鉴赏而被证明具有高远深邃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典雅严谨的文字叙述,有着微妙的结构,对人物性格的刻画细致入微,有着触及人类命运的严肃主题,并且其表达的情感是人类情感的光辉范例。在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完全进入优秀的文学作品所呈现的美妙世界中,可以沉浸在其所描写的美丽风景之中,与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同悲同喜,其生命的流动可以与作品的优美音韵和节律相互和谐,还可以把自己置于作品所展示的宏大的历史场景之中,体会善与恶的搏杀,美与丑的争竞,可以感受到那种精鹜八极、神游大荒的思想力量和神奇变幻的奇妙想象,等等。由于这种阅读不带任何功利性,因而没有强制性和压力,学生完全可以全身心地沉浸在其中,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塑造和影响。随着阅读量的增大,他们就会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着优秀文学作品的滋养,精神世界变得丰厚,语言新颖有味,素材多样,联想丰富,思想就会变得广大而有层次,接着其表达就会准确、有条理,从而能够写出好文章。于是,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更加深透,能够更细致准确地把握课文中的字、词、句的含义和篇章结构、核心内涵、思想境界和价值观念。在课外较广博地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多记生动而又文雅、表现力强的字词,多记美好的格言,多记精彩的段落,对于一个作家的作品集或长篇作品,应该能够把握其整体结构和故事展开的线索,并且就每一本读过的经典文学作品写一篇尽可能详尽的读后感。这样就既能领会文学作品的写法,理解其妙处,又能总体地把握其结构脉络、思想内容和深远意境。长期坚持,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一定能够得到切实的提高。这种学习的效果,是一般的课文学习所不能比拟的。坚持优秀文学作品课后阅读的这些学生的精神高度、思想成熟程度、谈吐的优雅、作文的深度和对文字的把握能力,一定会大大高于不进行或很少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这才是我们想要的语文学习。

日本的斋藤孝教授有一本著作,题目也是《阅读的力量》。在该书中,斋藤孝对日本人以往的阅读状态评价甚高,并把阅读的意义提到很高的地位。他标榜“日本乃读书立国之邦”,认为日本人的平均阅读能力比较强,并把读书能力看做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资本。他认为,日本人的阅读能力较强,是因为其基础教育质量高,于是“显示出日本人信息处理能力、求知欲及上进心的旺盛……读书意味着对知识的渴求,我们应该让这种求知欲变得更加旺盛。一个国家,要是每一个人都有很强的阅读能力,那么这个国家一定大有潜力可发掘,一定相当有气魄”[2]序二59-60。

但是,他也看到,现在的日本年轻人阅读量也大大下降,而且问题也很严重。他指的是20世纪末的情况,想必现在的情况也不会太乐观。他指出,事实上目前日本人的读书能力显示出不断下降的趋势,阅读的人群正在大幅缩小。现在五六十岁的日本人在大学时代的阅读量,远比当下的大学生阅读量大得多。大学生的阅读状况尚且如此,那么,中学生的阅读状况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作为大学教师,他在课堂上十分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认为必须读,非读不可。但是,有的学生竟然说:“读不读书是我们的自由,老师您不必强求我们读书。”特别触动他的,是一次面向数百名大学一年级新生所作的阅读量调查。结果发现:“完全跟书不沾边儿的,也就是说阅读量为零的人,竟然占到 30% !如果再将阅读的对象,限定为有一定内容的好书,那么,这些学生中会有一半以上没有读书的习惯。”[2]序二11斋藤孝对此深感忧虑,同时也引发了他重新思考阅读的意义和作用。大学新生来自中学,既然大学新生的阅读量如此低,可以想见日本的中学生的阅读风气也大为下降了。

在斋藤孝教授看来,阅读有三大作用,一是“塑造自我”。也就是说,我们的精神自我必须通过阅读才能得到良好塑造,通过阅读,我们会进行人性的修养,心灵世界会得到很好的构建,精神气质会得到很好的塑造和培养。他认为,教养主义的消沉会导致精神的松懈[2]9。二是“锤炼自我”。要有效阅读,就必须与书籍互动起来,要跟得上作者的思路,弄得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际上是力图把自己提高到能够与作者对话的高度,这是必须经过训练的,所以阅读的过程就有点像是心灵体操。三是“扩展自我”。阅读的过程是扩展自我的过程,通过阅读,我们的眼界得到了拓宽,心灵得到了丰富,对问题的看法的深度得到了增加,并且可以激发自己的创造力。显然,我们要选择优秀的书籍来阅读,通过长期坚持,我们将能塑造出一个人格上高尚,知识面宽广,阅读力较强,并具有较好创造力的自我。

斋藤孝教授认为,要把书读好,首先要爱好读书。如果始终培养不出阅读的兴趣,那么,读书就永远是一种苦活、累活,就无法坚持,对自己的心灵成长也没有多大益处。所以,找到适合自己、能够激起自己巨大兴趣的书籍,对培养一个人的阅读习惯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有人引导和介绍,但更需要读者自己静下心来去发现那些能真正进入你的内心,激起你强烈共鸣的书籍。对于如何阅读,他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和心得,推荐了以下两种读书法:第一,“诵读”。相对于默读来说,诵读的优点显而易见,那就是,一般默读时会忽略的东西,在诵读时就过不去,必须要去弄清楚;同时,诵读也能够加深对内容的感受和理解。第二,“笔读”。所谓“笔读”,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准备几种颜色的笔,比如重点字词、句子可以用红色划线,重点段落用蓝色划线,精彩的描述和论述用绿色划线等等,自己的感想和发挥也可用绿色的笔来写,等等。坚持这样做,则我们在重读的时候,就能迅速抓住重点和精彩的论述。还应该做笔记,这也是笔读的重要方式。记笔记能够通过分析比较来突出重点,其内容不仅经过了自己的手,而且也经过了自己的脑,所以会记得更牢,理解得更深。这是十分重要的阅读方式。

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李家同先生则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阅读的重要性。他也认为,仅仅在课堂上进行语文教学是很不够的,对中学生来说,必须进行大量阅读,首先,“普通常识不可能全部来自课本”[3]13。因为当今世界社会交往日益密切而复杂,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社会生活变化迅速,所以会出现许多新概念、新理论、新的生活领域和交往模式等等,而课本一般都是选择比较精粹的过往文章,不可能迅速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新面貌,所以必须大量阅读时文,否则就会与社会生活脱节。其次,阅读不够,是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能力的最基础障碍,主要原因是文化刺激太少。在他看来,“文化刺激对于脑部的思考和活化来说,相当重要,而阅读,就是文化刺激的一个很大来源”[3]29。根据他的研究,语文不好,学习任何科目都会有困难。因为他们没有培养好的阅读力,对于其他学科的问题,如果有较复杂的文字表述,理解起来就会有困难,也难以抓住问题的实质,从而也难以作答;同时,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也感到比较困难,因为阅读不够,所以他们的素材少,想法少,对问题难以形成系统看法,也难以形成核心观点和中心思想,故其作文就一定不会好。

所以,我们认为,即使是为了提高中学生的语文成绩,也需要进行课外文学作品的阅读。当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了,理解力提高了,对语言更加敏感,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他们对那些课本上的语文知识的把握就能更加游刃有余了。在考试的过程中,只要考试题不要过分重视对片段式的语文知识的考核,而比较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那么,形成了课外文学作品阅读习惯的学生的成绩一定会更好。

三、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中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各中学对学生的课外文学作品阅读也没有作出系统安排,语文教师对学生也难以进行有效引导,所以,现在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的确十分有限,他们对阅读的意义也没有明确的认识,课外阅读的效果也不太好。实际上,现在有一批语文教育专家越来越忧虑于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断地从各种角度来阐述课外大量阅读的重要性和意义,并提出语文课改革特别是高考语文试题改革的建议,其重点就是要求各中学建立促进中学生的课外文学作品阅读的制度,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能够方便地得到阅读材料,教师应该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加以引导、检查、考核;高考语文试卷的文字量要增加,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较广博的课外阅读来提高自己的阅读力和理解力,否则,在高考中,部分学生可能无法做完全部试题。

我们认为,课外文学作品阅读是中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最好途径,这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在实践中也是得到了验证的。但是,在目前的语文教学模式下,特别是现在的中考和高考模式下,要全面实施在中学阶段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措施,并不容易。这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更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对相关制度进行大力改革。

教育部三令五申,对中小学学生进行适当减负,坚决杜绝学生在课外补课,同时也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文学作品阅读,确定并出版了中小学生必读的文学作品书目,种类繁多,选择精粹,如果能够让学生真正读完、读好,学生将终生受益。对中小学适当减负,是要求学校给学生以更多自由时间,以便学生有更多时间拓展阅读,但是,真正执行起来却有很大难度。比如,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升学的巨大压力,家长对孩子的考试成绩十分看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十分迫切,所以特别热衷于让孩子在课外补课,而一些民间教育、考试培训机构正是抓住了家长这样一种心理,招揽了一批所谓的考试专家、教学名师,开设中学生课外补习班,家长不惜重金送孩子去补习,以至于有些补习班人满为患。于是,就出现了以下怪现状,中学生为了赶时间到培训机构补课,只得让家长送饭过去吃,可以想见,中学生现在的学习有多“忙”;更有甚者,在各培训点的外边,居然有许多家长自愿望风,一看到教育行政部门的督查人员来检查,就立即向里面通风报信,教员和学生迅速离开,等督查人员一走,立即又恢复上课。这太像是一出滑稽剧。

所以,我们强烈呼吁,社会上要淡化对各中学的高考状元和一本录取率的关注,特别是不能以此作为衡量一个中学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各中学也要合理安排各科的教学、考试工作,特别是要注意为学生留出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语文教师在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文学作品阅读方面要有更明确的意识和更强的使命感。我们认为,破解这种困局的核心人物是家长。家长不应过分在意孩子平时的考试成绩,甚至也不要过于重视孩子能考取一个什么样的好大学,而应把关注的重心放在孩子平时看了多少书籍,阅读能力如何,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能否明白事理,等等,这些能力是比任何考试成绩都重要的能力。实际上,孩子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并不十分要紧,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能力和习惯,促进他们形成健全人格、较广的知识和见识才是十分要紧的,因为这关涉到他们一生的立身处世和生涯发展。同时,家长也要明白,把补课的时间用于阅读,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处,即使从考试的角度而言,有较强的阅读力的学生,其考试成绩也不会太差。

各中学要制定明确的制度,要求学生进行较广的课外阅读。各校可以开一份基本书单,分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书单不必太长,列举的书目太多会让学生觉得读不完,从而产生畏难情绪。我们认为,这份书单可由各中学自行制定,每个阶段有10余本就够了:初中阶段的阅读书目可以是比较感性的、想象力丰富的,语言较为浅白的。比如唐诗、宋词各100首,《论语》《孟子》《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西游记》、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贾平凹的《秦腔》、宗白华的《美学散步》、余秋雨的《人生苦旅》等等,3年内必须读完;高中阶段的必读书目应该是比较理性的作品,其意境较为深沉、主题比较重大、文字表述更加厚重。比如,《大学》《中庸》《诗经》选50余首、《史记》《红楼梦》《儒林外史》、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玛佐夫兄弟》《罪与罚》、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刘慈欣的《三体》,等等。这些书要在3年内读完。应该说,这个规模的课外阅读量要求并不高,平均每年4-5本,比较适中,有的中学生行有余力,还可以加大一些阅读量。要做好笔记,并写好较详细的读后感。这比做多少语文习题要重要得多。我们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对各中学的办学水平的评价,应该把能否保证学生足够时间的课外阅读,能否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力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有些学校组织教师“积极主动开发和编写了《中学语文拓展阅读》校本教材,不仅可以为学生补充更多的拓展阅读知识的营养,而且能够激发了他们的内在潜能”[4]108,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教师在语文课上可以探索一种每天与学生自由阅读一小段时间(如15分钟)的方法。可以读一首诗或一篇短文,并每一周举行一次师生座谈会,和学生讨论各自读了什么,有什么收益和感想。这样就能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并且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比如可以布置在接下去的一个月内,应该读完哪一本书,并要求做好笔记,写一篇读后感。长期坚持下去,必定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克拉克做过一个对比调研,即一个班级采取自由阅读的方法,另一个班级采取传统语文学习方法,一年后对比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调查表明:校内自由阅读方案与传统学习方案相比,对增进词汇、语法、写作、口语和听力等能力有帮助,而且坚持时间越久,效果就越明显[1]2-3。这种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也是要求老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加以引导并布置阅读任务,加以考查。

第四,各中学对于语文老师应该提出更高要求,那就是,他们自己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对语文课本很熟悉,并且能够系统、正确、细致的讲解,而且也要进行更广博的文学作品阅读,必须具备较为扎实的文学作品的功底,对于学校发给中学生的必读书目应该有较高的熟悉程度,同时还应该读得更多,理解得更深。只有这样,语文老师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督促、检查学生的阅读进度。

教师在上语文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随堂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加以提点,同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展示自己的较广的阅读面,并可以重点介绍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作品,讲述其精彩的地方,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意向;另一方面要按照课本要求进行讲解,可以援引课外的文学作品的例子来与课文的类似问题相互对照,这样,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较多的课外阅读积累,所以,可以较为轻松地理解课文的内容。由于其知识面比较广,形成了较好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所以对语文课本的知识点的把握也会更准确、更深透些,这样一来,其语文成绩必定比仅仅读语文课本的学生要好。我们强烈建议,教师在上语文课的过程中,不需要布置过多的课外作业和写作任务,只需要定期查看学生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对读后感可以要求学生用各种文体来写。老师在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的写作上要作出示范,还要就学生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举行展览和交流会。有老师的带动,学生才能做得更顺利、更有成效。

考试是一个指挥棒,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引导作用。比如,在平时的语文考试特别是期末语文考试中,可以考核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知识面。要对考试方式加以改革,可以采取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办法,在口试中,可以让学生回答他们自己读过哪些文学作品,并就其中的两本进行内容归纳,并进行有条理的叙述;笔试则可以安排对已布置课外阅读的文学作品的精彩段落进行分析,并且阐发其思想内涵等方面的试题,等等,于是,不去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就难以回答,考试就将失败。这样一来,中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就必定会得到改变,其课外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就必定会增加。

第四,对中学生来说,应该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况来安排课外阅读。掌握各科知识比较轻松的同学,课外阅读时间可以安排在平时比如晚自习和节假日,制定阅读计划,加以较严格的执行;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要在保证正常的各科学习时间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课外阅读时间;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教师可以督促他们安排节假日专门的整块时间进行阅读,务必按要求完成阅读任务,做好笔记,写作读后感。我们认为,成绩暂时不好的学生,如果能够有效地进行较为广博的课外文学作品阅读,必将激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其精神气魄必将焕发出光彩,其他科目的学习也必将取得进步。所以,对中学生来说,多读、多记文学作品,多写读后感,既是其语文能力发展的极好途径和方法,也是提高其学习其他课程能力的良好凭借。

第五,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可以主动引导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比如,多组织促进中学生包括文学作品阅读在内的多种竞赛活动,以赛促学。这必定能够营造一个地方的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广东省,从2008年开始,每年都举办全省中小学“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至今持续了12年,每年暑假都有数十万中小学生参与这项赛事,投身文学作品阅读活动。主办方认为,此举能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让读书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和休闲娱乐的基本方式[5]。活动由省教育厅办公室发文,省教育厅直属单位广东教育杂志社具体承办,发布经过严格筛选的阅读书目,指导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认真读书并写读后感,参加读后感征文比赛。每年年末举办隆重的颁奖表彰大会,使“暑假读一本好书”成为亮丽的读书品牌活动。

除了广东之外,安徽、江苏、山东、福建等省市都举办过类似的“暑假读一本好书”。据报道,“合肥市暑假读一本好书”在合肥市教育局大力推动下,已成为“书香合肥”的一张浓墨重彩的名片。活动每年组织中小学生暑假看一本好书,并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写一篇读后感,参加“暑假读一本好书”有奖征文比赛[6]。

福建仙游县2019年5月在全县开展中小学师生第五届“暑假读一本好书”及经典诵读活动,要求各校暑期布置学生阅读推荐书目,按征文要求撰写读后感,当作暑期作业[7]。

江西省弋阳县龟峰读书联盟从开始不足百人的小联盟,发展到后来近八百人的大联盟。联盟成功举办了首届读书论坛,在不到两年时间,汇编诗、词、文章集十余本,其中有个人诗集一本、 词集一本、诗词集一本、教育随笔和教育故事四本[8],在省级及以上专业报刊发表教育文章近百篇,有效地激发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阅读热情。

此外,像超星学习通、樊登读书会之类的学习型机构,倡导“全民阅读”,帮助读者养成阅读习惯,通过知识的传播来改善自我,剔除其商业操作,也可以作为社会力量,参与书香校园建设。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省市县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组织,都可以在寒暑假期间广泛发动并组织辖区内的中学生开展文学作品阅读活动等类似活动。因为有了体制的推动力量,有科学的措施策略,有假期的时间保证,有奖励机制,所以能有效推进中学生的阅读,假以时日,一方书香熏陶一方人,势必能促进莘莘学子的快乐阅读行为。

总之,在中学阶段,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力。这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阅读兴则语文强,语文强则学习能力强。全社会都要共同努力,打破目前影响中学生课外文学作品阅读的怪圈,使每个中学生成为爱阅读、善阅读的青少年,点燃他们的文化生命,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丰富精神世界,提升精神层次,深入钻研学问,取得创造发明成果,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文学作品课外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小满课外班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浅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