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9-02-21湛风涛魏息平

关键词:思政教师教学

湛风涛,魏息平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实践教学是指“把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研究紧密联系起来的、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自主研究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的多种教学方式的总和。它的具体形式应该是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学生可以广泛参与的一切教学方式”。[1](P88)开展实践教学有利于突破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重于“说教”的模式,是实现现代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自全国高校积极贯彻16号文件实施“05”方案以来,思政课实践教学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思政课实施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以及目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并根据思政课特点对“三三式”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探索,旨在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进而积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实践教学在思政课中运用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社会性发展

传统理论教学缺乏价值引导,已不能满足思政课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需求,实践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首先,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深化”。[2](P64)通过运用师生异位教学、辩论赛、考察调研等多种教学形式,为学生创造接触知识的新途径,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地深化理论知识。其次,实践教学可以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良好平台。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服务等社会活动,一方面体会到服务大众的意义,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自身组织、协调沟通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能力。最后,有助于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实践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感受身为新时代主力军应该承担的责任,进而坚定理想信念,发挥新时代主力军的作用。

(二)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空洞的理论说教”是制约思政课教学实效的主要原因。杜威指出:“知识不是某种独立自足的东西,而是包含在那个使生命赖以得到维持和发展的过程之中。”[3](P46)强调知识不能独立于生活实践而存在,因此,必须通过实践教学加强思政课实践性,并在价值观念上提高影响力。首先,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就在于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教学将理论运用于新形势、新情况中,既深化理论又促进理论与时代相联系。其次,实践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将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转变为生动化、形象化的实践过程,学生可以根据客观事实进行价值判断和路径选择,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再次,实践教学通过创设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情境触发学生强烈的现场参与感,激发理性思考,促使感性经验与理性思维相结合,使学生在价值理念上认同理论知识,提高思政课理论教育的说服力。

(三)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

教师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导者、组织者、实施者和引导者。组织好实践教学对教师的理论功底、社会洞察力以及组织协调等能力是很大的挑战,这也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4](P31-32)首先,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要求教师要深入社会实践、深刻认识思政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做到深入浅出,提高自身的理论创新能力。其次,实践教学形式多样,要提高课程的吸引力,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多种教学形式,还要注重形式与内容相契合。最后,实践教学对教师的教学组织、协调能力有所要求。实践教学在安全、场地、交通等方面都应有详细规划,并且教师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及时进行引导和启发。因此,实践教学对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有很大提升。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不利于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目前部分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识还有待加强。受到教学目的功利性的影响,部分高校存在“重专业课、轻公共课”的倾向,加之高校思政课人数多、覆盖面广、师资力量有限难以顾及。因此,部分高校并未深入理解思政课实践教学,突出表现在对实践教学内涵的两种错误认识:一是把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等同于社会实践,限制了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使实践教学的方式停留在“走出去,请进来”。[1](P88)此观点局限学生广泛参与的空间,加大实践教学的组织难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理论与实践相互割裂;二是把实践教学当作理论教学的补充,错误理解二者关系,将实践教学置于可有可无的从属地位。忽视实践教学对学生情感和能力上的培养作用,仅仅将其作为加深对理论理解的工具,灌输式教学依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过分注重理论教育,把思维局限于教材上的条条框框,造成学生参与度低,限制了实践教学作用的发挥。

(二)教学组织不够规范,削弱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思政课教学组织难度较大,其规范性受多个因素影响,例如思政课覆盖面广、教学地点涉及校内校外、教学形式多样、教学内容涉及教材和社会现实等。因此部分高校存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组织乏力的问题。首先,缺乏完备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实践指导等方面的具体方案,教学过程缺乏计划性。缺乏教学大纲等指导性文件,会导致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内容安排不当、教学进度无计划、教学重难点不明晰等问题,使实践教学无章可循、缺乏系统性。其次,教学组织实施随意性较大、缺乏统筹管理和协调安排。实践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灵活、操作性强的方案,并且在规划和安排教学场地、交通、安全等具体事项时分工不明确,教师与校外基地人员也缺乏及时有效沟通。因此,在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时,难以得到妥善解决,使实践教学难以规范开展,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产生直接影响。

(三)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制约实践教学的长效性和广泛性

思政课实践教学并不是一次两次的课外活动,而是需要长期推广的教学形式。因此,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撑,需要社会各方的协助和支持。但由于工作繁琐、工程庞大,部分学校难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首先,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机制。部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健全,导致实践教学缺乏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分工不明确,难以进行长期有效管理和实施。其次,经费不足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开展。目前仍然存在部分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不够重视,表现在学校经费投入不足。社会实践教学和科研实践教学以及教师的进修培训都需要资金支持。缺乏资金,实践教学难以形成育人的长效机制。再次,实践教学实施需要配齐师资力量。但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数有限、课时多、科研压力大,而实践教学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高,因此部分高校难以配齐师资力量,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实践教学很难发挥实效。缺乏健全的保障机制,使思政课实践教学缺乏动力,难以形成长效广泛的育人机制。

(四)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影响实践教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激发师生积极性、深化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由于部分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管理较为宽松,目前尚未健全高校思政课评价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部分高校在实践教学的考核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评价体系缺乏固定有效的指标,评价方法科学性不足,并且在评价过程中主观随意性较大,难以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性和激励性作用,目的不明确、盲目实践,降低师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目的性。二是考核管理不完备、缺乏系统的审核和监督体系。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既要注重即时性教育又要关注对学生的历时性影响。但部分高校教师由于精力有限,较少关注实践教学的历时性影响,加之评价过程缺乏审核和监督,出现学生抄袭应付作业、教师未及时批改作业的情况,难以实现有效考核。缺乏严格完备的考核评价机制,使教师和学生的努力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降低积极性和参与性,影响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三、思政课“三三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长期以来,思政课实践教学受到上述主客观条件制约,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要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必须要考虑自身教学特点和现实条件制约,探索符合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的教学模式。本文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从教学实际出发,对“三三式”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探索。

(一)三结合

1.课上实践与课下实践相结合。课上实践与课下实践相结合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中的基本方式,具有可操作性和灵活性较强、易组织、节约经费等优势。课上实践是指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讨论、演讲、师生异位教学、案例教学等形式,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实践教学活动。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变单方向灌输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深化理论。课下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指教师利用学生业余时间,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看录像、读书等方式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让学生直观感受和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课上实践与课下实践相结合,二者相互补充,课上实践为课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课下实践提供感官体验和自我思考的平台,深化理论知识。二者有机结合可降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难度、减少经费,提高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和普及性。

2.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相结合。思政课实践教学涉及到全校多个专业的学生,人数众多,统一开展实践活动易忽视学生个性,不利于激发每个学生的主动性,缺乏针对性。因此,要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即可加强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又能做到点面兼顾,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集中实践是指由学校统一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场所,由教师领导,以集体形式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主要包括“三下乡”和社会考察等形式。集中实践具有教学效率高、教学资源优质、实践目的明确、培养团队协作意识等优点。而分散实践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进行社会调查、志愿服务、调查研究等活动,由学生自行确定实践内容和形式,具有组织灵活性强、覆盖面较广、形式多样等优势,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相结合,将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实践有机统一,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还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灵活性。

3.基地实践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5](P153)因此,思政课作为价值观的建构课程不仅要建立具有历史意义、教育意义和时代意义的实践基地,还需与更广泛更具有渗透性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基地实践是指教师根据讲授的内容指导学生去实践基地考察,通过基地鲜活生动、直观现实的历史和现实案例,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度理解和思考。例如通过参观、考察、生活实践等形式,使学生感受深入基层,了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情况。基地实践对学生的感官和思想都能产生直接的冲击,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力、调查研究和实践能力。生活实践是指校园生活实践,是一种隐性教育方式,主要由团委和学生会组织开展,通过主题活动、社团活动等方式,营造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理论教育。生活实践主要以活动的形式开展,不带有强制性,寓教于乐,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并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全面发展。基地实践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通过集中培养和隐性教育相互配合的方式,使思想理论教育形式多样、组织灵活、降低实践经费,符合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强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渗透性和广泛性。

(二)三突出

1.突出自主实践。思政课教学目标从理论灌输转变为价值引导,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只有当学生以主动、能动和具有个性特点自主活动时,他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教育,这是思想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价值所在”。[6](P59)因此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突出自主实践。自主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个体或小组为基本单位,依据课程实践教学计划,以读书、辩论、参观访问、社会考察、科研等多种实践活动为载体,进行自我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包括自主学习和自主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自主实践与以往实践教学相比更加注重学生参与性,在自主实践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自主解决问题,教师主要发挥启发和引导作用。通过自主实践,为学生提供施展个性、发表观点的平台,有利于发挥学生个人价值、激发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突出情境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7]这就要求思政课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思想需求和情感体验。因此,情境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改革重要推进措施。情境实践是指将情境创设引入高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情境再现、氛围营造及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把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是引导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创新的必然旨归,”[8](P80)情境实践源于实际,注重学生延伸思考,有目的引导学生进行情境的再制造,深化知识,并进行创新性思考。并且情境实践教学将理性知识生动形象化,改变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育,将感性经验与理性知识相结合,实现知识传授与情感共鸣相统一。

3.突出网络虚拟实践。“当今时代,互联网突破了课堂、学校和知识的传统边界,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只有赢得互联网,才能赢得青年;只有过好网络关,才能过好时代关”。[9]因此,开拓网络空间,突出网络虚拟实践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途径。网络虚拟实践是指依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络虚拟空间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具体形式包括网络社会实践、网上案例分析、网上阅读等。网络虚拟实践具有现实超越性和超时空性,一方面使思政课实施过程网络化。教师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与学生互动,进行时时观察,有效监控,实现思政教育全程化;另一方面教学方式方法网络化。运用富有时代感的方式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突破传统课堂上单一的教学模式、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同时,网络资源时时更新,有助于增强教学资源的时效性、丰富课程资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针对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三三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推行与开展,有利于突破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瓶颈”,激发学生主体的自我创新能力,不但可以使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达到最大化,而且可以使思政课成为外连社会实践、内连学生心灵的课程体系。这样,思政课才能活起来,火起来,才能真正成为一门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终生难忘的课程。

猜你喜欢

思政教师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最美教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思政课“需求侧”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