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阁寺》看三岛由纪夫畸形的精神状态
2019-02-21樊天
樊 天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外国语学院 福建福州 350202)
《金阁寺》这部小说的创作素材是真实的社会事件。1950年7月2日,拥有500年历史的国宝级文物金阁寺被烧毁。犯人是大谷大学的学生林养贤,犯罪动机是由于对金阁寺的喜爱,对金阁寺美产生了嫉妒之心。三岛由纪夫对于金阁寺被烧毁感到非常惋惜,对这起非人性、反社会犯罪事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对纵火犯和金阁寺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由此开始了创作。1956年,小说一问世就荣获日本当年读卖文学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之后,小说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蜚声海外,成为日本当代文坛的经典之作。
一、《金阁寺》中主要人物的精神状态
(一)沟口的幻灭心理状态。主人公沟口对金阁寺的心理情感经历了喜欢、困惑、失望、憎恶这四个阶段。在看金阁寺前,主人公沟口从父亲那里听说了“金阁寺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他沉醉于脑海中形成的美丽的金阁寺,把全部心力倾注在想象金阁寺的美丽上。在他心中,金阁寺是美的最高象征,也是他的精神支柱。但是,在看到真正金阁寺的美丽后,主人公丑陋的面容却成了他与金阁寺之间的障碍。随着自卑感日益严重,心中所构筑的金阁寺的形象也陷入了“倒下”的困惑状态。沟口希望,战争结束的时候,金阁寺应该随着日本的战败被破坏。不过,并没有如他所愿,战争结束了,金阁寺还依然完好无损。看到美丽依旧的金阁寺时的沟口对此很失望,他憎恨金阁寺的存在,终于亲手烧了金阁寺。金阁寺倒塌的瞬间,沟口的心情马上舒畅了。现实中的金阁寺被破坏了,不过,潜藏在心头的完美的金阁寺又浮现了。通过对沟口的心理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三岛由纪夫思想的幻灭。也就是说,如果现实中的事物有缺陷,只要破坏它,在脑海中留下最完美的印象就足够了,这就是幻灭思想。[1]
(二)鹤川与柏木的善恶命运的对比。鹤川在《金阁寺》中被认为是非常完美的人物,他的精神世界是开朗的,充满善意的。鹤川不介意沟口的口吃,和他做了朋友。他喜欢温暖的太阳,总是关心周围的人。因此,鹤川是善的代表人物。但是,三岛由纪夫却为这样的人物设计了死亡的命运。读大学期间,沟口又认识了一个叫柏木的人,此人也有先天的缺陷,身体不健全,是个狡猾的人,他充分利用周围的人,弥补身体的缺陷来安慰自己。鹤川代表光明,柏木代表黑暗,沟口则在两者之间,沟口选择的是柏木,因为他羡慕柏木有肆意作恶的能力。他模仿柏木,但总是失败,因为每当他真要作恶时,他总会想到金阁寺的美。柏木则往往起着一个教唆的作用,一步一步地让沟口接触到人心的另一面,使他的迷乱程度更进一步加深了,柏木的自我黑暗驱使着他对好朋友的行为进行消极引导,使得无法拥抱阳光的沟口最后没入了黑暗中。对鹤川和柏木这两个人物完全相反的命运的设计充分反映了三岛由纪夫矛盾的世界观:如果这个世界是黑暗的,人类想要幸福的话,就必须利用这个世界潜在的卑劣规则;而正直的人的生活原则不适合邪恶的世界,所以最终会被恶的社会抛弃。这种善恶命运的对比描写表明了三岛由纪夫的世界观还是扭曲的。
(三)关于有为子和陆军军官妻子的背叛行为。有为子是主人公沟口的单恋对象,“告白事件”则成了沟口人生的污点,他开始诅咒有为子死亡。最后,有为子因为背叛了自己的爱情,被自己的恋人所杀害。可以说有为子的死实际上已经消除了沟口的人生污点。小说还有两处对陆军军官妻子的描写:一是在陆军军官参战前,为了永远记住妻子的味道,喝妻子的乳汁;另一处是,陆军军官死后,妻子为了弥补自己心灵的空虚,和各种各样的男人产生了肉体关系。有为子和陆军军官妻子的共同点是两人都背叛了自己的爱情。作者之所以塑造出有为子和陆军军官妻子那样的背叛行为主要是因为他不能相信女性。
(四)沟口踩踏女人肚子致其流产。一位美国兵和一女子在寺庙里吵架,美国兵一把将女子撂倒,作为寺庙向导的沟口原本准备扶起女的,却被美国兵命令去踩女的的腹部。沟口真地踩了,还踩了好多脚,他觉得自己是受命于人,被迫为之,没有丝毫的歉意,反而越发亢奋。当从鹤川那得知当晚那女子就流产了,沟口竟然也没有一丝悔意,并不认为那是犯罪的行为,反而在记忆中对踩踏女人的行为萌生出了光辉。这种心理表现预示着沟口内心期待着更大的悲剧,未来可能更加黑暗。[2]故有人说,沟口最后选择了毁灭金阁寺,则更是三岛由纪夫选择了毁灭自己。[3]
二、作者畸形的精神状态之折射
(一)不幸的幼年生活经历的影响。三岛由纪夫从小就患有尿毒症,经常头痛、恶心,几次被救后,终于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因为三岛由纪夫始终处于病态中,所以想比别人早死。在这种情况下,他心中产生了极端的思想。更糟糕的是,三岛由纪夫的祖母出身名门,对自己的丈夫和儿子的成功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可是,两人都使她失望了。于是,她把自己的丈夫和儿子的希望完全转移到了孙子三岛由纪夫身上。另外,三岛由纪夫自幼儿起,就被祖母“绑”在身边,可能是因为生病,被祖母命令“不许外出”。他的自由受到祖母的限制,自己与外面的世界隔离了。祖母就这样把自己扭曲的爱强加给年幼的三岛由纪夫身上。三岛由纪夫内心的懦弱和自卑,是一种人格的缺陷。
其实三岛由纪夫内心也有一个障碍,与金阁寺内沟口的心理障碍一样。三岛由纪夫因为从体格瘦小,性格懦弱,征兵入伍也没通过体格检查,因此,他一生也没有参加过日本军队。这成为他心中无法跨越的障碍,之后他开始健身,追求一种健壮的肉体,开始他的“肉体改造”。与沟口对于“金阁寺”美的追求一样,三岛由纪夫对于身体的美追求到了极致,但始终跨越不了自己内心的那道障碍。
三岛由纪夫的女性朋友也是祖母慎重选择的少女。三岛的祖母因病长年卧床,请了三位女护士和三位女佣人服侍,还为三岛挑选了几位女玩伴。三岛就在这样一个女人国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代。从那时起,他对女性的爱产生了恐惧,甚至完全否定女性。比如,《金阁寺》中的有为子和陆军军官妻子的背叛行为他是否定的,正是因为不相信女性,他设计的女性人物才多为背叛者。
(二)来自混乱的社会状况的影响。三岛由纪夫3岁时,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中战争的序幕。战败后的日本全国陷入混乱的状态。大家也开始怀疑以前相信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的正确性。所有的日本人都想寻找新的生存之路,感到现实生活可怕的三岛由纪夫也拼命地寻找逃离现实的方法。实际上,逃避现实的方法在当时的社会有很多。例如,舍弃不能适应社会的制度和政策,学习先进的制度和政策,创造新的和平世界。如果选择这样的方法,战败后的日本人就能过上真正的幸福生活。但是,三岛由纪夫认为为了改变混乱的社会状况应该采用极端的方法,这就是他消极世界观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且在他自身扭曲的世界观影响下弄错了善和恶的定位。因此,三岛由纪夫在《金阁寺》中设定了善之代表人物鹤川的恶命运,与之相反,设计了恶之代表人物柏木的好命运。
除此之外,三岛由纪夫对于日本过去的武士道精神和严厉的爱国主义十分赞赏,开始对现状不满,并逐渐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最后,他自己也选择了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三)日本传统的无常观念的影响。无常观是日本传统文化中非常独特的思想。无常观特别强调悲壮感,主张从幻灭的境界开辟新的道路。譬如,樱花是日本人最喜欢、最赞美的花。不过,日本人看樱花的散落的同时,既在感叹美丽,也莫名地感叹悲哀。也就是说,比起欣赏樱花盛开的情景,日本人更喜欢欣赏樱花飘落的情景。从心理学上来说,就是从事物的变化、衰弱、死亡过程中感到快乐。
无常观的存在与日本的自然状况有深深的关系。具体来说,日本是一个岛国,居住在这独特的地理环境下的日本人经常遭遇火山、地震、台风灾害,过着可怕的生活。因此,日本人自古以来内心就充满着无常观,认为所有的美好事物不知不觉就会因为灾害而消失。换句话说,无常观就是万物不能永远持续下去。日本人之所以崇尚无常观,是因为他们在面对死亡,或者在面对事物的毁灭时,能够持有积极的、平和的态度。三岛由纪夫因为对幻灭的思想太着迷,否定了现实中的全部事物。比如,因为沟口认为金阁寺不可能永远存在,所以战争结束后,沟口心中产生了为什么金阁寺没有随着日本战败而灭亡的疑问。在金阁寺应该被毁灭的想法越来越强烈的时候,终于烧掉了金阁寺。三岛由纪夫因为片面地理解了无常观的真正思想,成了憧憬幻灭的人。
综上,《金阁寺》中,沟口最后烧毁了金阁寺,从表面看,这似乎是对文明的背弃,对黑暗的回应,但何尝不可以从更高一层对它做出认识。[4]这里真正烧毁的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那个金阁寺,而是异己存在着的那个“金阁”。在此,我们真正窥视出三岛由纪夫畸形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