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幼儿绘本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9-02-21杨洋
杨 洋
(1.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2.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系,湖北宜昌 443111)
一、思维导图概述
20世纪60年代,被称为“世界大脑先生”的脑思维学家东尼·博赞(Buzan,T.)发明了思维导图(Mind Mapping),它是“一种可视图表,一种整体思维工具,可应用到所有认知功能领域,尤其是记忆、创造、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思考”[1],它被人们称作是“大脑的瑞士军刀”。思维导图模仿人脑细胞的无数树突和轴突,围绕某一中央图像发散出去,通过联想找到若干个分支,又从分支再次进行发散,并运用曲线、符号、词汇、颜色及图片反映大脑中的想法,将人脑的思维过程生动地表现出来。思维导图可运用于写日记、写作文、备考、自我分析、制定计划、开会、公开演讲、管理团队等,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领域中无处不在。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将思维导图视为一种教育改革的手段和策略。已有研究表明,将思维导图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系统、科学,还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思维导图在幼儿绘本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绘本是幼儿早期阅读主要的阅读材料, 也是帮助幼儿积累前阅读、前识字、 前书写经验的重要载体。[2]绘本教学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绘本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巧妙地设计生动、多样的教学过程,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开发幼儿的巨大潜力。借助思维导图开展绘本教学活动,其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导图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二是思维导图具备融入绘本教学活动的条件。
(一)思维导图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1.思维导图符合幼儿的生理基础
0-6岁是人脑发育的重要时期。婴儿刚出生时,脑重大约为350-400克,大约是成人脑重的1/4,在此后的6、7年中,脑重会迅速增长,直到6-7岁时,脑重已接近成人水平。[3]人脑有约1万亿个脑细胞,每个神经元(负责思考的脑细胞)都由树突和轴突构成,放大后看上去就像若干个超级章鱼,身体周围长着成百上千根触须。从形态上看,神经元结构与思维导图结构有相融相通之处,人脑并非线性的序列思维,而是多维的发散性思维,思维导图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在创作思维导图时需要左右半脑的协同思维,并将所有的内容都关联起来,以便大脑能够通过联想更好地对事物进行理解和想象。
2.思维导图符合幼儿的认知过程
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幼儿是通过“图式”来建构知识的。幼儿在获取外界信息的时候,就会不断扩充和完善已有的经验结构,这是“同化”的过程;当无法适应新的信息,幼儿就会改变已有的图式,以适应外部环境,这是“顺应”的过程。思维导图帮助幼儿形成对事物各构成部分之间关联的认识,当某些信息和幼儿已有的经验产生联系时,图式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就会作出相对的适应性反应。
3.思维导图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
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和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4]。这个阶段的幼儿往往倾向于凭借具体事物或鲜明的形象进行思维活动,从直觉行动思维开始逐渐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例如,他们在“扮家家”的游戏中经常凭借对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联想,将连接在一起的小椅子假想成一辆行驶中的“火车”,将铅笔假想成“针管”给“病人”打针等。思维导图中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图符正好符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二)思维导图具备融入绘本教学活动的条件
将思维导图融入幼儿绘本教学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要求并不高,只需要利用幼儿园原本的资源就可以支撑思维导图的应用。例如计算机、投影仪、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一类的教育科技产品,和普遍需要的黑板、粉笔、彩笔、彩纸等工具。[5]在进行传统的绘本教学时,教师往往会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对绘本故事情节进行猜测、推理、假设和想象,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倾听、理解与表达的能力。思维导图能够将绘本故事中的关键信息简单明了地进行呈现,使幼儿在师幼共同动手、动脑创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对故事情节形成整体认知和理解,找到各种信息之间的内部关联。基于绘本自身“图文合奏”的特点,教师在引导幼儿创作思维导图时不必为幼儿“绘画基础”的限制而苦恼,对于绘画基础薄弱的幼儿,教师可引导其依据绘本原型通过简笔画、剪贴画等形式表现绘本的关键信息。
三、思维导图在幼儿绘本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绘本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幼儿在阅读中会产生记忆、想象及思维等心理现象。[6]幼儿对色彩的辨识度及图片的形象感知处于渐进式观察状态。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幼儿绘本教学,有助于幼儿深度阅读,记忆力、想象力的提高,以及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
(一)促进幼儿的深度阅读
研究表明,幼儿深度阅读和浅度阅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阅读客体、阅读主体和阅读效果。在进行深度阅读时,幼儿从具有较大知识信息含量和较高系统性的书面语言、符号(阅读客体)中获得丰富意义的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大脑参与度较高(阅读主体),对于阅读语言和符号的熟悉、理解与掌握达到了较高的程度(阅读效果)。[7]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辅助绘本教学的展示工具,呈现的是关键的图画形象,文字较少,直观又形象,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阅读兴趣,为幼儿浅度阅读到深度阅读的跨越搭建了桥梁,还能通过引导幼儿猜测、推理、假设、想象等促进幼儿对绘本故事的理解。
(二)触发幼儿对绘本的记忆
依据“学习—记忆”相关心理学理论,幼儿往往对与自己已经存储的信息发生联系的内容;在某些方面非常突出或者独特的、被强调过的内容;能够调动各种感官,或者对某种感官特别有吸引力的内容,记忆深刻。幼儿在借助思维导图记忆绘本故事时,就好比把时间、地点、人物、做什么、如何做、结果如何等关键信息通过颜色、形状、字体大小等分门别类地“储藏”在各个“房间”里面。思维导图的融入有效提高了信息之间的关联概率,例如,幼儿“记忆缺失”的中心是某种动物的名称,围绕它周围的分支主要包括颜色、外表、食物、习性以及在哪里见到过等,这样幼儿在记忆库中提取这一中心信息的可能性便会极大地提高。
(三)孕育幼儿的故事想象力
3-6岁的幼儿正处于创造性思维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研究表明,由于幼儿在不断地接受教育与知识经验的积累过程中,思维不断地被固化,从而逐渐丧失想象和创造的能力。[8]在传统的幼儿绘本教学中,非常强调故事创编能力的培养,思维导图的适当留白,为幼儿插上了一对想象的翅膀,能够帮助幼儿把异乎寻常的因素联系起来,或者把先前的概念重新布置并联系起来,亦或者用以前存在的一些想法联想新的和独特的创意。
(四)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习惯
思维导图对于幼儿来说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习惯的培养。幼儿在与教师共同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必须将脑中产生的各种想法按照一定顺序排列或按照某种属性予以分类,最终绘制成思维导图,这个过程让幼儿的思维变得更有组织性、清晰性和条理性。[9]思维导图从整体到局部的放射性特点,不仅锻炼了幼儿演绎和归纳的能力,也养成了幼儿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思维导图在幼儿绘本教学中应用的基本方法
绘本作为幼儿重要的阅读体裁之一,它通过“图文合奏”的特点营造出一种特殊的“节奏感”。思维导图可以视作一种“游戏式阅读”[10]方式,将绘本主要的图片、文字、符号等视觉材料提炼出来,引导幼儿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感受绘本中画面和文字之间的特殊关系。
(一)提炼信息:把握故事的关键要素
一个完整的绘本故事应具备的三大要素是“时间、地点和人物”,如果这三个要素不齐备,故事就无法开展下去。[11]因此,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幼儿绘本教学的第一步便是提炼关键信息。以享誉国际的儿童绘本作家赫姆·海恩的绘本作品《最奇妙的蛋》为例,绘本开篇讲道:“很久以前,有三只母鸡一直吵个不停,她们都说自己是最漂亮的母鸡。圆圆有最漂亮的羽毛。毛毛有最漂亮的鸡冠。琪琪有最漂亮的大长腿。因为吵了很久都吵不出结果,她们三个决定去请教国王。”不难看出,“很久以前”是时间,“圆圆”、“毛毛”和“琪琪”这三只母鸡是人物。虽然没有直接道明故事发生的地点,但通过图文信息可以推论出下一故事地点发生在国王的宫殿。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三个要素之后,接下来便是迎接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到结尾。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提问等方式提醒幼儿注意“做了什么、如何做的、结果如何”等关键信息,对这些关键信息的把握有助于思维导图的创作。
(二)建立主题:启动思维的中央发射器
主题就是绘本作者想要借助绘本表达的中心思想,主题往往都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动作、对话、态度表达出来的。幼儿绘本故事大都只有一个主题,尽管少数绘本故事也可以构建出2-3个主题,但往往只包含了一个主要主题,和若干与主要主题相对照的次主题。如在《最奇妙的蛋》中,以三只母鸡争吵不休的“话题”为切入点,可以建立“谁是最漂亮的?”“谁能生出最奇妙的蛋?”两个主题。而这两个主题中,显然作者想要突出的是“谁能生出最奇妙的蛋?”这一主要主题,“谁是最漂亮的?”作为一个次主题只是为了突显主要主题,从而延伸出“不能只看外表,而要看谁的本领强”的道理。主题(主要主题)要建立在整个思维导图的中心位置,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以及三种以上的颜色尽量清晰地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让幼儿在看到中央图像时便可触发无数的联想。
(三)绘制分支:综合运用颜色、符号和文字
在运用丰富的色彩,容易辨识的符号,加上适当的文字表达分支内容时,教师不要给幼儿固定的形式,尽量给幼儿充分想象的空间,鼓励幼儿用简笔画、剪贴画等自己的方式参与分支的绘制,结合提问,让幼儿对故事情节进行回忆,或大胆猜测、推理、假设、想象,使幼儿的思维处于一种待激发的、完全开放的状态。同时,绘制分支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通过字体、线条和图像的大小变化来营造层次感
越靠近中心位置的信息和越重要的信息可以通过扩大尺寸来表现,这样不仅能够突出重点,还能够营造出秩序感和层次感。
2.合理运用通感
通感指的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生理感觉之间的一种联觉反应。例如用波浪起伏的线条表现优美动听的旋律,用尖锐的线条表现刺耳的噪音等,正是使用了视听之间的艺术通感。这种联觉效应能够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各个感官,从而加强幼儿对绘本故事的记忆。
3.每条分支线上只写一个关键词
这样既让思维导图看上去简洁明了,也减轻了记忆的负担。
4.使用丰富的色彩
色彩是加强记忆和提高创造力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在思维导图的特殊区域里加上特别的色彩,可以有效提高幼儿对某一信息的关注度和记忆力。
5.使用图符
由于幼儿的识字量有限,过多的文字呈现是不利于幼儿创作思维导图的。因此可以结合图符的形式加工信息,如用“心形图案”代表“爱”,用“手牵手的两个小人”代表“好朋友”等。
6.将分支设计成不同的形状
如果将思维导图的分支设计成不同的形状,那么这些独特的外形就可以极大地激发包含在这个分支里的信息记忆。如《最奇妙的蛋》中三只母鸡在国王的主持下比了一场“谁能生出最奇妙的蛋”的比赛,结果圆圆生了一个最完美的蛋,琪琪生了一个特别大的蛋,毛毛生了一个方形的、彩色的蛋。绘制思维导图分支时可以用较小的圆圈表现“最完美的蛋”,用较大的圆圈表现“特别大的蛋”,用正方形表现“方形的、彩色的蛋”。
(四)适当留白:搭建想象的桥梁
儿童文学作家彭懿曾在《图画书应该这样读》中写道:“我们是用想象力填补了图画与图画之间的空隙”[12]。人脑有一种需要通过词汇和意向填充空白以求整体的倾向,这种倾向恰好触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切忌将思维导图看作是一个“完成时”状态,思维导图的留白给创作者提供了无限分支和想象的空间。例如,绘本《最奇妙的蛋》的思维导图中,在比较完圆圆、琪琪和毛毛生出的蛋之后,教师有意识地留出一定空白,引导幼儿想象“还可以有哪些奇妙的蛋?”,诱发幼儿产生无限制的联想序列。如果能够合理运用留白,思维导图中的内容就不再只停留于绘本故事,而是让幼儿以自己的经验背景为学习点,发展出深浅不一的丰富联想,展开无限辽阔的学习视野。[13]
(五)整体感知:巩固记忆与完整表达
绘本教学活动中思维导图的融入,将思维可视化,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图式。一幅思维导图就好比是一个绘本故事的缩影,图的呈现使故事情节更加富有条理性和层次性。因此,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幼儿绘本教学的最后一步便是引导幼儿整体感知思维导图,这样既有利于巩固记忆,也有利于幼儿进行整体阅读、理解和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幼儿理解、记忆绘本故事,但它不能够完全取代绘本阅读的位置,它只是一种辅助开展绘本教学活动的工具。笔者认为,在开展绘本教学活动时,应当首先引导幼儿阅读绘本,在整体感知故事的基础之上再绘制思维导图,或边阅读绘本边创作思维导图,切不可让思维导图“先入为主”,这样只会局限幼儿的思维。
幼儿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思维导图符合幼儿的生理基础、认知过程和思维特点,也具备融入绘本教学活动的条件。将思维导图融入幼儿绘本教学,不仅能为幼儿打开联想和连接的通道,还能为幼儿搭建记忆的阶梯,插上想象的翅膀,架起浅度阅读通向深度阅读的桥梁。教师在借助思维导图开展绘本教学活动时,要掌握提炼信息、建立主题、绘制分支、适当留白、整体感知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