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猪瘟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2019-02-21王超
王 超
(黑龙江省安达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黑龙江 安达 151400)
近年来,食品安全成为社会主要话题,人们对猪肉制品的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每次出现猪病疫情都会给生猪养殖产业造成巨大影响。猪瘟曾经流行于世界各地,是对生猪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虽然,我国通过对猪瘟采取强制免疫,疫苗研制技术也处于先进水平,猪瘟暴发几率有所降低,但也未彻底消灭,猪瘟在一些地区还时有流行和发生,导致养猪户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1 病原
猪瘟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病毒粒子大小为40~60 nm,外形呈圆形,是具有囊膜的单股线状正链RNA病毒。猪瘟病毒为单一的血清型,但毒株间的毒力变化很大,有强毒、低毒、无毒以及持续感染毒株之分。猪瘟病毒在细胞质内复制,不能凝集红血球,与牛腹泻病毒的基因组序列有高度同源性。该病毒广泛存在于病猪的体液和各种组织内,以淋巴结、脾脏、血液中含量最多。猪瘟病毒对机体的淋巴细胞具有吞噬性,可对免疫系统造成严重损伤,引起病猪出现免疫抑制。该病毒在自然环境中不稳定,乙醚、氯仿等脂溶剂都能很快使病毒丧失活性,对温度、紫外线等抵抗力较强。
2 流行特点
猪瘟的发生主要呈非典型、散點状、混合感染发生,规模较小,但仍然在全国范围内可见。这种流行特点主要是由于我国开展猪瘟强制免疫,免疫范围、密度、强度都处于高水平,大多数猪获得了一定免疫保护。但是由于生猪调出、跨区交易、运输和检疫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导致猪瘟的流行范围较大。病毒一般经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以及创口传染。妊娠母猪一旦感染,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产生弱仔猪、死胎、木乃伊胎等,同时在分娩时排出大量病毒。
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3.1 最急性型
最急性型多发生在疫病流行初期或是初次发生猪瘟疫情的猪场。病猪临床表现为毫无预兆而突然发病,高热稽留,体温可升至41℃以上,四肢末端、耳尖、黏膜发绀,病猪全身痉挛,四肢抽搐最终卧地不起,2~5日内死亡,死亡率高达90%以上。病理变化仅见部分病例的浆膜、黏膜和内脏有出血斑点。
3.2 急性型
急性型猪瘟的病例是最常见类型,主要临床表现为体温升至40~42℃左右,精神状态较差,嗜睡,怕冷,食欲废绝,饮食量增加,伴有呕吐症状,粪便干硬并有肠黏液附着,眼结膜潮红,眼内有多量黏脓性分泌物,致使眼睑粘连。随病情发展,病猪颈、鼻端、四肢、腹下、耳尖等部位可见大面积出血点或出血斑,出现腹泻,粪便恶臭。公猪包皮发炎,内积有尿液,用手积压有浑浊白色液体溢出。仔猪出现磨牙、强直、转圈等神经症状。病程2周左右,死亡率可达50%~60%之间。
病理变化表现为全身皮肤、浆膜、黏膜以及内脏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肾脏颜色变浅,皮质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小的出血点,胃肠黏膜呈卡他性炎症,大肠的回盲瓣处有纽扣样溃疡灶。
3.3 慢性型
该型主要见于猪瘟流行地区或饲养管理水平较低的猪场,病猪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至40~42℃,精神萎顿,食欲时好时坏,体况下降呈渐进性消瘦,贫血,被毛凌乱且无光泽,便秘和腹泻症状交替出现,出现神经症状,运动机能失调,走路摇晃。病猪耳尖、鼻端、尾端以及四肢末端呈蓝紫色或坏死、脱落,最终衰竭而死。病程在3周以上,死亡率较高,即使耐过也会成为僵猪,最终失去饲养价值。
3.4 复杂感染型
复杂感染型病症比较复杂,由猪瘟与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虫病等疾病发生混合感染,各种症状均不典型,典型症状在病猪颈部、四肢、腹下、臀部及外阴等部位皮下可见出血点或出血斑,在耳尖、尾尖、臀部和四肢末端可见紫斑或坏死痂。
4 防控措施
4.1 做好猪群的净化工作
特别是规模化的大型养猪场,要做好疫病监测工作。对已有检出病毒传入的种猪场,必须对所有种猪以及后备种猪进行猪瘟病毒检测,对检出的病毒阳性猪,要坚决进行淘汰,对假定无猪瘟病毒的种猪群,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测。对于检测无病毒感染的猪场,坚持“自繁自养”饲养模式,尽量不向外引种,必须进行引种时,要坚持不从猪瘟流行区引种。新引进的种猪须严格检查,经一个月的隔离饲养后,检测合格方可混群饲养。
4.2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合理搭配日粮,提供营养全面均衡的优质饲料,提高猪的免疫能力。通过控制饲养密度,做好防寒保暖、防暑降温工作,加强通风,保持舍内空气质量良好,以减少猪群的应激。加强卫生防疫管理,进入场区的人员、车辆、物资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场,定期对场区、圈舍和器具进行消毒。应轮流使用消毒药,防止产生耐药性,影响消毒效果。
4.3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不同猪群的整体免疫水平不同,在制定免疫计划前,应掌握全群的抗体水平,建立免疫监测制度。掌握猪群的抗体水平、仔猪母源抗体情况以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等其他疾病的免疫情况,从而制定符合实际的科学免疫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