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写活历史人物传记
——以《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为例
2019-02-21陈爱平
陈爱平
(深圳艺术学校,广东 深圳 518055)
所谓历史人物,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其个人行为和思想对社会历史进程或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突出作用的、影响较大的、留下明显痕迹的人。历史人物传记历来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1]同时,历史人物传记又是历史著作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一种,因为“历史人物传记所提供的生动具体、形象的认识经验,最容易被读者接受,获得人生哲理性的教益,去创造美好的人生”。[2]然而,要把历史人物传记写得既真实又生动,既有高度的学术性,又有很强的可读性是非常不容易的。郦波教授的《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8月版),结合两千多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历史,以讲故事的方式,生动描述了王阳明立功、立德、立言的传奇人生,再现了王阳明在千磨万击的人生困厄中创建心学的历程,系统梳理了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及其中蕴含的大智慧,为我们展现出一个真实鲜活、立体丰满、可亲可敬的王阳明,也揭示了浅显易懂、可学可做的心学精华,无疑是一本难得的优秀历史人物传记,对如何写好写活历史人物传记具有很好的启迪意义。结合对郦波教授所著《五百年来王阳明》写作方法和特点的分析,笔者认为,要写好写活历史人物传记,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 坚持真实性与价值性相统一
真实性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目标,更是历史人物传记的首要特征和生命。因为失去了真实性就失去了历史研究的科学性。所谓真实性,一是要求真求实,以“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真实地反映传主的一生,更不能虚构和想象;二是必须可信,可信来自真实,但有了真实未必可信。如果一味地强调求真求实,机械地拼凑材料,使传主的形象支离破碎,这样的真实反而是不全面的,也是影响传记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的。这就要求作者必须把真实性和创作性有机结合起来,使传记不但有重大事件,而且有细节刻画。人物不但有杰出的业绩,而且有突出的个性特点,有逼真的音容笑貌。[3]所谓价值性,是指历史人物传记要能够感奋读者,启迪读者,使读者产生共鸣。历史研究的终极目标是要“以史为鉴”,历史研究的价值和作用也在于“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克罗齐看来,“在一切历史判断深层次存在的实际需求,赋予一切历史‘当代史’的性质,因为从年代学上看,不管进入历史的事实多么悠远,实际上它总是涉及现今需求和形势的历史。”[4]历史人物传记的写作也是如此。研究历史人物,既是一个探寻历史真相的科学研究行为,更是挖掘历史资源、借古鉴今、继往开来的价值判断行为。作为一个历史工作者,“他们的职责就是要以自己的史观对历史人物加以藏否。因此,一部成功的历史人物传记,或者任何成功的历史著作,都要既能‘沉’得进去,又能‘跳’得起来,在描述的同时揉进自己的议论和评价。”[5]因此,写历史人物传记光有真实性还不够,还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入挖掘历史人物思想和精神的时代价值,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更好地开创未来。”[6]郦波教授的《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非常好地把真实性和价值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让我们既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王阳明,又深刻感受到王阳明的思想和精神的当代价值。
由于王阳明本身的传奇人生以及王阳明身后五百年来的政治斗争与思想争论的影响,对王阳明及其心学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变化很大,给王阳明及其心学造成了很多偏差和误解,渐渐地远离了王阳明及其心学的真相。《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则为我们拨开迷雾,系统完整、真实地还原圣人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的传奇人生。作者以故事的方式,通过对王阳明一生三大事功(平江西匪患、平宁王之乱、平广西匪患)和三次证道(第一次是龙场悟道,得出“心即理,心外无物”之学;第二次是宁王之乱与忠泰之难后悟出“致良知”之教;第三次是天泉证道,得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过程中九死一生、跌宕起伏、苦难辉煌的讲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鲜活的王阳明。顺着作者的叙述,我们仿佛回到了五百年前,回到那个传奇开始的地方,与一代心学大师近距离交流。如王阳明是典型的“文人带兵”,之前从没打过仗,指挥的也不是训练有素的队伍,而是一群“乌合之众”,但却百战百胜。过去民间传说和一些有关王阳明的书籍把他说得非常神奇,甚至添油加醋,增加很多迷信的东西在其中。郦波教授则对他每次指挥打仗的前后过程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察和研究,认为王阳明致胜的原因,一是注重调查研究。阳明心学最讲究调查的功夫,王阳明到各个地方去平匪患也好,平宁王之乱也好,一到那儿,对当地的山川地形、人情风俗、敌我双方所有的情况都掌握得一清二楚,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二是王阳明特别善于打心理战。阳明心学也是心理学,王阳明总结自己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动心”,我自岿然不动,不受外界和他人所干扰。但另一方面,对敌人却特别注意打攻心战,这也是基于事前详细的调查研究和对敌人的全面了解。这样王阳明的能征善战就不再神秘,而是在情理之中了。
该书不仅为我们讲述王阳明的传奇故事,拨开云雾,再现了一个真实鲜活的王阳明,而且还注重分析王阳明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让我们再次领悟了五百年来王阳明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影响。在介绍阳明心学时,强调王阳明及思想对明代徐阶、张居正、徐文长、汤显祖、袁宏道、李贽、徐光启,到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近代曾国藩、左宗棠,民国的孙中山、宋教仁、章太炎、蒋介石等历史名人的影响,他们都是王阳明的忠实信徒。甚至毛泽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这一著名论断也是从阳明心学得到启发而提出的。不仅如此,王阳明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道道阳明旋风,对当地社会风尚和思想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如王阳明龙场顿悟之后,在当地开设龙冈书院,大兴讲学之风,开启了贵州有书院的历史,对贵州文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担任庐陵县令和平定江西匪患、宁王之乱过程中,仍然不忘讲学,教化民众,对江西庐陵文化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这更让我们感受到王阳明和阳明心学的力量,让王阳明的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起来。
作者始终不忘挖掘王阳明及其心学的当代价值,始终怀着浓厚的家国情怀来分析和看待王阳明和他的思想。他饱含深情地说:我们讲阳明心学,讲阳明先生,不只是因为他伟大。“在个人的层面上,他可以让每个人找到内心的光明,打破生命的桎梏,奠定人生的格局,获得行动的智慧。或者换一个角度来说,他可以帮助每个人找到自己的心。在族群层面上,他可以让我们反思历史,追慕先贤,获得中华民族超越时空不断进取的伟大力量”。[7]因此,在介绍王阳明的每一件事功及其心学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时,作者都不忘发掘其对当代的价值。如在说到王阳明虽然五岁才开始说话,因他爷爷常带他在身边,天天诵读儒家经典,因此,王阳明一开始说话就能背诵《大学》等儒家经典。对此,一般人都视王阳明为天才,郦波却从中看出了家庭教育的真谛:“第一,陪伴教育很重要。第二,上行下效、潜移默化才是教育的最好方式,只有你喜欢读书,你的孩子才会喜欢。你都不喜欢读书,你怎么要求他喜欢读书?这就是家庭教育的真谛”。在论及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价值时,作者指出“阳明的知行合一为什么伟大?因为他解决了人生的三大困惑之一,即习性的问题”。对此,作者立刻联想到当下人的手机病,不无痛心地说:“站在习惯的角度上讲,手机病就是一种习惯,而且是一种坏的习惯养成”,要克服这种坏习惯养成的手机病,就要学习和实践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在谈到王阳明平定江西匪患的功绩时,作者指出:他的功绩不光是平匪患,他是真正把惠民做到实处,通过具体的惠民政策、惠民措施改变当地的社会风貌、社会土壤,然后再通过教化引导,把施政方针落到实处,真正地泽被苍生,破除百姓的心中之贼,实现地方的长治久安。对此,作者痛心疾首地说:“比之如今之毒钙奶、毒大米、毒疫苗,社会价值的底线被突破之后所造成的恶果,难道我们不该反思吗?”不仅是一个人要破心中贼,一个组织、一个团体、一个政党,也要破心中贼。这样才是真正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心中的致良知,这就是王阳明和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
对阳明心学,作者也特别注意吸取其精华。作者认为,阳明心学的精华可归纳为:“心外无物”,成就事业,格局始于立志;“知行合一”,思想转化为行动,实干兴邦;“致良知”,人生要有大境界。对王阳明敢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关怀百姓的人本主义思想,不断追求真理、不断自我完善的伟大人格,作者也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阳明心学注重对内在精神和价值的塑造,“事上练”“心上学”,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精华,在当下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借鉴意义,可以说,“心学是满满的正能量,是满满的价值担当”。《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的价值性就充分体现在这种正能量和价值担当的注释和传播上。
2 坚持历史视野与全球视野相结合
历史人物总是一定时代和环境的产物,许多重要历史人物不仅对本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这类重要历史人物传记的写作一定要用历史视野和国际视野相结合来进行研究和分析。所谓历史视野,一是要求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描述和分析。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地指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8]为我们写好历史人物传记指明了方向。因此,一部优秀的历史人物传记,不但要客观地再现传主一生的生平事迹,“更要反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所作所为的相互关系,揭示其一生的发展规律及内心世界,把他的思想和行动,同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经过这样的深加工、高浓缩,达到耐人寻味,传世致用。”[9]二是要把传主的事迹放到历史发展长河中,去考察和分析传主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的地位和影响。俗话说“盖棺难以定论”,对一个人的评价,没有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历史检验和过滤是很难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的。所谓国际视野,一是不仅要考察和分析历史人物对本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而且要考察和分析他对世界历史和文明进程的影响。二是要对历史人物进行适当的国际比较,通过比较让读者来体会传主的地位和作用。《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把历史视野和国际视野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读者对王阳明及其心学有一个准确的历史定位,也更加有利于读者加深对王阳明及其心学的理解。
王阳明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思想家,因此,要说清王阳明的传奇人生和思想,没有广博的知识和宽广的视野是很难做到的。《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真正体现了这样的广度。郦波教授的视野开阔,知识面非常广,古今中外,科学、人文、历史名人、政治经济均有涉及,都成为郦波教授笔下与王阳明及其心学比较分析的对象。他没有就王阳明论王阳明,就心学谈心学,而是从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历史长河中,特别是2000多年儒家文化发展过程中来考察王阳明及阳明心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历史地位、作用及其对未来社会的影响,还对阳明心学与佛教、道教等其他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比较研究,便于读者准确地把握阳明心学的内涵、本质、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加深对王阳明及其心学的理解。他也没有把王阳明及其心学局限于中国,而是以一种全球的视野来看待阳明心学,不仅客观分析了王阳明及其阳明心学在日本、朝鲜等国的影响,尤其指出阳明心学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而且就阳明心学与西方文化作了寓意深刻的比较。作者在解说“阳明格竹”这一重要事件时,以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为对照,认为程朱理学之“格物”,其失败在于形式主义的束缚,而后者却开辟了实验主义科学。阳明格竹与伽利略格球的对比,正好可以解释为近代中西文化发展的差异。接着作者进一步追问,实验科学是否就是近代西方崛起的奥秘?王阳明对“格物”理学的超越,又为何没有走向科学,而是开创了阳明心学?如果作者的思考到此为止,我个人觉得作者的视野还是有所局限。但作者的眼光并没有停住,而是延伸到现在,甚至于未来。不仅让阳明心学完成了对“格物”理学的超越,更让阳明心学经过时代的跨越,完成了对“实验科学”的超越。作者援引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的名言,“21世纪一定是王阳明的世纪”。因而在全书的结尾,作者饱含深情而又非常自信地说,“他(王阳明)的伟大的灵魂和人生智慧,将永远诗意地栖居在我们这片神州大地上”。不仅如此,围绕王阳明的一生和阳明心学的发展演变,作者还就中外文化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如李约瑟之问、中国哲学中的格物致知与西方实验科学的区别、鹅湖之会的朱(熹)陆(九渊)之辩、生死问题等,结合阳明心学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精彩回答。如讲述王阳明龙场悟道中面临的生死考验时,郦波教授深刻指出,“一个伟大的人必须面对过生死,思考过生死;一个哲学家、思想家,如果没有面对过生死、思考过生死,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哲学家、思想家。”如果没有深刻的历史视野和宽广的国际视野,是不可能做出如此深刻思考的。
3 坚持学术性思想性与可读性相结合
历史人物传记作为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无疑应该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和思想性,一本好的历史人物传记,同时应该是一本好的学术研究专著。但同时,历史人物又是具体的人,要把传主写成活生生的人,就要求作者要通过生动、细腻、准确的语言描述传主的个性特征和人生经历。从这个意义上,“司马迁无愧于杰出的历史传记大师的称号。他通过‘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片段描写,把项羽、刘邦、范增写得栩栩如生;他通过‘垓下之围’的片段描写,把项羽、虞姬写得悲惨感人,把汉军将士写得生龙活虎;他通过刘邦唱‘大风歌’的片段描写,把刘邦写得悲凉透人。”[10]因此,一部优秀的传记必须把学术性、思想性和可读性有机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这样才能吸引读者,引起读者共鸣,最终达到感奋人、教育人、引导人的目的。
应该说,在这方面,《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作为一本学术性很强的王阳明及阳明心学的研究专著,不仅体现在作者对王阳明及阳明心学的客观评价上,而且体现在作者对阳明心学研究的独到见解上。比如,作者认为阳明心学“心外无物”是一种价值存在,许多教科书甚至学术界简单地批之为主观唯心主义,是不了解王阳明说这番话的出发点所在。接着作者以物理学有名的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为例证明。我们“所知的、现在的、绝对的、客观的物理存在,也肯定不是绝对的、客观的物理存在,所有的存在,都离不开人类意识的参与,这恰恰又证明了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又如,针对某些学者认为王阳明“四句教”没有多少新鲜东西,“致良知”已经到顶的观点,作者认为“这四句教是一个大总结、大升华”“非常关键”。其中“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是世界观,“有善有恶是意之动”是人生观,“知善知恶是良知”是价值观,“为善去恶是格物”是方法论。从世界观、人生观到价值观、方法论,心学作为一个庞大、严谨的完善体系就呈现出来了。
王阳明的一生是充满传奇的一生,阳明心学更是博大精深,自成体系。作者如果对王阳明和阳明心学没有深入的研究、深刻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不可能做到深入浅出,把王阳明的传奇人生和阳明心学深奥的道理讲得如此简单明白、引人入胜。通观全书,行文虽然通俗易懂,但内容却不乏思想之深邃。作者一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两个终极问题:完人之问和心学之问,并把这两个终极问题作为核心主题统摄全书,使读者一开始就带着问题去深入体验王阳明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了解阳明心学的发展演变,并以此为镜,观照自身。而这两个问题,不仅指向了王阳明,也触及了儒学两千年的根本:即如何做到内圣外王,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作者将王阳明之德、言、阳明心学的精华融于剿匪戡乱、地方治理、收徒讲学等不凡事功之中,抽丝剥茧,娓娓道来,真正把学术性、思想性和可读性有机地融为一体。在语言方面,该书也做到灵动鲜活、风趣幽默、引人入胜。如在讲述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时,作者把牵扯其中的三个重要人物王阳明、唐伯虎、宁王朱宸濠(均出生于16世纪70年代)形象地称为“三个七零后”,一下就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在描述这三个人时,作者说道:“唐伯虎比较聪明,中途抽身而退,撤出危局,就剩下朱宸濠和王阳明开始面对面的碰撞。他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来呢?这是震惊历史的耀眼火花”。在讲到王阳明与朱宸濠对战时,“你看王阳明一听朱宸濠反了之后,种种应对,打的全是攻心战,玩儿的都是心跳”。“王阳明的大智慧就像马王爷有三只眼,他一眼盯着剿匪,一眼盯着治学,还有一只眼呢,别人都没注意到,他那一只眼紧紧地盯着他的北面,盯着一个著名的‘七零后’”。这些灵动鲜活、风趣幽默的语言,不仅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而且更加突显了王阳明的智慧和不凡,拉近了读者和王阳明的距离。
传记要写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作者要喜爱传主,对研究对象要有深厚的感情。读完《五百年来王阳明》,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似乎与王阳明的命运起伏完全联在一起,喜爱和敬仰王阳明也是作者写作本书的重要动机之一。正如郦波教授自己所说:“在讲授中华文明史的过程中,深深为阳明心学的博大智慧和伟大的亲和力所感染,我的人生态度和治学理念也更加走向自觉和成熟,我愿意像阳明先生一样,把我的个人感悟与广大读者共同分享。”他认为,“王阳明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格魅力和理性的光辉,放在世界文明史上,与任何一位伟人相比也毫不逊色。”[11]因此,读此书,就感觉作者与王阳明在深情对话与交流。书中毫不掩饰作者对王阳明遭受不公待遇时的愤怒,如当写到王阳明带着多病之躯,成功平定广西八寨、断藤峡几十年朝廷无能为力的匪患,朝廷不但不论功行赏,反而指责王阳明抗旨自作主张时,作者忍不住痛心疾首:“在昏庸的君主专政之下,是非颠倒,黑白颠倒,简直让人心寒。”“朝廷没事的时候,用不着他的时候打压他,真到遇见解决不了的难题,碰到没人解决得了的事,就想到王阳明了。”这是在替王阳明抱不平。当然,每当王阳明做出巨大事功或阳明心学取得重大发现时,作者的赞赏之情也溢于言表。如王阳明成功平定江西匪患以后,作者由衷地赞赏道:“他招卢(珂)、灭谢(志珊)、疑池(仲容),足见其对人性洞见之深,每个人的欲望、每个人的情绪、每个人的习性都把握得非常透彻。王阳明把人把握住了,也就把整个事把握住了,也就把整个局面控制住了,这就是控局之法的大智慧。”对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作者高度评价:“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五百年来让无数的有志青年,让无数的风云人物为之痴迷、为之激动,因为它能帮你找到真正的自己、塑造自己、成就自己,乃至成就你的团队、你的组织、你的家国。这就是阳明心学的伟大之处”。这也是《五百年来王阳明》之所以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要写出一本既真实又生动,既有高度的学术性、思想性,又有很强的可读性的历史人物传记,真实性是前提,也是人物传记的生命。这就要求作者要在材料的收集上下苦功,既要全面地占有材料,又要有对材料进行去伪求真、去粗取精的研究功夫。学术性和思想性是关键,没有一定的学术性和思想性,人物传记就没有价值。这就要求作者要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对历史人物进行全面、客观、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深入地挖掘历史人物思想和精神的时代价值。可读性是基础,没有可读性,写出的历史人物传记没有人愿意看,其他一切都免谈。这就要求作者要有非常深厚的文字功底,对传主的个性特征和反映其个性特征的生活细节要有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描写,给读者展现一个真实鲜活、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