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带学”: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新思路
2019-02-21刘晶晶
张 伟 ,刘晶晶 ,2
(1.沈阳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2.中央民族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更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指引下,在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理念、“一带一路”倡议的驱动下,不断壮大的来华留学生群体已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中华文明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在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间政治互信、经济互惠、文化互融、社会互通等方面发挥着天然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18留学中国大数据显示,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 18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 004所高等院校学习,与2017年同期相比增长0.62%[1]。其中,辽宁地区外国留学生总数为27 879人,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第五。面对国内外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辽宁地区应发挥地缘优势,积极配合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加强汉语国际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优秀留学生人才。
辽宁地区来华留学规模的不断壮大反映出辽宁高校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迅速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与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构建“语言+文化+技能”框架下“以赛带学”的教育管理体系,通过汉语国际教育特色化专业建设,可以传播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当代文化,消除国际不同文化之间的误解,增进外国留学生与中国社会的互动与理解。同时,打造留学生品牌文化活动,传播新时代正能量,培育有中国情结、友华情感的知华、友华、爱华者,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战略,提升中国在国际中的良好形象。
一、辽宁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现状
对辽宁高校2004—2017年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情况统计了解到,来华留学生国别增多、数量增大,专业分布趋于分散,类别层次逐渐提升[2],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来华留学生人数激增
据中国教育部统计,2014年,全国来华留学人数为37万多人次,这一数据在2017年增长到48.92万名,增速连续两年保持在10%以上。来华留学生主要来自于204个国家和地区,所学专业覆盖普通高校的全部学科。其中,辽宁高校来华留学生数量由2004年的5 122人发展到2017年的27 201人[3],数量增长达5倍。
(二)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凸显,教育引导机制需要完善
作为中外语言文化事业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来华留学生往往由于语言基础薄弱、中外文化差异、学习不适应等因素的影响,在中国的学习、生活中存在畏难情绪,甚至出现跨文化交际障碍等问题。这些问题对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及文化适应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增加了留学生教育培养与管理的难度。因此,深入分析跨文化交际障碍形成的原因、提出相关教育管理策略、完善面向外国留学生的教育引导机制、积极推进留学生文化建设,使留学生在语言文化活动中获得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的机会,将有助于提升来华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在华生活质量及学习效率。
(三)教学形式以多国家、多语种学生的混合班为主
随着留学生教育教学实践的不断发展,汉语国际教育学科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已由原来注重中国语言文化知识对外传授为主的“对外汉语教学”转变为以面向世界、包容并举、注重文化交流与对比研究的“国际汉语教学”[4]。多国家、多语种、多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留学生在同一个班级学习语言,有利于异域文化的沟通与互动,提高不同国家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对现有教育管理模式的弊端进行总结和反思,吸收世界最新教育理念,在对学情进行系统分析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形式的调整,探索更加适合现阶段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模式。
二、“以赛带学”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思路
(一)“以赛带学”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原则
来华留学生的文化建设活动应提高其语言感知力与表达能力,增强不同文化间的交融。文化内容涉及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个层面,各个层面的文化传播与交流需要语言作为载体,通过语言进行传递,这在留学生教育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5]。因此,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应依据文化的四个不同层面,坚持“学生中心”“多元交融”“满足需求”等原则,促使其更加全面、深入地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对中国产生更多的理解和热爱,进而成为亲近中国的友好使者。
1.坚持以来华留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立足于留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活动,面向来华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中华文化吸引的外国留学生大多怀着对中国文化的憧憬来到中国,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有责任与义务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满足留学生多方面的学习需求,提供多种机会推动其对中国语言文化的整体认知。在课程设置上,通过中国人文地理、中国传统文化等专门文化课程强化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常识的认知,使来华留学生既能掌握基础汉语,又能通过专门的文化课程学习中国文化。由于汉语的语言中包含很多文化要素,一些词语本身就具有文化属性,来华留学生在学习中也可以汉语语言为基础进一步理解语言中的文化要素。另外,在课堂外有的放矢地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加强文化活动对留学生语言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加留学生在目的语环境下语言使用频率,并力求在外事政策、国家安全允许的范围内,让每一位留学生都能获得更好的语言教育和文化体验,使汉语与中国文化真正成为留学生培养的两翼,实现语言学习的全面进步与中外文化的深度共融。
2.以文化建设推动高校内涵建设,突出多元文化交叉融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精神动力,高校应始终坚持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中国文化的繁荣才能带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高校在对待留学生母语国的文化时应秉持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观念,增加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理解并接纳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既能向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又能耐心聆听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故事,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深度理解。除此之外,各个高校还应以本校制度文化为根基,基于高校自身历史文化积淀,立足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文化融合为目标,将留学生文化活动进行国际化接轨,打造面向来华留学生的多学科、多领域的国际化语言文化融合平台,通过留学生文化建设活动加快实现高校教育国际化步伐,从而为建设与高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符合本校特色与发展方向的高校文化服务。
3.应针对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现状,满足不同阶段留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文化需求。高校应坚持问题导向,从来华留学生整体的文化诉求、学习诉求、生活诉求、发展诉求出发,重点梳理来华留学生的问题聚焦点,探求提高留学生语言水平、加快了解本地风土人情、丰富课余生活以及扩大朋友圈的可行路径。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高校应注重不同培养阶段的差异性:一是在招生时突出对中国文化、校园文化、办学特色与优势的宣传,使留学生对学校建立起良好的第一印象,为入学后的文化体验、文化适应、文化交流打下基础;二是以求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作为开展留学生文化建设的主要阶段,通过对留学生文化建设活动的规划与实施,开展系统化的文化教育活动,引导留学生群体尽快适应中国文化,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增强文化认同感及留学满意度;三是将毕业后作为留学生文化建设的延续期,注重留学生校友的情感寄托、留学经历回忆、留学身份烙印等因素,使留学生校友潜移默化地成为大学文化的国际传播力量。
(二)构建“以赛带学”的留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1.以班导师为核心,开展文化建设,组织文化实践活动。高校应根据来华留学生汉语水平的差异配备专业的班导师,保证其能够整体把握班级情况,了解班级内每位留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及心理发展状态,从留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活动等方面全方位把握留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特征,对留学生进行整体指导与个别引导,对不同班级实施针对性的教育管理。
一方面,班导师在教学中要以最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教学方式和资源形态呈现与先进教育技术相结合的特点[6],如在语言课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注重增强留学生在课堂外自主学习的动力,更多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在课堂上实现教师与学生身份的转变,教师以“配角”的身份开展教学服务,启发留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流,使其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在课堂内外得到全面提升,进而保证其在文化实践及各项比赛中更好地运用汉语进行表达。在文化课中,要通过“以赛带学”扩展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储备,在教学中通过传授国情文化、传统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精神等内容,开阔其视野,扩大其文化认知格局,从而提升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就目前来看,辽宁高校汉语言专业的留学生大多采用与中国学生相同的文化教材,这些教材对文化内容的解释过深,不能适应非汉语言专业留学生文化学习的需求。鉴于此,班导师应从来华留学生实际需求出发,选择或编写出适应留学生实际水平的文化课教材,由浅入深地开展文化教学。教师在讲授传统文化知识时,需增强文化课堂的趣味性与参与度,采用视听法、情景式教学方法,通过文化知识与现场展示相结合的方式,鼓励留学生敢于表达自己对汉语与中国文化的理解,增加留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依据辽宁高校目前的留学生培养情况来看,工科和医科院校留学生数量较大,对这些非汉语专业的来华留学生的专业教育,也需加强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掌握,将文化教学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促进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高。
另一方面,学校在教学以外也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学校管理部门应积极支持教师在做好高校品牌文化艺术活动的基础上,以班导师为直接推动者组织开展多种主题活动。依托留学生国别广泛性的特点,高校应建立集中反映留学生国别文化、民族文化、共同体文化特征的文化活动“剧场”,通过建立留学生活动中心、中国文化体验中心等,打造留学生品牌活动,增强留学生展现自己国家及民族文化、了解并融入中国文化的主动性。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教师应鼓励留学生参与文化艺术节、文化周、文化沙龙、文化讲堂等留学生文化“大剧场”,如定期举办文化节活动,展示中国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节日的特色食品、中国舞蹈、乐器、武术等,使留学生在与班导师的文化沟通与交流中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在文化讲座中,教师应突出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对比,以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当遇到重大节日时举办庆祝晚会,通过中国的传统文化节目与不同国家多元文化的共同展现,既可使中外文化通过文艺舞台相互交融,又可缓解留学生的思乡之情,增加国家自豪感,从而消除因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出现的偏见或误解,提升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社会、历史、艺术等的关注度和接受度,帮助在校留学生更好地融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2.以校内社团为重要阵地,搭建中外学生交流平台。在举办文化活动的基础上,高校应鼓励留学生群体自发构建互助、互融的留学生组织——留学生会,促进留学生群体内部多元文化的交叉融合,形成体现留学生健康向上,知华、友华、爱华精神品格的文化园地。留学生会的建立应充分考虑各国留学生文化背景的复杂性、差异性及多元化,在确保涉外安全、政治安全及国家安全的基础上,在学校团委、外事部门和留学生管理部门的统一指导下成立并开展留学生日常事务的互助管理,学校也应以多种形式支持留学生群体自发构建知识探究、文化研习社团。如协助留学生会建立书法、太极、中国舞蹈、中国茶艺等中华文化二级协会或社团,同时也可吸收留学生参与学校国别区域研究基地、国际智库等研究项目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来,促进来华留学生学术科研能力的提升,为中外学生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
高校内的各类中国学生社团对留学生“以赛带学”“以赛促学”也可发挥出良好的促进和指导作用。如中国学生创办的汉语协会、书法协会、武术协会、电影协会、足球协会等学生组织可主动吸纳留学生参与其中,使留学生真正融入中国学生社团,在与中国学生共同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参与活动策划与管理,并在沟通与交流中提高自身汉语表达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另外,高校也可积极促成由中外学生合作创建学生社团,贯彻“中外互动、本硕沟通、本硕联合”人才培养理念,使之成为校内学生社团的组织形式之一。如组建“汉语角协会”社团,开展文化讲座、联谊晚会、公益活动等常规活动,又可策划、组织中外文化论坛、公众语言文化知识传播平台、中外大学生时事辩论赛、中外学生结伴互学等专题活动,由中外学生共同参与完成,并努力发展成为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中外合作实践实体。
3.建立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开展特色化教学实践。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对留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因此,高校需建立面向来华留学生的语言实习实践基地,强化汉语在实践中的应用,并进一步提高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知能力。另外,除正常的语言及文化课堂外,高校还应采取必要的“走出去”教育管理策略,在校外为留学生提供交流体验的平台,使其融入中国社会生活中,感受中国,体验文化。留学生走出校门,也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融入实习实践中,加深他们对中国社会的了解,激发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喜爱之情。
4.借助有益的社会力量,加强交流,开展合作。除了获得学校传授的知识、获取实习实践机会以外,留学生还需借助社会力量去亲身体验、实地了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的发展状况,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中国优秀的企业、社区有着独特的企业文化、社区文化,高校可组织学生进入企业、社区、学校、家庭等地进行参观考察,使交流互动常态化。在国家相关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优秀留学生到社会职能部门参观,为留学生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提供实践基础,提高其宣传中国文化的自觉性;也可邀请社会职能部门相关人员与留学生近距离接触,使相关职能部门的办事处工作人员走进校园,通过人性化的服务,为来华留学生全面发展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7]。除此之外,高校应加强与社会组织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借助社会多方力量,利用有益于本地区留学生全面培养的社会资源,实现文化体验“引进来”与“走出去”,与其他学校及社会各界联合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加强不同高校留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同省、同城留学生的互动与协作,让留学生切身体会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碰撞,促进“汉语+”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三、构建“以赛带学”的留学生教育管理体系的意义
“以赛带学”的留学生教育管理体系,有助于促进新时代高校留学生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为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管理体系建设贡献学术智慧;能够提高留学生对汉语国际教育中语言理论、语言技能和文化教学的认识,同时加强其对语言文化活动、竞赛指导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理论认识。
(一)服务国家战略,构建和谐世界
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和工具,国与国之间的“文化误解”通常由“语言隔阂”引起。学习其他国家语言,加强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语言沟通能够促进交际双方对彼此深层次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形成和谐社会,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目标。“以赛带学”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及文化实践活动,可以减少留学生因语言障碍引起的语言隔阂,降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误读”的可能性,促进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服务国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对外战略,从而共同创造和谐世界。
(二)借力文化活动,为学术研究提供实践依据
身处一线的留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应加强自身学术修养,及时总结语言文化教育实践经验与教训,探寻实践中需要着重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为来华留学生文化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高校应进一步加强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除了在教学方法、教材编写、教师培养等方面开展研究以外,在中观层面上还应对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措施、教育管理机制、教育管理路径等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鼓励教师申请国家、省、市科研项目,撰写相关学术论文,不断充实留学生教育管理问题的理论框架,为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及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三)以品牌活动为标杆,实现语言文化交流形式的创新
在“以赛带学”教育管理理念指导下,高校应设计、组织具有示范性的留学生教育活动,注重语言文化活动的品牌效应,保持文化活动的连续性与实效性,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语言文化大赛项目等,提高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兴趣,使其形成语言学习与文化融入之间的连锁反应。加强留学生的亲华、友华情感培养,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