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快推进辽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

2019-02-21

关键词:高技能辽宁院校

卢 萍

(沈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1]这既是对未来劳动者培养规格和能力水平的明确要求,又是对未来劳动观念及社会风尚的客观预测。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全域性、全方位的振兴,就各类生产要素而言,最根本的是人才的振兴,其中,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一、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与高技能人才的瓶颈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一线岗位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在关键环节能发挥关键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工程师、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类人员。

从目前我国人才市场的供求状况上看,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据报道,我国技能劳动者规模总量虽然已超过1.65亿人,但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其中高技能人才4 791万人,仅占就业人员总数的6.2%,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为29%。而在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占比为40%,德国则高达50%。可见,我国目前高技能人才的比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伴随现代技术革命背景下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我国各类企业高技能人才缺口将达2 200万人。

辽宁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以重化工业为特色的老工业基地,由于工业基础雄厚和特殊的区位优势,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辽宁集中投资建设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以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为主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作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辽宁是我国装备制造业门类最齐全的省份,其钢铁、化工、装备制造等重化工业曾创造了诸多的中国第一。历史上各类国有大中型企业除了拥有先进的机器设备外,与之相匹配的是规模庞大的产业大军,在辽宁曾经的产业大军中集聚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然而,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与其他省份相比较,辽宁传统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规模优势和高技能人才的数量优势却在发生着始料不及的变化。近年来,辽宁省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排名持续后移,目前在全国排名第24位,不仅低于东北地区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高技能人才的相对短缺直接影响了当前辽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也严重制约着辽宁经济的全面振兴[2]。

2017年,辽宁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为32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4%,其中高级职称人才48万人。全省在职技术工人总量48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1%[3],其中高技能人才100.7万人,占在职技术工人的比例仅为20.85%。在这一背景下,辽宁省委、省政府印发的《辽宁省人才服务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省人才规模实现稳步增长,专业技术人才达到350万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才达到52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112万人。三年内,辽宁将新增技能工人45万人、高技能人才12万人;同时将培养集聚6 000余名急需紧缺高级技师、工匠技师,培训专业技术人才60万人次、高级专业技术人才5 000人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过程中,将组建10个省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5 000余人、农民技术员5 000余人[4]。这既是近期辽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未来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人才保障。

辽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高技能人才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资源。能否完成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特别是能否有针对性地在智能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海洋等新兴产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取决于这些领域高技能人才的规模数量、分布结构、质量水平及其积极性的发挥程度。发展这些新兴产业,辽宁既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又有现实的人才短板,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明显存在着不足。没有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强力支撑,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将无从谈起。

二、辽宁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现实问题

辽宁高技能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不足。

(一)传统观念直接影响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人口数量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以迅猛发展,目前已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我国即将由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5]。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部分家长对独生子女受教育期望值过高等因素,“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远未得到扭转,高看“金领、白领”,鄙视“蓝领、灰领”者大有人在。许多学生和家长心理认同的依然是传统意义上的普通本科高校。在高考报名和录取的环节上,高职院校对许多高中毕业生的吸引力远不如普通本科院校强,高职院校只是一部分学生的无奈选择,所以高职教育也给一些人留下“末流教育”的印象。包括教育系统本身,在以往的资源分配问题上,也存在着厚此薄彼的现象,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若干年内并未受到平等的待遇。时至今日,初高中阶段成绩好的学生不愿报考职业院校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创出历史新高的背景下,真正在认同基础上主动报考职业院校的考生数量仍然比较有限。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

当前,人工智能、互联网、机器人、大数据等科技产业发展迅猛,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结合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就要求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要迅速做出反应,变过去的单项技能培养为复合型技能培养,根据社会需求,培养有工匠精神、有创新意识、有精湛技艺的一专多能或一人多岗的现代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由于受传统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计划的影响,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仍过于注重专业理论的学习和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强调根据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科体系来组织教学,而对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的强化却重视不足,实践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形式和教学地点都难以达到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也难以保证职业技能训练的针对性、系统性和适时性。部分高职教育的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等与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适配度不高,与现代技术革命背景下快速多变的社会需求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问题[6]。

(三)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参与热情明显欠佳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既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路径,又是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和难题。截至目前,尽管全国共组建职教集团1 400余个,覆盖90%以上的高职院校、100多个行业部门,但校企合作中始终难以解决企业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不深的问题。现有的职教集团多为松散的非法人组织,实际牵头者多为职业院校,其主导作用对企业的影响力、吸引力是比较有限的。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是否有意愿参与职教办学,往往取决于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成本与收益。对企业而言,其成本主要包括支付给合作学生或培训人员的相关费用,体现为直接或间接成本,而企业的短期收益则主要来源于合作学生顶岗实习所创造的价值。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部分企业转型升级、减员增效、严控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政府针对校企合作的补贴和相关政策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则企业真正从长远利益、社会效益考虑问题,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大打折扣。

(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双师型”师资严重不足

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决定了高职教师与普通高校教师在专业要求上存在差异。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中有实际行业从业经验者十分有限,多数教师高校毕业后直接到高职院校任职。尽管一部分人有较高学历,但因缺少在技术领域从事技术工作的经历,故在实践教学中明显反映出实践水平偏低、实际操作经验不足的问题。同时,一些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和比例要求相对宽松,使得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量饱满的情况下缺乏继续学习、提升实际操作技能的动力,即便部分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有硬性要求,专业教师围绕职业技术的继续学习也只能通过短暂的职业培训来实现,加之现代技术日新月异,许多专业教师难以接触和掌握最前沿的应用技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的短缺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这一问题如得不到有效解决,将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进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关于加快辽宁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政策的导向和支持,需要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也需要校企的深度融合。

(一)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

作为制造业强国,德国高技能人才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在比较不同人才类型时,德国前总统赫尔佐格曾说:“为保持经济竞争力,德国需要的不是更多博士,而是更多技师。”[6]正因为如此,德国不少行业的技工工资远远高于普通公务员,甚至不低于大学教授。德国对技能型人才的重视程度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在辽宁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迈进的过程中,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加速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特别必要,特别迫切。第一,在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上,应加快推进技术技能人才评价模式的改革,从客观反映特定职业实际工作规范的角度出发,应尽快制定出与国际接轨的行业标准,同时此标准要符合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以实操能力为导向,客观真实地反映人们的职业技能水平[7]。第二,应迅速在辽宁高职院校中进行“1+X证书制度”试点,强化平台和基地建设,营造良好的实验、实训、实习环境,加快推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适应,企业应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导向,招录和储备人才,并实施深度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第三,建立职业技能等级与薪酬密切挂钩制度,努力提升高技能人员的薪酬待遇。以人才评价模式改革带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使全社会形成崇尚技术技能的氛围,使高技能劳动者得到空前的礼遇和来自各方面的关心和关怀,在“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的分配原则下,“大国工匠”和“劳模精神”在“辽宁制造”和“辽宁创造”中必然能体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第四,建立高技能人才市场薪酬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公布辽宁高技能人才市场薪资水平。在与其他省份的比较中,无论辽宁的薪资水平居于何种地位,这一机制都有利于引起整个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关注,如果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和荣誉在辽宁省内和省外真正令人艳羡,则辽宁在拴心留人、加快培养和着力引进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便会形成久违的人才竞争优势。

(二)改革高技能人才培养院校的招生体制

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职业院校。目前,职业院校生源与未来岗位要求之间存在巨大反差,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风险。解决辽宁高职院校招生难的问题,有必要尽快出台方案,将职业院校的高考单独进行,使其考试时间、考试模式、考试内容、录取原则等与普通类高考分开,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这对于强化高职院校的生源供给、提升生源质量至关重要。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8]。面对全国如此庞大的扩招规模,结合现阶段高技能人才的短缺状况,辽宁应迅速做出反应,加快制定更具改革意义的招生方案。针对目前辽宁高校的规模、数量和布局,分析高职院校的生源状况,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以及农民工、下岗工人、退役军人等社会考生比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潜力更大。制定辽宁高职院校招生改革方案,应特殊考虑这部分人的实际情况,“宽进严出”并实施弹性学制。从部分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上看,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高职院校的“宽进严出”和弹性学制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针对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和农民工这一特定的潜在生源,可通过注册入学、申请入学的形式降低入学门槛,只要有高中学历和求学意愿,无论其户籍是否在辽宁,都可允许其申请进入高职院校的机会。尽管这些潜在的生源文化基础普遍不及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但在“1+X证书制度”试点中,其工作阅历、技术技能却可能显示出特有的优势。将这部分人员纳入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对有效扩增辽宁高技能人才的规模数量,对稳就业,增收入,进而加快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以“组合激励”形式激发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的状态至关重要。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下,因企业发挥主导者的作用,从受益者角度出发,企业承担着职业教育的大部分成本,政府只承担成本的一小部分。而我国目前的情况却大相径庭,一方面,许多企业长期以来缺乏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传统;另一方面,部分企业迫于生存压力,在不断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并没有专门投入职业教育的预算支出。此外,现阶段国内企业间的人才大战,也使得参与职教的企业难以肯定地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因而在参与职教的问题上,中外企业的积极性存在明显的差异。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痛点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缺少积极性。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机制,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各行业协会在与会员企业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由各行业协会牵头,与相关院校就校企合作的具体内容、方式、途径等方面进行沟通,实现院校教育与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的局面。校企合作要以“双赢”为目标,在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学校必须面向市场,时刻关注企业的需求变化,根据企业的需求变化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辽宁省政府应迅速出台相关政策,将校企深度融合与开展“五个一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企业进入学校和学校进入企业,将部分技术研发放到学校的实验室,将企业需要的人才放到企业中培养,打造一批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基地、谋划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开展一批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培育一批叫得响的辽宁品牌、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通过“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激励形式,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实实在在地参与进来,在确立市场需求、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成绩评定等方面充分发挥基地和平台的作用,并在“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让辽宁企业获得超值的近期收益和远期收益。这既是各类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又是企业有效开发人力资源、加快高技能人才储备、顺利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四)完善有利于“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教育机制

我国“双师型”教师主要集中在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需要一批从事理论教学与理论研究的教师,也需要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与较高技能水平的教师。比较而言,后者更具稀缺性,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作用更加明显。目前,诸多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技术技能水平存在明显的短板,这与教师的职称评聘制度密切相关。一些高职院校的职称评定以论文和科研项目为主要评审条件,客观上造成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论文发表和科研项目的申报上,教师不愿意也没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实践工作,致使高职院校中有关教师到实际工作岗位开展工作的要求难以落实。这也是目前“双师型”教师数量少、高职称比例偏低的重要原因。为了扎实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应尽快完善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强化技能和实践教学导向,引导教师从学校到相应的实际工作岗位,增加实践经验并提升技术技能。对于面向企业,面向生产一线开展科研活动,在不同领域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双师型”教师,在年终考核、教学成果评定,特别是职称评聘中应给予特殊的政策倾斜。同时,赋予学校更大的自主权,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为导向,建立健全高职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使之在提供优厚待遇的前提下,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引进实践经验丰富、有较高技术技能水平、有情怀有能力从事高职教育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结构,提升“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高职院校教师的双向流动。

猜你喜欢

高技能辽宁院校
辽宁之光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高技能人才“四元三阶六同”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辽宁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