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新途径
——基于模因论视角

2019-02-21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模因强势价值观

(豫章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3)

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以个性化彰显、自由表达意愿、交互性强等特点促进了大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自我意识的增强和社会参与度的提高,并直接影响着他们价值观的形成。从模因论视角剖析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机制,进而探寻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路径,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一、自媒体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产生的影响

自媒体信息的选择和传播以其自主性、个性化、交互性等特点拓展了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建构知识的渠道,提高了他们对信息的识别能力和处理能力,为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带来新的机遇。同时,自媒体“裂变式”传播、碎片化信息、“去中心化”传播主体等特点又弱化了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为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严峻挑战。

(一)自媒体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带来的机遇

1.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新平台

与自上而下垄断话语权的传统媒体不同,自媒体打破了受众与传播者间的界限,具有“草根性”。这一特点迎合了大学生彰显个性、发挥个人价值的心理预期,为他们自由接受资讯、发表意见和展现自我提供了良好平台。大学生只需利用自媒体终端,就可以接受各种信息,自主自由地对社会热点、知识理论和社会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可以转发价值观相同激发共鸣的信息。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既是价值观的接受者,也是价值观的传播者和再造者,他们在获取、选择和处理信息过程中,提高了对价值观信息的识别能力、处理能力和传播规范意识,为他们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2.为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开拓新渠道

在自媒体出现之前,电视、广播、报纸、影视、书籍等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媒介,其传播范围受时空的限制,局限于既定的传播平台和宣传渠道,具有传播单向性、不可选择性和强制性等特点。而以打破时空界限,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于一身的自媒体,通过形象生动、寓教于乐的教育内容,让大学生在“立体轰炸”、彰显个性、自娱自乐中接受社会形式多样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传播实效。据此,近年来,各级政府、社会各职能部门、各大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媒体等都竞相开通了自媒体平台,以便传播正能量、发布信息和交流互动等。由此可见,自媒体改变和推动了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为大学生接受核心价值观教育拓宽了新渠道。

3.为高校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新载体

传统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信息的强迫性、单向性、可控性、封闭性为主,学生接受的信息一般经过教育者严格的筛选和整理,并以“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点你背”的单向传播灌输的方式教学。自媒体则改变了这种传统教学模式,高校利用自媒体便捷、互动、平等传播特点,可通过QQ、微信、在线教育等方式构建主题研讨、课堂讲授、网络学习“一体化”新教学模式,也可通过打造自媒体公众平台,如建设校内微信微博、主题讲座、手机报等,构建“精英与草根优势互补”的新型校园网络文化,为网络核心价值观教育搭建新平台,唱响主旋律。这些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弥补了传统灌输教学的弊端,而且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平台,实现教育主客体零距离交流,让大学生在愉快、自由、宽松的氛围中接受价值观教育,促进其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二)自媒体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带来的挑战

自媒体中的信息良莠不齐,不同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相互碰撞、不良信息肆意扩散及信息娱乐化等正在逐渐削弱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和影响力,这将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严峻挑战。

1.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削弱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和价值观多元化正在削弱我国核心价值观一元化主导地位,而自媒体以其扁平化、隐蔽性的传播特点更加速了多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侵蚀。西方国家凭借强劲自媒体实力,通过多渠道、发散式传播模式大肆向高校传播各种西方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以淡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观和民族认同感;对我国社会制度进行攻击,恶意夸大或扭曲社会矛盾以挑唆和煽动大学生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这些消极的价值观念和不满情绪不断冲击着核心价值观的权威主导地位,话语方式和价值理念不断被消解,使核心价值观的信任度和理解度降低,削弱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2.不良信息造成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知的偏差

自媒体中,“形形色色的信息与价值观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部分消极信息利用了当代大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对其灌输错误的价值观”[1]。由于自媒体信息传播呈碎片化特征,再加上发布信息者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或为了博得更多点击率和关注度,事实经常被夸大甚至歪曲,自媒体成为各种不良信息的主要传播源。形式各样的谣言、流言借助自媒体平台不断被转发和扩散,导致失真、混乱的非理性价值观念铺天盖地,混淆视听,激起群体情绪化或产生极端性事件。大学生由于价值观还处于不稳定状态且无法厘清事实真相,很容易接受这些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信息,产生强烈震撼和认同,从而在价值观认知上出现偏差和错误,甚至价值观扭曲。

3.信息娱乐化趋势弱化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

为了讨好和迎合网民,自媒体信息大多经过娱乐化处理,甚至一些本该严肃的信息如文化、政治、宗教、新闻等也都逐渐戏谑化、娱乐化。信息娱乐化的泛滥,使大学生对身边和社会事物缺乏一种学习、对话和理性思考的力量,文化智力逐渐衰退,致使其常以娱乐的心态和态度看待一切事物、衡量一切价值。娱乐的过度追求使大学生迷失自我或推崇价值虚无主义,而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也在“娱乐至上”中日趋消解,影响力逐渐衰弱。

二、模因论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机制

模因论是一种试图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演化规则来解释语言、观念、习俗、知识、新闻、宗教等文化的传承与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是关于思想和信息发展的社会生物学。模因论认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就可以称为模因了”[2]。由此可知,模因要靠宿主(携带模因者)的复制才能生存,才能如同“病毒”一样,具有强劲的复制、创新和选择能力,并通过影响宿主及其身边人群来改变其行为,诱导其认同并传播这种行为模式。为了生存,大量模因“都在竞争以获得人们(宿主)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因此,任何给定模因的适合度将主要受到它获取并保持人们(宿主)的注意力的影响”[3]70。而模因能否引起宿主的注意,既取决于模因所寄居的大脑结构、模因的稳定性,又取决于它“在文化环境中的凸显率”[3]13,而“凸显率”又取决于宿主已有的认知结构、认知偏好、心理诉求、注意焦点和时代背景等。只有模因引起了宿主的注意,才会经历“同化、记忆、表达、传播”[4]四个阶段被成功复制和传播,成为强势模因。

从模因论的视角来看,自媒体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其价值理念信息作为一种强势价值模因,在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与遗传基因相同的作用,通过同化—记忆—表达—传播四个阶段影响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和价值理念,从而形成大学生的价值观。

(一)同化认同阶段:价值观形成的起点

价值认同是指个体自愿接受社会中存在的某种价值体系或观念。在价值认同结构中,情感因素占主导地位,起着“催化剂”作用,只有大学生根据自我需要,对某种价值体系或理念作出主观评价和选择并产生喜爱、满意的情感体验后,才会形成价值认同,并愿意将该种价值体系或理念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自媒体中,由于信息可以自主选择,再加上趋利避害的本能,大学生一般会选择认知那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并服从于相应的价值体系。

“任何选择发生的必要竞争要素是由大脑有限的注意力决定的,为了占据首要地位,一个模因必须分散大脑对其他模因的注意力”[3]12。从模因理论看,这一阶段是价值模因在自媒体中通过激起大学生(宿主)的价值需要来增强大学生对它的注意力,从而分散其对其他模因的关注度。“获得某人的注意力就是一种自我复制的方式”[3]70-71。获得关注后,模因依据大学生已有的心理诉求、认知结构和偏好而被逐步内化,同时劝诱大学生将其宣扬出去,然后借助其超强的自我复制能力,影响大学生的意识形态环境。

(二)记忆阶段:价值观形成的内化

随着自尊感、安全感、归属感等自我需求和自我道德观念、自我价值体系等自我概念在价值体系中获得满意、喜爱的情感体验后,大学生才会对该价值体系由最初的“被动服从心理逐渐转化为主动自觉的接纳,并开始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这一阶段,大学生会主动记忆自媒体中所传播的价值理念,并与自己的态度和情感相融合。此外,价值模因也会通过引导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认知体系进行强化,修正他们的价值观与该价值体系相悖的理念。

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为例,仅仅几天,“新时代”概念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介得以快速传播,成为人人知晓的强势模因。这除了是各大传媒大力宣传的成果,同时也是因为其寄托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向往和迫切希望中国在新的历史阶段焕发出更强大生机活力的情感,强化了这一概念的记忆。据此可知,深刻的记忆是强势价值模因形成的重要因素,而强势价值模因又在对个体记忆中促进了价值观的认同。

(三)表达阶段:价值观形成的外显

大学生的认知系统内化了强势价值模因后,一方面自媒体中的价值判断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大学生也会把内化的价值观外化为行为进行表达。受强势价值模因的暗示和感染,大学生在自媒体中会有意或无意地模仿他人的表达方式或学习他人的价值理念,出现“模仿—趋同”现象。这一阶段,大学生通过追踪、仿效和扩展价值理念信息,促使其在形式上和含义上都趋于多元化,更加强化了影响效果,使大学生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这种价值观,并将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从而转化为不易转变的心理倾向。

(四)传播阶段:价值观形成的升华

价值模因经过内化和外显阶段后,已发展成熟。这时的价值模因希望借助媒介的强势力量传播得更为广泛以实现价值观认同的升华,而不再是满足局限于个体内部的自我认知体系。这一阶段,大学生依据自我的心理意向和表达需求,借助自媒体“裂变式”传播对某一价值理念进行推广和传播,当人们对该价值理念引起共鸣时,就会参与复制、仿效、加工,最终成为人人知晓的价值观。而自媒体信息实效性、“裂变式”的传播优于其他传媒,使其为保障价值模因的传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阶段中,大学生除了自己在自媒体中积极传播价值模因并试图影响和说服更多的人外,还通过无立场的评论,间接强化价值模因对自己及他人认知体系的影响,并最终促使强势价值模因的形成。

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强势模因的培育

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就是大学生在自媒体环境中依据自我心理意向和表达诉求,选择性地与某一价值理念进行交流和体验,在经过被动同化转变为主动接纳心理后,所形成的对于该价值理念的认同和自我规范,并通过积极参与该价值理念的传播影响他人价值观的过程。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整个过程中,价值模因是代表性模因,它的强势传播必然起到决定性作用。据此,在自媒体环境中创造和培育强势价值模因可为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新的教育途径。

(一)强化同化效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只有那些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能够顺应交际双方心理需求的模因才能成为强势模因,从而得以存在和复制”[6]。价值模因要得到强势传播,首先要获得大学生的情感认同,然后通过激起大学生的价值需求强化其对价值模因的注意力。在自媒体中形成的文化多元化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传统的硬性灌输式、口号式、说教式等价值观教育方法只会使他们产生反感和逆反情绪,甚至把这种负面情绪通过自媒体不断扩大,从而影响强势模因的传播。因此,要强化价值模因的同化效果,就必须加强和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营造良好氛围,使价值模因的效应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之间达到“感知上的适合度”[3]79,让大学生自发产生情感认同并进行关注。首先,高校应以宽容、理性的心态坦然面对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现实,并通过各种舆论平台营造主流文化氛围等科学方法进行引导疏导,让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产生持久的理性认同。其次,高校应转变观念,创新教育新模式,把传统苍白、单纯的单向式说教思维范式转为形式多样的平等双向或多向式互动沟通模式,增强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亲和力和感召力。再次,高校可利用自媒体优势,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和文化心理层面,了解他们对社会热点、现实问题的看法和价值倾向,并借助各种舆论平台和“文化阵地”等为他们提供正确的思想行动指南,为强势价值模因的形成营造良好氛围。

(二)强化记忆效果:形成健康的舆论场

社会舆论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自媒体中形成健康的舆论场,不仅可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而且还能增强人们的心理行为倾向和价值观认同感,从被动服从心理转化为主动接受,增强强势价值模因的记忆效果。

首先,政府要畅通公众利益诉求平台,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政府应借助自媒体的优势,积极开设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公开政府信息、创新社会管理,利用在线交流、网上论坛等搭建与公众平等良性互动的网络平台,畅通公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解决现实问题,化解不良社会心态,以此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为价值模因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提供优质土壤。其次,社会和学校网络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影响范围广,已经成为引导舆论的主阵地。网络媒体不仅要把国家形势任务、党的方针政策等以多样生动的表现形式进行阐释与宣传,也要把社会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在第一时间将真实情况传递给大学生,让大学生早知情多知情,做好舆情导向,更要利用其专业性特点,把自媒体中肤浅性、负面性、碎片化的信息以更加专业、深刻、理性的方式还原事实真相,引导正确社会舆论,推动强势模因的传播。再次,政府、学校等相关部门应建立网络舆情预警监管机制。当自媒体中出现价值观领域新动向(如危机事件或负面事件)时,相关部门应全面掌控,充分发挥议程设置功能,抢占话语先机,积极加强强势模因的传播,引导正确网络舆论,及时疏导大学生情绪堰塞,并利用自媒体强大传播力进行推波助澜,形成主流社会舆论场,消除负面模因影响,为价值模因的正向传播创造优良环境。

(三)扩大表达效果: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引领作用

“意见领袖”在自媒体中所传播的价值模因通常受到大学生的高度关注和高度认同,并有意或无意地进行模仿和学习其价值观念和表达方式,因此他们影响着互联网的议程设置,通常是强势模因的重要推手,具有扩大价值模因模仿效果的作用。

由于意见领袖大多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价值偏好而对信息进行关注、过滤和二次扩散,这些信息既可能汇聚舆论,帮助网民对某一社会事件、热点问题形成正确认识,也可能因为思想认识不完善不正确而引发舆论危机,消解社会认同感。因此,要充分利用意见领袖的引领作用,就必须培养具有正能量、能够快速正确整合信息的意见领袖,尤其要打造一支能够营造健康向上自媒体舆论场的大学生“意见领袖”队伍。在国内外出现重大事件、敏感事件时,意见领袖能够客观详细地发布真实消息,并以问题为导向,对舆论进行巧妙议程设置;在网络出现热点话题或事件时,意见领袖可以运用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话语表达体系进行解读,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正能量;在大学生对某一问题出现舆论混乱或非理性情绪时,意见领袖可以通过正面理性发言的方式,正向引导大学生的舆论。通过充分发挥意见领袖在自媒体舆论中的引领作用,可以更有效地深化增强大学生价值观的认同,并促进价值模因在大学生的认知体系中保留更长时间,为强势模因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能。

(四)改善传播效果:营造合理向上的媒介环境

自媒体的传播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大学生在自媒体中进行信息交流互动过程中,自媒体外部环境对某一个体产生影响的同时,其他自媒体使用者也在不断影响外部环境。合理向上的媒介环境可以促进强势模因保持长寿性、多产性和保真度优势,为强势模因提供强大的传播动力,有效地把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个人情感转化为正确的价值观。

营造合理向上的媒介环境,首先要构建结构合理的传媒种群。在发达的自媒体时代,强势价值模因的培育既依赖于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介以草根性的见解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也依赖于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以专业性的评论引导舆论,更依赖于政府以权威性的宣贯平台疏导舆论。形式多样、结构合理的传媒种群利用不同的发展空间和新闻资源发挥着不同作用,共同形成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这为大学生获取价值观信息拓宽了渠道,使他们在面临价值问题时能够听到不同声音,对问题的思考也更为理性。其次,要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由于自媒体隐匿性特点,常常会导致网民媒介素养缺失,严重破坏媒介环境。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引导其依法健康上网和理性表达舆论,培养其形成优良的媒介素养,可以形成合理、理性、有序的媒介环境,从而引导大学生理解和模仿表达自主选择的强势价值模因,促进其价值观的形成。

通过从模因论的视角剖析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机制可知,在自媒体中创造和培育强势价值模因,能够引导大学生在价值理念上从不认同转化为认同,从消极盲目认同转化为积极理性认同,并最终形成核心价值观。

猜你喜欢

模因强势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江冬秀 贤惠也可以很强势
内强外弱共撑美元指数延续强势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机器人强势来袭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试论翻译中的模因*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