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掘生成性资源 酝酿生物课堂的精彩

2019-02-21阮细美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错误生物情境

阮细美

(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高级中学 226534)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顺应学生的思维模式,结合学生在课堂上闪现的观点,从中发掘出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进而建构富有生成性的生物课堂,这样的教学能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效果.

一、关注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生成性资源的产生源于一定的教学情境,它的发展和利用自然也与情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情境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体验.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富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创设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展开更具立体性质的探索,学生也将由此而产生更加广泛的合作与研讨,这些都有助于生成性资源的形成.教师在此基础上积极发现并加以利用,对生成性课堂的建构非常有效.

问题与活动是两类生物课堂上最常见的教学情境载体,学生在问题的启发下,在各项活动中能够积极开展互动,这也是生成性资源最容易产生的关键时机.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各类问题,组织各项活动,以便能够更好地对学生产生启发作用,让学生在不断研究和深入中产生生成性资源的火种.

比如在问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关注设计的目的性,另一方面也应该把握提问的时机,尽量避免太过宽泛的提问.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如果加强提问的开放性,学生的思维更容易打开,这样也有助于生成性资源的产生和利用.比如在引导学生研究遗传知识时,父本和母本的表示符号“♂”和“♀”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一点,这种情形让学生死记硬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怎样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呢?笔者直接将其作为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索答案.事实证明,这一策略是相当有效的,因为学生所给出的方法往往是最匹配他们自己的认知习惯,比如有学生就指出:“老师,可以做一些形象化的比喻,‘♀’不就像一个支架上放着一面镜子,爱美、习惯照镜子不就是女子的天性吗?”受此启发,其他学生很快说道:“‘♂’有一个箭头,这就相当于在射箭,好勇斗狠、喜欢舞枪弄棒正是男子的天性,自然这个符号就代表父本喽!”问题的提出就要有这样一种效果,开放性的问题对应着多方位的思维角度,因此生物教师多多设计这些问题,可以能够让学生在思维中迸发出更多生成性资源.

二、加强对课堂教学的观察

高中生物课堂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即时性又是生成性资源的基本特征,这都表明很多资源是稍纵即逝的,为了避免这些有价值的资源发生流失,教师要学会观察和思考,及时抓住那些宝贵的教育资源.

学生是生成性资源的主要来源,因此他们应该是教师最主要的观察对象,他们学习的状态、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表达过程的语言特点等等,这些内容都可能存在着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因子,教师将其发掘出来,适当诱导就可以催生出所需要的生成性教学素材.当然,生成性的资源也可能来自于教师本身,教师偶尔的一个动作也可以成为生成性课堂的重要素材,生成性资源还可能源自课堂环境,教室窗口飞过的一只小鸟也可能让学生浮想联翩,成为某些知识点进行生成性教学的诱因.

比如笔者引导学生研究“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一蛋白质”时,正巧发现学生桌上放着课间没有喝完的牛奶,这时就可以据此讨论,如果将蛋白质作为单一的早餐行不行?这一问题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也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由上述细节切入,不但能够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来进行生物学习,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习惯,这样的处理可以更好地提升生物教学的效率.再比如和学生研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时,笔者就从学生的双眼皮和单眼皮、有无耳垂等遗传性状着手,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亲属间是否存在类似的性状展开思考和探索,这些内容由教师的观察开始,并且发展为学生的观察和比较等行为,由此可以引领学生向着更深层次发展自己的探索.

三、依托错误进行生成

在生物课堂上,学生不免会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生成性资源.利用这些错误来进行生成性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显然更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与热情.

课堂上错误的来源首先是学生,在大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要让学生积极而主动地思考,并让学生敢于试探和猜想,这就必然会让学生暴露出一些不足,这些不足正是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生长点.所以,面对学生所展现出的错误,教师应该表现出最大程度的耐心和宽容,切不可对学生报以嘲讽.如果教师妥善而真诚地面对学生错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将更加自信,他们对于自己的错误不会感到任何的心虚或胆怯,从而在问题解决中探明问题的本质.比如引导学生认识“激素调节”的知识时,我们会和学生一起研究“巨人症”,有学生脱口而出:“姚明不就是巨人症患者吗?否则就不叫‘小巨人’了.”面对学生这一冒冒失失的错误,教师切不可进行批评,须知学生正是因为在活跃地思考,才能将这个观点表达出来,而且这也直接反映出学生认识的片面性,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什么是巨人症?”这样的处理不但可以更加有效地纠正错误,学生的自尊心也会因此而受到保护.

发生在课堂上的错误不一定是来自学生,有时也可能是发生在教师身上.比如教师在设计课件时,无意中打错了一个字,就有可能成为生成性教学的资源.曾经有一次笔者引导学生研究“植物的向光性特征”时,所制作的课件无意中将“生长素”写成了“生长激素”,这显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细心的学生当场指出,并提出问题“生长素和生长激素是同一种物质吗?”笔者一方面坦诚自己的失误,另一方面当场引导学生展开探索和研究,并在讨论中帮助学生巩固了认识,区分了两个概念.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能因为误解学生的意思,或是表达上出现口误等原因发生错误,面对这些细节,教师也要及时进行纠正,有时也可以藉此来展开生成性教学.教师客观而严谨地对待这些错误,不但有助于学生更加精确地理解各个生物知识,而且教师的这种治学态度对学生的后续成长相当重要.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要有效进行情境创设,深度观察并研究课堂,同时还要及时发现课堂上所发生的错误,多方位地整合并利用生成性资源,借此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错误生物情境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在错误中成长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第12话 完美生物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