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抑郁症个案分析及应对策略

2019-02-21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心理疾病辅导员案例

贾 萍

(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作为一种高校常见的心理疾病,抑郁症对学生身心健康会产生严重影响。主要表现为:认知上出现偏差,产生消极想法;情绪上出现持久的心情低落;躯体上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和失眠;社会功能上表现为回避人际交往,无法进行正常的课业学习和校园活动,程度严重者还会产生自伤自残等行为。所以,作为辅导员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帮助学生面对抑郁症,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既是学生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点问题也是亟需关注并努力解决的难点问题。

一、案例简介

学生w,女,某专业大二学生,近两个星期以来,经常出现缺课和夜不归宿的情况。与该学生进行谈心谈话,学生反应较为平淡,不敢抬头,眼神闪烁,回答语气较为压抑,内容顾左右而言他,情绪表现低落。近来因腹痛而感到身体不适,一直在打针,影响了上课。为全面了解情况,与宿舍成员又做了谈话,舍长反馈学生w在宿舍很少与同学交流,常一人出去,偶尔不回宿舍,并发现w在服用抗抑郁类药物。了解相关情况后,我尝试在微信上给予学生鼓励和开导,努力建立信任关系。几天后,学生主动与我联系,表示想与我单独谈话,在这一次的谈话中,学生w告诉我最近自己心情不好并感到痛苦,已单独去过心理门诊,诊断为中度抑郁症。近两个多月以来情绪反复,心情低落、无法集中注意力,失眠、头疼,甚至还有过自伤行为。谈话最后学生并表示父母不知情,害怕父母责备和不解暂时不想告诉父母。经过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学生已由父母带到医院诊治,目前情绪平稳。

二、案例分析

学生w的症状表现分析:

1、认知上:会出现消极想法,对失恋这件事耿耿于怀,将其归因于自己不够优秀,经常感到自卑、自责、内疚;上课走神,反应速度减慢,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无法集中,即使硬着头皮去上课,也无法坚持。

2、情绪上:一个人的时候深感独孤寂寞,情绪低落,常莫名落泪。情绪反应较为激烈尤其是提到恋爱关系或亲子关系。

3、行为上:食欲不振,睡眠昼夜颠倒,经常用喝酒麻痹自己,曾出现过自残自伤行为。

4、社会功能上:出现旷课和夜不归宿行为,回避正常人际交往。

抑郁症产生的原因分析:

学生w抑郁情绪产生原因分析:

因为抑郁症本身比较复杂,产生抑郁症的原因也比较多样。根据本案例中的学生情况,将产生问题的原因作出如下分析:

1、性格因素的影响:学生w性格内向、孤僻,比较喜欢自己一个人相处。敏感多疑,多愁善感的性格使得学生很容易将所有情绪内化而无法及时排解,加之失恋事件的影响,学生沉浸于失恋情绪中无法自拔。

2、成长经历的影响:学生w小学时,学习成绩比较优异,青春期时叛逆,学习松散,效仿同伴,离开学校去社会闯荡,后觉得社会“残酷”,再次选择上学。在成长经历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经过一次“由高到低”的起伏转变,情绪反应淡漠,未学会如何对待挫折,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没有加强。此次面对挫折时情绪问题再次复发继而引发抑郁情绪。

3、家庭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学生成长早期父母忙于工作,对学生关注较少,青春期叛逆,父母对学生学业方面期望过高,管教方式的严格致使亲子关系疏远。在遇到发展性问题时,学生不会主动寻求来自家长的支持,所以得到的家庭支持力量尤其是心理帮助较少。另一方面,由于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不懂得科学的教育观念,多采用简单粗暴的家长制手段,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子女敏感多疑、自卑易怒、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心理品质。

4、社会因素分析:抑郁症等相关心理疾病的宣传普及不到位,使得社会对抑郁症的认识不够科学。在本案例中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不够,认为抑郁症不是一种心理疾病,将抑郁症等同于心情不好,将孩子不上课看作是摆脱学校出去玩的借口。此外,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度还有待加强。在本案例中学生患病并未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心理咨询师或同学寻求帮助,原因是害怕抑郁症带来的污名体验,所以,选择隐瞒病情,独自承受。

5、应激事件的影响。恋爱关系的结束成为学生压垮心理防线的稻草,也成为了点燃心理问题的导火索。就学生的恋爱过程而言,恋爱初期的甜蜜让学生毫无保留的投入付出,在内心中有了一个倾诉的伙伴,一扫过去成长经历中的心理阴霾,但是恋爱过程的争吵影响了学生情绪的波动起伏,恋爱关系的结束更是让学生心理负担加重,情绪无法排解。

三、案例处理

针对案例中的学生情况,我进行了以下工作处理:

首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本着尊重、真诚、接纳的原则,积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在本案例中学生w患有抑郁症并且缺少社会支持系统,没有倾诉对象,独自承受抑郁症的困扰。作为辅导员要与学生建立一个互相信任的关系,给学生带来心理支持。而关系的建立和推进就像是破冰的第一环节,需要辅导员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够了解症状、帮助学生梳理问题,科学分析;另一方面需要辅导员要有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抑郁症学生的心理往往是很敏感脆弱的,走进他们内心要真正做到真诚、共情和接纳,让学生感到尊重、温暖和被理解。

其次,与家长及时沟通,做好学生陪伴工作。学生的情绪问题,要以合适的方式及时告知家长。在本案例中,学生w开始不同意告知家长原因在于自小家长对学生关注的疏忽,家长对抑郁症的不理解,害怕家长的指责埋怨。作为辅导员要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工作,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学生心理状况,降低学业期望,关注心理健康,科学就医共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构建起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桥梁。

再者,做好学生的转介工作。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存在一种学生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与学生是一对多的关系。患有抑郁症的学生会认为抑郁症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往往害怕被其他同学知晓自己患病,从而对老师存在隐瞒的情况。而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或者精神科医师作出诊断,所以要做好及时的转介工作。在本案例中学生出现了情绪问题,第一时间找到学生进行了解情况,找其宿舍成员了解生活状况。明确事实后,若是心理问题建议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去咨询。若是情况比较严重的抑郁症,一定要家长带学生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通过社会力量对抑郁症大学生开展疏解、关怀和救治等工作,对抑郁症患者进行积极的干预。

四、案例思考和建议

通过本案例对抑郁症学生的处理过程,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方面要具有相关心理学专业知识,对抑郁症等相关心理问题要引起重视并能够早发现,早干预,另一方面在学生工作中要帮助学生面对抑郁症,引导学生关爱自我,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采取科学有效方法对待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处理。具体做法如下:第一,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尊重、信任的关系。第二,要充分发挥朋辈辅导的作用。第三,针对抑郁症患者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和转介。第四,要充分发挥校园活动,做好学生心理关怀,帮助学生建立自我调节机制,走出心里困扰。

写在最后:抑郁症或是其他心理疾病的发生看似是由应激事件激发的,但实际上与患者的人格形成、成长经历、挫折体验、父母教养方式等有很大关系。对于患者来说承认自己患有心理疾病并接纳自己患病的事实需要很大的勇气,能够将自己的情况告知他人并走上治疗的道路,这个过程也是充满纠结和艰辛的。我们希望无论是社会还是父母老师同学能够给抑郁症患者一定的空间、充分的理解、足够的支持与帮助。这个帮助不仅仅是物质经济上的支持,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理解和共情。比如父母的关注和理解,同学的善意提醒,老师的耐心聆听。

猜你喜欢

心理疾病辅导员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研究称心理疾病史与癌症死亡风险相关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