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实效性探究
——以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19-02-21刘建成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医学生思政理论

刘建成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 益阳 413000)

中共十九大创新性地提出并详细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下简称“新思想”),并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时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再次实现了党指导思想的理论飞跃。新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十九大睿智的政治成果和重大的理论创新,具有卓越的历史贡献。深入学习并且积极贯彻新思想是新时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重要的政治任务,扎实做好新思想“三进”工作,切实促进新思想入耳、入脑、入心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使命。所以,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勇于探索、积极进取,以宽广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把提升新思想进课堂的实效性作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致力于推动新思想在高校教学的开花结果。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的重要意义

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在探索“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引领亿万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有效推进新思想进医学院校课堂,既是坚持健康中国战略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固本强基,筑牢医学生意识形态的思想防线

多元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多种社会力量相互博弈,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局势的真实写照。习近平提出:“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中,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是很要紧的。”[1](p313)用新思想武装学生头脑是增强政治定力的必然要求。新思想澄清了关系国计民生的诸多是非,清晰回答了困扰人民的系列问题,蕴含着极富时代特色的科学理论,对“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的问题毫无忌讳、正本清源,强烈彰显我党的基本立场和政治原则,鲜明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力量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优越品质。新思想犹如一面光辉的旗帜,成为引领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进的思想指南和精神武器。我校加强新思想宣教力度,增强新思想进课堂教学实效性,力求将新思想真理穿透力和价值感召力转变成医学生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力求将新思想实践引领力和理论主导力转变成医学生的精神支柱和奋斗动力,使医学生准确把握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刻理解新思想的理论实质,潜心感悟新思想的精神力量,从而为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凝魂聚气,坚定医学生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

新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既涵盖坚持党领导的战略布局,又体现治国理政的具体政策;既描绘了科学的宏伟蓝图又勾勒了远大目标的具体路线;既是对党坚持“人民至上论”[1](p8)的理论体现,又是对党落实“人民幸福论”[1](p8)的实践探索。加强新思想进课堂实效性研究,旨在帮助医学生深刻理解党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从而增强医学生对新思想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更加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

3、力学笃行,扎稳医学生践行理论的情感基础

新思想扣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起点和逻辑思维,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致力于解决新时代新问题。新思想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时代相结合,以睿智思维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共产党的理论创造力,绽放出马克思主义灿烂光辉。新思想“既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又充满着英明领袖习近平总书记独创性的贡献”。[2]努力推进新思想进课堂,使其内化学生之心,外化学生之行,为培养医学生对新思想的真感情和真信奉奠定基础,为促进医学生对新思想真学习和真应用指明方向。与此同时,增强了医学生运用新思想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医学生更好地担负起时代使命,积极投身于健康中国战略。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的基本理路

1、以新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贡献为主线

新思想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凝聚理论和实践两大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时代化的重要体现。牢牢把握理论和实践的思想主线,阐述新思想的理论创新,解析新思想的实践贡献,有效推进新思想进课堂。

从理论创新来看,既讲清楚新思想与党的其它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的共同性,又讲清楚新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殊性。新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聚焦新时代社会命题,凝结新时代的理论精华,吸纳原创性实践经验,构建起了崭新的理论体系,这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谱写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新篇。从实践贡献来看,新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引领新时代、指导新实践。既讲清楚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对中国革命实践的伟大贡献,又讲清楚新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现代化建设的特殊贡献,进而全面把握新思想与历代党的理论成果之间承前启后的逻辑关系。

2、以习近平关于治国理政系列论述为依托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敏锐的政治眼光、深邃的理论底气、执着的实践精神,顺应时代潮流、紧抓社会主题,聚焦经济社会发展、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发表了系列治国理政重要论述,系列论述凝结成新思想的理论精髓。我校思政课部教师紧紧依托习近平治国理政系列论述,深入挖掘新思想的理论渊源和思想精髓,全面解析新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科学内涵,力图精准把握系列论述的理论框架和精神实质,着力突出新思想的整体特色。教师将系列论述融入新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之中,系统阐述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路和新战略,增强学生学习钻研新思想的主动性和自发性。教师坚持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的教风,强调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切实引导学生学好系列讲话,使讲话精神成为指引学生行动的指南,从而丰富新思想教学内容,创新新思想教学话语,提升新思想教学实效,将教学成效转化为探索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生动实践。

3、以坚持新思想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为原则

新思想不是对社会主义持续发展的孤立论述和片面总结,而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治党、治国、治军理论的系统化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史、民族史、共运史的体系化延伸。这一特点要求新思想教学必须要坚持整体和系统的原则,促进新思想和其它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实现多学科、多门类、多知识融合教学,使新思想完美寓于其它学科之中,使其它学科灵活展现新思想,实现新思想与其它学科的水乳交融。所以,学校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国人民的抗争历史、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为新思想教学的中心;坚持引用原文、讲解原著、分析原理;坚持全面讲、贯通讲、灵活讲。挖掘新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实践根基,厘清新思想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进程,梳理新思想的理论创新和思想精髓,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绽放的时代华彩和璀璨成就。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应用党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

4、以新思想中的问题意识为导向

问题就是声音,社会发展到不同阶段总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精准把握时代的问题,明确引领时代的路标。习近平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3]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对我国新时代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凸显强烈的问题精神,蕴含浓厚的问题意识。新思想逐渐发展和完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革命态度,折射出马克思主义者勇于进取、不断创新的鲜亮品质。教师在教学中恪守问题导向,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就教学内容设置而言,教师立足社会发展实践,聚焦时代热点难点,善于挖掘问题、勇于正视问题,增强学生对新思想的理解和认识,深刻体会新思想是对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创新见解,真正领悟新思想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在教学具体过程中,教师乐于科学分析问题、勤于深入钻研问题,以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教学案例、以解决学生关注的问题为重任,通过抽筋剥茧、层层剖析,在传道授业中宣讲新思想,在宣讲新思想中解疑释惑。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的有效路径

(一)提升教师素质,打造优秀团队

教师是教学的主力军,是推进新思想进课堂的关键。提升教师实力,打造优秀教学团队,是确保新思想有效进课堂的硬核,需要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1、强化政治素质。思政课部是承担思政课教学的主体部门,思政课教师是开展新思想教学的主力军,学校党委把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质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首先,党委严格挑选政治意识强、政治站位高、专业对口的教师担任思政课教学工作,使其在意识形态上能很快适应思政课教学岗位的基本要求。其次,党委书记、校长经常深入思政课部开展调查研究,熟悉思政课教学实况、了解教师思想动态,帮助教师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等,并就相关问题开展现场办公,及时解决思政课教师的后顾之忧,极大地提升了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建立“一对一”关怀制度,学校领导都确定一名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其关怀对象,在生活上予以关照,在教学上予以指导,在思想意识上予以指引。再次,学校经常组织思政课部教师参加“党政干部研修班”、“新思想教学骨干研修班”等,旨在提升教师的新思想教学和科研能力,真正“把思政课部教师打造成宣教新思想的骨干力量,又把其塑造成新思想研究的精英团队。”[4]通过短期培训既提升教学技能,又强化政治意识,使新思想宣教不仅成为教师的职业使命,并且上升为教师的政治信仰。

2、提升业务素质。十九大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新思想“三进”工作,以新思想教学实效性提升为抓手,形成“党委书记挂帅、宣传部主管、思政课部落实”的新思想教学和研究机制。首先,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校经常组织新思想教学研究团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和习近平系列讲话重要读本,全面厘清系列讲话的逻辑思路和理论脉络,深刻理解系列讲话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增强教师践行新思想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其次,以研带教,以教促研。研究团队立足社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辟学科研究新视角,挖掘学科研究新资源,探寻新思想研究新思路,力求形成一批具有教学价值的新成果,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力。再次,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学校为壮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出台了教师继续教育政策,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搭建了平台。比如,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出校访学、参加学术会议、积极培养省青年骨干教师等。同时,大力支持教师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微课制作大赛、精品课程制作、教学资源库建设等。通过上述措施,既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又增强了新思想进课堂实效性。

(二)紧抓课堂阵地,形成特色教学

1、开展专题教学。为丰富新思想教学内容,增强教学针对性,需要牢牢把握思政课教学的主阵地。教师需要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构建理论专题、厘清知识逻辑、开展专题教学。教师紧扣新思想中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核心内容,牢牢抓住新思想的“新”特点,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聚焦社会热点和难点,凝炼成结构严谨的教学专题。主要包括如下教学专题:新思想的形成脉络和科学内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路径和战略步骤、“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时代国防建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全面从严治党。通过专题教学,教师系统阐述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学生精准理解新思想科学内涵和实践意义提供科学指导,就“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的问题,态度鲜明地表明我党的政治立场,充分彰显新思想的时代价值。

2、拓宽教学阵地。为强化学生对新思想的学习,提升理论应用能力,学校在牢牢把握思政课主阵地的同时,有效开辟第二课堂,巧妙利用“第二阵地”,将新思想相关内容灵活贯穿其中。思政课部围绕新思想教学目标,设置教学主题,制定教学计划、制定考核目标,团委根据思政课部整体规划具体负责实施。比如将新思想的相关内容融入演讲与口才、摄影艺术、民族舞蹈等课程教学之中,夯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展现了新思想的独特魅力,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增强学生对新思想的获得感和体验感,提升新思想教学的感召力。

(三)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生态

“构筑和谐课堂微观生态环境”[5]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也是有效保障学生主体地位和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基本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效开展师生双边活动对于和谐课堂微观生态环境的构建和新思想的有效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1、教学技术信息化。为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充分照应学生需求,提升新思想教学有效性,需要构建信息化教学新模式,搭建较高水准信息化教学平台,形成具有一定效力信息化教学范式。首先,推进思政课程教学信息化。教师积极探索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手段,思政教学普遍采用微助教、课堂派、雨课堂等教学媒介。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可以提前布置教学任务,及时掌握学生动态,有效实现师生互动,灵活解答学生疑问,即时做出学习评价。高效、灵活、时髦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照应了学生需求,弥补传统教学缺陷,颇受学生欢迎,大大增强学生学习新思想的兴趣,提升了新思想教学的效力。其次,促进通识课程教学信息化。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除《概论》《基础》《形势与政策》等思政课,还开设了多门通识课程,包括:《大学生国防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等。所有通识课程全部实现信息化教学。学生在线观看视频、即时提问、完成练习、参加考试;教师在线布置任务、即时答疑、综合评价。丰富的在线课程和灵活的教学形式,为新思想的有效融入提供了契机,开拓了新思想教学的新境界,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水乳交融,深受学生喜爱和好评,激发了学生学习新思想的热情,促使学生不仅“亲其师”而且“信其道”。

2、教学方式多样化。为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归还学生学习自主权,优化课堂微观生态环境,教师一直坚持“统筹兼顾、多管齐下”的方针,不断创新新思想教学方式。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经常采用学导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愉悦式教学等不同方法,贯以案例分析、热点评说、焦点讨论等举措,构建师生平等的话语体系,创设师生平等的教学机制,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发性。比如,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内容,教师紧扣中美贸易摩擦热点,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实质、危害、走向,使学生通过中美贸易摩擦感受国际竞争的激烈形势,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感,实现人生追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完美结合,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寄予新时代青年的厚望,谱写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赞歌。就“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内容,教师通过热点评说及时为学生解疑释惑,通过“辽报事件”“颜色革命”“香港反修例事件”等典型案例,深刻分析新时代意识形态变化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增强大学生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意义的理解认识,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辨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增强新思想教学的穿透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巩固教学效果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指导新实践。”[1](p11)理论的真正价值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得以体现,高校加强大学生新思想教育不能仅停留于理论宣教层面,必须上升到实践层次,要坚持理论宣教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增强学生对新思想理论精髓的理解,促使学生将新思想既化于心又化于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实现知行合一。

1、发挥专业优势,融入社会实践。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走进社会,将自身所学专业投入实践。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义诊进社区”、“天使有爱,康复我帮你”等实践活动。通过走进社会,投身实践,了解社会发展典型问题,使学生深刻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增强理论应用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组织的能力,又提升了学生学习治国理政重大方针政策的意识,增强学生对新思想的情感认同和在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心。

2、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要以革命纪念日为契机,以当地充裕的地方文化和红色文化为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大学生红色之旅”实践活动,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团委和思政课部组织学生先后奔赴韶山、花明楼、橘子洲、岳麓书院等教育基地。使学生在重踏伟人足迹,瞻仰伟人故居的的红色之旅中领略前辈丰功伟绩,感悟新思想的深刻内涵和思想伟力,牢记伟人艰苦奋斗精神。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使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践行新思想”[6],使大学生自觉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

猜你喜欢

医学生思政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