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相关概念界定

2019-02-21吕先竞

关键词:均等化公共服务图书馆

吕先竞

(西华大学四川学术成果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 四川成都 610039)

一、引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伴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和图书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新时代我国图书馆的主要矛盾。为推进图书馆更平衡与更充分发展,国家社科基金已在2018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重点项目中立项资助“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衡性充分性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8ATQ001,项目负责人四川大学赵媛),在青年项目中立项资助“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8CTQ003,项目负责人湘潭大学完颜邓邓)。北京大学李国新(2017)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历史贡献》一文中指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必须着力解决好文化需求保障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2]6。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曾建勋在《数字图书馆论坛》2018年首期发表主编寄语“以新发展理念推进图书馆更平衡更充分发展”[3]。以上国家项目的资助、学术期刊的推动、学者的探索,对推进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研究,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

本文对图书馆平衡发展、图书馆充分发展以及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旨在抛砖引玉,为推进图书馆学界、业界全面深入研究与实践图书馆既平衡发展又充分发展做一些铺垫。

二、借鉴不同学科已有成果进行相关概念界定

图书馆是通向知识之门,对于教育、文化和信息是一种有生力量[4]。不同类型、行业、区域的图书馆,尽管存在差异,但按其提供的服务总体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公共服务,另一种是非基本公共服务(或称专项服务)。从公共部门经济学角度看,图书馆基本公共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及非竞争性,属于公共物品。图书馆非基本公共服务(例如智库服务等专项服务或高端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及一定的竞争性,属于公共资源但非公共物品。因此,界定图书馆平衡发展、图书馆充分发展以及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等相关概念,可以借鉴现有经济、公共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信息资源配置、公共图书馆服务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

(一)借鉴经济学理论成果界定图书馆平衡发展概念

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的管理,是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5]。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政府保障能力条件约束下,图书馆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或公共资源,具有稀缺性。经济学均衡发展及供需均衡等理论,对界定图书馆平衡发展的概念,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保罗·A·萨缪尔森,等(2004)在论述福利经济学时指出,在给定的资源条件下,如果没有替代的资源配置方案使得一部分人比在原有配置下得到更多的福利,而又不减少其他人的福利 ,则原有的资源配置即为帕累托有效配置[6]。N.格里高利.曼昆(2010)在论述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均衡时指出,市场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被称为市场均衡点。这一点对应的产品市场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对应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时,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是物品量正好与卖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数量相等[7]。陈秀山(2000)认为,新古典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区域经济发展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通过区域内部资本积累过程和区域间生产要素流动,最终会自动趋向均衡[8]。张小兰(2017)认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出现的不平衡问题,集中表现在供需不平衡、区域不平衡、产业不平衡、城乡不平衡、收入不平衡等方面[9]。

据此,我们可以类推,所谓图书馆平衡发展,是主要通过政府的作用,优化配置图书馆资源,提升服务效能,消除图书馆领域、区域、群体服务发展的不平衡,实现图书馆馆藏、馆舍、经费、设备设施、从业人员、读者、文献借阅、信息检索、参考咨询、电子阅览、学科服务、情报与智库服务等构成要素与服务产品,在数量或质量上均等或大致均等。

图书馆平衡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实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目标前提下,随特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政府保障能力变化而变化。在特定时期,我国各类信息需求与信息供给有一个均衡点,该均衡点对应的信息需求为基本信息需求,对应的信息供给为基本信息供给。图书馆平衡发展,就是不断扩大及优化基本信息供给,有效地满足公众的各种信息需求的过程,就是不断追求图书馆资源配置“帕累托有效”或“帕累托最优”的过程。

(二)借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成果界定图书馆平衡发展概念

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平衡与充分发展追求的最终目标。因此,现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成果,对界定图书馆平衡发展的概念,具有重要价值。

常修泽(2007)指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应包括全体公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和原则应该均等以及结果应该大体相等,社会在提供大体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成果的过程中尊重某些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体现“以人为本”和弥补市场公共品“供给失灵”的制度安排[10]。边继云(2009)认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指“在公平原则和社会文化平均水平的前提下,在尊重文化自由选择权的基础上,对所有公民的文化需求提供均等的产品与服务”[11]。肖希明、完颜邓邓(2015)指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是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必然选择。推进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进程、促进公共文化机构合作、扩大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建设、构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加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标准化、创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方式是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有效路径。政策、管理、资金、人才是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保障条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主要表现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及经费投入、公共文化资源数量、特殊群体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12]。柯平(2015,2019)认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分为绝对均等(或结果均等)及过程均等。所谓绝对均等是让每名公民拥有同样的文化资源,参与同样的文化活动等。所谓过程均等是让每名公民均等地获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机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追求的是过程均等而非绝对均等[13][14]。

借鉴上述成果,我们可以给出图书馆平衡发展的概念。

所谓图书馆平衡发展,是指我国全体公民享有图书馆基本公共服务机会均等以及结果大体相等,其平衡发展程度、范围,随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目标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和政府保障能力动态变化,应兼顾公平与效率。图书馆平衡发展,主要表现在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及经费投入、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数量、特殊群体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数量与质量等方面。大力推进图书馆数字资源与服务体系建设进程,是促进图书馆平衡发展的有效路径。政策、管理、资金、人才、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是促进图书馆基本公共服务平衡发展的基本条件。

(三)借鉴教育平衡与充分发展研究成果界定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概念

教育与图书馆作为一种公共品或公共资源,都具有稀缺性。现有教育平衡与充分发展研究成果,对界定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概念具有借鉴意义。

李烈(2017)认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存在的不平衡与不充分发展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上,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存在着明显的资源配置、资源建设的不平衡与不充分。微观上,学生无论整体还是个体发展也存在着显著的不平衡与不充分[15]。安雪惠(2018)指出,从整体看,教育不平衡主要体现为现阶段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短板,体现为整体中的局部短缺。教育不充分主要体现为局部中的整体发展不够,体现在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教育需求以及不能满足每一个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体现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引领作用还不够[16]。

借鉴上述成果,我们可以定义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的概念。

所谓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是指具有非排他性及非竞争性的图书馆基本公共服务,在数量及质量上平衡与充分。具有非排他性及一定竞争性的图书馆非基本公共服务,在数量及质量上大体平衡与充分。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体现在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一方面,政府供给图书馆基本公共服务品越平衡越充分,公众信息需求满足程度越高。另一方面,公众越具文化科学素养、创新创业意愿越强烈,其信息需求越大,这会促进政府进一步推进图书馆服务品供给的平衡与充分。

从整体看,图书馆平衡发展主要体现为现阶段图书馆事业发展中有无短板,体现为整体中有无局部短缺。首先是区域图书馆发展中的有无不平衡问题(例如东、中、西部图书馆发展的不平衡)。其次是图书馆层次结构中的有无不平衡问题(例如国家图书馆与省、市、县、乡、村公共图书馆的不平衡;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学院图书馆、社科院图书馆、党校图书馆五大系列图书馆的不平衡问题)。第三是不同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群体有无不平衡问题(例如城市居民与外来移动人员、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老少边穷地区居民与经济发达地区居民、健康人员与非健康人员、青少年成年人与老龄人的服务不平衡问题)。第四是图书馆改革与转型发展有无不平衡问题。

图书馆充分发展主要体现为局部中的整体发展足够,体现在各级各类图书馆质量能满足人民群众“读好书”的信息需求以及满足每一个公民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体现为图书馆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服务能充分发挥作用。首先是充分提升服务质量。其次是充分满足人们多样化信息需求。第三是图书馆新型技术充分利用。第四是图书馆高度关注未来社会发展与图书馆转型发展。

(四)借鉴公共医疗卫生平衡与充分发展研究成果界定图书馆平衡发展及图书馆充分发展概念

公共医疗卫生同图书馆一样,都属公共品或公共资源,都具有稀缺性及外部性。现有公共医疗卫生平衡与充分发展研究成果,对界定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概念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王伟、任苒(2010)认为,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每位我国公民,无论其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职业、收入,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7]。王俊华(2010)认为,实现医疗卫生公平应以“基本公平+比例公平”为原则。所谓“基本公平”,就是要努力实现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所谓“比例公平”,就是要承认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差异和健康投入能力的实际差异,在基本公平之上能以差异化方式满足高端需求[18]。刘平良(2018)认为,所谓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是指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在空间(区域、城乡分布)、层级力量(不同层级医疗机构)、性质(医疗与预防)等方面的配置与需求不匹配[19]。

借鉴上述成果,我们可以对图书馆平衡发展及图书馆充分发展的概念作如下界定。

所谓图书馆平衡发展,是指图书馆在空间分布(例如东中西部图书馆分布、城市与乡村图书馆分布、老少边穷地区居民与经济发达地区图书馆分布),在不同层级图书馆资源配置与服务能力建设,在文献借阅、信息检索、参考咨询、电子阅览、学科服务、情报与智库服务等服务产品提供等诸多方面,实现配置与需求相匹配,使我国公众无论其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职业、收入如何,都能平等地获得图书馆基本公共服务。

所谓图书馆充分发展,是图书馆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消除图书馆服务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如老少边穷地区图书馆资源配置不足、优质图书馆资源匮乏、基层图书馆服务能力偏弱等),在图书馆基本公共服务公平均等化基础上以差异化服务方式满足专项服务(高端信息服务)需求。

(五)借鉴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研究成果界定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概念

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与信息资源有效配置密不可分。目前已有的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研究成果,对界定图书馆平衡与充分概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查先进(1994,2008,2011)认为,信息资源优化配置考虑如何以有限的信息资源在各种可互相替代的方案中选择最好的一种,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特定的信息需求(欲望)[20],其内容包括信息资源配置的原则、制度,以及市场配置、政府配置、产权配置、配置模型,信息资源共享及其效率,等[21]。面对新的信息及经济环境,当前信息资源配置研究正在从关注配置主体向关注信息用户转变、从经济角度向管理和经济角度并重转变、从狭义信息资源向广义信息资源转变[22]。李纲(1999)认为信息资源配置在整个社会资源有效配置条件下对信息业投入与产出的安排。信息产业的投入,包括投入的数量、方式和结构。信息产业产出,包括产出的数量、质量、形式和品种[23]。霍国庆(2000)指出,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应体现公平原则及效率原则。所谓公平原则是指在低端,以累积的文献资源和流动的网络信息资源为基础,为普通居民提供信息服务。效率原则是指在高端,以专项形式,为重点信息用户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应确立由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大型科技图书馆组成的战略图书馆体系;应围绕战略图书馆体系,大力发展由城市街道图书馆、乡村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工会图书馆和军事图书馆所组成的普通图书馆体系[24]。吴永臻(2002)认为,虽然“帕累托最优标准”用于分析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存在缺陷,但由于知识产权制度的平衡作用,它还是可以在参照补偿原则和次优理论的情况下,对信息资源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配置效率进行分析[25]。

借鉴上述成果,我们可以界定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的概念。所谓图书平衡与充分发展,就是要对图书馆投入与产出做出合理安排,实现图书馆各类资源有效配置。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应体现公平原则及效率原则。图书馆基本公共服务体现的是公平,对资源配置强调的是均等。图书馆效率需要通过专项服务(高端个性化服务)进一步体现,对资源配置强调的是基于需求及效益的差异化。

(六)借鉴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平衡与充分发展研究成果界定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概念

实现图书馆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要达到的目的。目前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成果,以及公共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的研究成果,对界定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概念具有借鉴意义。

洪凯(2010)指出,推进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目标在于扩大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覆盖面,在公共财政和社会捐助的支持下,逐步实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公共图书馆设施配置、条件建设、服务水平和财政保障水平的均等化[26]。肖希明,完颜邓邓(2016)认为,要实现我国公共图书馆均衡发展,必须致力于建立均衡发展的机制。我国公共图书馆现在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与服务、合作与共享、发展动力等方面存在发展失衡问题,亟待建立法律保障机制、标准规范机制、协调发展机制和合作发展机制[27]。李国新(2017)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呼应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公共图书馆事业提出的新要求。在解决发展不平衡方面,该法明确了国家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明确了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向城乡基层延伸的重点任务,明确了公共图书馆服务强化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在解决发展不充分方面,该法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投入,加强固定馆舍和流动服务设施、自助服务设施建设,形成覆盖城乡、便捷实用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要求各级公共图书馆践行平等、开放、共享的服务原则[2]。高文华(2018)认为实施数字图书馆惠民工程是促进公共文化平衡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28]。

借鉴上述成果,我们可以为更为宽泛的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作如下概念界定。

所谓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是指各类图书馆在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与服务、合作与共享、发展动力等方面平衡发展,政府建立法律保障机制、标准规范机制、协调发展机制和合作发展机制保障图书馆繁荣发展。按我国《公共图书馆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例如:高校图书馆规程,等),解决图书馆发展中的各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扩大图书馆服务的覆盖面,实现图书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群众美好文化生活需要。

三、总结

借鉴现有不同学科的有关研究成果,分别对图书馆平衡及充分发展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有利于我们从多学科多角度审视图书馆的平衡与充分发展。综合以上研究内容,我们可以为图书馆平衡发展、图书馆充分发展、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等概念作如下界定。

(一)图书馆平衡发展

所谓图书馆平衡发展,是指特定时期特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下的图书馆资源供给与需求均等或大致均等。各图书馆相互之间在馆藏、馆舍、经费、设备设施、读者、从业人员、服务产品提供等诸多方面,数量或质量均等或大致均等。图书馆整体发展无短板及局部短缺。图书馆基本公共服务人人机会均等,图书馆公平原则及效率原则均得到体现。

图书馆平衡发展具体包括图书馆领域平衡发展,图书馆区域平衡发展,以及图书馆群体服务平衡发展,等等。

图书馆领域平衡发展,是指我国公共图书馆、高校及各专业图书馆、企业及工会图书馆相互间的大体平衡。同时也指我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学院图书馆、社科院图书馆、党校图书馆、国防图书馆,以及其他诸如工程、农业、地学、医学等专业图书馆,相互间的大体平衡。

图书馆区域平衡发展,主要是指我国东、中、西部的平衡发展,城市与农村的平衡发展,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平衡发展。同时也指我国特定城市内部、发达地区内部、农村内部的平衡发展。

图书馆群体服务平衡发展,主要是不同社会群体(读者)共享图书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二)图书馆充分发展

所谓图书馆充分发展,是指图书馆数量足够多质量足够好,能完全满足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特定目的需要,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文化生活需求。

图书馆充分发展主要体现在图书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多方面[3]。

图书馆充分创新发展。是指图书馆进一步创新信息服务模式及资源建设方式,改进信息组织方法,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在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为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充分的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

图书馆充分协调发展。是指图书馆进一步协调图书馆物理资源与数字资源、网络虚拟资源与馆藏实体资源、学习阅读学术交流空间与馆藏空间、基础服务与研究性服务、传统借阅参考咨询服务与网络移动服务等多种关系,进一步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在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充分满足读者需求。

图书馆充分绿色发展。是指进一步强化图书馆自然环境保护、信息安全治理及信息内容建设,进一步改善图书馆学习及学术交流环境,推进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开放获取。

图书馆充分开放发展。是指图书馆进一步加强跨界融合,跨系统、跨地域、跨国合作,以新一轮的高水平开放促进新一轮的大发展。

图书馆充分共享发展。是指图书馆进一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进一步推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最终目标:“使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均可以获得任何图书馆的任何信息资源。”[29]3

(三)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

所谓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是指图书馆既实现了平衡发展,又实现了充分发展。既在数量质量上均等或大致均等,又数量足够多、质量足够好;既在领域、区域、群体服务等方面发展平衡、实现了图书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又同时兼顾了公平与效率原则,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方面发展充分,完全满足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文化生活需求。

图书馆平衡发展与图书馆充分发展密不可分。一方面,图书馆平衡发展需要建立在图书馆充分发展基础之上,并对图书馆充分发展起保障与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图书馆的充分发展也需要建立在图书馆的平衡发展基础之上。图书馆发展越充分,越有利于实现图书馆平衡发展及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公众信息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国家财力及国家政策保障水平、信息环境及技术等的变化而变化,是图书馆发展不断追求的最终目标。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界定了图书馆平衡发展、图书馆充分发展、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等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相信这对推进图书馆平衡发展与充分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具有积极意义。

范并思(2017)曾在《图书馆学理论道路的迷茫、艰辛与光荣》一文中对中国图书馆学“能对国际图书馆学输出理论、思想、或观念”充满期待[30]。相信我国关于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系列研究成果的产生,将在世界图书馆学界、业界产生重要影响。

猜你喜欢

均等化公共服务图书馆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图书馆
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建设
均等化服务试点一年间
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