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居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
——以屯留县居民为例

2019-02-21

乡村科技 2019年29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环境保护居民

刘 丹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0)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随着现代社会的渐渐发展与进步,环境污染、资源缺失、气候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危害[1]。从世界各地近200年来的环保行为来看,人类的环境意识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强烈的环境意识决定自觉的环境保护行为,所以解决环境问题离不开人们的环境意识。如果全民族环境意识薄弱,那么将很难实施环境政策,因此加强公众的环境意识是目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样面临着十分困难的环境保护工作。我国民众的环境意识如何,民众参与状况如何,对我国环境保护的未来走向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我国政府及地方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法规的重要参考条件[2-3]。

在现有的关于居民环境意识调查的参考文献中,很大部分关注点在发达的城市地区以及一些特殊群体如中小学生、大学生等,对于占据本国绝大部分人口的群体——农村区域住民的调查分析相对较少,且研究范围及内容非常有限。因此,对于我国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环境问题时会生出怎样的环境意识、采用怎样的环境行为以及环境行为与环境意识中的具体因素(包括环境问题的认知、掌握的环境常识和环保态度、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等问题)进行论证研究十分必要。研究旨在通过对屯留县农村居民环境意识的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探索屯留县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行为选择之间的作用机理,清楚农村地区居民的环境意识将会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生重大的影响。

2 调查研究结果

本研究在分析调查数据结果的基础上,结合访谈获取的资料,对屯留县农村居民环境意识做出初步评价。

屯留县农民环保知识匮乏,对环境知识的了解模糊;主要通过电视渠道获取环境知识,政府宣传不到位;对环保知识关注度不高,且农村居民没有认识到当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对本地生活环境和污染环境并没有清醒的认识;能认识到焚烧秸秆和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但是对其污染的严重程度并没有科学认识;屯留县农村生活垃圾的污染比较严重,由于农民某些落后的习惯和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不合理等,导致生活垃圾的综合治理效果不佳,但居民表示很愿意参与环境保护的工作。在农民遇到环境纠纷时,主要依靠政府解决,维护生态权益的意识薄弱,合法的环境权利得不到维护。居民的环境参与水平和参与意愿较好,但环境行为水平低,而绝大多数居民对于未来的环境状况有很大的期许[4-6]。

3 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3.1 原因分析

通过对屯留县农村居民环境意识的调查分析结果及评价可以看出,屯留县农村居民环境意识水平普遍较低,生态知识匮乏,无法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参与环境保护的次数较少,面对环境问题时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对屯留县农民环保意识的评价,进一步分析影响屯留县农村居民环境意识水平不高的重要因素。

3.1.1 整体文化水平较低且缺少动力。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相比于城市较为落后,农村居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无法充分发挥环境教育在提升农民环境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抽查到的调查对象大都是中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教育水平不高,不利于农村居民掌握足够的环境知识、形成正确的环境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7]。所以,居民自觉保护环境动力不够,导致广大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无人理睬而愈发严重。

3.1.2 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问题。调查中,屯留县农村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孩子们在外读书,留下来的基本是中老年人;他们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通过种地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由于缺乏劳动力,为了方便和高产,使用农药和化肥成了保产增收的主要方法,尽管这样可能导致土地板结和肥力下降[8];乡镇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排放的污染物会对居民生活环境造成影响。这种普遍存在的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问题的现象,阻碍着屯留县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的提高。

3.1.3 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力度不够。目前,屯留县农村居民获取环保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方式单一,尽管有人会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环保知识如广播等,但比例较低,使用的人较少[9];缺乏专门针对农村居民的读物,现有的一些读物对于农村居民来说阅读难度大,不符合屯留县农村居民的需求,不利于屯留县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的提高。

3.1.4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长久以来,由于环境监察和保护体系的不完善和有关部门工作的不周全,对环境和资源的过度利用问题被疏忽。此外,农村地区存在执法难度大的现实问题,使得农村地区环境保护难以实行。当下我国关于预防和整治禽畜污染、农药、化肥使用和秸秆处理方面的法规不健全,环境污染惩罚力度不适,导致环境破坏。造成污染的企业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或者惩罚过轻,进而无视环境执法部门,毫不收敛对环境的污染。对环境处罚执行落实不到位,导致农村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了更严重的破坏。

3.2 提高屯留县农村居民环境意识的对策分析

3.2.1 提高屯留县农村居民整体的文化水平。可以从两方面解决屯留县农村居民文化水平较低的问题[10-11]。一方面,应加大对屯留县农村教育的投入。不但要增加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而且要加强当地的师资力量,以提高农村地区整体的教学水平,使居民有内容可学。另一方面,可以尝试开设农村大学。农村大学由当地政府和村委会共同开办,邀请专业对口的高校生给已经超过入学年龄或有兴趣学习的农民讲授专业知识,使居民有机会可以学。屯留县开设的农村大学可以与**学院、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学校依据各村农民的需要,每年定期向农村分派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讲课,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自身能力,也可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

3.2.2 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继续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经济的发展水平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只有发展经济,人们才有意识去追求美好的环境,才会保护环境。因此,经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的环境意识水平。所以,应该结合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长远规划,有针对性地对居民传授和推广环保且先进的农业技术,加强农业的生产监督,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11]。此外,应当激励和辅助当地农民发展致富,可持续发展乡镇企业。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有更多的资金治理环境。只有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才会开始关心和保护环境,农村才能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3.2.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环境意识。增加对农村居民环境宣传教育主要是增强农民对环保知识和生态农业技术的了解,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农民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认知,促使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到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中。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杂志等多种形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逐渐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例如,应该定期发放宣传绿色致富信息和农业科学知识的小册子,使农民可以随手看到新的内容和知识,并愿意慢慢实践,将经济发展和绿色环保结合起来。

3.2.4 继续建立和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法规。由调查结果可发现,屯留县农村居民的环境法律意识薄弱,甚至很多人从来没有想过依靠法律解决环境问题,具有法律意识维权的居民只占很少一部分。强化环境法制的建设,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工程。人们维护合法权益有了保障,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环境意识。在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同时,考虑当地农村的实际需要,将地方相应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尽快制定关于预防和整治禽畜污染、农药、化肥使用和秸秆处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法律法规的可实施性[12]。加大环境保护的监督执法力度,必须对造成农村环境严重污染的个人和企业加大惩罚力度,通过法律手段加强农村地区居民的环境意识。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环境保护居民
环境保护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石器时代的居民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高台居民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