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镜像研究的国际生中国文化观重构

2019-02-21王晓华

关键词:镜像文化学生

王晓华

(浙江工商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0035)

一、研究缘起镜像效应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幅不同文明和文化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画卷,是一部不断创造文明、创新文明的历史书。正是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融合,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必须让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知晓中华文化的理念价值。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历史上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当今中国社会新的现代文化一起构成当前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它们共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打造提供了智慧和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可以归纳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国际主义思想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天下主义”、“和合主义”的结合[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需要文化支撑,这一文化支撑一方面来自于人类文明的新复兴,另一方面来自于新人文主义的发展,而中国作为倡议者更应担负起文化共识的塑造角色[2]。中华文化具有“水”文化的包容,因此完全有自信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进行理想的中国文化观的构建,同时通过新的文化创造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中华“和”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并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和”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为解决复杂多变的国际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3]。

文化形象是指国内外公众对于一个国家文化价值理念、文化传统、文化行为、文化成果等的总体认知与评价。文化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构成,同时可以作为独立形象彰显国家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风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如何在国家形象传播的战略框架内做好文化形象传播,理所当然应成为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议题。美国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的“镜中我”理论认为在自我意识心理学中,人们把由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犹如一面镜子能照出自己的形象,并由此而形成自我概念的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镜像效应[4]。

中国文化在自己的历史进程中自塑形象,又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被认知、评价、记忆从而形成他者心目中的形象。中国文化以何样的形象出现于世界多元文化之中,或者说中国文化给外国民众留下什么印象,不仅取决于中国文化的自我表现,亦取决于中国文化被如何传播、被谁传播、如何解读、如何评价。从某种特定的文化视野中看另一国文化形象,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体察和认知,但一种文化对于异质文化的选择、认知和解释往往是以自身生存和发展为基点的。以往,外国民众的中国认知多是来自间接知识而非直接经验,关于中国文化的印象主要通过各类媒介获得,而且主要是通过本国媒介获得。近年来,中国文化形象传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国正通过积极的对外传播影响外国民众的中国文化认知,探寻如何在多元文化互动共生的语境中进行文化对话,加强文化沟通,展示中国文化形象,帮助外国民众跨越各种屏障准确理解中国文化,正确认识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消解中国文化形象的自塑与他塑、客观实际与主观认知的反差,正面发挥镜像效应以提升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5]。

库利指出,所谓“镜中自我”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自我概念。他以“镜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1902)来形容自我是与别人面对面互动的产物。我的自我意识是我从别人的心里看到别人怎么看的我。镜像自我有三方面的要素:一是我以为别人看到我什么,这并不一定就是别人真的看到我这些什么,而是我以为他看到的;二是我以为别人看到我的这些后会有什么想法,其实也并不真的就是别人有的想法,而是我以为他有的想法;三是我对我以为的别人的想法有什么想法。①

在他看来,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他的“镜像自我”表明,我们形成其他人在我们身上所看到的形象,就像我们在镜子里看自己一样。镜像理论可以理解为自我的建构离不开自身也离不开自我的对应物,即来自于镜中自我的影像。从这一理论来看,文化战略的镜像阶段就是如何在自我和他者的互动中来达成自我文化认证的完成。具体到中国文化,学者们普遍认为汉语的国际传播承载着文化镜像的功能和意义。实际上在自身文化背景中建构他国的“形象”,可以以“镜像—溢出”效应来归纳。其中,“镜像”效应体现于他人或者他国建构“中国形象”的分析与阐释,“溢出”效应则用于解决“中国形象”建构在全球范围内跨国界流动的问题。

二、面对十个问题讲好中国故事

倡导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智慧与大国担当,而充分了解其他文化背景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接受与反馈是中国文化引领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第一步。因此,开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中国文化镜像研究具有必要性与迫切性。近三年来,我们收集了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关于多个中国文化话题的论文,思考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国际生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认知,同时探讨中国文化对其既有文化观的影响。中国文化在国际生的理解中是什么样的形象?与其知识文化背景结合后将形成什么样的意象?国际生对其学习认知的中国文化进行自我解析之后又构成什么样的想象?既有研究大多从中国文化自身特点出发,探索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契合,其研究对象是相对静态的。引入镜像理论之后,我们可以清楚发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阈下,中国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的方式、理解、接受与反作用,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镜像理论认为随着获得程度的加深,人们对既有知识会有新的发现和认知,自我则通过与“镜中之我”影像的认同而实现。就中国文化镜像而言,在国际生学习和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中国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自我认知,特别是其文化观的调整与重构。林曦在他的《形象建构的“镜像-溢出”效应——论跨文化形象学的认识论原则》中提出,他国形象构建的镜像研究必须关注八个因素。这八个因素以及我们在材料总结时添加的两个因素都可以在国际生论文中找到相关的案例,正是对这样的镜像效应做进一步分析才能有针对性地策划对应的传播路径[6]。

一是想象动机污染因素,对于他国的文化形象有两种构建方式,意识形态的或者乌托邦式的,西方国家大多使用充满意识形态的那种,于是国际生在关于中国地域文化的论文中就困惑于为啥新疆西藏都是中国的,台湾难道不是一个国家吗?

二是与事实无涉因素,既然他者文化都是基于主观意识构建的,那就和客观事实描述并无直接关联,所以曾经有一个日本学生写他最崇拜的是毛泽东和山本五十六,这类学生对于南京大屠杀自然是屏蔽视听的。

比如,有个别学生在不了解实际的情况下,判定大多数中国人认为传统文化、国学课程等是无用的,对现代中国社会没有真正的意义,与生活无关。学生在作此判断时,只片面地从个人片段式的观察出发,而未深入了解到,近年来中国越来越重视传统思想的传承,不仅在政治治理中体现了优秀传统思想的继承,而且一些知名企业也会定期对员工进行传统文化的培训,另外在教育市场上,国学课程非常受欢迎,传统文化的学习得到了社会各层的重视。

三是文化形象构建只和具体的社会历史情境相关,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和中国人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国际生关于中国文化的论文大多充满了褒奖羡慕,但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在新四大发明上,就是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个别学生在谈到茶文化时,认为茶道是作为提升中国女性品性修养的一种手段,这有可能与学生在观看茶道表演时,经常看到的是女性表演者有关,从而导致了其对于茶道文化有关特定性别的误解。

四是主观置信因素,也就是他只相信他愿意相信的部分。比如国际生在他们的论文中对于中国人际交往中的面子和关系充满了反感,极尽嘲笑讽刺之能事。其实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早已经摈弃了这种所谓的温情关系,更依赖于规则和法律来解决问题,但是国际生,主要是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国际生还是在校园生活中屡屡要求特权,因为他们固执地认为领导同意就好了。

比如学生在谈到对儒家思想中“孝道”的理解时,认为中国孩子从小就被教育“他们的最高责任和义务是照顾他们父母”,并认为儒家的典籍中“缺少对孝道含义的真正解读”,而且“对孩子的需求关切甚少”,这反映出,一方面学生对儒家典籍解读不够全面透彻,另一方面,对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了解不深,从主观上做出了对“孝道”的理解,事实情况是,从古至今,“孝道”虽一直为中国人所重视和推崇,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不以“照顾父母”来做为培养孩子的唯一目的和最高目标,而是朝着更为全面和多元化的方向在培养。

另有学生把儒家和道教、佛教,概括为中国宗教的“三教”,并认为在中国,儒学作为一种宗教自我标榜在知识分子中很受欢迎,而佛教、道教和当地民间宗教实践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认为在中国,宗教更类似于一个政治手段。

五是西方建构之霸权因素,西方长期宣传之下的中国只是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其他没有什么可取之处,而中国人的形象也既不勤劳也不勇敢,因此国际生写中国文化中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建筑文化和中国旅游文化,最敬佩的人物位列前三的是李小龙、成龙和李连杰。

有学生在论文中将唐人街与中国等同,认为在唐人街中的人、物和展现的文化就是中国本身的样子,并以此来做为观察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标准,殊不知唐人街往往是已经本地化了的表现形式,与日新月异的真正当代中国不能完全等同,在唐人街享受中国传统按摩,看中国电影,吃中国菜并不代表深入了解了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

六是形象差序因素,非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形象的构建有一种盲目的迷信,越是拉近与西方的距离越能彰显现代性,而靠近中国就被贴上传统的标签,所以非洲和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生虽然对于中国文化有着天然好感,但是论文中常常强调他们迷恋的是3000年中华古文明。

七是合谋因素,就是非西方国家对于西方国家的中国形象的建构是缺乏反思的,忽略了自身需要甄别批判建构的必要性,变得人云亦云。比如澳洲、南亚国家国际生对于孔子学院的排斥,比如个别非洲国家国际生对于援助非洲的中国企业的无端指责。在一些学生看来,中国作为新型超级大国,发展迅速,在未来将对加拿大等西方国家造成潜在的威胁,不加甄别,人云亦云,轻信“中国威胁论”,必不利于中国在国际上树立友好形象。另有学生在谈到政治方面时,认为中国是“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混合体”,而且共产主义在中国有点弱。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认识不足,用其原有的经验与概念来套,未免得出比较武断的结论。

另外,在谈到女性地位时,有学生在论文中略带消极意味地指出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父权社会,女性参与决策过程的比例较低,尽管在公共行政部门工作的妇女人数有所增加,但她们集中在较低层次的工作中。学生也提到了目前中国妇女虽然有更多机会参与各项经济发展工作,但一些企业对女性员工的制度支持与态度还有待改善。总的来说对目前中国女性地位的判断是偏消极色彩的,未更客观地提出女性地位已逐渐提高的相关事例。

八是多元排除因素,在全球化的今天,西方对于中国形象构建的霸权性力量,加上非西方国家的合谋,排斥了多元中国形象构建的可能性。因此镜像研究可以提醒并帮助我们调整传播策略,冲破单一中国形象的构建格局。实际上正如莎士比亚所言,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摈弃了种种主观因素,真正进行他者形象建构才能获得相对清晰的镜像。

九是认识片面,或者混淆概念。比如学生将“道教”与“道家”混淆,或者单纯地将“佛教”归入传统哲学思想的流派,在理解儒家思想时,可见对哲学思想的学习和理解不够全面。另外,有学生在谈对儒家思想的认识时,将“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五伦”较为简单地概括为“六大信仰”:义、信、忠、礼、孝、仁。更有甚者,将“水、火”“阴阳”的概念归为儒家思想,学生不仅对道家“五行”的学习不够全面,而且在基本知识点方面也归类错误,引起误读。

在谈到中国的男女跨性别关系,有学生在论文中写到,在中国“男朋友和女朋友的关系像西方和美国文化一样非常普遍”,并跟巴基斯坦进行对比,认为中国跟巴基斯坦“没有婚姻的性关系是不可接受的”这样的情况迥异。另外,学生还从短时间的观察得出结论,认为男女合租是一种普遍现象。对于跨性别关系问题,从学生的论文可以反映出,他们很可能在自身有限的经验范围内,只看到了中国社会现象的跨性别关系上的某个侧面,但不能因此而以偏概全地认为这就是整个中国社会的常态,而应该从更深的思想文化层面,从更广泛的年龄跨度和社会群体的差异性来作更为全面的判断。

而当学生试着去解读历史人物时,由于缺乏对材料的完整掌握与了解,有时也容易把民间流传的野史作为依据,从而容易产生对人物解读与理解的片面性甚至误读。

另外,可能由于部分影视作品的影响,有学生在谈关于对中国婚姻的了解时,认为在新时期,恋爱自由与传统的门当户对观念相反,“大多数情况下,具有高社会地位的妇女与社会地位较低的工人结婚”。也有学生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在选择配偶时,中国男性开始更多关注伴侣的外表”未经切实调研,得出这种与实际不相符合观察与结论,实在有失偏颇。

在谈到对中国饮食的了解时,有学生提出中国菜非常强调海鲜,同时蔬菜多也是中国菜的特色。中国菜有不同菜系,因地理条件因素影响,不同菜系各有特色,或重海鲜,或重牛羊肉,或讲究汤食,不宜一概而论。因此在中国提到某一方面的情况时,应考虑多种因素,形成的看法才较为客观。

在对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发表看法时,有学生评论该政策是“一个代价极高的错误”,并进行批判。从现在来看,独生子女政策固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后来也放开了相关政策,但客观地来说,脱离历史背景,单纯地批判当时的政策是片面的。

十是学习手段受限,缺乏有效的引导。比如在对流行文化的了解方面,许多国际生仅仅能说出“成龙”、“李连杰”等影星的名字,功夫电影就是他们所认为的中国电影的特征,对其他中国影视演员完全不了解,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影视作品进行观看学习感到不知所措;关于中国音乐,仅从街头商铺播放的音乐中得到一点浅显的熏陶,因此《小苹果》、《我们不一样》成为部分国际生所熟知的热门歌曲,进而产生对中国音乐的误读,认为中国音乐的风格即是如此,而对中国流行音乐的真正面貌以及其他歌手知之甚少。

三、传播八项注意避免文化误读

文化的概念是宽泛的,涵盖的内容庞杂丰富,中国文化从广义上来说,包含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中国的社会与生活,中国的经济与政治,中国的文学与艺术等方方面面。要让不同的国家、民族的人们更方便而真切地了解中国,不断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加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包容,尽量地减少误读与误解,可以尝试以下措施:

(一)在介绍文化时,要从适当的角度来选取文化内容,比如多介绍积极向上的内容,文化中的精品,但对于相对消极的内容,可以批判性地加以说明,避而不谈可能反而引起异文化者的误解。另外,介绍时要尽量客观地选择合适的角度,减少介绍者主观印记的带入,也能够使得异文化者有一个相对客观的切入点来了解中国文化[7]。

(二)对于合适的话题,可以采用比较文化差异的方式介绍,既介绍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共同的地方,使得中国文化较为容易被异文化者接受,更要介绍中国文化的特色部分,有同有异,共性可以引起异文化者的共鸣与认同,从而让其以更好的心态来了解与接纳相异之处。

(三)文化是发展的,变化的,至今仍散发出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必然要介绍,当代中国的社会现状、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与潮流、新习俗新风尚更是要介绍的重要内容,这具有现实意义,世界上不同民族国家的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也不限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才能有魅力。

(四)介绍中国文化时,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原本人们在了解中国文化时容易从自身有限的认识与经验出发,难免有失偏颇而片面化,因此,当我们在选择介绍一种文化内容时,如果有必要,尽可能地选择不同空间不同地域或族群的现象,引导异文化者更为全面地了解文化内容,避免以偏概全,从而导致或加深异文化者对中国文化的误读[8]。

(五)以生动、具体的形式辅助抽象文化的介绍。价值观、态度、思维这些是抽象的观念,而风俗文化、交往礼仪等这些就比较生动,到音乐、影视、书籍、饮食、游戏、建筑等就更为丰富具体,因此可以采用各种手段,从具体的文化形式入手,来引入抽象观念的介绍,可以是用多媒体或虚拟网络展现作品,或者带学习者亲身实地体验等等,让异文化学习者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内容。在一份有关国际生对中国流行文化了解情况的调查中,反映出9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会尝试着去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的影视作品,以作为了解中国文化的方式之一[9]。

(六)传播者需要先了解对方文化与习俗习惯,要有共情。每一个国家的人都有自己地文化,我们都要互相尊重,但是传播者希望对方接受和喜欢传播者的文化,所以需要传播者跟对方交流时候要选择用适合对方的语气与态度。

(七)注意思维方式,不要踩雷。比如

1.避免谈论跟对方宗教有冲突的话题,特别是在中东国家。

2.标语横幅最好内外有别,太敏感的字眼不要出现在主要街道和旅游风景点。

3.广告要遵循公序良俗,比如私立妇产科医院的广告让很多留学生误会中国女人不爱孩子,流产了很开心。

4.微博微信抖音要净化环境,不能充斥黄赌毒,一些小孩子光屁股的照片视频在很多国家涉及儿童色情。。

5.尊重他国生活习惯不能简单粗暴一刀切,比如某些小城市规定面纱黑袍一律不许上街。

(八)需要保持更新传播内容,讲授关于中国和中国文化时候,传播者需要给对方多讲关于现代中国,让对方了解到中国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多讲讲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奇迹。

四、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中国文化形象等软实力的发展滞后于硬实力的发展。作为“文化使者”的在华国际生,对于中国文化形象的认知关系到中国文化形象积极有效的传播。目前,来华留学的各国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大多会在中国稳定地居住2-4年。国际生一般受过或正在接受良好的教育,而长期在中国居住的机会使得他们可获得一般商人和旅行者不可能获得的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因此,国际生对于中国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中国文化在其心目中形成了怎样的文化镜像,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而且,通过研究分析来华外国留学生对我国文化形象的认知状况,可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树立和传播中国文化形象的措施。

[注释]

①参看雅克·拉康1949年苏黎世第十六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年会论文“作为我之功能形式的镜像阶段”。

猜你喜欢

镜像文化学生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镜像
赶不走的学生
谁远谁近?
镜像
学生写话
镜像
聪明的学生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