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2019-02-21许家李
许家李
(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第一中学 355400)
在教育领域之中,核心素养是一个重要且热门的名词.它主要是指学生需要具备的一些关键性的能力以及品格.而这些能力和品格所具有的特征既超越知识,又跨越学科.而高中物理这门课程,说到底其实是一门自然学科,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与实际生活联系甚密,在物理学科之中培养核心素养是极为有利的.但是在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存在着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说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在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科技能的培养上不够娴熟,以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得不够到位.这样一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对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阻碍,而教师在其中渗透核心素养则可以对这一局面有所改善.接下来,本文就以鲁科版高中物理教学内容为例,来探讨一下应该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有效渗透物理核心素养.
一、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原因
高中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不仅能够有效解释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的困惑,还能够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有效的改变.物理知识不仅具有逻辑性,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这一课程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其一,便是因为这门学科能够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在对物理知识加以分析后,能够发现其中不少知识都与人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而学生在学校毕业后,步入社会,也会与这些东西接触.由此,在物理学科之中的一些丰富鲜活的生活事例,以及其中的具有实用性的科学技术,都可以成为丰富学生文化底蕴的素材库.其二,学生再对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使他们的科学思维以及探究能力得到培养.自然学科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实验,所以学生在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探究的时候,可以使自身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对这些内容进行探究的时候,学生会对物理理论以及实验原理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关系更为清晰,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使自身的的科学思维得到内化,进而使得他们的物理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其三,便是学生能够在参与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使自身的科学态度以及责任得到正确的形成.经过这样的有效感染,来使得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策略
1.需要构建出正确的物理学观念
要在实际教学之中对学生的物理学观念进行正确的培养,这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不断细化物理学观念,还需要使学生的思想在其中得到丰富,从而使得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例如,以必修二《平抛运动》这个课时的内容为例.教师在教学这个课时的内容时,需要使学生明白其概念,即“这一运动需要以一定的速度抛出,并且所受的力只有重力”.而此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对这一概念有所认识,可以有效联系生活实际,如“投掷铅球”,或者是“扔粉笔”.但是这样的一些运动,并不是完全的“平抛运动”.所以在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的时候,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使他们对“平抛运动”的特征加以明确,即“初速度水平且只受重力”.当然,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注意对学生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比如说,在学习这个课时的内容时,学生可能会对“合速度大小以及方向的确定”这一点有所疑虑.此时,教师需要先让学生来自主推导,然后在引导学生来对其进行有效的总结.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便可以通过“合速度的确定”来使学生能够对“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思想有进一步的理解.而在其中,教师通过对学生不断的诱导,来使一些运动学的基本思想能够渗透其中,使学生的运动观能够得以正确的形成.在经过如此的渗透引导之后,便可以使学生的物理学观念得以丰富与完善,进而使得他们对于一些复杂物理模型的处理方法能够得到奠定.
2.对学生科学思维水平加以培养
所谓的逻辑思维,其实就是日常思维以及表达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教学中,每一个物理结论的得出,都离不开逻辑思维的检验.由此,教师在对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时候,需要从他们的逻辑思维培养入手.通过使学生对逻辑的内涵加以体会,来使他们的逻辑意识得以强化,进而使得他们的物理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例如,以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实例——自由落体运动”这个课时的内容为例.在对这个小节的内容进行探究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它的教学目标,即“需要使学生在对轻重物体下落快慢的讨论中对逻辑思维的魅力加以体验”,并且在“有效参与实践过程中,使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由此,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有效导入,比如说“同学们,请拿出一把尺子、一张纸以及一支笔,在不动这些材料的前提下,来对这三种物体下落的快慢进行分析.”在创设出这样的问题情境之后,学生便会由此产生思考,从而使得学生对“影响物理下落速度的因素”进行探讨.接着,在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进行深入分析,比如说“同学们,假如没有空气阻力,物体下落速度的快慢是否会有其他的变化?”在对学生进行逐步引导之后,学生在处理一些实验数据的时候,便可以对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构建,如此,便可以使得他们对于事物规律进行概括的能力得到培养.此外,在让学生对这些实验结果进行审验的时候,需要使他们对自身的探究方法加以总结与反思,来使得学生的反思性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在经过这样的教学后,学生的思维方式便可以得到有效拓宽.
3.注重训练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自然学科之中,实验探究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教学高中物理知识的时候,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来使得他们的探究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对实验方案进行反复斟酌以及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实验之中的问题进行预估以及统筹.而经过这样的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此同时,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也会得以增强.
例如,以《探究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这个实验为例.要在这个实验之中使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得到锻炼,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教学.首先,需要使学生明确实验探究的方向,即“同学们,根据刚刚实验操作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你们可否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来对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加以验证呢?”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探究,而在探究之后,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方案,如“利用小圆盘,来对雨伞甩出水滴的场景进行模拟”,或者是“对小球离开轨道之后的运动轨迹进行反复记录,然后明白小球在做曲线运动的时候,它的速度方向与轨道是相切的”.当学生将这些想法提出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然后由其他小组的成员来进行评价,并在评价过程中提出自己的建议.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学生明白自己小组存在的不足,并且根据这些不足来对实验设计方案进行有效的改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得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得到锻炼.
总的来说,在高中物理教学培养核心素养是极为有必要的,教师通过遵守发展性原则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来使得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得到培养.经过这样的培养后,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不仅会得到提升,整个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也会得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