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练剂881在纯棉织物高温前处理中的应用

2019-02-21

山东化工 2019年2期
关键词:硅酸钠棉织物棉布

(河南工程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目前纯棉织物前处理一般采用常压汽蒸短流程工艺[1-3],但该工艺适用于大批量织物的前处理。对于多品种、小批量织物的处理由于常压汽蒸时间较长,助剂用量较高,生产效率较低[4-5]。高效精练酶881是多种酶制剂的复配物,具有良好的乳化、渗透和净棉等效果。采用高效精练剂881对小批量纯棉平布进行一浴法高温汽蒸法进行前处理,具有助剂用量较省,生产效率高,并探讨精炼剂881在纯棉织物高温汽蒸前处理工艺中的工艺条件。

1 试验部分

1.1 材料与药品

材料 32×32 139×75 61.5″纯棉平纹织物(郑州市光大印染有限公司)。

药品 精练剂881(郑州蓝天印花色浆有限公司);35%H2O2(郑州优然化工有限公司);硅酸钠(化学纯,济南博智化工有限公司)。

1.2 试验仪器

YG065H型电子织物强力仪(莱州市电子仪器有限公司);PN-48B白度测定仪(杭州品享科技有限公司);RO-08J汽蒸箱(上海一派印染技术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精练酶881一浴法处理工艺

浸轧处理液(二浸二轧,轧余率100%)→汽蒸(125℃,5min)→热水洗三次→冷水洗。

1.3.2 测试方法

白度 根据GB/T8424-2-200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相对白度的仪器评定方法》测定;毛效 参照FZ/T01071-2008《纺织品毛细效应测试方法》测定;断裂强力 参照GB/T3923-1997《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的测定条样法》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精练剂881用量

称取精练剂881 1~20g/L加入8mL/L35%双氧水、稳定剂硅酸钠8g/L配制高温前处理液,于125℃条件下高温汽蒸5min,按工艺1.3.1进行试验,并测试处理后棉布的各项性能,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当精练剂881的用量低于15g/L时,处理后棉布的白度、吸湿性随精练剂881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拉伸强力随之下降。当精练剂881用量为15g/L时,棉布的白度为81.9,毛效为11.7cm/30min,断裂强力下降至456.4N,随着精练剂881用量的增加,棉布的吸湿性也增加,但增加量较小,且白度稍低,断裂强力下降较多。综合考虑,精练剂881用量确定为15g/L。

表1 精练剂881用量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

2.2 双氧水用量

取35%的双氧水5~15mL/L,稳定剂硅酸钠8g/L和精练剂881 15g/L配制高温前处理液,于125℃条件下高温汽蒸5min,按工艺1.3.1进行试验,测试处理后棉布的各项性能,如表2所示。

表2 双氧水的用量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着双氧水用量的增加,处理后棉布的断裂强力显著下降,而吸湿性却变化不大。当双氧水用量小于6mL/L时,高温汽蒸处理后棉布的白度随着漂白剂双氧水的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显著,当漂白剂双氧水用量超过6mL/L时,白度随双氧水用量的增加变化不大,而棉布的断裂强力下降较多。因此,选择漂白剂双氧水的用量为6mL/L。

2.3 汽蒸温度

取15g/L的精练剂881、漂白剂双氧水6mL/L和稳定剂硅酸钠8g/L,在100~130℃条件下汽蒸5min,按工艺1.3.1进行试验,并测试处理后棉布的各项性能,如表3所示。

表3 汽蒸温度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

由表3可知:当汽蒸温度小于125℃时,处理后棉布的白度和吸湿性随汽蒸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断裂强力则随之下降。当汽蒸温度为125℃时,棉布白度达81.9,毛效为11.7 cm/30min,断裂强力为456.4N,再延长汽蒸时间,棉织物的白度无明显变化,但强力却快速下降,因而,确定汽蒸温度为125℃。

2.4 汽蒸时间

取15g/L的精练剂881、双氧水6mL/L和稳定剂硅酸钠8g/L,在125℃条件下汽蒸1~8min,按工艺1.3.1进行试验,并测试处理后棉布的各项性能,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当汽蒸时间小于5min时,处理后棉布的白度和吸湿性随汽蒸时间增加而迅速增加,而断裂强力则随之下降。当汽蒸时间为5min时,棉布白度达81.9,毛效为11.7 cm/30min,断裂强力为456.4N,再延长汽蒸时间,棉织物的白度和毛效无明显变化,但断裂强力随之快速下降,综合考虑,确定汽蒸时间为5min。

表4 汽蒸时间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

2.5 稳定剂硅酸钠用量

加入20g/L的精练剂881、双氧水6mL/L和稳定剂硅酸钠1~10g/L,在125℃条件下汽蒸5min,按工艺1.3.1进行试验,然后测试处理后棉布的各项性能,见表5。

表5 稳定剂硅酸钠用量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

由表5可知,当硅酸钠用量小于5g/L时,处理后棉布的白度和断裂强力随硅酸钠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其吸湿性增加不明显。当硅酸钠用量超过5g/L时,棉织物的白度和断裂强力基本保持不变。综合考虑,选择稳定剂硅酸钠的用量为5g/L。

2.6 常规汽蒸工艺与精练剂881高温汽蒸工艺处理棉织物的性能比较

常规汽蒸工艺:纯棉平布浸轧碱氧液(NaOH 30g/L,35%H2O240mL/L,渗透剂JFC 6g/L,稳定剂硅酸钠10g/L,轧余率100%,温度100℃,汽蒸60min)→水洗→晾干后测试其各项性能,如表5所示。

精练剂881一浴法高温汽蒸前处理工艺:精练剂881 15 g/L,35%双氧水6mL/L,硅酸钠8g/L, 125℃条件下汽蒸5min,按工艺1.3.2进行试验,测试处理后棉织物的各项性能,见表6。

表6 常规退、煮、漂工艺与精练酶 881一浴法处理棉织物的性能比较

由表6可知:精练剂881一浴法高温处理纯棉平布,其性能基本与常规汽蒸法工艺相当,且处理时间短,助剂用量省。

3 结论

(1)用精练酶881对纯棉平纹织物进行高温汽蒸一浴法前处理工艺为:精练剂881 15g/L,35%双氧水6mL/L,硅酸钠5g/L, 125℃条件下汽蒸5min。处理后棉织物的白度为81.0,毛效为11.7cm/30min,断裂强力为456.4N。

(2)使用精炼剂881高温汽蒸一浴法处理小批量棉织物,不仅工艺简单,生产效率较高,且各种助剂的用量小于常规汽蒸工艺,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硅酸钠棉织物棉布
还原氧化石墨烯改性棉织物的性能研究
高效无卤阻燃棉织物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
棉布情怀
硅对水稻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米染染的碎花棉布裙
明清时代的徽商与江南棉布业
预湿上浆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包在棉布里的雪糕
硅酸钠对纸机滤水及系统沉积物的影响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性能及其在棉织物脱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