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

2019-02-20丁博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药物分析教学改革

丁博

摘 要: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四大理论基础学科之一,是药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性与应用性课程。随着现代药物分析学科的发展,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不但要求学生掌握药物分析基础理论知识,更要理解药物分析及分析科学的思维方式;然而现行药物分析教学存在内容凌乱重复的问题,迫切需要探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本文结合自身教学感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为目标,讨论药物分析课程在教材参考书选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及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期为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药物分析; 分析科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2-159-002

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四大理论基础课程之一,贯穿药物研发、临床药物、药物生产与药物流通等药学专业的方方面面,关系着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以及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的立法。药物分析对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必须学习掌握的理论基础课程,不但要掌握药物的分析测定手段与方法,而且要理解药物分析作为分析化学学科一个研究分支的重要作用与意义。药学专业的学生通过药物分析课程的学习,深化对分析化学学科的理解与认识,最终掌握分析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毕业之后,不仅仅从事药学方面的检测工作,而且还可以从事食品分析、环境分析、司法毒理分析、生物分析等各个分析科学相关领域的检测工作。因此,本文对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1.药物分析课程教材的选择

目前药学专业开设的药物分析课程教材一般选择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杭太俊编著的《药物分析》教材,该教材主要包括绪论、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药物的鉴别试验、药物的杂质检查、药物的含量测定与分析方法的验证、体内药物分析、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分析、对氨基苯甲酸酯和酰苯胺类局部麻药物的分析、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药物的分析、巴比妥及苯二氮卓镇静催眠类药物的分析、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的分析、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分析、莨菪烷类抗胆碱药物的分析、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甾体激素药物的分析、抗生素药物的分析、合成抗菌药物的分析、药物制剂分析概论、中药材及其制剂分析概论、生物制品分析及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等章节内容。该教材参考书在教学过程中呈现案例繁琐重复、不够系统化,不利于学生掌握学习药物分析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学完药物分析课程之后只记得药物分析主要研究各类药物分析与检查,未能深化了解药物分析作为一门分析方法学科的作用与意义。

目前国内外流通的药物分析课程教材中有几本参考书是系统化的药物分析教材。国外有Darvid G. Watson编著《Pharmaceutical Analysis: A textbook for pharmacy students and pharmaceutical chemists》(2012第三版),以及Satinder Ahuja和Stephen Scypinski编著《Handbook of Modern Pharmaceutical Analysis》,这两部教材参考书较为系统化地介绍药物分析的科学思维与方法。国内有浙江大学曾苏教授编著《药物分析学》(第2版)教材,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教材前12章内容介绍药物分析的分析方法与理论知识,后8章结合中国药典进行具体药物分析案例介绍。该教材相对系统的讲解药物分析的基础理论知识,有利于当前国内药学专业老师进行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掌握药物分析课程基础知识,建议国内开设药物分析课程的高校,选择《药物分析学》为主要参考教材。

2.明确药物分析课程目标,侧重培养学生掌握分析科学思维方式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药学专业的学生掌握分析科学的思维方式。在药物分析课程学习过程中深化学生对分析化学与仪器分析课程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毕业之后,不但可以从事药物分析方面的工作,也可以从事食品分析、环境分析、生物分析、司法检验分析等各个行业方面的检测工作。因此,在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时,不能固化教材中有关药物含量计算方法,让学生系统地全面地掌握分析科学思维方式与分析方法学;同时要灵活掌握《中国药典》的相关知识,药典作为质量标准方法辅助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与学习,而不是药物分析课程为药典知识推广服务。总之,药物分析应明确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启发学生对药物分析及分析科学的兴趣与爱好,引导他们从事药物分析等药学、分析科学相关专业的学习与工作。

3.理论课与实验课有机结合,实验课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

目前各大高校药学专业关于药物分析实验课的教学,根据各自的学校实验室条件进行实验课的教学。以我们学校的药物分析实验课教学为例,根据学校的教学硬件条件开设药物杂质分析、双相滴定、电位滴定、分光光度法、HPLC法与GC法等相关药物分析实验课,实验课内容已经相对丰富,然而实验课与理论课衔接不够紧密,学生未能通过实验课教学深化了解掌握药物分析课程理论知识。这是因为实验课教学按照分析方法类别进行教学安排与学习,而理论课程按照药物的类别进行教学安排与学习,两者之间不够衔接。

为此,药物分析理论课与实验课要有机结合一起,实验课促进理论课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夯实基础专业知识。以HPLC法实验课教学为例,药物分析理论课程中讲解HPLC可用于各类药物含量的测定与杂质的鉴定,由于受到理论课教学学时的限制,理论课讲解时,未能系统地全面地介绍HPLC分析方法,以及HPLC分析方法验证体系。

实验课在讲解HPLC测定阿司匹林药片中阿司匹林和水杨酸的含量时,不但要介绍本次实验课的内容与任务,还要系统介绍HPLC法的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加标回收率、精密度、重复性与稳定性等分析方法验证体系,以及HPLC分析方法的使用范围与优势,从而加深药物分析理论课中有关HPLC分析方法内容知识部分的学习与掌握。

4.鼓励学生到检测机构实习,以社会实践带动教学

目前国内高校药学院关于药物分析的教学主要集中课堂学习之中,然而由于高校的实验室硬件条件的限制,不能满足《中国药典》中规定药物检测整体质量控制体系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学校课堂上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表观认识层面上。

为此,鼓励学生们到质量检测部门、药品检验所以及检验检测公司等机构从事相关实习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系统掌握药物分析质量控制体系,了解当前国内药品检测机构是如何执行药典中关于药物检测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通过学生自身的社会实践经历,领会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药物分析理论知识,促进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同时,培养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系统的科学思维习惯。

参考文獻:

[1]曾苏.药物分析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杭太俊.药物分析(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3]Darvid G. Watson.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A textbook for pharmacy students and pharmaceutical chemists[M]Edinburgh:Churchill Livingstone Elsevier, 2012

[4]Satinder Ahuja,Stephen Scypinski. Handbook of Modern Pharmaceutical Analysis[M]San Diego:Academic Press,2001

猜你喜欢

药物分析教学改革
药物分析课程说课设计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药物分析教学改革探讨
翻转课堂在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