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生活教育思想发掘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价值

2019-02-20章文怡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一日生活生活教育游戏

章文怡

摘 要: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出:“以生活为中心”,即一日生活皆课程,在课程游戏化的大背景下,游戏对于幼儿来说不仅是基本需要,更是学习和生活的桥梁,如何在一日生活中发现、抓住教育契机,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将如何发掘并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归纳为:1.创造幼儿游戏的机会,引发教育契机;2.学会观察,及时抓住教育契机;3.提高自身素养,生成有效课程,实现教育意图。

关键词:生活教育; 一日生活; 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2-091-001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在生活中找教育,教育回归于生活。而教育的对象是鲜活的,教育的环境是多变的,教育是服务于生活的,因此教育一定是最贴近幼儿生活的。

一、生活教育的意义

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用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正所谓“一日生活皆课程”,即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都有存在的意义和教育价值,在当今课程游戏化的大背景下,即“一日课程皆游戏”,这里的游戏不是真的都是游戏,而是指“游戏精神”。

二、创造游戏机会,引发教育契机

《纲要》和《指南》对生活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儿童在生活中学生活,在交往中学交往,在做人中学做人。幼儿园课程带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课程内容来自儿童的生活,课程实施更要贯穿于儿童的生活。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是重要和不可缺少的。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游戏,在各种游戏中孩子们能快乐自由地探索、交往,从而有所得。那么教师积极创造一个游戏机会对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引导,以《实施要求》中的游戏精神为辅助,从“一日生活”入手,创设“游戏化”的情境,如:点心可以和区域游戏相结合,在游戏中自由用餐;与自然相关的集体活动到室外进行;因此,只有在一日生活中不断创设活动和游戏的机会,才会发生更多的教育契机。

当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日生活中为幼儿创造更多游戏活动机会的同时,活动材料、活动环境和活动氛围都是坚固的后盾,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因此材料应该从幼儿的生活中来,是幼儿能接触到的;环境应该贴合幼儿的生活,是幼儿熟悉的;氛围应该是幼儿轻松、愉悦的,是幼儿的日常生活状态。将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放在首位,考虑幼儿的已知经验和现有需求,只有这样最真实的游戏活动,才能激发幼儿最大的兴趣和最真实的反映。

二、学会观察,及时抓住教育契机

一日生活环节游戏化有多种方式,那么游戏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如何更科学地把游戏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中,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交往、探索、产生问题,教师应及时抓住幼儿的“问题”,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从而生成有趣的教育活动,有效地服务于下一次或以后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不知不觉的游戏活动中有所提升。

那么如何及时抓住呢?观察,只有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感受,才能及时抓住“问题”的契机。观察有很多种,可以使针对某一观察对象,也可多人同时观察,可以即时捕捉游戏中某一对象的表现,也可持续捕捉、记录某一特定对象。而《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中》也提出:“观察和理解儿童是教育工作的起点。”可见观察的重要性,因而教师必须用科学的方法,仔细观察幼儿实际发生的行为及情境,并借助《指南》《纲要》,正确理解幼儿的行为。才能更好的发现和抓住教育契机。如:在一次户外游戏中,我们班的幼儿在后山坡玩野战游戏,突然轩轩发现了一条很长的蚯蚓,其他幼儿也陆续围了过来。有个女孩子叫着:“老师,有虫子!”我及时走过去,“原来是一条长长的蚯蚓呀!”“它怎么会在这里?”“它怎么这么长呀?”“它有脚吗?”“它吃什么呀?”……幼儿七嘴八舌地问着问题,作为教师,我及时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说“你们问的这些问题都非常好,我也很想知道,我们可以一起研究一下!”然然说:“可以上电脑查一下资料!”“还可以去图书馆看看蚯蚓的书!”小古说,我请配班老师帮忙,幼儿自主分成两组,一组去园图书室找有关蚯蚓的书籍,一组回教室查资料,15分钟后教室汇合。教师在时刻观察幼儿的同时,要善于抓住幼儿问题中感兴趣的点,正确解读幼儿的行为,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提升。

三、提高自身素养,生成有效课程,实现教育意图

只抓住教育契机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教师具有充分的教育素养,才能更好地将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生成为有趣的教育活动,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中,教师的专业化是艰巨而长期的过程,要不断反思自我、改变自我、挑战自我。因此教师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都必须有所提升,才能更扎实支撑所生成的课程,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幼儿。

陶行知先生所說:“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幼儿一日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机会,教师要不断通过各级各类的培训和现场指导、项目引领,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从而更好地把握幼儿一日生活中生成的课程。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可见生活教育有多么重要。作为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生活化的游戏无处不在,把生活化的游戏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才能让幼儿们轻松、愉快的学习和游戏。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应加深对生活教育思想的运用,追求游戏与一日生活的完美融合,使幼儿在一日生活游戏中更快乐地游戏,有效地吸收,充实地生活,自由徜徉在幼儿园这个充满希望的海洋里!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学前教育研究中心,《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试行稿)》[R] 2017.2.15

[2]虞永平,课程游戏化只为更贴近儿童心灵[N]中国教育报,2015.6.28.第一版

[3]阅读与探究,浅析陶行知教育观三大思想,DB/OL,2018.5.2

猜你喜欢

一日生活生活教育游戏
幼儿一日活动中感知数量关系的指导方案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爆笑游戏
浅谈如何将国学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音乐游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性
巧用家长资源优化幼儿一日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