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9-02-20褚震雨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微视频初中信息技术

褚震雨

摘 要:微视频可以有效提高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微视频进行了简要阐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微视频; 初中; 信息技术;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2-034-001

作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微视频的使用不仅可以辅助教学开展,也可以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微视频的意义

1.营造活跃课堂氛围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主要以讲授模式为主,大量向学生讲述计算机知识,造成学生学习十分被动。也正是受到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不仅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降低了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但是在微视频的使用下,能够激发出学生的思考欲望,在探讨中掌握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2.加深学生知识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及时引入微视频,将抽象的信息技术知识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降低教师教学难度

微视频的使用,教师通过将重点知识录制成视频,并上传到网站中,学生利用移动终端不受时间与地点限制随时观看视频,从而实现了巩固知识的目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可以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4.培养终身学习理念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应付考试的心理,表现出了机械学习的现象。也正是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十分枯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是微视频的使用,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制作适合教学的微视频

由于微视频范围相对较小,所以教师做好研究工作,结合教学重点来制作微视频,辅助教学开展。教师要不断提升制作能力,实现对教学的优化与创新,同时还要展现出信息技术实践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如学生在学习“WPS表格的操作”这一内容时,可以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出发,以此作为微视频的制作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播放微视频,组织学生对表格操作技巧进行探究,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微视频中能够展现出具体的操作步骤,所以也就可以保证教学的循序渐进性,让学生在探究与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其次,教师还要对重点内容进行标注,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学习重点。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掌握知识点,发挥出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性的优势,让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不仅要发挥出微视频的辅助作用,同时也要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第一,引导学生结合视频内容进行操作。在教学中要从教学内容出发,结合具体情况,在整合知识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习。如在制作WPS演示文稿时,就可以从预习过程出发,通过分析出重点内容,在找准预习方向的基础上来明确学习要点。操作中则可以借助视频掌握操作形式,发挥出视频的辅助作用,让学生掌握操作细节,确保各步骤与环节的合理性,从而提高自主学习效果。第二,向学生提出要求,掌握视频操作技巧。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准确的学习目的,势必会影响到学习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就要从重点内容出发,同时还要结合学习范围,找准学习任务。在制作WPS演示文稿微视频时,教师要掌握学习重点,以“模板制作”为切入点,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3.打造信息技术教学平台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性格特点极为突出的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有着极强的好胜心,在教学中就要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平台,帮助学生学习好信息技术知识。如学生在学习“WPS图表制作”这一内容时,就可以从微视频展示出发,向学生介绍统计图表在生活中的使用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知识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学生对知识产生出兴趣后,教师就可以借助趣味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生动性。最后,教师要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视频,帮助学生掌握具体步骤。通过全面的讲解,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图表建立方法。

4.根据教学反馈及时调整

对于微视频,学生可能在课堂中表现出过度关注、不适应等现象。因此教师要做好教学模式的调整,主动观察学生的表现,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中去。通过与学生一起进行知识探索,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找准教育切入点,明确学生对微视频的看法。只有真正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才能保证所使用的教育手段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将制作的微视频与其他教师进行分享讨论,通过集体智慧,在调整微视频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教学,实现取长补短的目标。此外,学生课后也可以利用微视频巩固自身的知识点,把握关键知识,实现资源共享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从微视频使用入手,结合具体教学环节,掌握學生具体学习情况,在调整微视频内容的基础上来确保教学的全面开展,激发出学生学习主动性。只有确保所设计的微视频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万勇.探究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师,2016,(01):78-78

[2]翁力.探究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信息系统工程,2015,(04):150-151

[3]曹素燕.关于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效果的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6,(20):12-12

[4]顾中秋.探究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7,(03):45-45

猜你喜欢

微视频初中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
专题实践活动中的微视频教学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