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文化身份认同功能

2019-02-20金艳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定位功能

内容摘要:大学语文功能定位之争由来已久,在围绕其工具性或人文性的争议中,作为课程活动主体的大学生明显缺席。从对学生主体的观照出发,大学语文的意义和价值,应该体现在学生建构其文化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大学语文的原初产生与属性意义使其具有文化身份认同的功能,也决定了其定位的立体维度,即以致力文化传承与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大学生提供身份归属感的保障;以个性养成与自我塑造的逐步完善,帮助大学生实现身份疏离感的目标。

关键词:文化身份认同 大学语文 功能 定位

一.学语文功能定位之争中的主体缺席

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大学语文的地位几经调整,逐步被边缘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课程定位的不明确。有学者指出:“当前必须尽快解决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问题,假如是文史哲不分地包打天下,一旦高校普遍开设通识教育课,内容必然会发生重复,因此就容易被改成选修课或者被取消。”而现实情况确实如此。

其定位也一直充满争议。原国家教委高教司对大学语文的定位是: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此定位侧重于工具性。2004年10月召开的全国大语年会第十届会议,主要议题是“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会议提出:“大学语文的素质教育具体落实在人文素质教育层面。”这成为大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在由工具论向人文性转变的同时,赋予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显然又过于“高大全”,以至于过于空泛反而难以落实。也有学者从中调和:“语文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知识层面的,要对民族语言做到健全的掌握和出色的使用;一个是文化层面的,关乎民族的发展和个人健全人格的培养。”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University”,其本意就是将追求科学知识和精神生活的人聚集在一起,以便于共同研究。中國古代关于“大学”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随着现代化转型,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也早已明确为:“今日完全之人格,亦即新教育之标准也。”形塑完整人格成为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而人格养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和途径便是文化身份认同,大学语文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学生建构文化身份认同的过程中。

二.大学语文本质属性中的文化身份认同功能

在文化研究中,身份、认同、同一性、身份认同、文化认同以及文化身份认同等概念,在英文里都是同一个词语,即identity。“所谓‘认同,说到底是对共同时空背景下不同文化系统的一种态度、一种识别,因为每一种文化总是以某一文化系统为参照背景,以确立自我形象。”人在不同的文化识别中确立自己的归属,进而建构自己的身份。作为社会人,个人的身份定位不可能独立完成,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网中得以确立。因此,认同是文化固有的功能之一,而文化传承的意义正是在于:为寻找群体归属的个体提供可以共同使用的文化符号、可以共同遵循的文化理念、可以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范式。

追溯大学语文产生的现代化语境,将发现其本质属性中文化身份认同的意义所在。 王维玉指出“大学语文教育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进程而发生的。”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在创办之初,在反思自身和学习西方专门化学术的过程中,遭遇的最严峻的问题就是学生缺乏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如何保存和传承传统文化。正是在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中,现代中国的教育先驱们促成了大学语文教育的产生。“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及其目标指向,其实是沿着现代性维度而发生转移:国文教育内容由‘载道到‘审美,教育目的由‘学而优则仕到‘完全之人格塑造,展示出了大学语文教育的切入视角与最终目的。”在学习西方专门人才培养的同时,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提升,这既是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性传承,更是尊重人的主体性的完整发展。因此不能不说,大学语文从一开始就与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期最重大的问题,即文化身份认同问题交织在一起,也因此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特殊意义。

从大学语文原初的内容和目标来看,其本质属性恰恰为处于身份认同危机中的国人提供了重新建构文化认同的内容和途径。反观其百年多的历史,大学语文的处境遭遇和命运变迁,也常常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从最产生之初的身担文化存续重任,到建国以后长期重其工具性而人文性被淡化,到改革开放之初重振其人文精神,再到从实用主义出发而被漠视和不断边缘化,大学语文命运的反复无常,正是缘于文化身份认同需求程度的变化。当整个社会及学生个体的人文情怀与文化素养走向匮乏之时,往往是大学语文被重新重视和加强之时。可见,文化认同功能是大学语文的题中应有之意,应该成为大学语文的教育功能与课程定位。

三.从文化身份认同功能看大学语文的定位维度

身份认同的分析可以从不同维度展开,但归根到底都离不开两个方面,即群体归属感和疏离感,前者体现为确认自己在“我们”之中,并将“我们”与“他们”区别开,明确自己所属的群体,从而获取一定的安全感;后者则意在将自己从群体中剥离出来,指向“我之为我”、“我就是我自己”的价值感和意义感。

如果从文化身份认同功能的视角出发,长久以来围绕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定位之争,恰恰是一种将认同割裂开来的做法。这样的定位形成了立体的维度,而不再是单一的平面;追求有层次有高度的目标,而不再是有偏颇的无意义的争论。

(一)身份归属感的保障:文化传承与语言能力

大学生处于人的社会化进程中最为激荡的阶段,正由此前的角色混乱阶段进入对自我的逐步定位与确立,文化身份认同是其形塑自我人格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文化环境,很容易引发文化认同的失向和焦虑。其中,既有来自中西文化的比照冲突,也有来自古今文化的断裂矛盾。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不能再陶醉在文化传统中自说自话,而一定要敢于并善于引进“他者”文化。敢于,建立在教师自身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深度思考;善于,建立在教师进行文化比较时的客观态度和公正立场。只有真正敢于和善于,才不至于固执一端或者排除异己,才能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和批判地接纳,才能够引导学生逐步建立问题意识和提高批判能力,从而能好地识别、修正和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

语文教育即母语教育,它先天地承载着文化传承的意义。当代文化研究学家斯图尔特·霍尔认为,文化是人类“共享的意义”,而语言作为具有“特权”的媒介,对于意义与文化极为重要,它总被看作种种文化价值和意义的载体。人们通过语言“理解”事物,生产“意义”和交流“意义”,我们只有通过共同进入语言这一“表征系统”,才能真正拥有“共享意义”,才能表征我们的概念、观念和感情。在语文教学与教育过程中,无论处于哪个学习阶段,都不可能将语文内在的体系加以割裂。大学语文不可能承载太多,只能堅持自身的引导性和启发性,用富有生命力的文章激发学生的语言感知,用注重学生主体主动学习的教学激发学生的语言体验,从而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智慧。

(二)身份疏离感的目标:个性养成与自我塑造

在不断确认群体归属感的同时,一个人的自我确认也经由疏离感的获取而实现,疏离感强调个体间的差异。今天的大学生,面对的是更加开放和多元的世界,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更加便捷,解决问题的途径更加多元。因此,对追求个性和成就自我的意识更加强烈。

我国教育史上自古就推崇“因材施教”,今天更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然而,大学语文课程的现实远远不能满足这种多元、个性的需求。有来自各方面的原因:

一是,对教学活动主体缺乏真诚的态度和认真的研究。虽然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已经多年,但是真正落实的极为少数。一来教学管理者不研究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盲目指挥,导致大学语文遭遇多次调整和弱化;二来教师在现实处境中很难得到来自课程的自信,无心无力认真研究学生需求,仅凭良心上好每节课就已经很负责任了。

二是,缺乏对课程本体属性的科学定位。着力于教材与教法的改革太多以至呈泛滥之势,应回归语文能力之需要和文化存续之考虑的原初意义,认真研究主体对象,并真正将课堂交给学生,使之更加多元、开放和包容。目前,真正亟需改革的是课堂设置,目前的大课堂超大课堂、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等等设置明显有悖于个性追求的需要。

三是,一味追求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忽视和疏离了课程本体特有的优势。目前对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的提倡和使用,已呈现过犹不及的问题。与其在现代手段上努力,不如在如何发挥课程原有优势上下功夫,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这实际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师自身拥有持久的生命激情、丰富的人文情怀和深度的探究能力,才足以调动学生自主意识和自我意识。同样,完善的个性养成与自我塑造,只能依赖学生自己在成长中不断摸索逐渐完善,而教师要做的则是尊重并加以引导。

大学生正处于主动探究和确认其文化身份认同的关键时期。作为一门课程,大学语文历史性地被赋予引导学生文化身份认同的重任。同时,大学语文的原初产生和属性特征,又使其具备承担此重任的先天优势。大学语文教师需要足够的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和情感准备。

参考文献

[1]黄蔚.大学失“语”,放任还是拯救——中国人民大学“大学汉语”由必修变为选修引发争议[N].中国教育报,2013-11-21(2).

[2]何立明.一致的母语教育理念 分层大语课堂教学——谈谈高教大众化时代大学语文教学的“分层”策略[OL].中华语文教育网站,2010-11-21.

[3]赵阿娜.大学语文为何不受待见[N].人民日报,2013-11-25(12).

[4]大戴礼记[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3:68 .

[5]蔡元培.教育之对待发展[G]//沈善洪编.蔡元培选集(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531.

[6]王维玉.论大学语文教育的现代性发生[J].现代大学教育,2011(6):87-92.

项目名称:2017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古代经典小说的文化认同功能及课堂实现途径”(编号2017188)。

(作者介绍:金艳,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主要从事语言应用及文化传播的相关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定位功能
数学的翻译功能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难与易
我有特异功能
巧用“余数定位”,突破周期函数的计算问题
功能关系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