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咸菜
2019-02-20中村
中村
“踏呀踏咸菜,新正明儿在!”
这是小时候在东洲村踏咸菜时念的顺口溜,现今很少人知道“踏咸菜”这回事了。
每年冬至前后,东洲村家家户户几乎都要张罗着腌制咸菜。这时候大田里、菜园子成片的芥菜都长到半米多高,壮壮的,绿油油的,还没抽花,又经过初霜冻过,正是收成、腌制芥菜的最佳时间。
被砍倒的芥菜整齐地躺在菜畦上,晒着暖暖的太阳。两天后,菜叶子蔫了,菜杆子皱了,失去水分的芥菜裸露着身躯,有气无力地等待着村民们用“担甲”(用两条竹片制成的U型架子)抬回家。之后,芥菜又被剖成对半,或晾在竹篙上吹风,或铺在砖埕上晒太阳,继续风干。几天后,芥菜蔫巴巴了,才开始在自家门口“踏咸菜”。
当年我家住的是闽南式雨厝,两排房子相对,每排五间房,门对门,窗对窗,院子有个石门,走到底有个通风的花窗,中间有个三四米宽通道,铺着红砖,这种建筑叫“十间厝仔”。
那时院子里住着三户人家,入石门右边三间房住着两户人家,是兄弟俩,一个叫元通,一个叫元来。兄弟俩对面有两间房子,长年锁着,是一个我得叫“七祖婆”的房产。以前曾租给一个外地来的漂亮女人,是生产队请来的会计,据说那女会计与人通奸,害死在外轮当水手的丈夫,带着个女儿逃得无影无踪了。
院子后半段五间房是我外婆家。“踏咸菜”就在院子的砖埕上。日头西下的时候,母亲开始张罗着铺草席,刷大缸,准备一大袋盐巴。在草席上铺上一层晒干的芥菜,我和弟妹们便洗净小脚丫,打着赤脚排着队,有时拉着前面那个人的衣襟,有时把手搭在前面那个人的双肩,转着圈儿踩踏芥菜,一边踩一边嘻嘻哈哈地念着闽南语顺口溜:
“踏呀踏咸菜,新正明儿在(正月到了)。吃粥配咸菜,大人囝仔人人爱!咸菜丝,炒肉油,咸菜甲(茎),煮虾头,腌好咸菜一大缸,一年到头无烦忧!”
我的两个小姨也加入了踏咸菜的队伍。母亲不时地抓一把盐撒在芥菜上,待芥菜流出青汁,叶子色泽变深,就再铺上一层芥菜,又是撒盐,又是转圈儿踩踏。记得那时脚上如果有划伤,盐水一渗,痛得半死,但咬紧牙忍一阵子就不疼了,第二天居然伤口愈合了。
夜幕降临,月牙挂在天边,从花窗刮进来的风冷嗖嗖的。外婆点亮一盏煤油罩灯,“十间厝仔”顿时明亮起来,邻居元来家的小儿子和仔,元通家的三个女儿和小儿子松根吃罢晚饭,也加入转圈踏咸菜,院子里热热闹闹的。
小姨开玩笑说:和仔你有臭脚气,要是今年我家的咸菜有“熬风味”(菜腐烂变味),就把你家的大缸咸菜扛回来!和仔支支吾吾争辩说,他们家年年踏咸菜、腌咸菜,也不见得有“熬风味儿”。看到他的一副囧样,大家乐得笑了起来。
母亲要去煮点夜宵犒劳大家,我便抢着负责撒盐这道工序。我端着盛盐巴的小笸箩,像喂小鸡似的,东撒一把,西撒一撮,还恶作剧地把盐撒在和仔的脚盘上,他嘿嘿傻笑,故意停下来,后面的队伍跌跌撞撞挤成一团,元通家二女儿背上的小弟弟也被甩在菜跺上,哭了起来。这一闹,我撒盐的工作被剥夺了,只好又跟在队伍后面转圈儿。
一层芥菜,撒一回鹽,菜垛子越码越高。来回踩踏时间久了,菜汁儿溢满地,一阵淡淡的咸菜味儿弥漫在空气中。
舅舅收工回家,开始帮着装菜入缸。他往里屋找出一个半透明的石块,在缸里划拉划拉几下,将大缸垫稳,便叫大家开始团菜。“团菜”就是把踩踏过的芥菜扭成一团,挤干打结,方便存放及后日取用。
踩踏过的芥菜装满两大缸,在菜面压上石头,又切了两小节甘蔗,放进缸里,用块纱布罩住缸口。除两大缸咸菜之外,还顺便腌制了两三坛子的芥菜茎和芥菜花。母亲说,来年开春就可以食用,往后一年就靠这些咸菜“度日子”啦!
大家洗完手脚,蹲在院子吃着热气腾腾的锅边糊。我问舅舅为什么要用石块在缸里划拉划拉?舅舅神秘地说:那不是普通的石块,叫明矾。别看那么划拉几下,我们家的咸菜缸不会发泡,也不会出现“熬风味儿”,过一段时间还得找个子弹壳放几天。
后来,我读了化学课程以后,才知道原来明矾学名叫十二水合硫酸钾铝,可以用来沉淀、净化水质,具有抑菌、凝絮作用。在腌制咸菜、萝卜等食物时,使用微量的明矾还可以让食物口感清脆。至于放铜制子弹壳估计是起到产生硫酸铜的功效,让腌制的咸菜还原成青绿的色泽好看吧。那两小节甘蔗有什么“路用”(作用),我至今不清楚。
在我的记忆中,外婆家腌制的咸菜不会变味,而且爽口,在东洲村是有点名气的。
我上中学时,有一段时间寄宿学校。在那个年代,寄宿生大都要自带大米蒸饭,还要带上下饭的咸菜或萝卜干,用一个玻璃罐子装着,管吃一星期。家境好的,家长还给点伙食费,到食堂打点热菜吃。家境差的,就是一罐生咸菜从周一熬到周末。偶尔用猪油炒过的咸菜,便是大家羡慕的美食了。我带去学校的咸菜,总是很快被同学们“尝一口”给尝完了。
曾经和我同桌的一个叫郭余柜的同学,从山里一个叫“亭透社”的偏僻小村子来,他的咸菜是没炒过油的,带来的番薯也比大米多,每天番薯加上生咸菜吃多了,快到开饭前,总听到他的肚子咕噜咕噜地叫,“噗噗噗”放出来的屁又臭又响,周围的几个女同学都捂住鼻子嗤嗤地偷笑。男同学开玩笑说:郭余柜放的是含有硫化氢的“咸菜屁”——“熬风味”!前两年在“亭透社”遇见他,听说生意做得不错,俩儿子也很出息,办了个工厂。他当上爷爷了,身体发福,俨然是个农民企业家。我和他聊起当年咸菜下饭的往事,开玩笑说:老郭你现在放屁,估计不会有“熬风味”了吧?余柜憨憨的说道:现在是“鱼肉浸肚”,一粒卜肚(一个肚子)圆滚滚,肠子肥肥的,放个“鸟屁”!
我曾经看过一副对联:读书须似食鸡跖,做事先从咬菜根。
余柜是个咬过咸菜根的人,懂得生活的艰辛,也懂得打拼才会有好日子。听一个叫翟宣荣的同学说,当年余柜曾经背着个破挎包,跑到江苏一带推销闽南土特产。
改革开放这四十年,老百姓生活水准提高了很多,再也不用“咸菜度日”了。但我偶尔也买些咸菜吃,回味一下当年的“咸菜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