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时代下的学术期刊:从单一数字化到多元数据化的转变
2019-02-20董媛媛董小兵林晓晨
□董媛媛 董小兵 林晓晨
一、信息环境下的科技期刊发展
信息时代大数据逐步改变着世界运行模式,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注重实用性与效率性。对于科技期刊来说,传统单一的运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环境,将编辑出版流程中组稿(收稿)、审稿、编校、印刷、发行等环节作为出版重心的出版模式,已不能满足科研人员收集信息的需求。
在数据时代背景下,期刊经营方式须从根本上调整经营方向,将出版单位从业者从低端的机械式重复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转变科技期刊作坊式的编辑思维。通过改变选题策划、更新期刊评价标准、改变经营管理等方式,促进科技期刊多模式办刊形式的形成。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各自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要充分认清传统出版与现代数字出版的不同特征与发展现状,不断提升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水平,促进民族出版业可持续发展。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各种图、文、声、像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入信息库中,出版者根据市场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编辑、加工、整合,然后以光盘或网络出版等形式投放市场的出版活动。数字出版的特征使广大期刊办刊者面临角色的转变、版权意识的转变、经营意识的转变和工作方式的转变。不同于传统出版的组织形式,数字出版崇尚自由的交流方式。目前,数字出版在我国发展很快,已经形成了网络图书、网络期刊、网络数据库等多种新业态。
数字化和数据化,字面上一字之差,内涵已完全不同。数字化是将模拟数据转为二进制码,数字化文本却只是原样体现将纸质版期刊进行文本输出。数字化要求使用者明确所要查询内容具体到指定期刊中,才能找到对应的数字化图像文件。而数据化应用,将有助于通过检索词或者oi进行检索,查询将更加快捷、准确。当文字转换为数据后,人类将实现云阅读,借助云数据分析,快速得到自己想要的有效数据。所以科技期刊目前要做的就是积极实现数据化期刊服务模式,以便更好地与作者和读者对接。
二、从繁杂中提炼数据并再利用
现在通过各大数据库平台,可以轻松得到期刊的各种指标统计,借助这些统计结果,可以得到纷繁复杂的学术影响力量化指标,比如高频下载文章、网络传播情况、读者地域分布分析、读者所属单位统计、文献学科分析、访问量、同行业期刊同学科载文对比分析等,基于此,可以统计和分析论文与论文之间的知识关系,进而发现新的研究方向、趋势和热点等。
简单地说,数据汇总利用不可以只图“大”和“广”,最重要的是要足够“深”,科技期刊的从业人员要学会提炼、重组,学会对纷繁复杂的数据再次利用,追踪科研成果的研究背景数据、过程数据(探索可视化)、成果数据,形成完善的成果产业出版链连续报道,应用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进行展示,丰富出版产业内容。
要实现“数字化”基础上的“数据化”转型,要对以“学术期刊”为中心的数据具有基本的辨识能力,有了数据辨识力才能对数据进行诠释、组织与整理,进而有意识地积累数据、提取数据、拓展数据,实现数据的推广与应用。
三、数据化期刊意味着什么
数据化期刊意味着什么?不是冲击最高论文发布数量,不是赢得更多广告,而是为科技工作创造出尽可能多的衍生价值,成为科技信息沟通的有效桥梁。数据化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关于作者、读者、学术等方面的信息。期刊利用下载率可以甄别读者感兴趣的选题,追踪重点作者、研究机构的研究方向,进而预测选题。通过分析期刊数据制定选题方向,突出热点报道的实效性,实现对读者的个性化内容推送。
数据化期刊将完成学术产业到传播数据的对接,实现数据与媒介的有效互动,科技期刊通过有意识积累整理科技信息,从大量数据学术信息和学者信息中选取本刊侧重报道的内容,以期探求技术发展趋势,为期刊发展服务。但是在发展探索过程中数据化期刊发展方案的制定要避免纸质版与数据版出版的同质化,必须认识到数据化不是纸质版的电子方式。
例如,在某次的行业专业会议上,发现新鲜选题后同步在微信公众号上抢先发表报道,随后在纸质版进行跟踪报道。这样的操作能够更大范围地吸引受众。可以说,新媒体的应用避免了纸质版出刊的不及时,反过来纸质版又可以弥补新媒体介绍的局限性。在新媒体订阅客户端,读者收到信息推送后,会积极寻找后续报道,这时知网平台的数字首发将发挥作用,填补新媒体——微信公众号与纸质版见刊中间的空白,这样,科技信息的发布才能真正实现360 度全方位报道。
由新媒体、互联网、纸媒构成的传播产业链条,将具有创新性、重要的科技信息多次集中报道,刺激读者的阅读欲望,实现了科技信息推广的有效性、实用性。这种立体的报道方式,不但保证了学术论文的传播,而且在专业推广上争取了更多的首发权,在图表、产品类型、辅助媒介等方式的配合下,在纸质版基础上,科技期刊的发布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四、多重出版方式的组合推广
现在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完善了期刊发展的方向,同时也给编辑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相关人员具备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力、对新媒体内容的编辑能力、重视交流互通方式改变。编辑人员要从单纯的编辑策划转向对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决策,依据数据分析,对期刊内容进行个性化定制,以实现精准推送科技信息。对于“新媒体的辅助运行对传统科技期刊是否有用”这个论题,实践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个性化推送是一种产品策略,需要大量数据支持,而大数据技术为出版机构增加了了解和研究读者的机会,从而使个性化推送成为可能。
对于科技期刊来说,建设内容发布的多媒体平台,多渠道及时推送学术信息,实现微信公众号等移动端的信息推送,加入各种形式的小视频,这些可视化手段有助于将枯燥的数据以及复杂的关系以生动、形象、简单的方式体现出来,将枯燥的文字生动化,极大拓宽了传播途径,强化学术传播力。可见,多重出版需要数据化状态工作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转变。
众所周知,期刊出版价值链是由三段组成,前期是科技信息内容策划选题,中期是编辑加工校对,后期是市场营销及产品服务。期刊编辑避免成为只会编辑加工低端加工主体的最好选择就是重视期刊的数据化发展,具备数据分析能力。学术期刊的主要功能包括:学术方向的引领功能、学术信息的交流功能、学术成果的传播功能以及学术研究的评价功能。在数据时代,综合性学术期刊的这几大功能都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实现以学术期刊为纽带的学术信息全流程传播。
一是提升策划技能,树立为读者作者提供价值而非单纯出版生产纸质刊物的出版理念。
二是借用数据化管理,发挥粘合剂的作用,粘合出版产业链中所能涵盖和涉及的行业机构。
三是实现内容的二次提炼+产品形式多样+首发、二次发表+新媒体,保证及时且有效的传播途径。通过优质内容的再生、衍生,开发科技期刊技术提供平台的高附加值。
五、结语
伴随着数字化向数据化的转变,从单一到多元,传统媒体要从单纯的信息提供者转变为价值理念的推广者,重新塑造科技期刊的生存价值,还要避免数字媒体的碎片化和自媒体的浅层化,要用与众不同的眼光,从庞大的科技信息中提炼更为精准的更有价值的内容,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