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词汇文化的对话: 英语词汇教学的新启示

2019-02-20

昭通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英语词汇语境汉语

(闽江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因此,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时,须得对其背后的文化具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不仅要“形似”而且要“神似”。词汇是一门语言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无论是从语言思维角度还是从实际教学角度,词汇教学都应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对于我国当下的教育环境来说,英语作为一门主要学科,对大众传播与教育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英语词汇教学十分必要。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区别根植于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广袤肥沃的内陆平原地区所孕育出的农耕文明与海岸线绵长的沿海地区所孕育的商业文明在语言文化之间区别明显,泾渭分明,这些文化之间的区别能够在语言中明显看出,两者相得益彰。在将英语作为一门新的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只有通过对中西方词汇文化的深入对比,才能发现汉语词汇与英语词汇在文化和教学之间的内在区别与联系,从而在今后的英语词汇教学与英语语言教学中将这些发现进行具体的运用。在进行文化差异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英语内在规律,在对二者进行横向比较的过程中吸收汉语词汇教学经验,完善英语词汇教学体系,最终实现英语教学系统的完善。

1 中西词汇文化对比

1.1 汉语词汇文化特征与教学特点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说,汉语语言范围地处农耕文明区域,历史悠久,生活相对平稳,除去在某些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社会动荡之外,小农经济体制的长期维持使得汉语地区社会关系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在此基础之上又受到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如今汉语文化体系整体偏向于保守的风格。其中,敬语和谦辞的运用是这一保守风格的重要表观体现。汉语中所出现的用于自谦的词语,诸如“足下”、“在下”、“犬子”等谦辞,都能够充分体现汉语文化倾向于谦虚谨慎、含蓄收敛的特征,且汉语在表述过程中也倾向于更加低调含蓄的表述,在受到他人称赞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自谦。在语言风格上也异曲同工,大多矜持内敛。从文化角度来说,以英法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历史上大都是海洋文明,这使得其文化风格在除去某些特定宗教禁锢时期之外整体相对开放,自然也影响其语言风格与词汇风格,而东方文化发源地大多起源于河流冲积平原的农耕文化,人口密集、发展结构相对稳固,因此语言与词汇风格也相对固定。同时,几千年来儒家文化的影响使得运用汉语的人们更习惯于用谦虚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词汇文化中,即使有一字多义的情况出现,也很少会出现词汇含义过于多变的情况,往往还是会集中于某几个意象之间,这也是汉语文化含蓄收敛的一大体现。

在词汇教学方面,我国古代的私塾教育比较能够体现汉语教学特征。总的来说,汉语词汇教学注重识字教学,偏向于先让学生理解字的含义,甚至是多重含义。就私塾这一教学启蒙而言,我国古代表音方式相对复杂因而采用较少,在未采用现代拼音的年代里,私塾教学流程往往如下,首先由先生带着学生识字,将一篇文章读熟背会,最后才去讲解其中含义,至于文字的书写与书法练习,则在大多数情况之下是游离于听说读之外的,这是由汉字词汇的特征决定的。在汉语中,特定的字或词汇代表特定的意义,一旦将这些意义了解清楚,再看到一篇由这些词汇拼凑组成的文章时便无需讲解便能领会其中含义,这样的词汇风格在我国光辉灿烂的几千年文明中,为我们带来了诗词歌赋等诸多灿烂的文化,人们通过有限的文字与意象表现出无尽的韵味,含蓄而又优雅,这与西方语言与词汇特征大不相同。

1.2 英语词汇文化特征与教学特点

传统的英语区域大多位于海边,民风外向自由,商业文明发达,形成了英语相对自由的语言风格。而在词汇的使用过程中更是如此,不同于大多数汉字词语准确的意义表达,在英语中不同情境下的同一个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可能会大有不同。虽然汉语词汇中也会出现一字多义或一词多义的情况,但是情景特定性较强,而英语词汇含义则更加变化多端。总体来说,相对于汉语的精确表述,英语词汇风格更加自由,尤其对于许多形容词和动词而言,在词汇本身具有一个大致的情感或是动作倾向性之外,不同的语境语气都会影响词汇所要表达的意义,反而会更加注重在运用语境之下想要表达出的感情,因此很难做到完全精准的去解释某些词语,在翻译到汉语中时则更加难以用固定用某个特定的词语表述。这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很难完全理解其中含义,也为非英语母语者学习英语带来了最大的难题。

不同风格的语言在运用和教学过程中自然也会不同,英语词汇教学不同于汉语词汇教学的是,英语词汇教学相比汉语对于词语意义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许多词汇只是由于在词义或是感情色彩上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便能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出不同的含义。正如当下很多英语教学专家所提倡的“词本无意,义由境生”。也因此,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交流感。人们在表达自身想法时所采用的的表达方式甚至是语气表情都能够影响到表达的意义,更不用说是在不同时态和语态上的区别,这也让语法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总体来说,汉语与英语在词汇教学上的区别,最主要的就在于汉语教学之中的严谨性以及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使用性,在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对英语词汇运用的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才能够真正做到使用英语的得心应手。

1.3 汉英词汇文化对比

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人们生活方式与习惯以及价值观等都有所区别,生活上的差异往往会带来在表述习惯上的差别,长期积累便会形成词汇文化上的区别。词汇的意义有指示意义与暗涵意义两种。不同语言之间词汇的指示意义可以作为含义对比的一大标准。以词汇的指示意义为基准,汉语和英语词汇文化对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词语缺项类区别。由于中西方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区别,很多意象是某个文化范围所独有的,因此在其他文化寻求相同指示意义的词汇时存在词汇缺项。以汉语中的某些成语为例,汉语中“无事不登三宝殿”、“黄袍加身”等成语都是在特定的历史原因或是语言环境中出现的,不曾沉浸于汉语语言环境的人很难对此有准确理解。再比如中国传统活动“抓周”,起源于民间的风俗习惯,而西方并无此等习惯,对此在理解上也有难度。而英语词汇“Blood Mary”、“white towel”等词汇对于中国人来说,在不对其历史或风俗了解的情况下也十分难以理解。

第二,词语的指示意义相同,而暗涵意义不同。这一类区别在词汇区别中比较常见。由于历史环境、整体价值观和认知方面的区别,不同语言的词汇常有此等区别。在动物词中,以“龙”为例,“龙”作为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以来的历史文化图腾,在人们心目中一直都是祥瑞、英雄的象征,“卧虎藏龙”“龙马精神”等都是对人的夸赞之语,而在英文文化中的龙——Dragon 则是魔鬼的象征,英语中的“the Great Dragon”就是指撒旦,英语小说表述中也常常出现“We were really frightened of the math teacher, she was a red dragon. ”在狗、猫等常见动物的理解上,中西方也有很大区别。而植物词语的涵义方面,以松树为例,在汉语语境中象征着刚正不阿的松树在英语语境中则象征着永生。此外,颜色词汇的内涵也有很大区别。在中国,红色一方面象征着喜庆与吉利,另一方面也代表了嫉妒,而在英语中绿色则代表着嫉妒。再如,中文中黄色在某些情况下象征着淫秽,而在英文中的这一涵义则由“blue”蓝色代表。词语的指示意义相同,而暗涵意义也相近或相同。譬如在中英文语境下狗都象征着忠诚,老鼠都具有贬义,再如英文中的“a stupid ass”与中文中的“驴脾气”、“look on with folded arms”与“袖手旁观”,这些词语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2 英语词汇教学在汉语语境下面临的问题

2.1 注重知识记忆,忽视思维培养

目前为止,大多数城市地区的英语教育开展较早,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并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这是因为即使英语教学开展较早,却还是有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语文的方式去教英语。在多数中小学生的印象中,英语学习一直持续在背单词背文章的刻板印象中,这也是我们当下英语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遵循“字词句段篇章”的方式循序渐进,但是英语在照搬这一方式时往往收效甚微,这是因为中国学生从小浸淫于汉语语境之下,养成了与此相对应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对日常知识具象化的同时会有相当明确的验证感。而英语不同,学生在接触英语字母与单词之前对这一预言是完全生疏的,在此条件之下,很多教师仍旧把英语词汇教学当成“私塾”来教,只是注重单词记忆而轻视单词运用与思维培养,导致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学生排斥英语学习。

事实上,忽视英语思维的培养是在长久的汉语语境熏陶下而产生的惯性思维。无论是学生或是教师,大多习惯性的试图运用汉语的语言逻辑去理解、解释和使用英语,由于二者背后的文化与逻辑冲突,必使得在英语运用过程中出现适应不良。无论是英语还是其他语言,只有对此语言的内在思维有了深度了解并适应,才能做到收放自如的使用。而英语思维的培养并不仅仅是背些单词读些句子就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学生对英语语言区的文化有着充分的理解甚至于对其历史有一定认识,才能对其中的一些不同于母语运用方式的表达方式能够做到理解使用,最终做到熟练掌握运用一门语言。

2.2 教学方式单一,脱离英语语境

不独英语,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的,想要学习到真正地道的语言,则必须浸淫在相应的语境中才能够实现。也因此,假如在语言教学中忽略语境的创设,则很难设身处地去理解语言深层次的哲理。我国大部分学习英语的学生都是处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学生为升学而学,老师为升学而教,这样一来,将英语语境的创设与英语学习割裂开来,让外在的语言表达方式浮于表面而并不深究内在的文化与逻辑,试图以汉语的思维去理解英语,这让英语成为大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以英语词汇的运用为例,玫瑰“rose”这一词语在中西方文化中都代表着美好和爱情,在中国还经常用“带刺的玫瑰”形容一些性情刚烈的女士,而在英语环境中,“under the rose ”也用来表达要保守秘密,因此“rose”有时也会以秘密的含义来使用,这一涵义来自于英国旧俗,在开会时加入需要保守秘密就要在桌上悬挂玫瑰,因此形成风俗,在对此进行教学时,假如不进行相应的语境创设,很难在学生心中留下印象,而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多数情况下都会要求学生对此自学。

由此可见,许多英语教师教学时从词汇处着手过多,英语单词的跟读更是日常教学中司空见惯的内容,但是过多且单一的单词教学,很难让学生为英语这门语言的魅力所吸引而投入学习。假如能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创设符合英语文化背景的语境,那么对于整体英语思维的形成将会大有裨益。即使是相应的文化环境限于某些原因难以达成,能够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纯净的英语交流环境,对于英语教学也将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2.3 缺乏系统观念,割裂音、形、义、用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往往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做起。以此类推,英语学习也并不单纯是某个单词或某种句式的学习,而是学生对于一个语言系统的认识与学习,但是,当下多数英语教学都缺乏系统的英语教学观念,在中小学这一基础教育阶段尤甚。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往往追求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诉诸于笔端变成分数,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升学任务,比较愿意从最能够高效得分的地方切入学习,这使得英语学习过于片面,缺乏实用性与可持续性。

从英语自身特点来看,英语从总体上来说是表音的,每一个词语都有相应读音并且遵循着一定的拼读规则,因此语音基础的扎实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进程,拥有扎实的语音基础,英语交流与进步过程也会更加顺畅。而当下多数英语教学都缺乏系统的教学观念。以单词识记为例,中小学阶段的单词识记大多以跟读为主,很少让学生直接接触到单词读音背后的规律,即使让学生学会音标拼读,但是对于英语读音的认识仍旧停留在表面,难以将词语的读音、拼写、意义以及运用语境等充分联系起来。在高中阶段,由于课程的紧张,多数学生将英语学习精力放在语法习题练习和阅读理解上,而忽视“说”这一环节。而到了大学阶段,由于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脱节,学生骤然跨入大学相对偏向实用型的英语教学方式,难以适应。中学教师认为许多于高考无益的知识大学老师会详细说明,而大学教师认为许多语法知识中学阶段已经接触过而不再赘述,这样一来,形成了两个阶段英语教育的真空阶段,英语教学与学习水平,自然也就无法提升。在系统的英语教育中,音、形、义、用应当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够实现语言能力上的提升。

3 中西词汇文化差异给英语词汇教学带来的启示

3.1 创新教学方式,创造灵活语境

语言只有在语境中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无论是英语还是中文,单独去看某个词汇很难在其中发现个中韵味,但是一经组合和运用,语言便有了生命力。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更加应当注重让学生能够运用语言。无论是日常生活交流用语的使用还是特定情境下对于某些词汇运用的针对性训练,对于系统提升语言能力都十分重要。目前,教学方式逐渐实现多元化,电子产品的投入让课堂情境的构建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师和教学机构可以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英语教学方式,更多的运用体验式教学为学生创造灵活的语境。无论是英文电影或是英文歌等文化产品的介入,还是排练英文话剧、创作英文短剧,这些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推广过程中,创造出的灵活语言环境能够让学生将自身从书本和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从而加深理解,内化成为自身的知识储备。

除此之外,英语教学者还应当尽可能多的增加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的机会,可以鼓励学生日常用简单的英语交流,或者说用举办英文演讲比赛等带有竞技性质的活动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将自身学到的致使向外输出交流,而不是忽略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大水漫灌的方式一味输出完成英语教学。就目前的教学环境,学生能够自如运用英语的时间已经为其他科目挤压,因此更应当注重英语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参与到英语语境的过程中能够对其背后的文化产生更多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主动开发英语语境,熟练掌握英语。

3.2 加强语音学习,养成系统思维

作为拼音文字,能将英语的语音学好意味着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已经训练完成。对多数学生而言,专门为应试而学习的英语在日常生活交流过程中缺乏实用性。因此,养成系统思维和加强语音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关键,这需要英语教学体系的全面系统完善。首先,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更加应当注重标准化的语音学习,标准化的语音学习让单词识记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对于语言的整体把握更有利于学生在青少年时代养成系统的英语学习思维。且人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学习能力最强,对一门新的语言的适应也能够更快于成人完成,因此在这一阶段规范语音学习能够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在初高中阶段应当更加注重语法的规范和日常生活的简单使用,同时可以通过对于课程的拓展增加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总体认识,在理解一种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够对其孕育出的语言有更加深层次的认识。再次,在大学英语教育阶段,英语学习应当更加注重实用性。大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与条件去进行英语的输出和交流,这对于系统英语思维的养成至关重要。通过参加英语类的交流活动,与同学、老师甚至英语母语者的交流能够让学生在输出过程中不断调整自身的英语表达能力,从而进一步适应英语的使用语境,完成对于语言的掌握。语音学习并不应只是在某一个阶段得到重视,而应当贯穿于英语学习过程的始终,良好的语音教学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外语学习思维,让深层次的学习事倍功半。

3.3 给予充分引导,倡导自主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应当成为今后英语教学的主导方向。英语词汇教学不是片面的割裂于英语教学整体的,而是应当与英语教学的其他部分充分结合在一起,其中包括对于语法的熟练掌握与运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英语的使用等许多部分。在此教学过程之中,更加应当注重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从外界吸收英语知识,完成自我提升。受制于我国传统的学习教学方式,现阶段的英语仍旧以教师单方面输出为主,很少有教学双方相互交互的教学方式出现,怎样避免单一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倦怠感,这一问题值得人们仔细探究。笔者认为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充分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学习不仅仅是教学方式上的转变,也是教学理念上的转变,通过这一理念性的变革让今后的英语学习能够更加合乎于人类自然的语言学习的节拍,获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

此外,自主学习的先决条件是完善而系统的教学引导,只有形成完善的教学系统,让学生全方位立体化的去了解一门语言背后的规律,才能够站在更加高远的角度理解一门语言背后的文化魅力。因此,无论是教育系统的进一步优化还是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都应当充分重视。迄今为止,中小学时代的英语教学多数以教师主动输出、学生被动接受为主,今后更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通过科学而系统化的教学,让英语学习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走出来,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引导其主动摄入知识,形成英语学习的长效机制,这对于结束学生生涯后的后续自我学习与提升也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手中教具等资源,充分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此外,相关部门应当对英语学习的考察方式作出一定改变,并不应仅限于某些固定的词语搭配用法的考察,而是应当注重考察英语的实用性与使用性,在有了一定的考察指向性后,英语教学自然会向着自主学习和实用教学方面改进。

英语与汉语的文化环境不同,但是其背后所蕴含的,却都是人类世代累积的智慧的结晶。在汉语语境之下学习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更应当注重其与母语——汉语在教学过程的相似性与区别性,对其背后相同与不同的规律明察秋毫才能够加以运用。事实上,英语和汉语在词汇教学过程中虽然具体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是对于相应文化的理解却是如出一辙的。在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日常生活中对于英语词汇的使用。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或许更应该仔细回想,在多数中国人的幼年时代,是在怎样一种社会环境下学会了自己的母语,这样一来,在今后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就能够更加理解英语教学背后的思维养成与文化理解。从而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更加注重英语使用情景的创设,进而让学生在被动的种种词汇、语法、句式等固有知识之余,能够从文化和逻辑的角度去了解英语这一与汉语有着巨大区别的一门语言。

猜你喜欢

英语词汇语境汉语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初探
跟踪导练(三)2
扩大英语词汇量的实践
来自人名的英语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