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对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探析
——以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为例
2019-02-20盛丹常雅妮
□盛丹 常雅妮
社交媒体时代,受众话语权提高,网络舆论的产生和发展对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产生影响。本文通过探讨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中,以微博平台为主的网络舆论的态度、倾向和主流媒体报道的报道态度和措辞的关系,探究网络舆论对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
一、相关研究综述
关于网络舆论的概念,国内学者谭伟在《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一文中提出“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①;李晓秋在《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及其对策》中表示网络舆论具有快速性、资源整合性、冲突性和群体性②。
“议程设置理论”最初由麦库姆斯和肖在调查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媒介作用时提出,在《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中,麦库姆斯和肖提出大众传媒具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③。在《网络时代政策议程设置机制研究》中,陈娇娥和王国华提出,媒介议程设置由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向性方式逐渐转变为自下而上和交互影响的方式④。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更多学者将目光聚焦于网络媒介与议程设置之间的关系,曹茹在《新媒介环境中议程设置的变化及其实质》中提出网络媒体发展带来的新媒介环境改变了议程设置的机制和方式,使议程设置更贴近民意⑤。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受众话语权的提高使媒体议程或多或少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议程融合的速度不断加快,呈现个人议程与媒介议程融合的新趋势。
二、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舆论发展情况概述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最早在2018年11月26日由一些官方媒体开始报道,最初呈积极的报道态度。当天,美联社首先报道了贺建奎和他的团队培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基因编辑婴儿。随后《人民日报》也进行了相关报道,最初呈正面报道态度,文本中有“历史性突破”等字样,其他媒体随后也转载了这条新闻。
基因编辑婴儿相关问题很快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今日头条”在微博上发起了一项关于是否支持基因编辑婴儿技术的民意调查,大约有7 万人参与了投票。在民间重要意见领袖发表意见和观点后,网络上对基因编辑婴儿的关注度达到了顶峰。
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传播过程中,约有60 家媒体报道了这一问题。民间舆论传播的主要平台是微博,占讨论数的48%,共有5760 条相关微博。另外两个聚合声音的平台是微信和网络媒体,分别占27%和24%⑥。
三、研究对象分析
(一)微博相关舆情选取
本文随机选取了2018年11月26日至11月27日微博话题#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下的10 条热门微博(以评论量1000 以上为标准),各摘录其下热门评论5 条,进行关于态度的二级编码,并以知微事见中所提及的意见领袖及微博话题# 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中的话题贡献者排行为参考,选择10 位意见领袖的微博内容进行二级编码。
通过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热门微博下的相关评论和微博意见领袖相关内容的抓取,共获得157 条评论,按1—5 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具有负面影响”这一说法的网民态度进行编码后,得到网民的观点平均数3.92,即倾向于赞成态度,认为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具有负面影响。
(二)媒体报道选择
以知微事见中提及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体报道为研究对象,共10 篇报道,摘录报道原文,统计文中出现的有关报道倾向性及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具有负面影响”这一说法态度的关键词并分析词频,总结媒体报道态度的变化。
对基因编辑婴儿持支持态度的关键词共4 个,出现了7 次,集中于《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一文中。另有反对倾向的关键词17 个,共出现55次,表明中立态度的关键词1 个,出现6 次。
按1—3 对报道中出现关键词的态度倾向进行二级编码,其中1 为支持,2 为中立,3 为反对,所得平均数为2.6,即媒体认为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具有负面影响,媒体报道更倾向于反对基因编辑婴儿的行为。
四、研究发现
(一)网络舆论呈现的态度对媒体报道态度产生影响
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中,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媒体最初呈正面报道态度,认为基因编辑对艾滋病患者来说是一项重要突破。随后,在一些医学类、科技类网络意见领袖发表的关于基因编辑的负面后果的言论中,一些网民开始思考基因编辑婴儿的负面作用和其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在网络舆论的质疑声中,一些媒体开始重新调查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从南方科技大学与贺建奎的隐藏关系到深圳莆田系医院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媒体议程设置的重点转向了基因编辑婴儿所存在的风险和违背伦理道德、应依法依规处理方面。因此,网络舆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媒体对事件的报道态度和媒体的议程设置内容。
(二)网络舆论推动的公众议程设置具有社会价值
网络平台给予了占社会大多数的基层群体发言的机会,使基层群体关注的问题也纳入了媒体的议程设置进程中,使草根群体关注的话题也能得到重视。舆论的压力使媒体关注相关方面的话题,对基因编辑审查、规制等后续行动持续进行关注和监督。自己关注的社会问题得到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有了下文以后,因社会问题产生的社会情绪由此也得到纾解。
同时,公众通过对事件的评论、转发和关注,形成网络舆论,对于某些媒体因利益或政治因素无法进行深入挖掘的敏感话题,网络舆论带来的压力对媒体也是一种监督作用,逼迫媒体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对事件进行追踪报道。
(三)媒体和网络舆论议程设置中的不足
1.媒体在议程设置中的不足
在本次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中,媒体最初并未对事件本身和基因编辑的知识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就将基因编辑婴儿当作一个值得骄傲的事件进行报道,因此《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一文中出现了“历史性突破”“支持”“有效”等正面关键词,随后多家媒体转载,被网友评为“《人民日报》的大型翻车现场”。
媒体由于前期的查证工作不到位导致的舆论反转也不在少数,媒体公信力受到影响。媒体应该站在中立的位置,以客观的态度报道新闻,毫无保留地向受众展示事件的整个过程,让受众基于媒体提供的信息自主进行批判性思考。
2.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不足
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中,微博意见领袖活动较为混乱,搞笑类博主参与发表未经考证的观点和意见,科技类意见领袖影响力不足、反应滞后。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涉及人们不熟悉的基因编辑技术,而微博上该事件的意见领袖主要是“搞笑趣闻”等搞笑博主,拥有大量粉丝却缺乏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他们的有些观点往往是缺乏理论支持的,会误导学历较低、易受他人影响的网民。而真正对基因编辑领域有足够了解的专家和学者,他们做出反应的时机晚于受众需要他们意见的时机,而且很容易被坐拥大量粉丝的搞笑类博主的微博淹没。微博可以通过首页推广等方式,让更多用户看到科技类意见领袖在相关方面的发言。
注释:
①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2003(09).
②李晓秋.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及其对策[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1(04).
③[美]史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人类传播理论[M].史安斌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22-324.
④陈姣娥, 王国华.网络时代政策议程设置机制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3(04).
⑤曹茹.新媒介环境中议程设置的变化及其实质[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
⑥数据来源于知微事见http://ef.zhiweidata.com/#! /event/a928b25ea288bc0510006860/aggre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