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策略研究
——以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为例
2019-02-20廖轩威
□廖轩威
一、蓬勃发展的非虚构写作
叙事学是一门把文学叙事作品和叙述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其中对叙事作品的研究,很大一部分是对叙事者“如何讲好故事”“怎么讲故事”“讲什么故事”的研究。叙事学是研究“故事”的学问。新闻叙事学则是对新闻叙事的原理进行研究的学问,研究的同样是“故事”,其不同于叙事学的标志性特点在于“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叙事作品也多以新闻作品为主。所以新闻叙事学也必然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点,即新闻叙事学是研究“真实故事”的一门学问。
(一)“非虚构”写作的发展
作为近年来我国新闻界在实践过程中兴起的新型写作方式,非虚构写作从诞生至今一直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媒体纷纷开设非虚构写作相关栏目:从国内最早的非虚构写作栏目《中国作家》,到国家级刊物《人民文学》,再到传统媒体如《南方都市报》的“南都语闻”、《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新京报》的“剥洋葱 people”,以及互联网门户腾讯的“谷雨实验室”、网易的“人间”,此外还有部分新媒体的栏目,如“中国三明治”“真实故事计划”等。可见非虚构写作已经在国内展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
究其根源,简单说来有两点,一是作品本身故事性强,二是受众对于新闻细节的渴望。同时,非虚构写作建立在新闻事实基础上的“故事化”表达方式,是新闻叙事学对于“真实故事”的研究范例。可以说,非虚构写作便是当下新闻媒体进行新闻叙事的典型。在媒介深度融合、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唱衰纸媒的声音变大,新闻业面临着巨大挑战。许多媒体从业者忽视了新闻最本质的真实,新闻报道缺乏严谨。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化的、虚假的、追求热点的、炒作式的新闻,新闻业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导致受众对新闻产生审美疲劳,使得受众获取信息时出现障碍。同时,现实中每天又都在发生着犹如戏剧般难以预知情节脉络的真实事件。而将文学写作运用在新闻报道中的非虚构写作,既满足了读者“看故事”和“获知细节”的需求,又达成了对于新闻报道的严谨条件。
(二)“真实故事计划”的诞生与发展
根据“真实故事计划”公众号提供的数据,截至发稿前,公众号关注人数超120 万,全网订阅人数超300 万。
新媒体环境下的非虚构写作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能够取得如此不俗的成绩,离不开“真实故事计划”背后优良的运作模式。对于“故事”内容,“真实故事计划”的选稿标准在于其真实性,对于主题没有任何要求。对叙事对象而言,故事主人公更提倡为第一人称性的叙事,投稿时还要求能够提供与故事相关的照片等,力求叙事过程的真实感;对叙事聚焦而言,小到社会边缘化人物,大到社会爆炸性热点都可作为故事对象,正面或是负面现象也皆可作为故事的重点;对于叙事文本而言,平白叙事,冲突性的戏剧化表达都是文本常采用的方式,展现了当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
二、“真实故事计划”非虚构作品的叙事策略
文学叙事与新闻叙事之间最大的区别便是故事的真实性,共性则在于无论是文学叙事还是新闻叙事,都需要满足受叙者的阅读体验,引起受叙者对叙事文本的兴趣,达到传播的效果,所以需要讲求一定的新闻叙事策略。
越来越多的媒体组织开始进入非虚构写作这一领域,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有着极强竞争力的老牌媒体。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为了吸引受众,提高关注度,扩大叙事作品的影响力,各媒体都希望自己所开设的非虚构写作栏目形成独特的风格和话语。因此,叙事策略对于新闻作品越发显得关键。本文将从叙事者的真实性、叙事聚焦的独特性、叙事文本的故事性几个方面,对“真实故事计划”的叙事策略进行分析。
(一)叙事者的真实性
由于小说的虚构性,往往故事的讲述者并不一定是作者本人。但是在非虚构写作中,因为求真文本的要求等方面,大多数情况下,作品的创作者和故事的叙事者是同一个人,受叙者也能够明显感觉到叙事者的存在。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受叙者会愿意去接受叙事者和故事是真实存在的,这也是非虚构写作的特点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推动了新闻事实的信息传播。
爸爸在外面受了气,回家后就板着脸。吃饭时,他说妈妈做的凉拌黄瓜糖放多了,又说红烧鱼太咸,责备妈妈躺在家,连饭都做不好。
晚上妈妈刷碗。她以为爸爸不在家,就骂他:“婊孙子,该死不死,成天就知道甩脸色……”爸爸刚从屋外进来,就听到了。
出租房虽小,但还是紧巴巴地摆了两张床,我和父母的床间隔不到三米。夜里,我被妈妈的哭声吵醒。拉开灯一看,妈妈坐在床上哭,头发凌乱,骂着:“有本事你就打死我! ”爸爸又一巴掌打过去。
——张哲,《妈妈被家暴,12 岁的我帮她逃命》,“真实故事计划”,2018年 10月 25日
在这几段描写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对事件发生的经过进行了大致的描写,初看下来,与普通的写作手法并无太大区别。读者在接触到本文时,通过对事件人物动作和言语的了解,犹如旁观的“第三只眼”,不仅客观窥探了事件全貌,还切身体会到了作者在自己所处环境中的无力感。
在文末,作者写道:
我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我为什么写下这段记忆?
这没有答案,它是多种情绪下作用的结果。
我从不后悔帮母亲逃走。正是那次逃走,让父亲知道,他的妻儿随时会因为他的暴力反叛他。 所以后来,无论是动手的频率还是程度,都变小了很多。 但他始终无法尊重一个他不爱的女子,母亲也一样。所以,千万不要嫁或娶一个你不爱的人,那将是整个家庭悲剧的开始。
所有在家庭暴力下的受害者,一定要用自己的方式反抗;施暴者,请你停下手;而旁观者,请你不要冷淡。
——张哲,《妈妈被家暴,12 岁的我帮她逃命》,“真实故事计划”,2018年 10月 25日
至此,受叙者已然能够明白,文章强调的是对现今“家暴”这一社会问题的强烈控诉,是借了张哲的“口”或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将普遍的“家暴”现象发散到每一个不同的个体。这种以第一人称为口吻的写作形式,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相信”了叙事者的真实身份,还深深体会到了家暴的可怕,产生了反对家暴的共鸣。其中的重点便是因为文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场冲突,和每一个“我”,都真实存在和真实发生过。
相比于传统新闻报道,使受叙者体会真实的手法,能够产生更大的叙事效果影响。叙事者和作者的一致性,其好处就在于作者的思想直接代表了叙事者的思想,“我”不仅充当了讲故事的角色,还“化身”为故事主角,充当了故事中的一员。对于受叙者而言,作为新闻叙事中最重要的真实性问题,也迎刃而解。
(二)叙事聚焦的独特性
“在新闻叙事中,叙事视角表现的是‘谁看’,聚焦则强调‘什么被看’;聚焦是将叙述眼光投射到新闻事实的‘有意味’处,从而叙述出一个‘有意义的世界’。”①“真实计划故事”的文章,立足于独特的聚焦角度之上,不脱离大众化的日常生活,并且关注社会热点、社会边缘人物,以及负能量的社会现实。在写作中,广大的群体和社会现象都逐一摆在受众眼前,供受众观察和感悟。
在社会热点方面,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作是公众号自身独特关注点的体现,因为社会热点本身的受关注性,非虚构写作平台可以轻易地选择这些热点进行“议程设置”般的报道,并产生传播效果。但其中的意义和独特性则在于非虚构写作中对于火爆的社会热点背后“雪藏”的关注点。在“江歌案”舆论席卷网络时,“真实故事计划”推送了《我曾经也是刘鑫》一文,从一个女孩的角度,讲述了一起压在女孩心中的校园欺凌案。文章中的叙事者对应“刘鑫”,受欺凌致死者对应“江歌”,叙事者母亲对应“刘鑫母亲”,事件经过与江歌案相似,但结果却不尽相同,呈现出与“江歌案”完全相反的态势。文章以十分独特的视角描写了本该爆发,却走向了平静的舆论方向。与江歌母亲和刘鑫的冲突不同的是,故事中的当事双反因为行为的“恰当”,最终走向原谅。除此之外,在震惊全国的“白银连环杀人案”宣判后,“真实故事计划”也推送了《白银案凶手和他的同学们》,对凶手高承勇的几名高中同学进行了深入的采访,从侧面描绘了高承勇的部分人生经历,不可谓不客观与不真实。
“真实故事计划”对社会边缘人物的关注,体现在关于性工作者的《在红灯区厮混的男女》,关于贫困人口的《无产中产阶级:穷且奢华的年轻人》,关于哭丧人的《我的眼泪是一门生意》,关于变性人的《药娘:我用20年跨越性别》等文章中。多数读者对社会边缘人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同时辅之以非虚构写作真实性的特点,对社会边缘人物的描写,能够带给读者非常直观且震撼的阅读体验。在此基础上,故事也客观记录了历经生活残酷洗礼下的弱势群体,如何活出不一样的自己,体现其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打动读者内心。
除了“正能量”,对于相对消极的社会现实“真实故事计划”同样没有忽略,推出了关于偷渡的《偷渡后,消失在红灯区的女孩》,关于人口贩卖的《逃跑的朝鲜新娘》,关于空巢老人的《在赌场里等死的中国老人》,关于复仇的《被逼疯的第四年,他来到仇人面前》等文章。实际上,这些对于消极的社会现实的关注成为了非虚构作品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同样是对受众内心好奇与渴望的满足,同样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这些文章最后的意义却不仅仅是展现故事、述说故事、传播故事,而是暴露社会问题,呈现社会消极的一面,如调查新闻一般,引发舆论关注,促使社会去解决问题,这也正是新闻传播的意义所在。
(三)叙事文本的故事性
对于叙事作品而言,若要产生可观的传播影响,叙事文本的合理构造必不可少,叙事文本中的叙事时间、叙事结构、叙事情境、叙事修辞都是不应忽视的重要因素。从以上几个相对微观的层面入手,可以细致分析“真实故事计划”的非虚构写作的文本亮点,找准其叙事策略的运用,如叙事时间的倒置、叙事结构的蒙太奇、叙事情境的真实化、叙事修辞的戏剧化等。
站在阳台上,眼前是打开的铝合金窗子,夜色乌黑,我想跳下去。
妈妈抱着膀子定定站在阳台门口, 一眼也不看我,寒风令人窒息。
这是6 楼,高20 米,可以一了百了,但爸爸从后面紧紧拉住我的胳膊。
我挣扎着,胳膊上多了一道道他的手留下的红印,同时听到妈妈吼:“你放开她,让她跳!下贱!”说完她转身回了屋。
我突然没了力气,蹲在地上哭:“我是早恋了还是杀人放火了? ”妈妈冷哼一句:“你自己心里清楚。 没救了! ”
很多年前,也有人跟我说过“没救了”,那是个医生。彼时我还在襁褓里,只六七个月大。 据说医生站在儿童重症监护室前,指着那些患白血病的孩子对我妈说:“你孩子就是脸上多点颜色,但是是健康的,该知足了。 ”其实不是一点颜色,我左边脸上,有触目的大片黑斑,从额头到一半的脸颊。
“这是太田痣,现在的医学水平,治不了。 ”医生的话,让当时已经30 岁的我妈绝望。亲戚们都劝她再生一个,觉得我作为女孩有这种缺陷,这辈子嫁人都困难。 她把人轰了出去:“谁说我孩子不行,我就不信,我就养这一个,要让她最优秀! ”
——林晓江,《丑女孩只能优秀:考上北大,你才是正常人》,“真实故事计划”,2018年 12月 19日
以上文字是文章的开头,读者最先接触的便是具有画面感以及冲突性的情景:作为叙事者的作者要跳楼,而母亲却在一旁冷眼。紧接着文章进入了另一个情景:很多年前刚出生时的作者因疾病被嫌弃,而母亲却坚定了要保护她的决心。从叙事时间来看,文章的构成并没有按照顺时序来描写,而是将故事中较为典型的时间段抽出放在文首,再回到故事时间线的开头对故事进行铺垫。这种做法即新闻叙事中最为明显和常见的叙事时间的倒置手法,整个故事中最具吸引力的画面铺设在前,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增加文章的生动性,使受众怀着好奇心阅读,避免了故事的单调。
同样是这一段文字,跳楼时的情景和刚出生的情景巧妙地构成了两个绝佳的电影镜头,使受叙者从文字中真切地感受到蒙太奇式的拼贴剪辑手法,自然又巧妙。除此之外,作为叙事者的作者还描写了一个真实存在也极具戏剧性的场景。“我”站在窗台要跳楼,父亲拉着“我”,而母亲劝“我”赶紧跳,辅之以现场人物的言语、言语行为等。对于受叙者而言,故事的真实性通过修辞的“戏剧化”手法,逐步地在受叙者的脑海中形成。
文章结尾与开头呼应:
不久前,我和妈妈聊起初三时想要跳楼的往事,我问她当时是不是真想让我去死。
她一副受伤的表情:“你爸不是拉着你吗?我那都是为你好。 ”
——林晓江,《丑女孩只能优秀:考上北大,你才是正常人》,“真实故事计划”,2018年 12月 19日
同一个故事里,作者写出了“母亲”完全不同的态度,鲜明的对比、戏剧化的冲突构成了一篇优秀的非虚构作品。
三、结语
实际上,受众对于碎片化阅读的追逐和对新闻细节的渴望呈现出波浪形的追求态势,这使得非虚构写作蓬勃发展的因素除了叙事者运用的叙事手法和策略之外,还包括受众对细节的渴望。总之,通过以上对于“真实故事计划”中节选的部分故事的分析,可以看出一篇优秀的非虚构作品离不开叙事者的巧妙构思与生动描绘。生活过于真实,而展现给大众的故事则需要辅之以建立在真实之上的戏剧化表现。当然所有跌宕的故事背后所折射出来的现实,正是社会中、新闻里所讨论的围绕于大众身边的社会问题。非虚构写作最重要的意义也许不在于通过合理的叙事策略达到文章美的拔升与吸引受众的心,而在于通过叙事策略使广大受众认清社会背后亟须解决的一个个问题,毕竟故事都是源自于生活。
注释:
①何纯.新闻叙事学[M].长沙:岳麓书社,20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