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影视拼贴
——以中国近十年的热播影视作品为例
2019-02-20易飘代禄明
□易飘 代禄明
20 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的一种建筑风格逐渐进入艺术、哲学、文学和美学等领域中,成为一个普遍的文化现象①。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中认为后现代主义不是一种描述特定风格的话语,而是一段时期的概念。这个概念与跨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并伴随着文化工业、消费社会和媒体大观的出现。后现代主义时期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伴随着个体精神分裂的拼贴艺术。它造成了文化现象中历史消失的无深度、主体消失的零散化、距离感丧失的复制化等特点②,21 世纪的影视便是这种拼贴艺术的鲜明呈现。
一、后现代主义下的拼贴
在后现代主义中,“拼贴(或说剽窃)是最显著的手法之一”③。它将经典、历史的碎片胡乱地拼凑在一起,融为一个七拼八凑的大杂烩。它与戏仿相似却又不同:拼贴缺乏戏仿那样睿智的戏谑,缺乏灵机一动的创造和个性,看似中立,实际却抹杀了真正有意义的东西。因此,“后现代主义的拼贴便是模仿死去的东西,是空洞的戏仿,是失去幽默感的戏仿”④。
在后现主义社会,主体丧失,个性反而受到重视,流水线般的商品复制使得独特、多元的商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在这一时期,崇高被抛弃,优美变成了新的追求,物品被美化成审美消费的商品。商家为了利益,运用拼贴的手法,将诸多独特、别致却毫无逻辑的元素碎片拼凑在一起制造虚假的审美形象、虚假的审美需求。这种拼贴是符号意义的分解与重构。一方面,诸多代表不同一面的符号碎片重新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个体;另一方面,这些单个独立表达完整叙述信息的碎片只指向自己,彼此之间相互抵触、冲突,个体意义被其破碎、消解。这样我们得到一个看似精美、有趣的样品,带给我们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上的刺激,但其实际内容却不再唯一、完整。这些碎片导致个体分裂,复杂的意义被破碎,被削平,只能展现肤浅的平面。这种拼贴是詹姆逊所说的“深度削平”,抛弃了意义和深度,获得了另外的通俗性和消费价值,符合大众的需求,迎合了市场的要求。如德芙巧克力广告,将下雨天、音乐、约会结合在一起,巧克力本身并没有这些元素,但通过这样的拼凑,消费者除了消费巧克力,也在购买后期的拼贴内容。
二、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影视拼贴
(一)历史感消退后的无深度:符号意象的平面拼贴
影视领域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符号意象的平面拼贴。怀旧电影将这一特点运用得淋漓尽致。2012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爆火,掀起了一股青春怀旧热潮。在这类电影中,导演选择许多带有时代特色的文化符号来营造特定的历史氛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王祖贤、李小龙的海报,郭富城、黎明等明星的画卡,学校里公共电话前的长龙队伍等,都代表着20 世纪90年代台湾的文化特质。在人物设定上,这部影片塑造了每个男生都憧憬的校园女神沈佳宜:她成绩优秀,性格温柔,梳着马尾,穿着白色的校服,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清纯、美好、坚毅、优秀等品质都加在这一个人物身上,她代表一个符号——每个男生心中难以忘怀的初恋。这类蕴含着文化、历史意义的符号变成了可以复制、共享的集体记忆,深厚的文化历史变成了肤浅的怀旧。
这套怀旧模式使得2013年的《致青春》、2014年的《匆匆那年》、2016年的《最好的我们》、2017年的《你好,旧时光》和《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2018年的《恶作剧之吻》这些青春影视多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和怀旧情调,但本质上,它是一种怀旧营销,通过《红日》、诺基亚手机、王后雄的《中学教材全解》《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等一系列带有特定时代感的符号创造了一种虚假的历史感,试图将观众带入历史中去。主线依旧是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爱情、友情,时代背景的创设、家长的出现也是意义链中的一小片,它们的作用只是为了营造一种怀旧的氛围,历史与政治被刻意淡化,爱情成为了主人公成长的主导因素。主人公的角色设置有着特定模式:学霸高冷女和学渣幼稚男、傻甜学渣女和高冷学霸男、阳光学霸男和内敛学霸女……这样的模式并未跳出偶像爱情的圈子,它仅仅蒙上了一层过去时空感的面纱以引起观众对过去的怀念和追忆。其本质还是偶像爱情,是对怀旧情怀的消费。
除了青春怀旧电影,我们也可以在其他影视作品中看到这样的意象拼贴。陈凯歌的《妖猫传》花费数亿元打造唐城,选取众多服饰道具、人物意象,以实现对大唐风流的完美重现。这种历史意象的拼贴将观众拉入千年以前的唐朝盛世。《白鹿原》中的村庄、祠堂、方言、土改、战争等意象符号的拼贴又营造了20 世纪50年代浓厚的关中风情。《前任3》中的高楼大厦、城市夜景、酒吧、跑车代表了21 世纪的都市文化。这些符号都成为了统一并且可复制的集体记忆,代表了一个时期的时代特色。
(二)主体消失后的零散化:经典作品的碎片拼贴
在后现代主义的影视拼贴中,除了符号意象的平面拼贴还有对经典作品的碎片拼贴。这种碎片拼贴实际上就是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中的戏仿。他认为,在后现代主义文化中戏仿被贬抑为没有灵魂的拼凑。“影视作品中的碎片拼贴即是导演将前代作品中的经典片段及手法加入自己的影视作品中,进行致敬式或颠覆性效仿。”⑤
在2010年的《越光宝盒》中,玫瑰仙子偷走紫青宝剑寻找真名天子,清一色拔出宝剑,仙子坚信清一色便是自己的爱人,两人在你追我赶中误用月光宝盒穿越于多个经典电影中……电影的故事大纲、人物设定及月光宝盒、紫青宝剑完全是对《月光宝盒》的致敬拼贴。影片除了以《月光宝盒》为主线,还穿插《无极》《赤壁》《功夫》《泰坦尼克号》等电影中的经典场面。这一系列的拼贴是导演对无厘头使用的彻底放纵,这种拼贴毫无原创,将电影汇成了一个没有主题的大杂烩。与之相反的《月光宝盒》是对《西游记》的一次创造性的建构,以适度的拼贴来取得无厘头、狂欢化的喜剧效果,整体上却将颠覆和现代性思想融合,加入孙悟空对爱情、责任、自由的思考和选择,个人主义情感向天下苍生的大义发起了挑战。同一导演的不同作品的结果说明,过度的拼贴会加剧整体的碎片化、零散化,导致意义的不断滑动、破碎乃至丧失,使影片最终变为毫无主题的纯粹恶搞。
网络热播剧《万万没想到》以主人公王大锤(草根人物)为轴线,融合历史典故或影视剧中的经典片段以及网络热语、流行音乐,对《甄嬛传》《三国演义》《神雕侠侣》等经典作品进行颠覆性效仿,每集片长不过五分钟,人物单一,但以新颖、颠覆的故事情节和犀利、吐槽的台词获得了网友的追捧。如第一集《低成本武侠剧》在短短四分钟内,将九阳神拳(九阳神功)和“渣特效”“穷比剧组”的吐槽及救公主的经典母题结合,加上经典台词“我想起了那夕阳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让这部剧一炮而红。这种网络剧使用拼贴的手法,将经典中的深度和历史感淡化或抛弃,拼凑出新事物。它依靠新事物的“经典意象”获得受众的认可和共鸣,并通过草根性的自黑、吐槽和反权威、反传统的颠覆创造了新颖的形象。
然而,这种形象是一种“类象”⑥,在詹姆逊这里,“是没有原本东西的摹本”⑦,不是真实存在的,这种反传统、反权威、反英雄看似是个人主义的张扬,但并不真实存在,也不具有任何意义。因为当一切权威都被打倒,一切传统都不值得信任,也就没有什么可依存,意味着无意义无中心的虚无。除此之外,此类拼贴式喜剧的成功,意味着意义的更加碎片化,在短短几分钟内,将多个意义碎片拼凑在一起,不考虑意义的线性逻辑,观众没有耐心做更多的停留,不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他们从一个碎片跳到另一个碎片,快速地占有、消费这些文化碎片,在愉悦的快感后,不曾拥有任何经验。
三、距离感丧失后的复制化:热播作品的套用拼贴
网络的兴起,使电视、电影制作失去了以往高高在上的地位,高收视、高票房、高收益成为资本家追逐的目标。因此,影视制作人按照相同模式批量制造热门剧,改编、恶搞经典,使得作品同质化、泛滥化、复制化现象严重。于正出品的穿越剧《宫》,打着“第一清穿剧”的名义,内容却套用《流星花园》中的F4 和杉菜人设,将霸道少爷和灰姑娘的爱情故事放在了古代。这类剧仍旧是古装版的偶像剧,但却因为披上了清穿的外衣,戏说历史,获得了极高的收视。于正常常将其他热播作品的人物设定、故事情节、经典台词、画面服装等精华套用拼贴,在极短的时间内杂糅成看似精彩的故事。这种“拼贴”,是丧失了对经典的崇拜的恶意复制。他出品的《宫锁连城》因随意改编琼瑶的《梅花烙》被认定为抄袭,《凤囚凰》的画面构图与《琅琊榜》有着极高的相似度,《延禧攻略》和《如懿传》不论在背景和中心人物上都发生了重合,或有意无意,他利用法律的漏洞,采用隐晦的手段,复制成功作品的精彩部分,在娱乐圈风生水起。《花千骨》《三生三生十里桃花》《香蜜沉沉烬如霜》等剧将“大女主”搬用到了传统神话背景下,神、妖、魔及神器、天庭等都变成了一系列的可编写的符号,供创作者随意拼贴,神变为人,天下苍生常常退居于个人情爱之后。
在这个“权威消解”“无中心”的后现代主义社会,网友对信息的处理变得分裂、疏离,懒于思考,沉醉于发泄。为了弥补精神的虚无,他们专注于眼球快速抓取的信息,纯粹的视觉快感。于是滋生了一套成功模式,影视创作者以此为模板创作出一批吸人眼球、毫无深度、快拍快播的偶像式影视,影视创作成为一个死循环。
21 世纪的影视拼贴具有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它是消费时代下文化工业发展的产物,是对形式的创新。这种多种意义的拼贴,创造了新的文本,新的审美范式;但它实际上不利于文化的创新,它冲击了健康的影视行业,带来了个体精神的分裂及深度的丧失,彰显了大众个人精神空间的虚无、断裂和焦虑。这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给人们带来的文化和历史隐忧。
注释:
①张艳芬.詹姆逊文化理论探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19.
②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76-378.
③④[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 编.陈清侨等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399,401.
⑤宋娜.后现代语境下的影像拼贴——20 世纪末以来大陆的怀旧电影风格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30,32.
⑥又名 “拟像”、“仿像”, 由让·鲍德里亚 (Jean Baudrillard)提出,是后现代社会大量机械复制的形象,是人造的脱离实在的真实,没有任何所指的符号。
⑦[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