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介技术影响下纪录片的制作创新探析
——以《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为例

2019-02-20马一潇

视听 2019年7期
关键词:国宝纪录片媒介

□马一潇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承制的微型系列电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每集主要介绍一件国宝,并配以多个辅助文物。时长设置为5 分钟,共计100 集。以时间为脉络,依次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自2018年7月23日播出起至今,豆瓣评分达9.5 分。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中,节目团队寻求更加巧妙的内容融合,应运而生了微纪录片的创新制作形式,网络语言式的分集标题以及极具视觉冲击的节目宣传海报广受关注。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平台的包容性使得原本小众化的纪录片形式有了更多展现的手段和平台。该片抓住推动历史进程的文物与互联网新媒介下青年人的兴趣方向,较好地将两者融合于节目的制作表达中,从而收获了极高的评价,为未来微纪录片的制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一、创新的选题策划让国宝更“立体”

很多时候,纪录片承担着用影像表达民族认同感、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而最终新媒介技术不断发展,纪录片题材价值的挖掘角度不断增加,从关注事到关注人,从人物内心的角度剖析深层含义的纪录片更多地吸引人们的关注。节目策划初期,使用大数据分析了第一季播出后受众的反馈情况,结果显示,青年受众群体对于历史文博类纪录片兴趣度极高。在传统历史文化类题材中突破创新,贴合当下时代潮流,节目策划团队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对文物的创新视角的解读上,将文物本身拟人化,让国宝变成“人”,生动立体地讲述“自己”的故事,使人耳目一新。

与以往多数纪录片形式不同的是,《如果国宝会说话》适应互联网传播中用户在互联网中的选择自主权越来越大的趋势,因而策划团队在初期对青年受众群体的节目收看习惯做了深度的受众画像,在有了清晰的受众定位后,节目形式逐渐趋于网络化、年轻化。同时,网络作为传播媒介时,受众接收信息主要的媒介趋向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移动的终端特性使纪录片在制作上也适应这一特点,将深度的文化内涵融合到短小的节目篇幅中。

第二季的时间跨度为战国至秦汉,节目制作前期,摄制团队实地调研,不断挖掘国宝中的故事。选取本身即存在一定故事性且在历史上有一定推动作用的文物。战国,是游牧的草原文明与农耕的中原文明之间交流的开始,其中象征着草原荣光的“鹰顶金冠饰”被选入围,它不仅能展现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民族贵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而且是推动草原与中原交融的象征。从战国时期两者之间的不断征战到和平的统一,在双方与对手的不断征战中促进了交流与统一。作为第二季的开篇,“鹰顶金冠饰”承接了历史时间线索,在表现两个不同文明的对峙与融合中,以拟人化故事讲述“鹰顶金冠饰”主人的故事经历,更鲜明地突出了中华文明中对“对手”的尊敬与文明中强大的包容力。

另外,在第2 集《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古代战争实景》中,铜壶本身便绘制了春秋战国的详尽的生活场景,选取一个铜壶便可以讲出春秋战国过渡时期的从战争、礼乐、宴会到采桑等当时贵族生活中多个方面的历史故事,且其中绘制以图画的形式表达,更有利于电视纪录片后期对画面的视觉处理,呈现更好的视听效果。本身故事性中即带有一定的“戏剧冲突”的意味,同样易于受众接受,从故事切入文物的角度来感受其中的历史文化。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在内容选择上不单单就文物本身谈其在考古学意义上的价值,而是从文物故事入手,寻找故事中的精神与价值,结合受众感兴趣的故事角度增加它的人文价值。以全新视角与文物对话,真正让国宝故事、历史内涵与趣味文化以“人的角度”三维立体起来,受众在享受视听体验的同时,也能够轻松地获取国宝中所映射出的文化价值。

二、独特的叙事手法让国宝真正“活”起来

节目在叙事手法上有所创新。新媒介技术影响下碎片化的思维模式在青年群体中普遍存在,快节奏的模式下长篇慢论的叙事手法不再吸引年轻的受众群体,观众对于贴近生活的纪录片会有更多的感触。在这种情况下,纪录片叙述的主要内容就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节目策划团队在文物的叙事解读上,同样创新叙事手法,从生活化的视角配合以“拟人化”的选题角度,将国宝与青年受众的生活相结合,依据不同的文物故事,设定不同的叙事手段,从全知视角、内视角以及外视角三个不同的叙事角度讲述国宝故事,使国宝的历史厚重与受众需求的趣味性结合,给予国宝不一样的视听表达。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第24 集《说唱俑:2000年前的rapper 长这样》中,主要讲述的国宝选取为一个形象滑稽、姿势夸张的击鼓说唱俑。这件国宝采用内视角切入,即叙事者和某个人物知道得同样多,仅说出这一人物了解的情况;叙事者和人物保持同样的角度,观众能够轻易地进入情节,产生共鸣。其中,叙事者即制作团队在叙述说唱俑的职业背景时,以说唱俑为“主要人物”讲述自己在2000年前的职业经历,平行穿插现在在四川省成都地区同样还存在的说唱行业,类比现实的手法更加贴近实际生活,更能直接且通俗地解读出说唱俑的含义。节目以生活化的叙事手法讲述复杂的历史文物,拉近了有历史距离感的文物与我们当前生活的距离。

最后,该集的解说词介绍到:“我变成了符号,象征说唱艺术。我的灵魂从未死去,它成为一个行业,一种思想,一门哲学,我是活在市井的民族精神,是高贵的隐士”,不仅表达了说唱俑的前世今生,更将说唱俑出土地四川省成都市说唱文化的传承表述到位,真正将电视纪录片中关注人物生活的细节表达与宽广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创新了独特的叙事角度,让国宝“活”起来。

三、生动的语言文字使国宝成了“网红”

在新媒介技术的驱动下,由于信息量的暴增和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也转向碎片化。《如果国宝会说话》如何能在众多优秀的纪录片中吸引受众的关注,节目策划团队在标题及解说词的文案设计上下了极大的功夫,在适度迎合受众猎奇心理的文字编排上进一步发展了国宝文化的创新表达。

标题是一个节目最先与受众接触的内容,一个标题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节目是否能够吸引受众。例如第二季第19 集《狸猫纹漆食盘:漆盘上的喵星人》,该集主要讲述汉朝出现的狸猫纹漆食盘,因漆盘上画满不同形态的猫而得名,而标题使用网络用语“喵星人”来表达漆盘上的猫形图案,运用青年人生活中常用的词汇作为标题中的一部分,使得青年受众在心理上更具认同感,使厚重的历史文物也生动起来,成为了“网红”。

在第20 集《算筹:全程高能,学渣退散》中,同样套用了网络用语。中国古代数学中,算筹是用来计数的一种工具。而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中,青年人大多喜欢用调侃数学学科的复杂来进行交流讨论。因此在这一标题中贴合了受众的表达与接受心理,并且激发了受众对算筹这一工具的求知欲,从而达到吸引受众的效果。

另一方面,《如果国宝会说话》中活泼调皮的解说词获赞无数。第12 集《五星出东方锦护膊:汉朝的纺织工艺》中,开篇:“大地的经纬,纵横交叠,标志出山川和城市,坐标连接,足迹踏出道路,示意来处,遥指去向。来自东方和西方的风,在每一个路口相遇。”内容描绘详细生动,将时间与空间的宏伟体现得十分到位,拟人的手法贯穿始终,仿佛东西方的融合在时空交错中握手。同时引出了五星出东方锦护膊这一国宝的历史时代感。同一集中,“五星,即金木水火土,也称太白、岁、辰、荧惑和镇。地分九州,中国指的是中原,人们相信,每当五星汇聚,辉耀东方,大汉就将安宁昌盛。”这一解说词,精炼又详尽地解释了这一国宝纺织图案的寓意,并且为防止在纺织图案上出现的“中国”二字与现在表示国家的含义产生歧义,特别在解说中作出了解释,同时也说明了这件文物所在的大汉都城在中原地区。

第3 集《曾侯乙编钟:华夏礼乐之美》中,与其他分集的解说词不同的是,解说词开头部分使用了1986年中国唱片总公司当年的解说录音。从1986年记录曾侯乙编钟的音调录音时规整的解说词,配上字正腔圆的播音腔,用历史解读历史的解说方式,使节目语言形态更加丰富。另一方面,编钟的表现必须使受众听到它本身的音色才能体会到曾侯乙编钟的时代里华夏礼乐之美的精华,而使用录音的方式则避免了再次使用该编钟时会对文物产生人为破坏,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对文物的伤害。

《如果国宝会说话》中的标题与解说,语言文字的巧妙组合,全方位多角度地与当下互联网时尚接轨,让国宝变成“网红”。这种创新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国宝也成了人们竞相追赶的潮流,更能引起青年受众群体的关注,从而感悟国宝“情怀”中的历史文化。

四、精细的摄制后期让国宝“动”起来

经过千年的历史沉淀,诸多古字画、纺织类、古陶器类的文物都丧失了原本的光泽和色彩,图案和色彩勾勒甚至都有些失真。《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与第一季在摄制后期中不同的是,第二季充分吸取了第一季中用户在利用网络播放平台时实时互动的弹幕反馈,更加注重使用新媒介技术对文物本身具有的外貌及内涵尽量还原,并转换为视听画面表达出来。每集主要介绍的文物均使用了高清近景拍摄的方式,使得文物的细节展示到位,同时以便于后期技术的应用。展示文物整体造型时,多使用360°的摄影角度,力求多方位立体呈现文物的真实样貌。

第二季中也更加多元化地使用了新媒介技术,使节目中的文物重新恢复了千年前的样貌。节目组后期借助了高精三维数字扫描、高清平面信息采集、多光影采录等众多新技术,对拍摄的文物进行二次加工。第2 集《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古代战争实景》中,经过历史的打磨,已经斑驳褪色的铜壶上仅能隐约地看出制作者绘画的片断,节目组后期制作团队经过数字图像复原技术配合3D 动画效果,使得画面不仅有了动感,而且铜壶中的人物形象也更加清晰明了。采用3D 动画和三维立体技术来对叙事进行补充,使得叙事过程的画面感更加真实灵动,使文物故事与电视纪录片的视听画面充分结合,有利于文物从拟人的策划角度表达历史文化内涵。动画效果也使得历史更具故事趣味,将该铜壶表达的历史通俗易懂地解读出来。

纪录片制作中使用文物手绘、图像扫描、3D 动画等新媒介技术的方式,更加完整地“复原”了文物原本的外观,同时给了受众比在现实中参观文物更好的视听体验,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将多种科技手段运用在媒介视听表达中,使得原本有些“失色”的国宝再次焕发了“生机”,多元化的技术辅助使得国宝真正地“动”了起来。

五、结语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能够承袭第一季的好口碑,离不开“内容为王”的核心要素。《如果国宝会说话》以全新视角解读文物之内涵,以凸显细节的微表达体现文物之精致,以诙谐活泼的文字拉近了国宝与受众的距离,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手法揭秘了中华文化之美,真正让国宝活起来、动起来,从而实现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明,也为未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纪录片制作拓展了发展思路。

猜你喜欢

国宝纪录片媒介
“国宝”竞拍会
漫话国宝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