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妈妈”“婆妈”的嬗变与名词AABB式重叠*
2019-02-20杨文全
杨文全,杨 扬,杨 昊
(1.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 400715;2.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3.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在讨论名词AABB 式重叠时,很多学者都谈到“婆婆妈妈”一词,将其归入名词重叠现象①参见冯杏实《名词的构形重叠与构词重叠》,《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第47-48页;胡习之《试论现代汉语名词重叠》,《阜阳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第104-105页;邓海清《名词重叠的自由度及语义表达》,《韶关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第85-88页。,并大都认为“婆婆妈妈”属于非基式“婆妈”的名词重叠现象。其中,吴吟、邵敬敏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们在分析名词AABB 重叠式的结构及语义关系时,指出“婆婆妈妈”中的AB(即“婆妈”)不成词,并认为A与B属于同一个意义类别,且“存在着上位与下位的关系”,同属此类的还有“子子孙孙”[1]。王宜早在讨论东南亚华语和华南方言时,就指出“有些AABB 式叠词并不能追溯到AB 式双音节词,换句话说,有些AABB 式叠词,其对应的AB 式双音节词并不成立,例如‘婆婆妈妈’——‘婆妈’……”[2]。
另一类观点认为,“婆婆妈妈”是名词AABB式重叠,可以减缩为“婆妈”。这与上述观点存在明显差异。如,罗小品分析新加坡华语和普通话的异同时,认为“称‘奶奶’为‘阿婆’或‘婆婆’”是华语中的单音叠用词,而“更简单的形式来表达(一般是形容词的AABB 式),如……‘婆婆妈妈’说成‘很婆妈’”[3]。张春玲在论及广东廉江话“基式是双音节”的形容词时,认为其“重叠式为AABB,此类AABB 可紧缩为AB”[4]。并举“婆婆妈妈”可紧缩为“婆妈”(唠叨)为证。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简要勾画了“婆”“妈”的语义演变及其与“婆妈”的语义联系,通过对“婆婆妈妈”和“婆妈”共时、历时等相关语料的梳理分析,我们赞同“婆婆妈妈”不属于名词AABB 式重叠、“婆妈”并非“婆婆妈妈”基式的观点;不太认同“婆妈”是“婆婆妈妈”的简单表达或缩略形式;同时也认为,“婆婆”和“婆妈”在历史文献中确有其词,二者在共时平面上语义相互交错,“婆婆妈妈”是“婆婆”“妈妈”在线性组合的基础上,通过语义叠合而凝固成词,并由此形成的具有性状貌或描绘性功能的“假性重叠”②“婆婆妈妈”这类重叠式不是直接源于“婆妈”一词的AABB式重叠,而是“婆婆”和“妈妈”通过线性组合而形成的形式上的“重叠”现象,故本文称之为“假性重叠”形容词。形容词。
下面,我们通过分析“婆婆妈妈”“婆妈”的语义演变及其句法表现,揭示二者的关系。
一、“婆婆妈妈”句法语义的嬗变历程
从语义上看,“婆”“妈”在历时发展过程中,其语义所指多有重合。“婆”“妈”都是后起的字,《说文解字》均未收录。“婆”最初见于“婆娑”(《诗·陈风·东门之枌》)一词;南北朝时用来指母亲或母亲一辈的女性(《乐府诗集》:“阿婆不嫁女,哪得儿孙报。”);亦指祖母及祖母一辈的亲属妇女(《南齐书》:“阿婆,佛法言,有福德生帝王家。”);元明时指丈夫的母亲(《醒世恒言》:“直待公婆都睡了,方才就寝。”);宋代可指妻子(陆游《老学庵笔记》:“吏勳封考,三婆两嫂。”)后来,“婆”泛指中老年妇女,又泛指各类职业妇女,有“三姑六婆”(明·陶宗仪《辍耕录·三姑六婆》)的说法。“妈”可指母亲,也常指中老年妇女;还可指称仆妇,同“嬷”,如“妈妈、妈妈子、老妈儿”等;“婆”和“妈”存在同义关系,比如“道妈妈子”,指尼姑庵中担任仆役的妇女,亦称为“道婆”。后来称“婆”的人年纪更老一些。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重叠式“婆婆”“妈妈”,比单用出现得晚,在语义上延续了“婆”“妈”的意思。“婆婆”可指丈夫的母亲、祖母(奶奶)、外祖母(外婆),亦可指“妻子”(元代),还可用于尊称老年妇女;“妈妈”可指母亲、老妻(“妈妈子”),也可用于称呼年老的已婚妇女或老年女仆,如明清时期,“妈妈”或“妈妈子”和“老婆子”,都可以指女仆。二者在语义上有所重合:①称呼年老妇女;②称呼妻子。与此相较,“婆妈”最早只指称女仆,近代汉语相关用例较少,多在粤方言中使用,发展到现代,出现了跟形容词“婆婆妈妈”相同的义项和用法。
据我们观察发现,“婆婆”“妈妈”在句中共现的用例早在明末就已出现,其凝固成词的历程,大致在晚清至民国之间。
“婆婆”与“妈妈”连用,构成“N1+N2”名词性并列短语,常出现在并举格式中。如:
(1)偏生只见那做买做卖、经纪挑担、医卜筮相、婆婆妈妈走动,再没有一个希奇古怪的人走将来。(明·杨尔曾《韩湘子全传》)
(2)那道场上来的宰官、居士及婆婆妈妈的钱粮,都是大和尚随来僧众一并收贮,只待场期一毕,次日即照股分享,走得一个没影,各自回去受用。(清·艾衲居士《豆棚闲话》)
以上两例皆出自明末清初的白话小说,“做买做卖、经纪挑担、医卜筮相”及“宰官、居士”都表示某种职业或社会身份。除却“做买做卖”,其他几个表达均以多项名词并列粘合的形式出现。例(1)中“医卜筮相”可分析为“医、卜筮、相”三项并举连用,在古代医术与卜筮、相是密切相关的。这种以多项名词连用为语法手段而形成的粘合结构,储泽祥将之归为“NP 连用式”,它所对应的句法语义范畴是“代表性”,即“连用的各项NP,是某事物(包括物体、现象和活动)的几个个体或几个部分,它们粘合在一起,代表该事物的全部或某一个方面”[5]。“婆婆妈妈”出现在以上多项NP列举的语境中,可推知两点:①“婆婆妈妈”表示某种社会身份或职业;②它的构成成分“婆婆”“妈妈”具有代表性,代表一类人群。我们知道,“婆婆”“妈妈”均可用于称呼年老妇女、年老妻子;根据第一点,我们可以将“年老妻子”这一义项排除,可知二者连用一般指称“年老妇女”,有时特指“年老女仆”。如:
(3)春柳见宝珠动气,不敢多说,便走出去,向后院子喊道:“你们这些婆婆妈妈可有着,请几个出来,爷喊呢,不要老躲着过太平日子。”里面老婆子们听见,便走了四五个出来。(清·陈蝶仙《泪珠缘》)
(4)加上学生当中,有由娘送学来的,有由伯姆婶子送学来的,有由姑娘、嫂子、姨娘、姊姊送学来的,还有是婆婆妈妈跟着送来的,一时就挤不开了。(清·汤颐琐《黄绣球》)
(5)工夫不见甚大,两名老家人,两个婆子妈妈,两名丫环,两名童子,由月亮门出来。(清·唐芸洲《三侠剑》)
例(3)“婆婆妈妈”和“老婆子们”相呼应,“婆子”指年纪较大的女佣,可知“婆婆妈妈”与之同义。此处,“婆婆妈妈”的语义更为细化,指“年老女仆”。例(4)中的“娘、伯母婶子、姨娘”等都表示长辈女性亲属,与“婆婆妈妈”一同出现在句中,附在各女性亲属之后,动词也由“送”改为“跟着”,明显降了一等。可见“婆婆妈妈”不泛指“年老妇女”,也不指“妻子”,而是特指“年老女仆”。而例(5)中“婆子”“妈妈”连用,与后面的“丫环、童子”并举,也左证了“妈妈”指“年老女仆”。
以上例句中,“婆婆”“妈妈”中间都可用顿号或连词“和”隔开,还可在“婆婆妈妈”后加“们”。可知“婆婆妈妈”最早是以“N1+N2”连用构成名词短语的形式出现的,它们之所以可以连用,并且如此紧密,正是“婆婆”“妈妈”语义上的重合促成的。
“婆婆”和“妈妈”粘合,形成“同N1N2一般/似的”构式,出现在比况短语之中。如:
(6)偏偏直隶总督遇着一个旗人,这人平时有个外号,叫做婆婆,办事原同婆婆妈妈一般。(清·忧患余生《邻女语》)
(7)传到如今,我们既要下手将大比小,也万不能同婆婆妈妈似的顾头顾尾。只有奋勇上前,没有二话说的。(清·汤颐琐《黄绣球》)
以上用例中,“婆婆妈妈”依然是名词性并列短语,但在结构上更加凝合,在语义上已不再单纯指年老妇女,而是指这类人群表现出来的一些典型特质:形容人做事情“行动迟缓、顾虑太多而犹豫不决”。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婆婆妈妈”的语义是在比况短语“同……一般”“同……似的”这类词汇框架的帮助下而产生相关引申义的。
“婆婆妈妈”作为一个凝固的言语形式整体,出现在偏正短语“A+(的)+NP/VP”格式中,通常作定语或状语。如:
(8)大家因为他养的肥胖,做起事来又有些婆婆妈妈的腔调,所以大家就送他一个表号,叫他做黄胖姑。(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9)原来田仰方是个南边人,虽然在外处也多年,却有一种婆婆妈妈气,永远不肯破除的。(清·吴研人《近世社会龌龊史》)
上述例子中,“婆婆妈妈”产生了比喻义。在这里,语义的引申使整体结构具有描摹性,用以表现人的性格特质、行貌状态,这使“婆婆妈妈”向“形容词”的句法功能进一步游移;表现在句法上,就是可以自由地充任定语等句法成分。如例(8)中“婆婆妈妈”用来形容黄胖姑“说话、做事不干脆、不爽快”;例(9)“婆婆妈妈气”,与“孩子气、书生气、脂粉气、书卷气”等构成方式相同,由“指人或指物名词+气”构成,语义上多与所指的人或物相联系的特征或情貌相关。再如:
(10)老郭,你别这么婆婆妈妈的绕弯儿说话,这会儿只要你有法子,你要什么就什么!(清·曾朴《孽海花》)
(11)真正令人怄气,黾士还要婆婆妈妈的蒙个不休。(清·梁溪司香旧尉《海上尘天影》)
这里,“婆婆妈妈”中间已经不能再用顿号或连词“和”分割开来,后面也不能加“们”,它已由“N1+N2”构成的名词性并列短语凝固成谓词性词语,在句法功能上表现为作句中谓语动词的状语;而且比喻引申而来的语义逐渐固化,由指称义向描述义转化,即:具体所指(年老妇女)→指称对象的性格或行为特征(言语啰嗦、顾虑太多而犹豫不决)。
“婆婆妈妈”出现在“特/太/也/不+N1N2”格式中,受副词的修饰。如:
(12)宝兄弟,你特婆婆妈妈的了。他病人不过是这么说,那里就到得这个田地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一回)
(13)我待不说,又撑不住,你太也婆婆妈妈的了。这样的话,岂是你读书的男人说的。草木怎又关系起人来?若不婆婆妈妈的,真也成了个呆子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七回)
上述两例中的“婆婆妈妈”已经凝固成词。在句法上,它可以较自由地受程度副词“特”、否定副词“不”等的修饰,初步具备了性质形容词的特点①参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012页,将“婆婆妈妈”的词类标注为形容词的附类——状态词,我们认为不很妥当。状态词如“雪白、滚烫”,在语义上本身含程度深的意思,表现在句法上,不可以受副词修饰,否定时其前不可加“不”,也不能带“了、着、过”等动态助词。而“婆婆妈妈”在语义上不包含程度深的意思,因而可以较受程度副词“特”“太”的修饰,也可以用否定副词“不”来否定,还可以带“了、过”等助词,这些都符合性质形容词的特征,理应归入性质形容词。;语义上,“婆婆妈妈”常被用来形容人在小事情上过分表示关心、怜惜,情感脆弱、忌讳多端②参见周定一《红楼梦语言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643页。。
综上所述,形容词“婆婆妈妈”经历了由松散的“N1+N2”名词性并列短语向形容词性词语词汇化的过程。“婆婆”“妈妈”的结合有赖于二者语义上的重合,以及受连用、并举格式的语法环境的影响;而“婆婆妈妈”的成词则是在“年老妇女”义项基础上,受程度副词、比况短语等非典型句法环境的影响催生出引申义项,其空间义弱化,而属性义增强。这种逸出名词组合常规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很常见,如“很东方、很绅士、很母性、最男人、太泡沫、非常淑女”等。这些名词的意义都具有描绘性,副名组合具有异感性,充分体现了语言变异的动态性特征。
二、“婆妈”一词的源流考察
与先前在讨论AABB式重叠时一些学者提出的“‘婆妈’不成词”的观点不同,我们认为“婆妈”一词确实存在,且有实在的意义和用法。而从共时层面看,“婆妈”与形容词“婆婆妈妈”的语义相近。那么,二者是否存在所谓的“基式”与“重叠式”的关系呢?下面,我们从历时的角度,对“婆妈”的语义及其出现的句法环境等进行梳理和比较分析。
关于“婆妈”,我们能搜索到的最早用例出现在宋《壬归》一书中:
(14)占外戚、私慝、婢妾、婆妈、老妇、尼姑则视太阴之三传,而阴私、嘱托、金银钱、石磁器等,亦同责焉。
之后,明·陶辅的《花影集·广陵观灯记》中也有一例:
(15)几见妇女,或凭小儿,或依婆妈,或坐或游,或谈或食。论惊怍不已。
至于“婆妈”之义,可参见清·徐珂《清稗类钞·方言类》中的释义:
(16)旧式结婚时所雇之伴娘,伺侯新娘者也。婆妈,女仆也。
《汉语方言大词典》第一卷第5825页“婆妈”词条下第四义项即“女仆;女佣”,在粤方言区使用。此义一直沿用至民国:
(17)她们既不是古代的乌衣子弟,亦不是现代的天主教信徒,她们乃是一种工女,是帮人家烧饭煮菜洗衣揩地板的广东婆妈,像这样的人物,用着这样郑重介绍吗?(《乌衣女子美》1929年8月16日,《申报》第20259号上海版)
在这之后,粤方言中仍旧用“婆妈”指代女仆,港台文学作品中的用例可以为证:
(18)好爽净,好标致,一身月白色的短衣长裤,脚底一双带绊的黑布鞋,一头乌油油的头发学那广东婆妈松松的挽了一个髻儿……(白先勇《玉卿嫂》)
(19)她就是替人做婆妈也要设法供给你读书。(冯冯《狂飙》)
直到现代,“婆妈”在港台文学作品中大量出现,但其语义及句法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①本文就北语汉语语料库“综合”语料中116个“婆妈”用例进行梳理,除去重复及语义不对应的用例,共计112个。其中,香港作家用例73个,台湾作家用例25个,分别占总数的65.2%、22.3%,总占87.5%。。
通常情况下,“婆妈”不再指称女仆,而与普通话中的形容词“婆婆妈妈”同义,多用于形容人做事优柔寡断、拖泥带水,或说话唠唠叨叨。句法上,与“婆婆妈妈”相比,“婆妈”可以不加“的”直接作定语修饰名词,如“婆妈团队、婆妈男人、婆妈招”;也可以受副词修饰作谓语,还可以接补语,如“很婆妈、婆妈得很”。再如:
(20)故事涉及当今社会的男女在性别上分得不太清楚,女人太强,男人太婆妈。②参见魏励、盛玉麒《大陆及港澳台常用词对比词典》,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51页。
(21)怀空转过身子,徐徐向前走去,道:“无二!你不像一个婆妈的人,别再婆婆妈妈了!”(马荣成《风云》)
此外,“婆妈”在某些方言(陕西话、闽语等)中,所指虽不同,但都指称亲属③如“妻对夫之母,对人称婆婆、婆母、婆妈、娃他奶,当面随夫称呼”。参见《陕西民俗》。再如,闽方言中可指“祖母、外祖母”等。参见魏励、盛玉麒《大陆及港澳台常用词对比词典》,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51页。。如:
(22)一心向往唐煜堂叔的生活方式,所以拼命争取说服那群婆妈姨舅让她来台中住。(席绢《雪儿姑娘》)
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中形容词性的“婆妈”与近代汉语中表女仆义的“婆妈”有一定的承继关系,其词义引申的路径同“婆婆妈妈”的词汇化过程大体相同,都是由指称事物对象转变为指称事物对象的性格特质,即由指称义向描述义转变。无论女仆,亦或是年老妇女,她们之所以感情纤细、处事优柔寡断、在意细枝末节,这和她们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息息相关。她们多半是照顾家人或主人的日常起居,生活中各种事项过于繁琐,这就造就了她们处事思前想后、唯恐思虑不周全的性格。看到有些人做事行动迟缓、顾虑太多而犹豫不决时,人们就会很自然地将他们和这些“婆婆妈妈”和“婆妈”联系在一起。
虽然“婆妈”与“婆婆妈妈”词义引申的路径相同,但就目前我们所能观察到的用例来看,二者的产生并无直接的引申关系。虽然它们在产生时间上有先后之分,但根据以上的讨论可知,“婆婆妈妈”成词的过程是“婆婆”“妈妈”在语义重合的基础上,受连用、并举格式的语法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这和“婆妈”一词并无直接关系。但无论是“婆妈”,还是“婆婆妈妈”,归根结底,都是在“婆”“妈”这两个词根叠合成词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们应该属于有共同来源的并行关系。
三、形容词“婆婆妈妈”“婆妈”形成的认知动因
“事物是自足概念,而性质是非自足概念,在构建一个性质意象时,人们会自觉地联想到跟性质相关联的事物意象。”[6]反之,提及某个事物意象,人们也会自然地联想到与之相关的性质意象。当提及男女,人们很自然地将性别跟不同人的性格联系起来,这在汉语词汇中有所体现。试比较:“大丈夫、男子汉”和“小女人、小脚女人”,“男子气概”和“女儿气”等,这些词语有鲜明的褒贬色彩,而且在褒贬义的选择上,人们倾向于体现男性志向高远、有所作为,女性则思想保守、柔弱无能;因而用男性来形容女性的表达形式——“男人婆”,也是具有贬义色彩的。而在汉语历时词汇中,指称年老妇女义的,如“婆婆”“妈妈”“老婆”等,由于其所表示的概念具有鲜明的特征,因而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丰富的联想意义,表现在词语中,便产生了一批相应的表达,如“婆婆嘴、妈妈论儿、婆儿气、老婆禅、老婆心、老人婆”①婆婆嘴,指好议论而言语又非常啰嗦的人。婆婆论儿,指婆婆们的道理、说法,多指俗话和俗谚。论儿,犹道理。婆儿气,形容言语啰嗦,缺乏决断。老婆禅(佛教语),谓禅师苦口婆心,多方设教,反复叮咛犹如老婆婆。老婆心(佛教语),谓禅师反复叮咛,急切诲人之心。老人婆,指好管事爱啰嗦的年老妇女。参见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7380、1716、1698页。等。它们大都用来形容人“言语啰嗦、爱搬弄是非、缺乏决断”等性状特征。②参见罗竹风《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第376页。
这种与性别紧密联系的性格特征在人们的认知经验中一旦被固化,即有可能从指称事物意象向指称与事物相关的性质意象的方向延伸;表现在词义上,就是“指人名词……衍生出了性质意义”[7];体现在语法上,则是某些名词发生功能游移(functional shifting),初步具备形容词的部分句法功能。如:
(23)真不知道大哥怎么这么娘们,讲一件事拖了好些天也没讲,真是让他急个半死呀!(慕容雪《娘子问情》)
(24)当时隋朝要逮捕他们两口子的时候,这家伙的作为可不够爷们儿。(《大唐御医》)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指人名词向形容词功能游移的成功例子并不多,它们通常只有在语境调控手段下被临时激活,用作形容词,而不易产生固定的形容词义项。
同“娘们”“爷们儿”相似,“婆婆妈妈”相关的性质意象的形成与固化,跟她们的生活阅历和在家中的地位息息相关,她们习惯于料理家事,为人处世思虑周全,又喜好关注生活琐事,在小事情上常表现出过分的关心、怜惜、情感细腻,因而行为较为迟缓拖沓、言语琐碎唠叨。“婆婆妈妈”所指正是这样一群言语啰嗦、行动迟缓的年老妇女。而指称“女仆”的“婆妈”之所以后来也衍生出与形容词“婆婆妈妈”相同的语义,我们认为这和女仆照料主人的生活,关注各种细枝末节,因而处事琐细拖沓有一定的联系。“婆婆妈妈”与“婆妈”所指的事物意象虽有差异,但二者却存在极其相似的性质意象,因而能在词义引申过程中产生相似的语义。
我们对事物意象所关联的性质的理解是在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对“婆婆妈妈”所指人物性状的意象也会因个人阅历的不同而有差别,但大体上都是偏贬义的。如:
(25)做了鸡,就命该做人类底口里的牺牲,这大概是自然的事,而且念《往生咒》的婆婆妈妈们也承认的。(巴金《灭亡》)
(26)哼,那些舌头闲不住的婆婆妈妈,见了我总要东瞅西瞅……(雁宁《月亮溪》)
上面两例中,“婆婆妈妈”泛指那些拘泥旧俗、缺乏知识、爱搬弄是非的年老妇女。
此外,现代汉语方言中存在一些“婆婆妈妈”的“变体”,都是在指称女性的名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女性”向“女性特质”方面引申。如:“嬷儿不迭当(多指男人带女人气)、老婆子郁郁的、老婆脞”等。③嬷儿不迭当,<形>婆婆妈妈的(多指男人带女人气)。中原官话,江苏徐州。老婆子郁郁的,<形>婆婆妈妈的。胶辽官话。山东烟台。老婆脞(琐碎鄙俗),<形>婆婆妈妈。闽语。福建厦门。参见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7380、1716、1698页。
还有一些“变体”我们认为是形式上受“婆婆妈妈”的影响,在原词语AB的基础上重叠而来的,属构词重叠。如:
(27)就是,圈爷这人,娘娘们们的。娘娘腔不说,走路还一扭一扭,指头还老翘着,浪不叽的,没个男样!(李佩甫《羊的门》)
冀鲁官话及中原官话区的一些地方用“娘娘们们”形容男子做事婆婆妈妈、拖泥带水。我们认为,该词是在“娘们”的基础上重叠而来的;它的形成路径不同于“婆婆妈妈”。
四、“婆婆妈妈”与名词AABB式重叠之比较
通过以上对“婆婆妈妈”和“婆妈”句法、语义的历时考察,我们认为,“婆婆妈妈”既不属于构词重叠,也不是构形重叠。二者的区别在于:
1.可拆分性:尽管“婆婆妈妈”已凝固成词并被词典收录,但无论从历时还是共时角度看,一些用例中的“婆婆妈妈”依然可以自由地拆分为“婆婆”“妈妈”,是一个既凝固又松散的结构;而名词AABB式重叠形式拆分出的大多不是词,如“风风雨雨”拆分出的“风风”“雨雨”都不是词。
2.语法意义:名词重叠而来的如“人人”“村村”“家家户户”具有“每一”的语法意义,而名词性组合“婆婆妈妈”不产生任何附加的语法意义;此外,性质形容词“婆婆妈妈”可以较自由地受副词修饰,而名词AABB 式重叠而来的状态词(如“星星点点、鼓鼓囊囊、坑坑洼洼”等)大多不能受副词修饰。
3.语义方面:“婆婆妈妈”与名词AABB 式重叠中具有比喻引申义的“风风雨雨、风风火火、坑坑洼洼、沟沟坎坎、条条框框”不同①“风雨”是词,且有比喻引申义项,而“风火、坑洼、沟坎、条框”不是词,但它们都是在语义类聚的基础上构成AABB式重叠,产生不同于单个语素语义的义项,且只存在此比喻引申义项。,它的引申义产生途径是两个语义具有代表性的名词连用,由所指事物向该事物所具有的属性、特征发生引申。类似的如“鸡毛蒜皮”“芝麻绿豆”等,其引申义可理解为“(像鸡毛蒜皮一样)无关紧要”“(像芝麻绿豆一样)微不足道”。
“婆”和“妈”重叠得到“婆婆”“妈妈”,这属于构词重叠。而二者由于语义重合而组合连用的情况不属于重叠,它之所以被一些学者视为重叠现象,我们认为,部分原因是它在形式上酷似AABB重叠式,但其实是单音节名词重叠后、两个双音节名词连用的现象,即“N1+N2”。对其源流演变不做细致的考辨,而仅据现代汉语语义对其进行重新分析,认为“婆婆妈妈”与“祖祖孙孙”一样,属于上下位关系②歇后语“丈夫的外祖母——婆婆妈妈”也属于此类语义的解构和分析。的做法,实际上是把“婆婆”理解为长两辈的女性亲属,把“妈妈”理解为长一辈的直系女性亲属的缘故。
联系社会发展,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语义识解的重新分析:正是由于社会的历史推进,许多词的意义已然发生变化,“婆婆”多指“丈夫的母亲”“(外)祖母”这些亲属称谓,有时也可用来泛指一般的女性长辈;“妈妈”在现代汉语共同语中表示“年老妇女”的义项已经消失,变成专指“母亲”的称谓词。由此,我们对结构中“婆婆”“妈妈”所指称的概念的理解发生了相应变化。但到现代,“婆婆妈妈”泛指女性长辈或中老年妇女的义项在语料中依然随处可见。如:
(28)有大卖场做促销,推出9 元一把的青菜,引来民众抢购。抢枪抢,一大箱空心菜才上架,婆婆妈妈抢翻了。(《中国新闻栏目》2008-09-14)
例句中的“婆婆”“妈妈”,绝不能理解成“上下位关系”,而是泛指中老年妇女。
五、结 语
上文我们结合认知,从历时-共时、普通话-方言等视角考察了“婆妈”“婆婆妈妈”的句法及语义特征。由此,本文可得出以下结论:
1.“婆妈”早在宋代即有其词,在今粤方言区亦指“女仆”,直到现代,产生了与形容词“婆婆妈妈”语义相同的引申义项。
2.表示人物性状的“婆婆妈妈”经历了由松散的“N1+N2”名词性并列短语向形容词性词语词汇化(lexicalization)的过程;“婆婆”和“妈妈”的结合有赖于二者语义上的重合,以及受连用、并举以及比况格式等的语法环境的影响。
3.“婆妈”“婆婆妈妈”的词义引申路径相同,都是在所指事物意象基础上,在特定句法环境的激活下衍生出典型的性质意象义。
概言之,从语法关系方面看,“婆婆妈妈”不属于名词AABB式重叠现象(overlapping),与“婆妈”不存在“重叠式”(eclipsed form)与“基式”(original form)的对应关系;二者不是直接的引申关系,而是在“婆”“妈”形义叠合构词的基础上,通过线性组合而形成的“二词并用”现象,亦即“假性重叠”现象。从语义关系上看,“婆婆妈妈”“婆妈”两个词语,是具有共同意义来源的并行关系;“婆婆妈妈”一词中“婆婆”“妈妈”不是“词义加合”的关系,而是“词义融合”的关系。从句法功能上看,“婆婆妈妈”和“婆妈”的形容词功能并非名词重叠的结果,而是名词受句法环境的激发、从“指称”(reference)转向“性状”(character)的一种功能游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