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解困: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价值取向

2019-02-20陈官章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资助困难育人

陈官章

(四川文理学院学生工作部,四川达州635000)

“价值取向是指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1]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价值取向是指高校在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基本价值立场和价值态度。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也经历了单一的“经济助困”,重在经济帮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到“助困”与“育人”相结合,重在“育人”的“精神解困”的价值取向阶段。当代大学生资助工作适应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有力地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求学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物质上脱贫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资助育人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学生资助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使他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2]“人才培养”是高校永恒的主题,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成为阻断家庭经济困难代际传递和帮助家庭真脱贫的坚实力量,还要调动和发挥一切教育资源,优化育人机制,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实现精神脱贫。高校资助工作要进一步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思想要旨,进一步深化资助工作内涵,拓展资助工作外延,完善资助工作机制,牢牢把握从“经济助困”向“精神解困”发展的内在规律,切实将资助工作落实到育人这一资助工作的核心要义,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脱真贫、真脱贫”。

一、精神解困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内在要求

“经济助困”是“精神解困”的重要基础和坚实保障。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经历了“人民助学金单一”阶段、“奖、助并存”阶段、“奖、贷并存”阶段、“奖、贷、补、助、减五位一体混合资助制度”四个阶段的历史嬗变。资助主体在保持国家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向多元化发展;资助观念由单一的“助人”向“助人自助”方向发展;资助形式由“无偿资助”向“偿还性资助”发展;逐渐形成了国家、社会、学校三位一体,奖、贷、助、补、免多元一体,经济资助、心理解困、能力帮扶相结合的资助模式基本形成。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校资助工作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新时期,在本专科教育阶段,已经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应征入伍国家资助、师范生公费教育、新生入学资助、退役士兵学费资助、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及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形成了新时代资助工作政策体系。越织越密的资助政策体系,资助工作的精准提档升级,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教育公平,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真正实现了“经济助困”,为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精神解困”是实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真脱贫的必要条件。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面对的是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受家庭经济状况和自身成长环境和经历的影响,从整体情况看来,其个性特点、心理状况、综合素质等方面都与其他同学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自卑,过度自尊,消极自封,潜在失落等精神贫困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学业上的进取,实践锻炼机会上的主动争取和积极竞争。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如果不能实现“精神解困”,“经济助困”也只能解决其物质需要,缓解他一时的贫困问题,在校学习缺乏目标追求,学习动力不足,自卑焦虑,怨天尤人,盲目攀比,以难为难,无所事事,学无所获,学无所成,毕业走入社会,缺乏竞争力,不自信,不自立,不自强,就会存在返贫的可能,就会失去资助育人的目的和意义。高校资助工作在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经济困难问题的同时,应当更加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精神上的贫困。

“精神解困”是资助育人必然路径。“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通过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是十大体系之一。“资助育人”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式文件中,这标志着高校资助工作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资助和服务保障,“资助育人”已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新发展,已成为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3]资助育人就是指在贯彻落实资助政策、实施资助举措的过程中,通过资助政策的宣讲和实施等资助工作对受助对象进行教育引导的过程,从而达到教育人、培养人的目标或效果。高校资助工作的本质在于育人,资助育人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固有功能,而且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高级功能。“资助育人的价值在于外显了高校资助工作的本质、丰富了高校资助工作的内容、拓展了高校资助工作模式、创新了高校资助工作话语。强化资助形式的目标导向、注重资助制度的刚性约束、突出资助过程的情境优势是实现资助育人的主要路径。”[3]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如何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精神上的贫困,是高校资助工作应该切实思考的问题,也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内在要求。

“精神解困”既是资助育人的内容又是资助育人内在动力。高校要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物质支持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思想引导和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原则,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贫富观教育,强化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立志成才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物质贫困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贫的主要原因,解决精神贫困问题,必要的物质帮助是必不可少的,“经济助困”既是实现“精神解困”的基础和前提,更是实现“精神解困”的重要保障。国家和社会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夯实“精神解困”的基础;学校要进一步发挥和挖掘校内校外资助资源,畅通、规范、丰富资助渠道,搭建科学自助平台,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发挥学校的主观能动性,在进一步夯实“经济助困的”基础上,加大“精神解困”的工作力度。一是要进一步认识到“精神解困”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重要性。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只有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社会和他人,正确树立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他才能真正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社会,面对自己所面临的经济等各方面的困难和挑战,让自己成为一个物质上匮乏,精神上强大的奋斗者,他才能自尊自信,阳光励志地去面对生活和社会,才能真正走出贫困,摆脱贫困,才能真脱贫,才能真正实现成人成才的资助育人目标。二是要丰富资助育人的路径和方法。资助工作不仅是一项资助政策落实的事务性工作,资助政策、资助工作本身就蕴含了很多教育资源,资助工作者要善于从资助工作中去挖掘这些隐性的教育资源,在做好日常资助工作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资助育人的方法,不断拓展资助育人的路径,不断优化资助育人的形式,不断提升资助育人的实效,把资助工作转化成潜移默化的育人工作,真正实现资助工作的育人本质。在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匮乏问题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层面的确实和需求,把“精神解困”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紧紧扭住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精神解困”这一抓手和着力点不放,不断拓展资助育人的外延,不断丰富资助育人的内涵和方式方法,把“精神解困”转化成资助育人工作的内生动力,确保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落地落实见成效。

二、精神解困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

“精神解困”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历史使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工作,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公平享受教育资源,健康成长,顺利成才,一直以来都是高校资助工作追求的目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资助工作围绕这一目标追求,随着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资助育人不断取得实效,帮助一批又一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扶贫脱贫攻坚阶段的新的历史节点,高校资助工作将承担起他应有的新的历史使命。在人才培养上,不能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掉队,在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物质困难的基础上,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精神层面的需求,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体系,优化工作模式,结合和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普遍心理特点,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涯规划指导等方面的工作力度,给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引导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走出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物质方面的制约和精神心理方面的困扰,精准资助,精准施策,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精神上的真正解困,真正脱贫,让我们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能够阳光地面对生活,面对他人融入社会,获得精神上的脱贫解困,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精神解困”是高校资助工作的社会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国家完善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摆脱了家庭经济贫困的制约,实现了大学梦、成才梦。“精神解困”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精神上的缺失和困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真正脱贫,也将成为其家庭脱贫的希望火种。高校要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不仅在物质上脱贫,而且在精神上脱贫,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要求,从而实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脱真贫、真脱贫”。高校可以通过学生对其家庭进行“扶志”和“扶智”,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情况的掌握和“精神解困”的帮扶,了解其家庭经济贫困的原因,通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对其家庭进行“扶志”结对帮扶。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的优势,引导其家庭或家庭所在地区,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脱贫奔康的信心,营造脱贫奔康的良好氛围,为实现决胜脱贫奔康的目标贡献教育力量。可以通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挥高校科研优势,对其家庭或家庭所在地区进行“扶智”结对帮扶,大量开展横向科学研究,把研究成果对接运用到其家庭或家庭所在的贫困地区,精准推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家庭或所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体现高校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为脱贫攻坚贡献高校力量。

三、精神解困资助工作模式的构建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育人。高校资助工作不能以经济资助代替贫困生资助的整体范畴,要在资助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4]高校资助工作的主流价值取向应该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就是要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资助工作中体现对贫困生的“爱”,彰显对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这也是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隐性德育价值的实质内涵。”[5]新时期,高校面临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在学生资助工作方面应有历史的新担当,要在“经济助困”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更多人文关怀,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和谐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心理保护的原则,“经济助困”与“精神解困”相结合的原则,家庭、学校、社会合力育人的原则和思想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原则,构建“精神解困”的资助育人新模式。

(一)优化学生资助工作模式,构建资助工作明暗两条主线

“经济助困”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基础和重要保障,资助育人是高校资助工作的终极价值追求,随着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的日益完善,大学生经济贫困问题得到了全面的解决,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现象已不复存在。如何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摆脱经济贫困的同时,也能摆脱精神上的贫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成为改变家庭经济贫困和家庭所在地区贫困的动力源泉,从而支持和推动全社会的脱贫攻坚任务的圆满完成,这是新时期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新时期高校资助工作应有的使命和担当。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长期以来,形成了保障公平,体现公正,完全公开,重在经济助困,经济助学,单一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事务性工作的局面,忽略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体意愿和精神需求,甚至过度公布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家庭情况和一些信息,给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造成一定伤害,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和进一步的全面发展,资助育人的实效性受到严重影响,与国家资助政策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偏离。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模式应该进一步优化,形成“经济助困”和“精神解困”明暗两条主线。经济助困即物质资助,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经济层面的资助,以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免除家庭经济困难的困扰,能顺利完成学业。在经济助困的过程中,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主体意愿,改变工作方法,丰富资助形式,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夯实“精神解困”的基础。在资助工作中,突破传统资助方式中的单一经济资助模式,可充分发挥现代网络技术,借助学生在校生活的相关大数据,有效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信息,动态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信息系统,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等状况,精准资助,隐形资助,把人文关怀引入到学生资助工作中,把“爱”融入到高校资助工作的全过程,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从物质层面引向经济解困的层面上来。“精神解困”是高校资助工作的暗线,是资助工作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是资助工作的内涵,是资助育人的关键,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内在功能。把资助工作融入到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中去,与“十大育人体系”相结合,进一步在高校资助工作中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资助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形成高校资助工作“精神解困”的育人新模式。教育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知恩感恩,自强不息,励志进取。

(二)丰富资助德育教育体系,抓住“精神解困”的关键

高校资助工作中的内在价值在于其德育价值,高校资助工作中的“精神解困”,要充分挖掘和发挥资助工作中的隐性德育资源,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主题思想教育和引导等多渠道,多形式,重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自信自强的精神品质,培育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迎难而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知恩感恩,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一是高校要充分发挥高校心理育人体系的优势,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摆脱家庭经济困难的心理“困扰”,实现“贫”而不“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受其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个人的心理状况和综合素质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进入大学后,与其他同学相比,容易出现自信心不足,自尊心过强,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交流和往来,不容易融入新的集体,形单影只,乐乐寡欢,遇到困难容易自暴自弃等心理行为表现。学校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走出自我,融入集体,调整心理状态,走出心里困扰。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情绪,正确认识自己、调整自己、改善自己、发展自己。学校要创设互尊互爱、平等友好的集体环境,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平等意识和平常心态,引导他们融入集体,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正确面对新的生活挑战,感受学校的温暖和他人的友谊,树立信心,摆脱家庭经济困难对自身的困扰和心理影响。二是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广泛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专题教育,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精神自立自强,“贫”而不“茫”。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精神解困”,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人生,面对自己的家庭和父母,正确地认识和面对社会,树立科学的人生态度,不怨天尤人。培养他们正确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客观分析事物的能力,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面临的困难,勇于直面家庭经济困难的现实,重新塑造自强自信的信念,克服家庭经济困难的心理自卑感,不等不靠,形成积极进取,拼搏奋进的良好精神状态。以励志教育为基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做到“人穷志不短”,“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升自我修养。要加强艰苦奋斗,创业自强教育,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形成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意识,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三)搭建实践锻炼良好平台,促进“精神解困”取得实效

“精神解困”除了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辅导、思想教育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搭建社会实践锻炼的平台,让他们在参与社会实践锻炼的过程中,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改变自我,完善自我。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受助对象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走入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意识。完善学校勤工助学工作机制,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校内校外自助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平台,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勤工助学岗位上发挥作用,体现价值,锻炼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在校内学生干部岗位设置选拔和评优选选先以及推优入党等方面,可适当考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把感恩教育贯穿于高校资助工作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践锻炼的全过程,使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把感恩之情内化为前行的动力,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增强发展动力,努力拼搏奋斗,真正在精神上实现解困,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面发展,成人成才,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回报国家和社会。

猜你喜欢

资助困难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困难中遇见团队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选择困难症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有困难,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