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探讨
2019-02-20丁英
丁英
(广东省湛江市吴川血液透析中心,广东 湛江 524057)
终末期肾病与尿毒症的概念类似,只不过诊断方式不同。终末期肾病患者在治疗中大多会采用血液净化的方式,不过由于患者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免疫功能减退,很容易影响最终治疗效果,加大感染几率。为此,需全面分析造成感染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治疗措施,强化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我院5年内收治的8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患者的比例5:3,即男性患者50人,女性患者30人,平均年龄在51岁左右。患者接受透析的平均年限在5年左右,病情的不同,透析次数也不尽相同。最少是每周1次透析,最多是每周3次透析。在患者选择上,遵循的纳入标准为:确诊患有终末期肾病的患者;临床资料较为完整的患者及无任何精神病史的患者。
1.2 方法 利用回顾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透析情况予以了解,之后再按照医院现有标准要求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情况,对疑似患者进行相应的实验检测,研究感染情况产生的原因。
1.3 观察指标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需观察的数据指标有感染发生概率、影响因素种类及所占比例、C-反应蛋白、血肌酐、血红蛋白等。
1.4 统计学原理 利用SPSS 18.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资料的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情况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80例患者中,25例存在感染情况,占比31.25%,感染类型主要为肺部感染,共12例;呼吸道感染,共8例;血管通路感染,共5例。发现的病原菌种类30株,以革兰阴性菌、真菌及革兰阳性菌为主,数量分别为20株、8株和2株。
2.2 影响因素 研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两组,观察感染组和非感染组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了解其在透析半年时间后、置管及服用抗菌药物3 d以上及服用激素后的整个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感染组共25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23例,占比92%;透析时间超过半年的患者22例,占比88%;置管和服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分别为21例和20例,占比84%、81%;服用激素人数22例,占比88%。非感染组共55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28例,占比50.91%;透析时间超过半年的患者18例,占比32.73%;置管和服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分别为13例和12例,占比23.64%、21.82%;服用激素人数22例,占比25.45%。感染组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比 从检查结果可以看出,感染组中C-反应蛋白(24.2±4.1),血肌酐(1,254.6±234.6),血红蛋白(46.7±10.7);非感染组中相关参数分别为(8.3±2.7)、(678.4±12.8)、(27.8±7.9)。感染组的C-反应蛋白及血肌酐指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而血红蛋白低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终末期肾病是临床中较常出现的问题,其具有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的特征。为了强化治疗效果,一般在临床治疗中会采用血液净化方式。不过在住院治疗期间,很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住院治疗期间存在的感染率在31.25%左右,而造成感染病症的因素与患者自身有着密切联系。由于患者患病时间较长,体内积累的毒素较多,且肾病破坏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使得患者在治疗中经常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发尿毒症、心率失常,降低治疗效果。
另外,医源性因素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其中以置管时间和透析时间的延长影响最为严重。据相关研究证明,置管时间越长,发生感染概率就越高。当置管时间超过3 d后,微生物的滋生频率会逐渐增加,感染几率增大;透析时间超过6个月的患者其感染概率也会明显增加。透析时间越长,存在的交叉感染情况越严重,再加上外科手术的增多,并发症逐渐增多[1]。
再者,抗菌药物及激素的过多服用,会使患者身体产生一定的抗药性,引发耐药菌感染,且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感染几率会逐渐加大。而透析用水与医疗设备污染,在临床治疗中也会产生细菌,加剧感染。研究中发现,同正常人相比,尿毒症患者存在的感染几率要更高。尤其以肺部及呼吸道感染最为严重。而导致这些感染的主要原因就是革兰阴性菌的增多,这是过量服药产生的副作用。
本次研究试验中,由于感染组中的患者长期存在营养不良、机体素质降低等问题,导致其各项机能不如感染组患者,在治疗中存在的感染几率相对较高。故而为了避免感染症状的产生,在治疗过程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措施:一是进行清洁区和污染区的有效分离。医护人员应按照现有规章制度要求分离清洁区和感染区,加强防范。二是避免交叉感染。在为患者透析治疗时,需采用分区透析的方式,避免交叉感染。透析时要配备专门的医护人员,细致检查透析设备、药品等,并做好明确标注。三是治疗中做到无菌操作,树立正确的无菌意识,做好前期消毒处理。四是按照医嘱要求用药,禁止私自服务或停止相关药物的服用。加强抗生素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五是做好医护人员及病房的消毒作业,保证透析室的安全。定期清洁医疗器械,及时处理治疗中产生的废物,降低感染发生率。六是做好全方位监管工作。在住院治疗前应对患者实行全面评估,针对存在乙肝、丙肝的患者,要在治疗中签订知情同意书,并加强对整个治疗过程的严格监督和控制,确保各项指标的标准性。对于存在的异常指标,需实施及时处理。七是强化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定期培训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知识储备及技能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强化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