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对中国传统治国思想的借鉴发展及重要价值

2019-02-20忠,陈

关键词:治国现代化历史

马 忠,陈 晨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十九大报告指出:“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19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对中国传统治国经验进行反思、总结、继承和创新具有独特价值,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1]35。习近平十分重视对传统治国经验的借鉴和发展,指出“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2]。因此,深刻领会习近平对传统治国经验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有助于汲取中国传统优秀治国理政思想的营养,从历史走来,为现实指引,向未来延展,更好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建设。

一、中国传统治国思想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关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虽然“治理”与传统意义上的“治国”一词有明显差异,也应严格区分,而且“现代化”与“传统”也显示出某种断裂,但是我们更应看到其中的内在联系。研究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不应机械套用主要来自国外的现代化理论,更不能将西方现代化道路当作唯一标尺。习近平强调:“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4]104这为我们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治国经验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关系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即中国传统治国思想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资源和有益借鉴。

其一,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长期发展。立足当代不能忽视历史,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尊重历史,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长期发展,不可一蹴而就。历史惯性、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性等都意味着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是一个以深层次构建为核心的漫长过程,其机理是在量变基础上实现质变。强硬地照搬照抄或以外力从表层强硬干预,往往会出现本末倒置的结果。如我国从古代法治到近代引进世界先进法治理念,再到如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都体现了以量的积累达到质变的逻辑进路。为此,要以继承发展的眼光而非简单否定的态度对待传统治国思想,要善于甄别中国古代治国实践中独特而珍贵的内容及其与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内在联系。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与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导向的相似性;“天人和谐、人法自然”与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协调性;“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贯通性以及“危者使平,易者使倾”与新时代保持居安思危意识的一致性等等。

其二,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在历史现实的基础上渐进改进。历史和现实不可分割,从历史和现实的连续性出发,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渐进稳健地实现。“中国是一个巨人,只要稳步走,步子就是大的;只要不摔跤,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5]264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论述中国民主制度发展的路径时反复强调:“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6]在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关注中国历史上形成的“超大性”特点,科学借鉴传统治国思想中的“常变”关系。“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6]可以看出,渐进改进并非简单的经验演进,而应在已有的历史背景下按阶段进行理性建构,其机理是在原有的体制框架内逐步引入新的因素,逐步从边缘到核心的过程。

其三,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在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内生性演化。国家治理是一个体系性建构,表现为宏大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系统,这一系统性要求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做到内生性演化。内生性演化是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应与亿万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和认知心态相联系,从民众对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和渴望出发,以内因推动外因。人类的经验告诉我们,仅仅为技术问题寻找技术性的解决办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人的维度思考问题,如现代英国法治就是在理性法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自由主义理论铺垫下逐渐形成的。总之,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人文精神、道德观念、价值理念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心理,通过内生演化,凸显中国特色、中国价值、中国气质。

二、中国传统治国思想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经验

中国传统治国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既有落后的成分,也有积极的部分,需要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加以甄别。总体来看,中国传统治国思想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经验有以下四个方面:天下一统、政令严明;以德为本、以法为用;修齐治平、礼乐教化;选官取士、尊贤使能。

(一)天下一统、政令严明

“大一统”始见于《公羊传》,是指政治社会自下而上地归依于一个本体,后来引申为国家在政治和文化上的高度统一,包含政治一统、文化一统等多重含义。“大一统”成为我国古代首要的治国理念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早在夏商周三代,我国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将“大一统”观念系统化、理论化,提出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主张;由秦始皇开始“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中央集权制度,确定了中国政治发展的走向。

与“天下一统”相适应,中国古代强调政令上下统一。从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到秦代的郡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元朝的中书省制等,都将全国政权、财权、兵权进行集中,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此相适应,中国古代强调等级秩序、讲求君臣有别,以实现政令统一。

值得说明的是,从思维模式角度分析,“大一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模式和系统性思维方式,强调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中一切事物的共同性,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当然,这一制度设计与古代生产方式相适应,对其历史价值需全面、客观分析。

(二)以德为本、以法为用

德与法是中国传统治国理论中的两个核心内容。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将两者关系确定为“德主刑辅”,孔子主张尊德礼、行仁政,后来荀子提出礼法并施。总体来看,中国古代治国推崇伦理至上,强调以法为用。早在西周时就确立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理念;西汉注重“礼法并重”;唐代的“贞观修礼”更是贯穿了这一理念,强调“一准乎礼,而得古今之平”;宋以后理学强调礼与律“不可偏废”,这些都曾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

当然,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德”与“法”非正常的关系。一方面是“法”的滥用,如秦朝的“尊法弃德”和明代的“刑乱国用重典”;另一方面是“法”的作用一直被忽视,直到清末修律与礼法之争,才使传统法律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这些都需要进行正确评价和深入分析。

(三)修齐治平、礼乐教化

“修齐治平”是中国古代政治建构的基本思路,《礼记》中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7]369即人君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与“修齐治平”相适应,中国古代治国十分推崇“礼乐教化”,即将做人的“仁义”与治国的“礼乐”高度统一起来。“礼”以养性,“乐”以怡情;“礼”是“义”的外化,“乐”是“仁”的外化。其核心是以德化民,唤起民的正直天性,使民心纳于正道。

礼乐教化的目的是化民成俗,《独窦》中讲:“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7]145之后其思想为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所推崇,如北宋曾巩指出:“夫心无蔽,故施之于己则身治而家齐,推之于人则官修而政举,其流及远,则化民成俗。”[8]404曾国藩认为:“前哲化民成俗之道,礼乐并重。”[9]7034孙中山在《兴中会章程》中提出:“切实讲求富国强兵之学,化民成俗之经。”[10]22总之,修齐治平和礼乐教化体现着中国古代治国理论的精粹,至今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四)选官取士、尊贤使能

“中兴以人才为本”。在研究中国传统治国经验时,应高度重视“士大夫”这一知识官僚阶层的主体作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期稳定,与古代较为完善的选官取士制度有关。在古代稳定的“辅助决策、执行、监察”的权力模式中,日理万机的“丞相”和“内阁”中均有源源不断的士大夫进入,以“给事中”为代表的决策修正人员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究其原因,就是中国古代选官取士通过尊贤使能,使一大批有作为的士大夫进入政治体系。从历史脉络看,中国古代用人制度不断完善,西周主要是世卿世禄制,秦实行军功制,汉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等多种方式,之后又出现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科举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德性文化基础的贤人,这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当然,中国古代选官用人制度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尤其是在明清以后逐渐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但中国古代积累的“礼贤下士”的用人理念以及将考试和品德、能力考察、举荐等结合起来的方法,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习近平对传统治国思想中有益成分的借鉴发展

习近平在谈到传统治国思想对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价值时指出:“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2]概括起来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德与法互补:对传统“儒法并用”治国理念的借鉴发展

纵观中国古代史,“儒法并用”“德刑相辅”的传统治国理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运行方式。儒法两家作为对历代封建君主治国影响最大的两大学派,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其中儒家主张礼治,强调道德教化,以礼作为差别性的行为规范去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而法家主张法治,推崇刑法约束,以法作为同一性的行为规范去维持政治和社会秩序。二者看似相互对立、互不相容,实则内在统一,体现出“中和”的思想。正如《礼记·中庸》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7]246这里的“中和”意味着任何事物或行为都包含着两个相互对应或对立的方面,只有当这两个对应或对立的方面处于均衡状态时,事物或行为才能达到一种最合理、最完整的境界。

对于“儒法并用”的传统治国理念,习近平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给予了客观分析,指出了其积极价值。他指出:“我们党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古人这方面的治理思想与经验。”[11]也就是说,“儒法并用”的传统治国观蕴含着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即德法互补的现代治理思维,两者的互通更加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所以能够借鉴这一传统治国经验,是由于中国历史文化具有延续性。“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12]习近平还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4]171正是基于这种延续性和独特性的优秀传统文化,才为我们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借鉴。

总之,“德治”与“法治”共同构成了中国延续千百年来的重要政治理念与思想基础,通过创造性转化,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可以使之在现代治理中相互补充、形成合力。习近平多次强调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在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习近平不但重视法律法规的警戒作用,还重视干部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纯洁性的根本,道德高尚是领导干部做到清正廉洁的基础……以理论上的坚定保证行动上的坚定,以思想上的清醒保证用权上的清醒,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4]391

(二)塑政治品格:对传统“修齐治平”治国方法的借鉴发展

“修齐治平”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治国经验之一,传统治国中所讲的“五事”“八政”均贯穿了这一思路,崇德修身并将之推广到社会和国家中。习近平充分肯定了中国古代的这一政治理念,将“修齐治平”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13]。“修齐治平”的思想不仅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更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他进一步对“修齐治平”的内在逻辑及时代价值进行了深刻论述,指出:“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14]习近平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层面与“修齐治平”的内在一致性,凸显出“严私德、守公德、明大德”的逻辑路径。

在此基础上,习近平高度重视修齐治平这一政治思路的现实价值,认为其对于塑造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具有重要作用。他在多次论述中都提出“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15]46的论点,要求在国家治理层面将先贤风骨与家国情怀结合,指出:“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思想为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所尊崇。”[16]“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17]“家国情怀”就是个人对国家和民族表现出的最深沉最彻底的大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最高追求,是对国家的无比认同与强烈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更是对“舍小家,为大家”“有国才有家”思想的认同与升华。

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重视个人修身特别是领导干部修身的重要价值。他将反腐倡廉与干部修身结合起来,指出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有利于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三严三实”中的“严以修身”就是集中体现,如“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4]381。此外,习近平还多次对大学生和领导干部讲修身立志问题,强调“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4]173,指出“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8]。在修身方法上,习近平高度重视以读书提高文化素养的作用,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4]405,要“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19]175。总之,“修齐治平”作为中国传统治国观,在层级推进中将个人与国家融为一体,这一思路在新时代中国政治建设中仍具有重要价值。

(三)全方位选拔:对传统“选贤任能”用人经验的借鉴发展

中国传统治国经验还体现在“选贤任能”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就是求取贤才、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从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到商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再到后来的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中国古代社会虽是封建王权专制,但对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却非常重视。其中“德才兼备”的选拔标准,举荐、考察、考试的具体方法仍具有重要的当代借鉴价值。对于中国历史上的这些选贤任能的用人经验,习近平极为关注,他指出:“治国之要,首在用人。也就是古人说的:‘尚贤者,政之本也’‘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4]411实践证明,古往今来,要实现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国家民族的强大与繁荣,人才始终是关键,是先进生产力和文化的缔造者、传播者、助推者。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习近平还对中国古代“德才兼备”的用人理念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尊重人才,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贤才济济,所以国势强盛”[4]127,强调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选人用人是广大干部最关心的问题……要有宽阔的胸襟,坚持德才兼备,坚持五湖四海,注重选贤任能”[20]。他时常引经用典以表达对贤人的尊重与渴求,如“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指出好干部的标准,大的方面说,就是德才兼备。“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21]特别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寻觅人才求贤若渴”[23]。这里,习近平使用“贤人”一词,显然是对传统思想的继承。他尤其重视“借贤者育英才和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作用,指出贤人“善养浩然正气,坚守本质,传播真理、传播真知,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提携后学、甘当人梯,在全社会树立良好道德风尚”[22]。

在中国古代选贤任能的方法中,从社会广泛发掘人才的经验值得借鉴。习近平对此也给予积极评价,认为干部成长是有规律的,优秀治国理政的人才须经过艰苦条件的磨练,“正所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21]。他还说:“中国有句古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干部有了丰富的基层经历,就能更好树立群众观点,知道国情,知道人民需要什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各方面经验和专业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和才干。”[4]409培养干部也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避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23]18。要“积极发展广纳群贤、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24]287,“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4]419-420。

(四)系统性思维:对传统“和而不同”整体观念的借鉴发展

此外,中国“大一统”思想中体现的系统性、整体性思维也值得我们选择性吸收,因为整体性思维包含着协调、和谐、中和的思想。事实上,中华民族能保持长久的团结统一,成为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体系,整体性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一贯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主义思想与和谐精神。对“天地和合,生之大经也”“天人合一”“阴阳二气”“三才之道”“国之四维”以及“五行”“五伦”等认识和概括,都反映了整体性的特点,并深刻体现了中西方思维的差异。正如季羡林所指出的那样:“东西两大体系,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相异者更为突出。据我个人的看法,关键在于思维方式:东方综合,西方分析。”[25]430

这一系统思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有很多体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其中就包括系统思维。“在中国当领导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26]仔细分析,习近平的系统思维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他强调“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13]。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论述的五大发展理念体现出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他在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论述中国对外关系时特别引用了《左传》中的“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等典故,多次指出“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天下大同等理念在中国世代相传”[27]32。此外,习近平的全球生态观也体现出深刻的整体和谐思想,指出要“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28]11等等。总之,治国理政就是用科学的思维力量来治理国家、改造世界,系统思维是一切成功执政者的思维特征,能使领导活动质变和飞跃,是治国理政的内在诉求。

习近平对整体性思维的创新发展还体现在统筹观的具体运用上。治国理政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有层次性,又有连贯性,要善于从宏观上把握事物发展的大格局和总趋势,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所以系统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治理国家和社会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全面规划。”[11]“‘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4]88比如,在政治建设上应注重系统全面性,“既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又不能以整体代替局部,既不能以灵活性损害原则性、又不能以原则性束缚灵活性”[29]“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30]。再如,在经济建设中要统筹兼顾,“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31]等等。

四、习近平对中国传统治国思想借鉴发展的重要价值

“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2],习近平对传统治国思想的借鉴发展具有如下重要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历史传承:使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民族思维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人类的历史经验表明:国家治理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根植于民族文化心理。“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总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出现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之中”[2],这使得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吻合特定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如几千年来形成的“大一统”的整体思维观与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间就有内在联系。

“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2]应当看到,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传统文化对今天仍然具有很深刻的影响,由此形成了特定的思维方式,如整体思维、和合思维、形象思维等。我们要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思想世界,培养形成优秀的传统思维模式,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使之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

(二)文化传统:使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彰显人文精神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十九大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42。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传统人文精神的滋养,因为传统人文精神积淀的崇高理想和道德追求有助于构建“中国精神”,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很多要求相统一。比如,传统人文精神中“和”的理念与“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追求高度契合。再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与“修齐治平”逐层推进的传统思路相契合,“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32]。

另外,传统文化以完善品德、提升人格理想的价值理念与塑造肩负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相吻合,与制度树德、文化育德、个人修德的治理要求相一致。新的时代背景下,党员干部可以从中感悟“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宗旨意识、“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政治智慧、“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务实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三)批判继承:正确全面看待传统治国思想的可借鉴性

借鉴中国古代治国经验要有正确态度,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更不能让文化保守主义停留在传统上,要以批判发展的方法,将治理能力现代化放在人类发展的宏观视野,将“历史传统”和“时代视野”,“中国特色”和“世界眼光”统一起来。201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对此强调:“对绵延5 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2]

“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2]也就是说,我们要从“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的角度,树立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既要看到“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2],更要看到“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2],将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作为今天的镜鉴。历史昭示未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为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总之,习近平对传统治国思想的借鉴发展始终围绕使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植中国大地这一深刻主题。“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2]为此,我们要总结发扬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历史智慧,梳理和吸收传统优秀资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

猜你喜欢

治国现代化历史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边疆治理现代化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略论古齐国的治国之道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