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逻辑理路及纾解方略①
2019-02-20陈一超
陈一超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 长春1300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历史性转变,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具体国情发生重大转变后作出的科学判断,是新时代一切工作部署的逻辑起点。研究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首先应剖析其科学内涵,在此基础上探寻其逻辑理路,进而得出纾解新时代主要矛盾的重要方略。
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解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本质上都是供给侧和需求侧不平衡发展的矛盾。如十一届六中全会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规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P212)其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需求侧,“落后的社会生产”是供给侧。同样,新时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也可以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层面加以理解。
1.供给侧总水平的提高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的前提。改革开放四十年,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四十年。这四十年里,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些变化在供需理论的视角下,就是供给侧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一方面,供给侧总水平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物质保障。倘若没有经济的持续增长,没有供给侧总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能停留在想象层面;另一方面,供给侧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注入了现实动力,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的前提,为人民有信心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有力的精神保障。
首先,人民群众生活的质量要求提高了。供给侧总水平的提高使人民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从追求量的积累转为追求质的提高,重点体现在中国消费结构的全面升级和居民消费质量的整体跃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使供给侧总水平明显提升,当供给水平提升和基础性物质需求被极大满足后,人们更加注重消费质量,更钟意中高端产品,从追求以数量集合为主的基础消费转变为对高端定制及时尚个性的质量消费的青睐。其次,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内容扩展了。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人民群众一心只想填饱肚子,最大的愿望也是填饱肚子。进入21世纪,尤其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基础上,人民群众更希望在精神层面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谐、美丽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满足。正如习总书记深切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3](P19)即供给侧总水平的提高使得需求侧人民群众的需求发生了质变。
2.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相对于需求侧而言的不平衡不充分。随着经济水平和经济质量的提高,我国供给侧总水平已明显提升。但在微观层面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事实。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需求侧而言的,是针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来讲中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不充分性的。
发展的不充分是指相对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言,供给还不够充分。首先从物质层面讲,我国物质生产存在着低端消费品生产过剩的问题,低端消费品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高质量需求而大量积压和存滞,而人民期盼的高端消费品又供给不足,这就导致新时代的供给侧的供给满足不了新时代需求侧的需求。其次从精神层面讲,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层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如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仍与需求侧对民主、法治、和谐、美丽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即从精神层面讲,供给侧的供给相对于需求侧需求而言仍然不够充分。
发展的不平衡是指由于供给还不够充分而导致的供需不平衡。首先,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言,我国整体上仍存在着供给侧供给与需求侧需求不平衡的事实,这也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社会基础。其次,这样的供需不平衡有可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继续存在。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日益增长”的,已经进入小康社会的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会持续迅速增加。而相对人民需求而言,社会生产的结构性变革尤其是在去产能和补短板方面,必然是一个缓慢又长期的过程。因此可以预见到,新时代供给侧和需求侧将可能长期存在差距,这就成为国家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因素。换言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方略。
二、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逻辑理路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并非纯粹思辨的,而是与现实对话的结果;它的提出也绝非偶然,而是因基本国情的重大转变,具有历史必然性。因此,从历史和理论双重维度对其进行深入探析,具有重大价值。
1.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逻辑。研究一定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生成,就要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审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确立与转变,需要将其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视野下,对其发展历程进行深入解析,进而找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历史密码。
在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历史时期,我国都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此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三次重大转变。第一次重大转变是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而提出的。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已经由新民主主义社会稳步迈入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我国经济文化仍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还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美好向往。因此,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4](P473)中共八大对这一主要矛盾的历史性概述,是我们党于社会主义确立初期对国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基本情况的准确把握和有效回应。但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出现“左”倾错误,最终导致八大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思想未能真正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适时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P212)并把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第二次重大转变。实践证明,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对党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大意义。正是由于党中央对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把握,并严格地将之运用于指导实践,才使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真正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飞跃。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第三次重大转变正是在改革开放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的前提下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这是党中央基于对世情国情的深刻考察和对人们群众需求的深刻洞悉的基础上提出的。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总体上实现小康水平,居民的现实需求已由注重物质“数量”变成追求生活“质量”,除此以外,居民对政治民主化、文化繁荣化、社会和谐化和生态美丽化有了进一步的需求;但面对人民群众需求的重大转变,供给侧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滞后性,供给侧的转变表现出相对的迟缓性,最终形成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性逻辑。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生成绝非偶然,而是包含着极其深厚的理论渊源。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与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密不可分,它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发展了毛泽东社会主要矛盾学说,坚守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和价值遵循的科学判断。
首先,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继承与弘扬。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科学认识主要集中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通过对私有财产产生与发展规律的深层次剖析和考察,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社会物质基础的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他们意识到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两方面,并且二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即交往形式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正如马克思恩格斯谈到:“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上必然的交往形式,这种交往形式在私有财产成为新出现的生产力的桎梏以前是不会消灭的,并且是直接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所必不可少的条件。”[5](PP410~411)这深刻地揭示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形式,即生产关系是从作为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到作为生产力的发展桎梏的过程。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也已认识到生产关系是社会的政治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发现是对唯物史观初步的系统性阐释,标志着科学历史观的初步建立。从此,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国家都把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作为指导经济建设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而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正是在继承和弘扬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基础上作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重大理论创新。
其次,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对毛泽东社会主要矛盾学说的发展与创新。1937年8月,毛泽东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针对中国特殊国情,运用辩证分析法对中国革命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作出了具体分析,与此同时又进一步提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发展变化等主要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深刻把握和重大创新。毛泽东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属于矛盾的普遍性范畴,是普遍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但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主要矛盾,这是由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此外,毛泽东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也就是说,不同历史阶段所表现出的主要矛盾不是对基本矛盾的背离,而是在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特性而得出的深层次论断,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生动体现。另外,毛泽东辩证地分析了中国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认为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具有历史发展性。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正是在剖析新时代具体国情的基础上作出的我国基本矛盾已发生历史性转变的伟大论断,是对毛泽东社会主要矛盾学说的运用和发展。
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纾解方略
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实际上是人民需求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才能真正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而主要矛盾的纾解方略就显得异常关键。必须从总体上坚持党的领导,以此来保障正确的发展方向;必须重视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和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从思想和行动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终达到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纾解。
1.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导向。根本导向,即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具有重大价值的意识形态方向,强调的是必然性。历史实践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同样,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纾解也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首先,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根本要求。早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强调了无产阶级政党即共产党推翻资本主义政权的伟大作用,概括起来便是“建立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是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6](P41)20世纪,列宁继承并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进一步证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对民族复兴道路的持续接力探索,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关键时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中国人民才能冲破一系列困难和阻碍,最终取得国家建设的巨大成就。而中国现已大踏步挺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同样需要继续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性作用。面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始终将党作为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主心骨。
其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纾解需要坚持党的领导。第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需要通过坚持党的领导来得到有效实现。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人民对于政治民主化、文化繁荣化、社会和谐化和生态美丽化的需要已经从想象层面变为了现实需求,这些需求如果仅单纯依靠国家社会“自由发展”是无法真正得到满足的,必须通过党和政府从政策调控方面持续发力来得到有效改善,以此来最终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第二,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结构性矛盾需要通过坚持党的领导来有效调整。为了有效解决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现实矛盾,党和政府要通过宏观调控,努力做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五大方面工作。另外,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所需的政治稳定和生产秩序化也需要坚持党的领导。我国目前处于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中,既有促使国家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大机遇,又存在扰乱社会生产秩序和发展秩序的不安定因素,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最大的益处就是使国家发展“秩序化”,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纾解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
2.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为价值导向。价值导向,即在多重具体价值取向中探寻到的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方向,也是必须坚持的基本价值遵循。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纾解始终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为价值导向,只有真正做到将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作为基本价值遵循并持续发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才能有效纾解,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才能有效推进。
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不同的现实需求,这正是推进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动因之一。总体而言,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此作出了详细的解释:“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来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也就是说,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是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因而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纾解要始终以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作为价值导向。首先,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以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作为价值导向,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念,也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其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将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作为价值导向,符合共产党的精神实质;再次,将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作为价值导向符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纾解的行动总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1]也就是说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侧的供给能够真正满足需求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而只有在思想上和现实行动中持续发力,才能真正做到以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作为价值导向来有效纾解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具体表现为:在思想上,要坚决贯彻习近平同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努力营造发展为了人民群众,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良好思想氛围;在行动上,要着重从供给侧方向发力,全面提升发展效益和发展质量,并从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以及服务等各层面全面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塑造天蓝地绿水清的优质生活环境,努力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及安全感。
3.以坚决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为实践导向。实践导向,即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最能指导一定时期人类历史实践的战略理念和战略逻辑。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纾解必须要以坚决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为实践导向。
五大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其首次提出是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之后在其他场合多次论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表明五大发展理念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五大发展理念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精髓的重要体现,也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战略导向,同理,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为实践导向也能促进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纾解。但是,如果理念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是毫无意义的,必须要对理念加以具体贯彻和落实,才能收到实际效果。将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导向,必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必须坚决贯彻“创新”发展理念。通过国家支持和政策鼓励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重中之重。在经济领域要创新经济运营模式,对低端产业链的转移以及高端产业链的构建方面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创新引领新时代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满足人民对高质量产品的现实需求。要在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用创新引领发展,用创新引领建设。第二,必须坚决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所在,但在持续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各领域的协调推进,要着力在弱项和短板方面下功夫,主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只有做到补短版、强弱项,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才能真正缓解。第三,必须坚决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与人民群众“生态美丽化”的需求一致,因此在纾解新时代主要矛盾时必须坚持“绿色”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四,必须坚决贯彻“开放”发展理念。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对外开放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新时代我们仍需抓住历史机遇,继续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一经打开就不会关上,必须奉行共赢的开放战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化治理,建立广泛的命运共同体,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第五,必须坚决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理念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新时代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就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