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中企业领导能力的作用及发展方向
2019-02-20陈阵
陈 阵
(西安工程大学,陕西 西安 710048)
新一轮国企深化改革距离提出已有近五年时间,截至目前,改革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十项试点项目也已经提出并开始在企业中推行[1]。然而,这些举措着力解决的是国企的结构性问题、所有制属性问题及社会责任问题等,而忽视了国企领导自身能力对于企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作用。因此,为了同时从内、外部提高国企的效率,国企领导的自身能力也应该受到同样的重视。
一、国企改革的主要措施
2013年底提出的新一轮国企改革的中心思想和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去除对国企的行政干预,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并能在市场中根据市场原则自由经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国有企业中的公司治理结构将被调整,从而更为完善和高效,从中央至企业的治理体系也将得到优化。此外,新的所有制形式也将被引入以提高国有企业运行效率,过重的社会责任也将被剥离。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国企公司治理结构的第一项内容为完善董事会制度。其中,董事和监事的独立性是该制度的核心。目前,仍然有很多国企存在着董事、监事同时具有企业管理职务的情况[2]。在这种情况下,董事会成员和经理层成员职责分工不明确,而且缺乏有效的考核和监管。因此,本轮国企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明确董事会和经理层各自的责任,做到经理层能够专注于企业的日常运营,董事会能够独立、有效地对企业管理者进行考核,而监事会成员也能在没有外来干扰的情况下加强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监管。为了提高董事和监事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其专业知识应首先获得提高[3]。由于缺乏相关的企业管理知识,目前,有些企业的董事和监事并不能对经理层做到有效地考核和监管。因此,董事和监事应加强企业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其次,企业也可以引入独立董事和独立监事。他们应该具备专业企业管理知识并与现任董事、监事及经理层没有共同利益。
(二)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职业经理人制度被视为公司治理高度专业化的体现,也是一家企业成熟的标志,更是向市场经济转化的必然结果[4]。而该制度的核心为分离企业经营者的管理权和行政级别。有数据显示,目前仍有多于70%的国企经营者具有行政级别,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因此,由上级指派的具有行政级别的官员不应再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而是参与到政策传达、重大事项决策及考核监管等活动中。而不具备行政级别的企业管理人员将专注于企业的日常经营与管理。其次,企业管理者应具备高度专业的企业管理知识。因此,职业经理人既可以从外部选聘,也可以从内部选拔。外部选聘经理人也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并提高灵活性。而内部选拔可以增加企业的稳定性并降低交易成本[5]。
(三)引入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的核心思想为通过一些国有企业的合并和重组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和总体部署,提升国有资产运营效率,去除国企行政干预及增强国有资本的监管[6]。混合所有制的引入可以有效帮助国有资本增值,帮助加快完成国企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并帮助国企完成转型和升级。理论上,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企将同时具备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的属性。需要注意的是,其中国有经济应该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以保证国有资产的升值,但私有经济的合法利益也需要得到保障。因此,合理有效的进入机制和完善的治理结构都应该被建立,从而保证私有经济的参与度以及在新的所有制形式下的合法权益[7]。同时,在具体实施中,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国有企业及涉及核心技术的业务不应引入混合所有制,而是将非核心业务进行私有化[8],从而有效发挥私有经济治理结构完善和高度灵活性的优势,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国有经济的价值。
(四)剥离企业社会责任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国有企业曾被要求承担极大的社会责任来保障职工的日常生活。而这些社会责任,如建立医院、学校及水、电、暖的供应等,极大地增加了国企经营外的支出,给企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9]。而剥离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目的就是使企业成为更加独立的市场个体,从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剥离后的社会责任将会由专业部门进行统一管理,这也可以提升这些服务的质量,并使之免受企业亏损甚至破产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具体实施中,政府应该发挥主要作用,承担一部分相关责任,如医院、学校等[10]。同时,政府应作为企业与地方专业公司的协调方,协助企业与如专业供电、供水、供暖公司的沟通及移交[11]。最后,企业中原相关职能的员工应得到妥善安置,接收的部门及公司应最大限度保障这些员工的利益[12]。
二、领导力对于当代国企的作用
通过以上国企改革中的举措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改革的主要方向为解决国有企业的结构性问题,力争从根源解决困扰国企多年的顽疾。然而,改革措施对于领导自身能力的关注却稍显不足。而随着国企更大程度上向市场经济迈进,其所受到的行政干预将逐渐减小直至彻底消失,个体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却越来越重要。因此,企业领导的能力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企业的命运。而以下两方面将对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制定战略的重要性
早在20世纪80年代,管理学中的经典理论——战略理论就被提出[13]。该理论指出,竞争力是关乎一个企业成败的核心因素。因此,具备竞争优势可以帮助企业存活、发展。而竞争优势的定义为:当一家企业正在实施的价值创造战略没有同时被现有的或潜在的竞争对手实施时,该企业就具备竞争优势。同时,当此项战略无法被竞争对手模仿时,该企业就具备了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而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优势必不可少的途径就是制定合适的竞争战略。竞争战略可以帮助企业在行业中准确定位,从而获得盈利。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可以决定一家企业的成败。同时,竞争战略可以帮助企业从内部发展优势、从外部获得机会,同时克服内部的缺陷并尽量避免外部的威胁,从而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对于中国国企来说,虽然不是所有的国企都以盈利为最终目的,但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不断向着市场经济转变,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也在面临着转变和市场机制的考验。随着深化国企改革的不断进行,更多的国有企业将会变成独立的市场主体来面临更多的市场竞争。因此,合适的竞争策略对于中国国有企业来说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提升人力资本价值的重要性
伴随着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公司资源理论指出该策略的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资源[14]。这些资源包括企业所有的资产、能力、组织流程、公司属性、信息、知识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企业来制定并实施战略以提高效率。而为了获得可持续竞争力,企业资源必须具有有价值、稀有、不可被模仿及不可被替代的属性。而在所有的企业资源中,人力资源是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之一。合适的人才吸引、留存及激励政策都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15]。因此,员工管理工作中的效率提升可以大幅度提升企业的持续竞争力。此外,创造和运用知识对企业也同样重要。一个企业的专业技能、知识库、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观及规范都可以帮助其获得竞争优势。因此,一个企业的知识管理与其财政管理具有相同的重要性。所以,企业的商业战略中应该包含企业员工能力的发展。对于中国国企来说,准确制定竞争战略的一个前提条件即为国企的管理者有能力为企业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并做出准确的决断,并且员工有能力准确执行企业的战略。因此,国企领导及员工的能力也属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今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将面临来自更多私营企业及合资企业的挑战,领导及员工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随着国有企业去行政化的进程,国企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因此,他们的能力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前景。
三、中国国企领导力发展方向
从之前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国企领导能力与此次国企改革应当具有相同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复杂的现实情况和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的完成就花费了近三年时间。时至今日,该设计中的诸多方案仍然处在实验阶段,距离得到结论和普遍推广还有较长的距离[16]。因此,国企改革中的举措可以作为长期的手段来解决企业结构性的问题,从根本上赋予国企更多的自由度和自治权。同时,国企领导力的发展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国企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在改革的背景下与之相辅相成,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国企的竞争力。因此,国企领导应在以下方面提升自身能力。
(一)领导分析环境的能力
当今国企处在一个高速发展变化的环境中。其中,行业特征、市场因素、科技发展以及经济政治趋势等外部因素都在不断变化。而这些变化都将对国企的运营及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中国经济体制不断向着市场经济转变,及深化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将逐渐成为自由的市场主体。而作为企业的实际经营者,国企领导将肩负起更多的责任。其中,准确地对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并做出快速的反应是国企领导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分析外部环境时,领导人员应首先对企业所处的行业进行充分了解,从而对企业有清晰明确的定位。其次,领导人员应对市场有足够的把握,准确掌握消费者动向,从而适时调整产品及服务以满足消费需求。另外,领导人员要及时掌握当下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了解科技发展对产品的生产、销售、宣传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并充分利用科技发展的便利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创新宣传及销售方法。最后,作为国企领导人员,其还需对中央颁布的相关政策做出准确解读,在保证国有资产不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有利政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及盈利水平。
(二)领导制定战略的能力
在对外部环境进行准确分析后,领导人员应快速准确地为企业制定相对应的战略。领导人员制定的战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领导为企业制定整体发展战略。在充分了解外部环境变量及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后,领导人员应对企业当前所处的环境、在行业中的定位、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水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有宏观的概念及准确的判断,从而为企业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其次,领导人员要时刻关注企业的创新,不断培养自己以及员工的创新能力,因为创新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17]。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够获得独有的、有价值的、不可被复制的优势,从而增强竞争力。
(三)领导增加人力资本价值的能力
为了更准确地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及制定更为合适的战略,领导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并保证员工的能力以顺利实施自己制定的战略。因此,不断的学习、培训必不可少。作为企业中重要资源之一,人力资源价值的提升也会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及工作效率。因此,领导人员应负责为企业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并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让自己及每一名员工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高效、准确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最终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将企业变成学习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