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唯物史观原理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19-02-20孔巧晨

社科纵横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生产力特色历史

孔巧晨

(中共东营市委党校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所 山东 东营 257000)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科学性的重要体现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中的一以贯之。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社会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揭示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在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均得到了应用和发展。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待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意义,对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大有裨益。

一、源于实践与指导思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原理的运用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原理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所有从事物质生产和生活的条件都可纳入到社会存在的范畴中去。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P2)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与社会存在一样,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从物质生活过程中去解释。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思想、理论和政治设施,在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即社会存在的发展所提出的已经成熟的任务的基础上一经产生,便反过来影响社会存在,影响社会物质生活,为社会物质生活能进一步发展创造必要条件。”[2](P215)社会历史的发展就是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而二者发生相互作用的媒介就是客观存在的人。现实的人作为社会存在的一部分,是实践的主体,是物质生产生活能够实现的必要条件。但人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中,不是大脑空白的牵线木偶,而是有意识,有能动性的主体,这就使得他们的实践必须以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为前提,“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3](P592)从而有规可循。社会历史的发展就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二者辩证统一。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根源于治国理政实践而又指导未来发展实践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其形成和完善不是在书斋里天马行空的拼凑,也不是原始教条的生搬硬套,而是根源于国家的物质生活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社会存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不单单是十八大以来这几年治国理政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思想升华,而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承和发展,甚至这个时间点还要再靠前一点。如果我们把思想的形成只归结在十八大以来的这几年,那就割裂了历史发展的脉络,陷入机械唯物主义的陷阱,不是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不是用过程思维去思考问题,而是片面的、孤立的去看待问题。所以,我们不能人为割裂十八大以前和十八大以后的历史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包括我们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内。在劳动者方面,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从1982年的56727万人增至2012年的峰值92198万人,之后劳动年龄人口增量由正转负,总量进入减少阶段。[4]同时,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劳动能力等整体素质呈现较大水平提升,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和增强。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劳动资料也不可同日而语。机器的智能化、运输的信息化等必要的劳动条件是新一次产业变革的主要表征,工业4.0时代的到来正在全面解构和重构世界的经济发展版图。正是基于我国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发生变化的社会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会直面“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并做出了科学回答,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写入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从此,在国家各级文件和重要讲话的开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话语赫然在列。

那什么是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所有活动的根本遵循,是方向道路的指引,是建设实践的原则。简而言之,指导思想就是指引着党和国家往什么方向走和怎么走,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产生反作用的原理体现。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指导思想一经确立,便是相对稳定的,因为指导思想不仅能够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是对未来一个发展时期的顶层规划和指导预期。所以,至少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必须要遵循的。

二、发展动力与问题导向: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运用

(一)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原理

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原理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基本矛盾,而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东西”,[5](P608)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1](P2)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存在于其上的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6](P59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不总是匹配适应的,生产关系会束缚和解放生产力,上层建筑会阻碍和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这种不适应的现实表征就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而运动的结果就是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二)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为切入点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新时代”这个定语,既是新思想的时间界定,同时也是新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也意味着世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入到了新的阶段。该如何去认识这个“新时代”?“新时代”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存在?依据唯物史观原理,对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应该从生产力的方面切入。“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7](P8-9)生产力发展水平始终是决定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力量,是判断社会历史发展方位的根本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从1978年的3679亿元到1998年的85196亿元,再到2008年的319245亿元,2018年突破90万亿元。世行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人均GDP为8827美元,略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地区的平均GDP水平。同时,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生产材料的范围不断扩大,以创新为代表的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深刻改变着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总而言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方略有重大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有重大转变,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标准要求更高,这些上层建筑的调整都在标示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动力就是社会基本矛盾,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的表现就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表现形式、具体发展阶段,是一般和具体的关系。“基本矛盾决定了主要矛盾的基本发展方向,而主要矛盾的不断变化发展会引起社会基本矛盾从量变达到质变”。[8]正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和原因,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问题导向。那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呢?从生产关系的方面来讲,我国生产关系始终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我们正视并重视市场的巨大作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但从我国实际发展形势来看,现行的生产关系在诸多领域依然存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境况,国家行政体制、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和意识形态把控等上层建筑领域也依然存在诸多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境况。正是从这种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出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提出,我国目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就是生产发展的动力,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满足人民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的需求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物质精神需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呈现出升级的态势,对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社会经济结构存在经济行业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和经济社会生态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生产力总量和水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使得目前社会总供给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种矛盾已经成为社会基本矛盾在我国具体时间、具体条件下的具体表征,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充分深入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把钥匙,只有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其然和其所以然,才能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内涵和精神实质有更深刻的领悟。

(三)以社会基本矛盾为切入点认识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发展动力,是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方法,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主要内容,是新时代实现伟大目标的根本途径。运用唯物史观原理正确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质,有助于更好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革命作出总部署。《决定》紧紧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等六大改革主线,涵盖15个领域、包括60个具体任务,并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从改革的必然性来看,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的社会发展规律使然。所谓必然性,就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其背后有规律的支配。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在发展其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形式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3](P47)而这种发展和改变不都是正向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会产生否定自身的存在。“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产生了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再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力的必然结果。”[9](P68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这两句话是一个统一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具体目标,两句话都讲,才是完整的、全面的。总目标的两句话充分说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性所在,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中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四大构成要素内部调整,不是社会性质的变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上层建筑的改革,凸显出我国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呼唤。一个国家总是根据经济基础来调整制度安排,而判断一个制度是否有效,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善”的治理。这个矛盾解决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谈不上发展和完善,一旦突破社会历史发展满足不了人民群众需求的阈值,“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6](P591-592)

从改革的实质来看,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改革,改而不革是为改革。改革之所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革命,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已经不是你死我活的对抗性矛盾,而是一种社会内部的可调性矛盾,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改革和调整,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达到持续解放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目的,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向前发展。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一次比1978年改革开放还要困难的改革,这次改革新在全面,难在深化,是要触动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动一些人的奶酪,实现利益的重新调整和权力的重新分配。邓小平同志很早就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今天再从唯物史观出发,结合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实践重新品读这段话,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总之,全面深化改革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通过上层建筑的调整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适应新时代生产力的发展需求,让社会主义社会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为走向更高级的社会发展形态积累量变。

三、历史发展的主体与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原理的运用

(一)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原理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但作用的实现不是自动的,不是静然的,而是必须通过“人”这个主体去呈现,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在自己创造的现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在既定的环境条件下去创造自己的历史。生产力的主体是劳动者,劳动者是人民群众的基本组成部分,生产力的主体和社会历史创造的主体是一致的,所以说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决定力量是不冲突的。历史唯心主义只承认英雄豪杰的历史作用,这种历史观也被叫做英雄史观。马克思不否认历史人物比普通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会更大,但根本原因是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动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这是历史人物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和社会基础。“如爱尔维修所说的,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6](P137)恩格斯说过,从表面上来看,普通个人的意识目的是千差万别的,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人的意识和目的由于相反而导致产生的作用相互抵消,所以这些人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是不起作用的。真正起作用的是千百万人的动机和目的,恩格斯称之为“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这才是引起社会变动背后的更深刻的原因。所以,我们在研究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在研究历史人物的时候,应当看到其背后人民群众产生同样意识和目的原因是否有客观必然性。

(二)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人民”是个高频词汇。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的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到治国理政全部实践活动之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线,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深入人心,深得民心,是因为顺应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更顺应人民所求所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人民群众实践经验总结的提炼与升华,它的形成和发展最终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只有人民群众的实践才是思想理论的最终来源,只有人民利益至上才是思想和理论的价值导向。

四、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的统一:社会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原理运用

(一)社会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原理

社会历史总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其发展的总趋势呈现出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进化,如社会形态的更替一般,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发展更替。同时,受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制约,其发展动力就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处在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方面会呈现出共同的特征。但因为各个国家具体国情不同,所处的历史条件也不同,导致社会发展的多样性。或其社会形态更替的次序多样性,会跨越某一个或多个社会形态,直接进入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比如前苏联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或其呈现出非典型性的社会形态,如我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形态;或同一社会形态呈现特点的多样性,比如欧洲的封建社会和我国的封建社会互有异同;或实现社会更替的方式的多样性,有的是暴风骤雨般的大革命,如法国大革命,有的是温风细雨般的改良妥协,如英国的光荣革命。总之,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的前进趋势,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而多样性则体现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社会发展道路选择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反映了规律下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统一性表现为多样性,而多样性体现着统一性。

(二)以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的结合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和自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提供基本遵循。实际上,就是论述了我们要走一条什么道路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同时根据我国具体国情而选择和发展的一条道路,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性和国家民族特色的有机统一。有学者总结我们这些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自然演进,或是国民大众需求的自然推动,这显然陷入历史虚无主义陷阱,碎片化、片面性的解释历史现实,无视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主体创造性相统一的方法论。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搞清楚“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意指,搞清楚二者的结合媒介是什么。

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10]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社会主义,虽然在实现的历史条件上并不完全吻合,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无产阶级将取得公共权力,并且利用这个权力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社会化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11](P566)“这样一种社会制度,使社会的每一成员不仅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生产,而且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管理,并通过有计划的经营全部生产,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成果不断增长,足以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需要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11](P460)依据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最终通过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过渡。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而且必然是社会主义。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中国特色”。“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12](P777)马克思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十分重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表现。他认识到俄国等东方国家与西欧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得出西方发展道路不是人类社会普遍发展道路的结论。列宁就是在这种理论的基础上,将科学社会主义和俄国的发展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在生产力发展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可能性,实际上就是寻找一条俄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也是一样,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挫折以后,决定要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所谓的“中国特色”其实就是正视中国的发展实际,实事求是的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和社会状态出发,将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具体的发展实践,实现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很好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不仅仅是历史的选择,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坚持和创新。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我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也是其他国家不曾遇见的。比如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与新兴增长模式尚未成势的叠化;现代化的实现与传统固守的叠化;人民消费需求升级与尚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叠化等许多问题。时代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在几十年内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要走的路,在见证了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所付出的高昂代价后,我们正在试图寻找一条实现如此经济体量、人口规模、历史厚重的国家现代化的同时,规避或降低实现现代化代价的道路。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中国发展道路的特色所在。这条道路是独一无二的,不仅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举足轻重,也“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要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原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也要运用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性和长期性。历史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未来的发展就是道路本身,它的实现是在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统一性的规律前提下,结合具体发展实际,不断解决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中发展和前进的。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哲学基础,运用其基本原理能从发展规律的高度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其思想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精神支撑和智慧力量,这种理论和思想尤在满足国家发展需要时会迸发出更加惊人的力量。

猜你喜欢

生产力特色历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新历史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