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校国际汉语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2020-01-13吴万佩
原 梅 吴万佩
(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外国学生来华留学教育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但在发展初期,由于省内高校国际化学术条件与水平的限制,来华留学生的增长规模与速度一直徘徊于较低水平,与国内其他高校的差距明显。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规划将甘肃定位为“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一带一路”宏伟愿景与规划也将西北地区推向国际开放交流的前沿,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设西部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的奋斗目标,要求努力扩大在甘外国留学生规模,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甘肃省教育十三五规划》提出全面推动留学事业发展,打造“留学甘肃”品牌的目标。省内各高校也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积极拓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迎来了来华留学教育发展壮大的“黄金时代”,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在甘留学生人数突破2800人,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伴随着来甘留学生人数的增长,各高校教学管理也面临着巨大挑战,特别是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迫在眉睫。来华留学生进入中国高校学习,除了个人背景的种种差异之外,他们的学习时间、学习层次、学习专业不一,对教师的需求更加多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针对他们的培养教育归根结底必须强化“语言现行”,将汉语作为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使留学生从零开始学会并掌握这个目的语,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后续学习,因此语言学习效果的成败对他们来说至为关键。国际汉语教师站在理论传授与实践教学的第一线,沟通中外,跨越文化,是留学生在华汉语学习的启蒙者与引领者,是国际汉语教育事业的积极实践者,使命光荣但任务艰巨。因此,要积极扩大留学生教育,培养“知华、友华”、“了解甘肃、热爱甘肃”的优秀留学生,首先要从根本上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各高校必须尽早统筹规划,扎扎实实培养打造一批高素质的国际汉语教师,以良师促优才,带动生源互动循环,从而实现我省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甘肃特殊的战略地位和省情使得省内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基础薄弱、规模总量偏小,发展水平不均、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等问题突出,特别是在人才资源建设方面受到较多掣肘。目前甘肃省高校国际汉语教师队伍建设上的主要困难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教师规模总量偏小,“持证”合格教师数量严重短缺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在甘肃省高校中已开设来华留学生教育课程,在校留学生规模数量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兰州大学、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及兰州交通大学。(见表1)
表1 甘肃省内高校留学生教育概况
近几年来又先后有一批省属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加入留学生招生院校行列,目前甘肃省高校招收的来华留学生在校学生数量已达到创纪录的两千余名,但教师总人数尚不足百人,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由于各高校来华留学生生源国别的差异较大,学习层次与项目类别较多,再加上留学生课程需要进行小班教学的特殊要求,使得各校来华留学生教学班级数量与承担教学的国际汉语教师的总体数量之间常常存在不匹配现象,教师总体规模与数量短缺问题突出。
目前甘肃高校在职的国际汉语教师面临着繁重的教学科研及管理负担。各高校对教师科研都有较多指标要求,教师科研成果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同时由于来华留学生管理人手不足,国际汉语教师还需经常参与留学生管理事务,承担班主任工作,了解并解决留学生的日常生活难题、组织留学生语言实践与社会文化活动等。这使得国际汉语教师身兼数职,疲于应对,其自身的职业化发展受到严重掣肘,同时也加剧了国际汉语教师队伍整体上的不稳定态势。
自2014年开始,国家汉办主持研发并推广适应新时代国际汉语教学要求的《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按照五个标准能力:对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等检验并选拔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衡量国际汉语教学机构的师资水平与教学实力,因此逐渐成为行业标准考试。根据统计,目前在甘高校国际汉语教师队伍中,为数不少的教师对此项考试信息了解不足,申请参加此项考试并获得资格证书的教师比例明显偏低。在后备人才建设上,省内目前已有几所高校陆续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每年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数量过百,但由于受学科设置及就业门槛等因素影响,该专业毕业生很难在高校直接就业,而通过《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可以“持证上岗”的研究生数量也远远不足,这些问题对未来甘肃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影响日益凸显。
二、教学能力存在较大“短板”
要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必须首先理清汉语国际教育中汉语教学的概念和范围。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前辈吕必松先生(1990)曾明确提出:“对外汉语教学既是第二语言教学,又是外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区别于面向汉族学生的语文教学,作为外语教学,它有别于对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教学,而跟其它外语教学有一些共同性和共同规律。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是汉语,汉语的特点又决定了对外汉语有别于外语教学。对外汉语的上述性质决定了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其特殊性,也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师要有一套专门的学问和特殊的本领。”这既是对这门具有特殊性的学科其特点及重要性进行的解释比较,也明确了与之相匹配的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要求:专业化知识和“特殊教学能力”。
从知识特点分析,国际汉语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是来华学习的母语或第一语言为非汉语的学习者,向他们传授汉语及中国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汉语交流能力是主要教学目标。因此除汉语本体知识外,教师还应该具备与语言学、第二语言教学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应用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及跨文化学等。围绕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所需的实践教学能力也可以分解为几个方面:从宏观角度上来说主要包括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和中国文化的教学能力;汉语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技能和交际技能的教学能力等。如果按照教学过程分解到课堂教学的准备、实施、完成三个阶段,还需涉及到更多微观教学能力的学习与掌握。张和生(2006)提出:“国际汉语教师应具备语言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判断学习者水平的能力、判断教学环境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把握教学进度的能力、分析掌握教材大纲的能力、分析教材的能力以及中华文化传播能力。”这些综合能力的养成无疑需要围绕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大量实践积累,通过短时间的速成强化培训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
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了解,甘肃省内各高校现有的国际汉语教师队伍整体呈现年轻化趋势,“80后、90后”的比例超过半数。在学历层次上,具有硕士文凭的教师占大多数,但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较少;从专业背景来看,这些教师的硕士专业学历主要集中于汉语言文学、教育、英语语言文学及哲学、历史等学科,具有语言学及语言教育专业学历的教师严重不足。这些年轻教师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人文学科理论基础知识,在科研发展上具有较大潜力,但由于个人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上仍存在不少空白,对与国际汉语教学本职工作相关的学科性质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认识不够深入,往往导致在初期教学阶段设计准备不足,直接影响到后续教学实践的顺利开展。此外,针对这些新手教师,各高校没有充分安排完整的职前培训和深入的职中培训,长期繁重的教学科研等任务的压力使得他们大多选择自学成才,但“碎片化”的学习方式与效果往往难如人意,使得年轻教师群体距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化”要求差距较大,具体表现为:缺乏语言教学经验,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无法应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灵活、高效的分课型及分技能教学,教学状态与教学效果不够稳定,教学总体质量参差不齐,长此以往,各高校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要在此基础上打造“留学甘肃”的靓丽名片仍然任重道远。
三、教师跨文化意识仍需着力提升
国际汉语教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教师跨越中外,肩负着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大责任。但在实际教学中,面对着国别不同、区域、种族、家庭、教育甚至性别各异的各国学习者,能够成功实现这一目标的教学者却并不多见,即使是许多富有面向国内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经验的教师在与留学生的接触与交流中也会纷纷“中枪落马”。究其原因,汉语国际教育的特殊学科特点不仅需要将国际国内双重国情的宏大背景与个体学习者微观个体教学相结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还对教学实践者的其他综合素质提出了全面要求。要面对教学对象,关注他们的需求与难题,实现知识与文化目标结合下的跨越式融合教学,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及跨文化意识,但甘肃省现有在职高校国际汉语教师的跨文化素质整体状况却令人堪忧。根据我们的相关调查数据,现有教师队伍中,汉语言及对外汉语专业学科方向的教师占61.6%,外语类背景的教师占16.7%,教师外语能力呈中低水平的占大多数,仅有32.1%的教师具有海外学习或教学经历。众所周知,外语交流能力是衡量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基础,海外学习经历使教师更具有跨文化感知与对比能力,有助于教师发现学习者群体中不同文化的差异并培养他们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这些新手教师总体上来说既面临跨语言交流障碍,又缺乏跨文化实践经历,有的教师甚至采用“中式思维”用于处理与解决留学生的问题,其结果往往导致“南辕北辙”,无法达到有效沟通的目标,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21世纪“全球化”的时代推动了海外学习汉语的热潮,汉语国际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国家“一带一路”愿景的提出吸引了众多周边国家的学生选择来华留学,地处西北的甘肃不仅拥有辉煌灿烂的“丝绸之路”文化优势,还应积极利用优势平台扩大规模,积极鼓励各高校抢抓时机做大做强汉语国际教育这一新兴学科,吸引来华国际学生选择甘肃为留学目的地,在这里成就“学好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人生梦想。同时,通过来华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平台的积极辐射作用,促进各高校相关部门与学科的内部质量建设与外部互动,从而推动甘肃高校国际教育交流水平的全面提升。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发展目标,也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必须认真梳理甘肃省高校来华留学教育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正视目前高校汉语国际教师队伍的现状与不足,在积极借鉴国内先进高校师资建设的经验与基础上,结合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合理规划、提早准备,积极打造一支知识与能力兼备的高素质国际汉语教师队伍。针对前述问题,建议采取如下策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正确的人才观为指导,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多种方式延揽专业人才,特别是具有专业特长的高端人才。积极扩大教师规模,按照核定的师生比例配置教师,为不断增长的来甘留学生提供基本的师资保障
具体做法上,考虑到目前各高校“国际汉语教育”学科发展的特殊性与不平衡性,具有《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数量稀缺,建议在有条件的高校优先试行灵活的用人机制,如指导制定兼职教师长短期聘任制度,选聘一批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专业兼职教师,通过专、兼职教师合理搭配,实现校内外资源合理共享与流动,解决各高校教师人手短缺的基本问题。
(二)优化现有教师队伍结构,加强骨干教师梯队培养,推动教师队伍内涵与质量建设
1.将各高校学科发展与个人成才计划充分结合,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相关专业博士学位,特别是语言学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从长远角度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一批专业化骨干力量。
2.全面加强教师培训制度建设,制定长短期相结合的培训规划,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这既包括为新手教师提供完善的入职前培训,使他们对差异化的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进行熟悉和了解,尽快克服新入职后带来的陌生感,全面投入教学工作第一线。同时,全方位引入职中培训理念,为现有教师提供多渠道、“菜单式”培训,方便在职教师按照个人意愿,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着力解决个人短板问题,进一步提升知识体系与能力。
3.严格教学监督与评估指导。各高校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通过教学环节的监控与学生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信念,推动个人能力建设。同时,引入“专家型”教师进行教学示范,组织教学竞赛并结合专题点评等方式帮助年轻教师成长与进步,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努力钻研,尽快形成个人教学专长与特色。
4.紧密结合国家教育交流开放政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项目需求,强化高校国际汉语教师对外交流能力与跨文化素质提升。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截至2018年末,在甘来华留学生人数已突破两千人,占比较高的生源地区主要为中亚五国、非洲及东盟国家,其中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老挝、也门、吉尔吉斯斯坦等国来甘留学生人数占据前五位。要与这些学生进行日常交流并开展课堂教学,必须要求国际汉语教师掌握较高的外语能力。同时,由于在甘留学生的生源国家母语语种的范围不一,对国际汉语教师外语语种的要求也不应仅限定于英语,还要更有针对性地扩展到俄语、阿拉伯语及东盟各国语言,多培养一些小语种的职业汉语教师。除此之外,各高校还应努力践行“走出去”战略,鼓励更多教师跨越国门,积极开展汉语教学上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多方创造平台与机会,努力推动国际汉语教师在各类国际文化教育平台的交流与实践,从而促进高校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
汉语国际教育事业面临着百年一遇的良好发展机遇,汉语国际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国际汉语教师队伍的质量与留学生人才培养息息相关。甘肃地处“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核心地带,通过区域教育交流与合作,扩大人文交流,加强人才培养是造福沿线地区人民的伟大事业。目前甘肃省高校积极参与到这一开放进程中,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国际汉语教师的事业前景光明。但是,也应看到,目前工作在甘肃省高校从事留学生汉语教学管理的第一线教师面临着较多压力,教学环境、教学过程与教学对象的差异化使得国际汉语教师的工作负担远较其他教师更为繁重,创新型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尽早制定综合方案规划甘肃省高校国际汉语教师队伍建设,为实现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化发展,推动甘肃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将“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中国智慧”传播到世界各地奠定有力基础。